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胃间质瘤CT征象与病理及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螺旋CT对胃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胃间质瘤43例,所有病例分别行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所有病例均经病理免疫组化证实,如CD117,CD34,SMA-100及DESMIN。结果GST的大小、形态和均匀与不均匀的强化方式同恶性程度相关(P<0.05),与生长方式不相关(P>0.05);对比分析表明,病理为恶性、高度恶性及5年内复发、转移的CT征象大多表现为>5cm、不均匀强化、腔内/外生长;17例既向腔内生长又向腔外生长的胃间质瘤患者中,16例病理证实为恶性,有5例在3年内出现复发;5例GST呈间隔状强化,病理结果均为恶性,2例在3年内复发。结论瘤体直径大于5cm、不均匀强化、腔内/外生长和浸润与转移提示GST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2.
胃间质瘤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胃间质瘤 (gastric stromal tumors,GST) 的CT表现特征,探讨CT对该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间质瘤的CT表现,全部病例均行螺旋CT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结果该组病例中病变主要位于胃底、胃体。10例中黏膜下型5例、肌壁间型3例、浆膜下型2例。恶性6例,良性4例。肿瘤直径〈5cm者5例,直径5-10cm者4例,直径〉10cm者1例。10例胃间质瘤的主要CT表现为:软组织肿块,向胃腔内、外或同时向腔内外突出,肿块内密度多不均匀呈混杂密度影,增强后肿块强化较明显或其内有不增强的坏死液化区。结论胃间质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点,CT检查有助于术前定位、定性,以及观察肿瘤与周围组织结构关系。  相似文献   

3.
胃肠道间质瘤(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GIST)是常见的胃肠道间叶性肿瘤,起源于胃肠道、大网膜及肠系膜的KIT(CD117干细胞因子受体)染色阳性的梭形细胞或上皮样细胞的间质肿瘤。最常发生于胃(约60%~70%),占胃部肿瘤的1%-3%。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胃间质瘤(GST)的CT表现,探讨CT对该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6例胃间质瘤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并将大体病理所见与CT表现相对照。结果 16例中黏膜下型7例,肌壁间型2例,浆膜下型7例。16例中低度恶性者9例,高度恶性者7例。16例肿瘤CT表现为外生性或内生性肿块,体积多较大,肿块直径3~30cm,5cm者3例,≥Scm者13例。肿块密度不均匀,实性部分轻到中度强化,瘤内点状钙化灶3例,7例高度恶性肿物表现边缘强化,中心大片坏死区。镜下病理肿瘤实性部分为由梭形细胞和/或上皮样细胞组成,免疫组化示CD34、CD1 17阳性。结论胃间质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点,CT检查有助于胃肠道间质瘤定位、定性诊断,观察肿瘤与周围组织结构关系情况,根据肿瘤的大小及肿瘤的坏死情况可初步判断肿瘤良恶性。  相似文献   

5.
<正>病例女,7岁。因贫血、黑便数天来院就诊。超声检查:胃小弯侧胃壁间见数枚低回声肿物,较大者约为32 mm×24 mm×19 mm,大部凸向胃壁外,边界清晰,内回声尚均匀。腹部CT检查:平扫示胃体小弯侧前缘一类圆形软组织密度肿块,腔内外生长,后缘一椭圆形软组织肿块及一结节影,腔外生长,病灶间局部融合相连,后缘最大肿块大小约为32 mm×19 mm,各病灶边界清,密度尚均匀,CT值约为50 HU(图1);增强扫描示肿块及结节明显强化,动脉期CT值约为75~105 HU,静脉期CT值约为80~125 HU,延迟期CT值约为95 HU,其中后缘最大肿块在动静脉期可见不规则未强化的坏死区(图2),余病灶均匀强化,胃黏膜线尚清晰且连续性尚完整,  相似文献   

6.
