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将β成核剂加入到PP/POE(聚丙烯/聚烯烃弹性体)体系中,进行熔融共混,经成型加工制备标准样条,测试样条的拉伸性能、冲击性能、结晶性能以及热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β成核剂的加入可有效改善PP/POE力学性能最佳;β成核剂的加入可有效改善PP/POE体系的结晶情况,随着POE在体系中含量的增加,结晶度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山梨醇类成核剂对PP/POE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山梨醇类成核剂ZC-3对PP/POE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并对共混体结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成核剂的加入不仅使PP/POE共混材料韧性提高,同时可改善其刚性,从而使综合力学性能得到平衡,且成核剂的加入使球晶尺寸显著降低,POE在PP中分散更为均匀。POE的理想用量为10%(质量分数),成核剂ZC-3的最佳用量为0.3%。  相似文献   

3.
PA6/POE/EAA共混体系的相态与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乙烯-1-辛烯共聚物弹性体(POE)为增韧剂、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EAA)作为增溶剂制备了以尼龙6(PA6)为基体的PA6/POE/EAA共混合金。详细研究了弹性体用量与共混体系的亚微观相态、力学性能和流变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弹性体含量的增加,共混体系的分散相粒子尺寸大小没有明显变化,共混体系的冲击强度增加,拉伸强度和弯曲弹性模量降低。弹性体的增加使体系的熔体粘度降低,改善了体系的加工性能,但当POE增加到20%时,随着POE的增加,粘度不再下降。  相似文献   

4.
以弹性体乙烯-辛烯共聚物(POE)和自制成核剂为助剂制备了高韧性、高透明聚丙烯(PP)材料.通过DSC、PLM、雾度等测试手段研究了不同POE含量的共混体系的结晶行为、力学和透明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弹性体POE加入量的不断增加,PP的结晶度出现先增大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弹性体POE在加入量较少(质量分数小于10%)时和成核剂具有协同成核效果,可以提高PP的结晶峰温度,提高结晶度,降低材料雾度;在POE质量分数为10%时,可以很好地改善体系的加工性能.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纳米SiO2和β成核剂对PP/POE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用广角X射线衍射仪(WAXD)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纳米SiO2的加料方式影响PP/POE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先将PP和纳米SiO2共混挤出,再与POE共混制备得到的复合材料冲击强度最高。当纳米SiO2含量为4%时,PP/POE/纳米SiO2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最好。在PP/POE/纳米SiO2复合体系中的加入β成核剂后,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下降,而韧性进一步提高,当β成核剂含量为0.4%时,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达到最大值,拉伸强度也明显提高。XRD表明,β成核剂在纳米SiO2改性PP/POE复合体系中能显著诱导β晶的生成。  相似文献   

6.
采用有机过氧化物引发交联制备动态硫化聚烯烃弹性体(POE)/聚丙烯(PP)共混物,体系在硫化的同时伴有PP降解(包括共混时的机械降解),影响共混物性能。本工作从加料顺序这一能够显著影响化学反应状态和程度的工艺环节入手,研究提高动态硫化POE/PP共混物性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用熔融共混法制得了聚烯烃类弹性体(POE)/PP共混体系,研究了不同橡塑比对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考察了不同填料(CaCO3,滑石粉.炭黑)对POE/PP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共混比为60/40-70/30时,体系的综合性能较佳。加入的填料均使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拉断伸长率下降,硬度上升。  相似文献   

8.
增容剂EAA对PA6/POE共混体系的相态及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李小梅  王磊等 《中国塑料》2001,15(12):21-25
采用乙烯-丙烯酸共聚物(EAA)作为尼龙6/乙烯-1-辛烯共聚物弹性体(POE)共混体系的增容剂,详细研究了增容剂用量与共混体系的相态、力学性能和流变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相容剂的加入使共混体系的分散性大大改善,分散相POE粒子明显细化,粒子较均匀地分散在PA6连续相中;相容剂的加入使体系韧性明显提高,拉伸强度和弯曲弹性模量下降,加工性能也得到改善,而且当每100份PA6/POE用量为85/15、EAA用量在4月份左右时,其增容作用达到饱和,综合性能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9.
交联硫化体系对PP/POE/EPDM热塑性弹性体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动态硫化法制备聚丙烯/聚烯烃弹性体/三元乙丙橡胶(PP/POE/EPDM)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研究了交联前后不同POE/EPDM并用对比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交联剂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及DCP/S硫化体系对PP/POE/EPDM体系进行硫化,研究了力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EPDM可有效降低材料的硬度和断裂永久变形。助交联剂硫黄(S)对PP/POE/EPDM体系有较好的硫化作用,固定DCP用量为3份,S用量为0.4份时,体系力学性能最佳,交联对体系硬度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0.
橡胶改性PP共混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郭红革  谢雁  葛涛  李玮 《塑料工业》2001,29(1):13-15
本文研究了SBR/PP共混比、硫化体系、不同橡胶以及增容剂对橡胶/PP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得出:橡塑比(SBR/PP)在30/70,采用半有效硫化体系(CZ/S)时,所制得共混物力学性能较好,共混体系PP/POE的综合性能比PP/EPDM、PP/SBR、PP/NBR共混体系要好,加入增容剂PP-g-MAH可以显著提高共混物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1.
用DSC、X-射线衍射、核磁共振、扫描电镜方法研究了成核剂1,3:2,4-二(亚苄基)-D山梨醇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2,6-萘二甲酸乙二酯共混体系(PET/PEN)相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成核剂能够促进共混体系的相容和酯交换反应,随着成核剂含量的增加,共混物的断面形貌层次逐渐减小;数均序列长度LnPET、LnPEN随着成核剂含量的增加而下降;无规度随着成核剂含量的增加而提高。当成核剂含量为3%时,LnPET、LnPEN分别降低了30%和8.7%,无规度提高了1.98倍。  相似文献   

