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继中国第一台200t全路面起重机诞生不久,同样产自徐重的中国第一台300t履带起重机成功下线,至此,中国自制履带起重机产品型谱中重量级“吊王”的桂冠由150t、200t、250t移交到了300t上。徐重的QUY300履带起重机攻克了大吨位履带起重机所有关键核心技术,集中了液压系统逻辑集成控制装置、液压回路转换阀、分体式转台、液压控制卷扬棘轮锁止装置等徐重自有的十余项国家专利,是国内第一台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00t履带起重机,在技术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该机采用了国际最先进的计算机集成控制技术及电比例恒功率变量液压系统,操纵性能优…  相似文献   

2.
在大吨位吊装领域,履带起重机单个卷扬系统无法提供足够的驱动力矩,采用双卷扬系统共同提升同一个吊钩可以有效提高起重能力。但因压力波动、结构参数差异等因素影响,双卷扬同步控制存在一定困难。介绍可用于解决履带起重机双卷扬同步控制问题的3种控制策略:基于卷扬编码器反馈、基于吊钩倾角反馈和基于臂头激光测距仪反馈的同步控制策略,分析3种控制策略的控制原理及各自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3.
<正>日前,三一SCC1000HD多功能强力型履带起重机在上海下线,据悉,该设备从研发至下线历时一年之久,已申请7项专利,其中3项为发明专利,吊装高度实时显现、自动强夯、重物降落间隔自动控制、主副卷扬同步是其主要成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精益电液匹配的方法,利用卷扬运转参数异常识别技术,开发回转加速冲击控制、坡道启停防溜控制以及轻重载防抖控制方法,解决了伸缩臂履带起重机二次加速、顿挫感、发动机轰鸣、速度不受控制和坡道启停不安全的问题,提高了吊装精度,提升了伸缩臂履带起重机的操控性。  相似文献   

5.
卷扬失速是履带起重机应用中典型的一种功能失效表现,一旦在使用中发生并且操作处置不当,就容易造成卷扬机构中减速器制动片及液压马达等零部件的损坏,严重情况下会造成吊载及吊臂的砸落,导致严重的吊装安全事故。对卷扬机构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对失速问题发生时的液压马达吸空的根本机理进行阐释,并对造成马达吸空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提出卷扬失速的预防性技术措施,以期提升履带起重机的作业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1问题的提出起重能力超过400t的大型履带起重机在起吊较大重量的载荷时,一般采用两个卷扬通过滑轮组提升同一个吊钩,结构原理示意图见图1。在工作时,两个卷扬同时工作,共同提升或落下吊钩及载荷。但当两个卷扬的速度不相等时,容易导致吊钩滑轮组偏斜工作,钢  相似文献   

7.
郭艳荣 《工程机械》2007,38(4):103-103
三一SCC2000型履带起重机于近日下线并交付客户使用。该机最大起重能力为210t,除了具备主副卷扬可互换、自装卸功能之外,还可根据客户实际需求加配自由落钩功能。  相似文献   

8.
接地比压是履带起重机非常重要的技术参数,目前履带起重机设计多是计算平均接地比压,忽略了最大最小接地比压,不符合履带起重机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了履带起重机接地比压的计算方法,给出了三种分类情况下接地比压的计算公式。选取500t履带起重机为应用实例,利用有限元软件进行仿真分析,有限元分析结果与本文理论公式计算结果一致,验证了本文接地比压计算公式的正确性。本文方法提高了履带起重机接地比压计算精度,对履带起重机的设计计算和实际使用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博世力士乐GFW 5000系列减速器是博世力士乐为起重机卷扬系统打造的紧凑型驱动解决方案。该系列减速器采用模块化的设计理念,整套系统包含一个专为卷扬应用而优化设计的减速器,并匹配了博世力士乐变量和定量马达。全新开发的九柱塞回转体设计提高了同心度,即使在较低绳速的状态下,也能实现对起重负载的精准定位。此外,在较高绳速的情况下,日均产能得到明显的提升,即使是在重载工况下亦然。GFW 5000系列减速器主要适用于汽车起重机和履带  相似文献   

10.
1984年10月,中国第一台全液压履带起重机在抚顺挖掘机厂诞生。截止上世纪末的十多年中,抚顺挖掘机厂是我国唯一生产履带起重机的企业,成为我国履带起重机的摇篮。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履带式起重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凤萍  程磊  孙影 《工程机械》2006,37(4):39-43
通过广泛的调研,汇集了大量有关履带起重机制造商的资料,归纳了国外履带起重机的制造水平、产品特点和技术水平状况,介绍了国内履带起重机的生产现状,分析了国内外履带起重机的差距,指出履带起重机的发展趋势及应对起重机市场全球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前的中国起重机市场完全可以用越来越大形容。首先,轮式起重机在度过了1997年2270多台的低谷后,1999年开始超乎想象地增长。2003年起中国轮式起重机的产销量更是超过10000台,成为世界轮式起重机第一生产大国。2004年浦沅成功开发出300吨专用汽车起重机,将中国生产的轮式起重机又向上推进了一个级别。在履带起重机方面,中国制造商也有了重大突破。曾长期独家生产履带起重机并停留在50吨级别上的抚顺挖掘机有限公司将系列生产35~350吨履带起重机;2004年底,中联浦沅200吨履带起重机研制成功;2006年5月,三一400吨履带起重机研制成功;但消息说…  相似文献   