胃肠道间质瘤的多层螺旋CT诊断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s)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GISTs 23例,术前均行多层螺旋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结果:23例中,肿瘤发生于胃12例,空、回肠7例,十二指肠2例,食道和小肠系膜各1例。良性间质瘤5例,交界性2例,恶性间质瘤16例。良性平均直径3.6cm,交界性平均直径4.4cm,恶性者平均直径6.7cm。病灶多呈圆形或类圆形。平扫:呈均匀等密度7例;肿块周边呈等密度,中央低密度区15例;混杂密度1例。增强:病灶呈明显均匀强化6例;病灶不均匀强化,其中可见散在囊状坏死17例。结论:多层螺旋CT是目前GISTs检查的最佳选择,并能通过多方位重建(MPR)更清晰显示病灶各项特征,多层CT血管造影三维成像(3D-MSCTA)寻找肿瘤血管及其他血管变化,显著提高了GISTs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对GISTs 的定位和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胃间质瘤的螺旋CT诊断价值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的螺旋CT表现以及螺旋CT对胃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间质瘤25例,回顾性分析其CT表现。所有病例均行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25例胃间质瘤的主要螺旋CT表现为:软组织肿块,向胃腔内、外或同时向腔内外突出,肿块内密度均匀或呈混杂密度影。增强后,肿块强化较明显或呈中心坏死、囊变,周边强化。25例胃间质瘤中,良性7例,肿块直径多小于5cm,边界清楚,多均匀强化;恶性18例,肿块直径多大于5cm,边界多不清楚,17例肿块内有坏死,6例出现转移灶。结论螺旋CT增强扫描显著提高了胃间质瘤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性,对胃间质瘤的定位和定性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9.
10.
螺旋CT诊断胃间质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螺旋CT对胃间质瘤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和CT检查资料. 结果 CT平扫均呈单发软组织肿块,其中9例为恶性,肿块较大,最大径均>5.0 cm,密度不均匀,部分有囊变坏死;11例为潜在恶性,瘤体相对较小,最大径均<5.0 cm,多数密度均匀.2例病变出现钙化.CT增强后肿瘤实质部分均有较明显强化.多平面重建可清晰显示肿瘤与胃的关系. 结论 胃间质瘤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CT扫描+多平面重建有助于定位和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及内镜检查诊断胃脂肪瘤的效能.[方法]本院收治的疑似为胃脂肪瘤的患者4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33例为胃脂肪瘤,13例为胃淋巴瘤.所有患者均于术前行内镜及MSCT检查.观察胃脂肪瘤MSCT及内镜检查及病理学检查表现;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内镜及MSCT诊断胃脂肪瘤的效能.[...  相似文献   

12.
产气剂在胃螺旋CT仿真内窥镜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院产气剂在胃螺旋CT仿真内窥镜(CTVE)临床应用总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组男2 7例,女2 9例,年龄30~78岁,平均4 8岁。均通过服用产气剂和不服用产气剂两种方法扫描2次,并分别进行CTVE重建。CTVE检查后的1周内均做纤维内窥镜检查。1.2 方法 检查前禁食12 h,扫描前10 min肌注6 5 4 - 2 2 0mg,患者上检查台先将5 g产气剂和5 ml水一口吞咽,在检查台上翻转数圈后立即屏气扫描。扫描CT机使用GE HispeedCT/ I螺旋CT,横轴位扫描,扫描条件12 0 Kv,2 5 0 m A,层厚3.0 mm ,螺距1.5 ,扫描范围由胃底至胃窦大弯包括全部胃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仿真内窥镜技术(CTVE)在胃间质瘤诊断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20例经胃镜诊断胃间质瘤,术前行MSCT扫描并进行CTVE重建,手术后病理结果与胃镜及CTVE诊断结果对照。结果:18例术后病理结果证实为胃间质瘤,其中腔内型12例,腔外型6例。1例为异位胰腺,1例为慢性胆囊炎伴胃窦受压。结论:内生型胃间质瘤具有相对特征性CTVE表现,但外生型胃间质瘤的CTVE表现无特异性,需要结合轴位图像及其它重建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肠道恶性间质瘤的CT表现。资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肠道恶性间质瘤的CT征象,十二指肠2例,小肠4例,累及多节段肠管1例。