12.
用乙烯-辛烯共聚物(POE)对透明聚丙烯(PP)进行增韧改性,研究YPOE用量对PP/POE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保持POE含量为10%不变时,加入LLDPE用量对于PP/POE/LLDPE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共混物的结晶形态,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了共混物的微观相态结构。结果表明,POE能大幅改善PP的常温和低温冲击韧性;LLDPE在PP/POE体系中明娃起到了协同增韧的作用,在LLDPE含量为5%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以聚乙烯共混体系为基础树脂,在聚烯烃弹性体(POE)为增韧剂与碳酸钙为致孔剂的作用下,研究了透气膜专用料的不同配比条件对聚乙烯透气膜加工、力学及透气等性能方面的影响,构筑了性能符合微孔透气膜要求的共混专用料。研究结果表明,采用POE,用量达到15%左右时,对共混体系的增益效果最佳;而采用碳酸钙作为致孔剂时,当其含量从30%增加到50%,透气膜的拉伸强度下降约10%,但孔隙率从27.3%增加到47.2%,透过性能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4.
新型丙烯-乙烯共聚物增韧聚丙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丙烯-乙烯共聚物Vistamaxx(VM)是一种丙烯摩尔含量占70%以上的新型弹性体。用VM增韧聚丙烯(PP),考察了PP/VM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微观形态结构以及结晶性能,并与乙烯-辛烯共聚物(POE)与PP的共混体系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常温下VM增韧效果优于POE,PP/VM体系拉伸性能优于PP/POE体系;VM在PP中表现出比POE更好的分散性;VM具有与PP相同的晶型,VM的加入细化了PP的晶粒。  相似文献   

15.
小本体聚丙烯共混改性汽车专用料的研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小本体聚丙烯(PP)为基料,通过与共聚丙烯9CPP)、聚烯烃弹性体(POE)、硅灰石以及其它且剂共混改性,制得保险杠、门板汽车专用料。检测分析表明,PP/CPP/POE/硅灰石共混体系配方设计合理、工艺路线、参数正确。当PP:CPP:POE:硅灰石质量比为45-48:26-29:19-22:4-6时,共混料完全可以满足汽车保险杠性能要求,当PP:CPP:POE:硅灰石质量比为45-50:27-29:3-6:17-20时,共混料完全可以满足汽车门板性能要求,研究中发现,POE改性PP的综合性能好于EPDM等传统增韧剂;硅灰石也有一定的增韧功能,部分起到了玻璃短纤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成核剂对增韧聚丙烯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谢飞  周文 《中国塑料》2000,14(11):76-80
主要研究成核剂种类及用量对乙烯-辛烯共聚物(POE)增韧聚丙烯(PP)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成核剂NA1的加入,PP/POE共混物的透明性、冲击强度、弯曲强度、拉伸屈服强度均明显提高,研制的改性PP的透明性、韧性和刚性得到了平衡。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聚丙烯改性的研究背景,聚烯烃弹性体(POE)的结构及性能。简述了α型和β型成核剂的成核机理及对聚丙烯结晶过程的影响、POE及成核剂在聚丙烯树脂改性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8.
PA6/POE/SWR-3A超韧共混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陆波  徐晓强 《塑料工业》2005,33(8):23-24,32
采用SWR-3A(POE—g—MAH)作为增容剂,研究了POE对PA6/POE/SWR-3A共混物的力学性能、耐热性和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2.5份增容剂SWR-3A存在的条件下,随着POE 8150用量增大,共混物的缺口冲击强度不断增大,而拉伸强度、维卡耐热温度、表观粘度降低。当POE 8150用量超过12.5份时,共混物达到超韧。在PA6/POE/SWR-3A共混体系中,SWR-3A具有增容和增韧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19.
采用聚乙烯(PE)、聚烯烃弹性体(POE)和碳酸钙(CaCO3)共混制备了聚合物类颗粒流道调整剂,考察了不同CaCO3含量和PE与POE比例条件下的PE/CaCO3、POE/CaCO3、PE/POE/CaCO3三类颗粒流道调整剂的密度、熔点熔程、黏结性能、力学性能差异。结果表明,颗粒流道调整剂的密度随CaCO3含量增加而增大,实现了1.05~1.20 g/cm3范围内可调;结合PE的熔融特性和POE的黏结性能,实现了黏结性能由PE/CaCO3共混物熔融黏结转为POE/CaCO3、PE/POE/CaCO3体系软化黏结的可控调节;通过调节CaCO3含量、PE与POE比例可以改变流道调整剂颗粒的熔点熔程和拉伸强度,相同CaCO3含量时PE/POE/CaCO3体系颗粒的拉伸强度随PE含量升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20.
谢锋 《上海塑料》2007,(4):23-26
以新型聚烯烃弹性体POE为增韧剂,以玻璃微珠、纳米CaCO3为增强剂,将传统的弹性体增韧方法和新型的纳米微粒增韧增强手段相结合,利用双螺杆挤出机,通过熔融共混工艺制备聚丙烯(PP)/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POE)/无机微粒复合材料。测试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三元复合材料的的断面形貌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