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刘畅 《硅谷》2012,(7):148-149
电容和电感这两类元件所显示的响应特性是:电容上的电压和电感上的电流是不能突变的,它们的输出取决于输入信号的过去一段时间的波形和初始值,含有电容电感的电路称之为动态电路,它们具有记忆功能。从电容滤波电路入手,给出动态电路对正弦输入信号的零状态响应的一般求解方法,并通过实例说明其具体求解过程。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用四象限乘法器MC1494L和低通滤波器CA3140E组成的超声功率检测电路。该电路在生产和科研中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Linux环境下的ZFS文件系统的同步写性能,在研究分析现有Linux环境下实现的ZFS文件系统的块设备同步写性能较低,同步写负载较重时系统吞吐量明显下降的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Linux环境下的ZFS同步写优化方法。该方法通过同步写合并提交策略减少日志提交所产生的I/O请求数;使用同步写全局负载均衡机制实现各盘之间同步写的负载均衡来提高同步写的吞吐量。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原来在Linux上实现的ZFS.该优化方法提高同步写性能23.9%~88.14%。  相似文献   

4.
一、示波器检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1.存在问题在示波器检定过程中,被检示波器有一种特殊的输出定点信号,即标准5V信号,它只有一个输出点,目前传统的方法是采用一台高精度数字多用表作为配套设备对该5V信号进行检测。此方法带来的问题是专门为一个5V信号输出点配备一台高精度数字多用表太浪费,如果不配备,5V点是一个必检项目,如果失准必然影响示波器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5.
针对某合成孔径雷达系统的数据采集与形成模块,提出了一种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片同步(ChipSync)技术的高速数字接口电路设计方案.具体阐述了高速接口电路的结构框图、片同步技术的优点、高速接口电路时钟网络的分配和接El电路的详细设计方案.分析了时序余量以及数据同步,给出了系统调试方案以及实验结果.实验表明,当模/数变换器(ADC)的数据输出速率在50~600 MHz范围之内时,ADC输出的数据能够可靠地锁存到FPGA内部.这种方案成功应用到某合成孔径雷达2 400 MHz采样率的数据采集与形成模块中.  相似文献   

6.
为能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实现三相电路的谐波电流检测,从基于瞬时无功理论的一种谐波电流检测方法出发,分别讨论了三相电流中谐波正序和谐波负序分量检测的数字方法,由此得出了一种实时的谐波电流检测算法.该算法能准确地检测出三相电流中的谐波正序和谐波负序分量.当有源电力滤波器(APF)等装置的谐波电流检测电路采用该算法时,可根据需要适时调整DSP程序来形成不同的参考电流,以便更好地满足APF的不同补偿要求.仿真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尹洪剑 《硅谷》2011,(16):185-185,187
在光电检测电路中虽然前置放大器的增益可以做到足够大,但是在弱信号被放大的同时,噪声也被放大,而且放大器本身还要引入新的噪声。为使探测系统保持一定的输出信噪比,合理设计前置放大器噪声性能是十分重要的。对单片集成光电检测电路中的各种噪声来源与形成机制进行分析,结合计算机仿真探索优化前置放大器噪声性能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8.
虞飞  宋俊  余赟  庞岩泽 《声学技术》2020,39(5):627-631
基于传感器阵列输出模型的稀疏重构,研究了利用单快拍数据进行波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估计的问题。考虑到在实际应用中,目标信号个数远小于传感器阵元数,目标信号DOA相对于空间来说也是稀疏的,将传统的传感器阵列输出模型进行稀疏化表示,得到阵列输出数据的稀疏表示模型,研究了一种基于l1-范数最小化的单快拍DOA估计算法(L1-Min)。该算法将稀疏参数求解问题转化为二阶锥规划(Second-Order Cone Programming,SOCP)问题的一般形式,并在二阶锥规划的框架下求解,同时分析了算法中正则化参数的选取依据。L1-Min算法对小样本、相干多径信号、目标信号角度间隔小等非理想条件都具有较好的鲁棒性。仿真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为去掉在不同环境、设备下所采集信号中的不同分布形态噪声,引入稀疏优化求解思路构建新的去噪算法。设信号的AR模型系数是稀疏的,且噪声对AR模型系数影响均衡分布,则可用采集的含噪声信号构建稀疏AR模型有效消除噪声。用含噪声信号构建AR系数矩阵作为过完备稀疏基,通过多次重复随机抽取方式获得多个欠定方程组;利用稀疏优化求解算法获取AR模型稀疏系数;据稀疏系数平均值重构信号。仿真实验表明,信号含噪声较大时该算法较经典小波及中值滤波去噪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Gear systems are widely used in various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systems. This paper aims to develop an effective and practical method for dynamic reliability analysis of gear transmission system.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comprehensively evaluate the dynamic reliability of gear transmission system by adopting the fourth-moment SPA method. First, a nonlinear dynamics model of a single-stage spur gear transmission system is established, which simultaneously takes into account the nonlinear backlash, time-varying meshing stiffness, and static transmission error. After that, a dynamic reliability model for the tooth surface contact fatigue failure of gear system is established with the uncertainty of the motion, structure, and material parameters using stress-strength interference (SSI) theory. To be specific, the sparse grid numerical integration (SGNI) method is applied to solve the statistical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of the dynamic reliability of the system. The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of the performance function is obtained with the fourth-moment SPA method. Test examples show that the result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results obtained by the Monte Carlo simulation (MCS) and superior to the maximum entropy with fractional moments (ME-FM) method, which verifie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is approach. Finally, the dynamic reliability of the gear transmission system with respect to load times is evaluated.  相似文献   

11.
基于动态故障树的CTCS-3级ATP系统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的可靠性分析方法分析CTCS-3级ATP系统动态失效问题的不足,提出采用动态故障树分析其可靠性。首先,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建立动态故障树模型;其次,采用深度优先最左遍历算法搜索动态故障树模型,得到独立的子树;最后,在引入可修系统可靠性指标基础上,采用解析法和马尔科夫矩阵迭代法求解子树,结合分层迭代方法对动态故障树分析法改进,以减小运算量,使得上述可靠性指标能用于CTCS-3级ATP系统的可靠性评估。计算所得可靠性指标与可靠性框图分析得到的结果对比表明:动态故障树能够更好地描述系统的冗余性和容错性等特点,提高了可靠性指标的精度。  相似文献   

12.
基于最优输出跟踪的基本思想,提出了一种时域内多源动态载荷识别的方法。该方法从结构动力响应出发,设计一个最优输出跟踪器并构造性能指标,将载荷识别问题转变为最优输出跟踪问题。通过Adams法求解微分方程,实现了多源动态载荷的识别,并采用L曲线法确定了性能指标中的关键参数。数值算例表明,所述的载荷识别方法能够在响应数据含有噪声的情况下,有效稳定地实现多源动态载荷的重构,具有较强的抗噪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