结果:显示为起源于肠道的软组织肿块,边缘光整或不规则,平扫密度不均匀者5例,内部见不规则低密度灶,CT值23~42HU,均匀者2例。增强扫描5例肿块呈不均匀增强,CT值27~56HU。肿块内有钙化1例,肝转移2例。结论:肠道恶性间质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表现为起源于肠道的软组织肿块,可单发或多发,平扫密度多不均匀,增强后不均匀强化,可有钙化及远隔转移。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胃间质瘤与神经鞘瘤的CT表现,以提高对二者的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胃间质瘤及5例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及CT图像,分析肿瘤的位置、大小、生长方式、强化特点等。结果:GS患者以女性多见,好发于胃体大弯侧,可向腔内外生长,呈轻中度均匀性渐进性强化,腔内隆起面可形成溃疡;GIST整体发病年龄较大,密度不均,可有囊变、坏死、钙化,呈不均匀渐进性强化。结论:胃间质瘤及神经鞘瘤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CT平扫及增强有助于两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基于增强CT全瘤直方图分析鉴别诊断最大径≤5 cm胃肠道间质瘤(GIST)与胃神经鞘瘤(GS)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行腹部增强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最大径≤5 cm GIST患者51例和GS患者16例。以MaZda软件在包含肿瘤的每一层图像上手动勾画瘤体ROI,进行直方图分析,获得动脉期和静脉期图像的均值、变异度、偏度、峰度及第1、10、50、90、99百分位数9个参数。比较2组各参数的差异并分析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 动脉期直方图参数中≤5 cm GIST的均值、变异度和第1、10、50、90百分位数分别为125.71±13.57、145.31(110.44,191.84)、97.63±16.40、110.45±14.69、125.67±13.46、141.06±13.48,GS的各值分别为139.97±19.08、99.21(80.97,135.21)、113.38±19.86、127.44±18.90、140.25±19.20、152.75±20.00,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OC曲线的AUC分别为0.76、0.72、0.75、0.78、0.76和0.73。静脉期直方图参数中≤5 cm GIST变异度为144.08(106.58,221.25),GS为94.38(80.97,122.90),前者大于后者(P<0.05),AUC为0.78。结论 增强CT直方图对鉴别≤5 cm GIST与GS有较高价值,其中动脉期第10%百分位数和静脉期变异度的诊断效能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1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CT影像资料,并将大体病理所见与CT表现相对照。结果:肿瘤位于胃部2例,十二指肠2例,空肠3例,回肠2例,直肠1例,肠系膜内1例。发生于小肠的7例中4例有便血史或便潜血阳性。11例中恶性肿瘤8例,交界性2例,良性1例。11例中10例肿块CT表现为外生性肿块,多较大,其中恶性肿块直径4~16cm,直径<5cm者1例,≥5cm者7例。肿物密度不均匀,呈囊实性,实性部分中度至明显强化,肿块内伴有溃疡形成1例。结论: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点,CT检查有助于胃肠道间质瘤的定位,以及观察肿瘤与周围组织结构关系情况。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对比分析胃间质瘤(GST)与胃炎性纤维性息肉(IFP)CT征象。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0例GST患者和14例IFP患者的临床、病理及CT资料,比较其CT征象、年龄及CT值差异。结果 GST与IFP间,肿瘤最大径和平扫、动脉期、静脉期CT值、肿瘤形态、生长方式、囊变、周围淋巴结转移、肿瘤血管、强化方式、强化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GST形态不规则,瘤体相对较大,平扫密度较高,以腔外生长为主,易坏死囊变及周围淋巴结转移,内部血管丰富,明显不均匀强化。二者间肿瘤边界、钙化、出血、溃疡、延迟期CT值及患者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CT征象可作为鉴别诊断GST与IFP的影像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病例 男,40岁,因饮酒后上腹部疼痛入院.病程中无发热及呕吐,无腹胀及腹泻.查体:上腹部有压痛及肌紧张.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16.5×109/L,血淀粉酶768U/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