13.
1 问题的提出 起重能力超过400t的大型履带起重机在起吊较大重量的载荷时,一般采用两个卷扬通过滑轮组提升同一个吊钩,结构原理示意图见图1.在工作时,两个卷扬同时工作,共同提升或落下吊钩及载荷.但当两个卷扬的速度不相等时,容易导致吊钩滑轮组偏斜工作,钢丝绳与滑轮槽的偏角α(也称为偏绳角)超过允许值,容易导致滑轮损坏和钢丝绳的加速磨损;另外,滑轮组偏斜工作使得两个卷扬的负荷有差异,当按设计满载荷吊重物时,其中一个卷扬必然超载工作,可能导致安全事故.  相似文献   

14.
方伟  王瑜 《建筑机械》2000,(2):32-34
1开发的目的近几年来基础施工正在向大型化方向发展,目前国际上采用全套管全回转钻孔机进行施工时,直径超过2m的大口径桩不断增加,另外,地下连续墙的施工也朝着大深度大壁厚的方向发展。为了与这些基础施工的特点相适应,对施工效率和施工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进行上述基础施工作业时,目前都是利用通用型全液压履带起重机进行冲抓斗和液压连续墙抓斗的施工。但是,随着成孔直径和深度的增大,抓斗也随之加大,对于通用型履带起重机来说,由于结构强度和卷扬能力的不足,使得工作性能下降,特别是安全性方面较差。另外,在用多轴…  相似文献   

15.
胡国庆 《建筑机械》1989,(11):42-43
RT745是美国GROVE制造公司生产的一种全液压式越野轮胎起重机,起重能力40吨。该机结构性能独特,与其它进口及国产的液压起重机相比有许多不同之处,下面介绍它的卷扬系统的结构性能特点。 RT745起重机卷扬系统是GROVE公司保有专利的高卷扬速度和高卷扬拉力设计。卷扬机滚筒由两个液压马达驱动。卷扬系统液压回路如图1  相似文献   

16.
履带起重机以其起重量大、作业空间大、带载行走、接地比压小等独特的优势逐渐从众多起重机中脱颖而出,成为工程建设中的佼佼者。随着应用广度和深度的不断加大,履带起重机在结构、传动、控制等方面却发生着变化,从而巩固和提高了履带起重机的整体水平,使产品不断完善。1国内履带起重机市场现状目前,国内市场的需求强劲,各行业的大型施工企业纷纷进口大型履带起重机,抢占市场制高点。2002年中石化公司进口德马格1250t履带起重机,2006年上半年中石油公司又引进了利勃海尔1250t履带起重机。国内大型履带起重机的进口已超过100台,2003年和2004…  相似文献   

17.
<正>汉美柯重型设备制造(北京)有限公司独立开发制造的HC120HD重型(120t)履带起重机可悬挂双轮铣、悬挂式抓斗、夯锤等多种作业设备,其主卷扬要求具有"可控自由落体"和"全释放自由落体"2种模式的自由落体功能并能随时根据需  相似文献   

18.
世界最大的桁架臂履带起重机用户之一Essex起重机租赁公司购买了一批利勃海尔履带起重机, 具体数量没有透露。 2003年Essex向利勃海尔订购了一台按特殊要求定制的重型 HS 855型履带起重机,型号更改为HS 855SX。这台起重机的成功交货铺平了购买更多利勃海尔主流起重机的道路。这次订购的履带起  相似文献   

19.
在起重机产业的发展中,不懈进取的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徐重)一直走在前面,发挥着助推产业进步的表率作用。1999年以来,履带起重机与徐重主机汽车起重机同步发展,稳步前进,取得了不俗成绩,现已成为徐重的重要产业,为公司产业多元化拓展提供了又一高点。为适应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徐重于2003年推出中国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50t履带起重机,带动了行业向百吨级产品进取;2005年推出了中国第一台300t履带起重机,拉开了行业迅速向大吨级、特大吨级发展的序幕;目前,又推出了220t、260t、450t新产品,其中220t、260t、300t已实现销…  相似文献   

20.
介绍履带起重机力矩限制器系统的应用发展现状,分析履带起重机力矩限制器系统的基本原理,指出履带起重机力矩限制器系统的关键技术。设计基于ARMCortex-M3内核的大吨位履带起重机力矩限制器系统。对硬件系统的设计、履带起重机力矩限制器非线性算法及应用软件系统的设计等进行了研究;对臂架系统的受力和非线性变形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二次曲线分析法,并对该方法进行了仿真论证与试验验证。二次曲线分析法是一种较实用的分析方法,能够较好地实时计算履带起重机的实际幅度和载荷,对履带起重机力矩限制器技术的发展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