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研究脑转移癌放射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实施并分析69例脑转移癌放射治疗过程的质量控制、注意事项及照射技术。结果使用模拟定位机、直线加速器、热塑面膜及固定架等设备,规范质量控制过程,顺利完成放射治疗计划。结论脑转移癌放射治疗质量控制是保证放疗实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放射治疗作为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比外科手术、内科化疗等方法更依赖于医学影像及其他医学信息。目前放射治疗已经发展到以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为中心的精确计划放疗时代。本研究从实际应用出发。对目前的放射治疗进行改造,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基于DICOMRT的放射治疗计划系统,并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局部晚期直肠癌(LARC)患者术前同步放射治疗及化学治疗联合热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7月至2013年12月在浙江省肿瘤医院确诊为LARC(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分期T3~T4伴或不伴淋巴结转移)的6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行术前新辅助放射治疗及化学治疗联合热疗,放射治疗总剂量为50 Gy,放射治疗前1 h...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7):1309-1310
研究肿瘤放射增敏剂运用于鼻咽癌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选取收治的鼻咽癌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单纯放射治疗,治疗过程中不采用任何增敏剂,观察组除进行放射治疗外,采用增敏剂甘氨双唑钠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观察组毒副反应发生率为2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放射增敏剂运用于鼻咽癌放射治疗效果显著,能显著提高疗效,降低毒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组织间插植放射治疗104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104例宫颈癌患者进行组织间插植放射治疗,放射疗程8~10 Gy/次,1次/周.在放疗前后对患者进行心理及医学教育方面的临床护理,评估临床疗效及护理的作用.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放射治疗,不良反应小,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有效率达94.8%,插植放射治疗1~3次后肿块消退满意,未出现明显直肠、膀胱反应及大出血等并发症.结论:宫颈癌患者行组织间插植放射治疗过程中做好护理,可提高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下咽癌患者采用放射治疗的护理及人性化服务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2012年接诊的23例下咽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进行放射治疗,同时给予积极有效的及人性化的护理,对治疗与护理的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3例患者全部按照诊治的计划将放射治疗完成,其病患的并发症经过治疗与护理后都得以痊愈。结论放射治疗下咽癌虽然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但应加强相关的护理工作,使治疗顺利开展及效果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前约65%~75%左右的肿瘤患者需要进行放射治疗,而放射治疗是一个多环节、有复杂内容的过程,它是对肿瘤的一种特殊治疗手段。由于其他疾病基本上不用,加上无论是非肿瘤科医护人员、患者、家属还是社会大众对放射治疗知之甚少且存在许多模糊甚至错误认识,因此,在放射治疗过程中,患者存在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在所难免,对患者的身心及治疗都会带来严重的影响。本研究探讨对放射治疗中出现心理异常的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放射性脑损伤的影像学诊断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放射治疗是头颈部恶性肿瘤以及颅内多种良性病变的主要的有时是惟一的治疗方法。随着临床放射治疗技术的日益进步 ,特别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适形治疗应用临床以来 ,放射治疗的适应证随之扩大。由于恶性肿瘤患者生存期的延长 ,以及良性病变采用放射治疗的病例增多 ,放射治疗照射野内的放射性脑反应 /损伤的发病率也相应增高。随着影像诊断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 ,放射治疗所致的大脑放射性反应 /损伤的影像学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笔者就近年来有关文献综述如下。1 病理组织学基础根据接受放射治疗时间的差异 ,将放射…  相似文献   

9.
食管癌的治疗仍以手术、放疗为其主要治疗手段。但临床上有 40 %食管癌患者已失去手术机会 ,因此放射治疗是食管癌治疗主要方法之一。多年来常规分割放射治疗的疗效 5 a生存率在 10 % [1 ]。临床上为改变疗效而探讨采用超分割放射治疗 ,作者对 6 1例食管癌进行了超分割与常规分割放射治疗随机分组前瞻性研究 ,现随访病例 5~ 10 a,分析其疗效及放射反应。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所有病例均有病理诊断及失去手术机会或拒绝手术治疗 ;食管病变长度≤ 9cm;病变位于胸段 ;无远处转移征象及能进流质或半流质。分超分割 (Chyperfractionation,H…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食道癌^60Co放射治疗前后的食道X线造影和CT扫描影像学检查的临床应用和价值。方法回顾经病理证实的且经^60Co放射治疗食通癌46例,就其放射治疗前后食道X线造影和CT扫描影像学改变加以分析。结果46例食道癌放射治疗病例,其放射治疗疗效与食道癌的X线分型、肿瘤大小有关,放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5%。结论食通X线造影及CT扫描在食道癌放射治疗前后的应用,有利于食道癌的分期、临床治疗和疗效的判定。  相似文献   

11.
This work aims to summarize and evaluate the current planning progress based on the linear accelerator in 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 (SRT). The specific techniques include 3-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 dynamic conformal arc therapy, 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 and volumetric-modulated arc therapy (VMAT). They are all designed to deliver higher doses to the target volume while reducing damage to normal tissues; among them, VMAT shows better prospects for application. This paper reviews and summarizes several issues on the planning of SRT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精确放射治疗技术在老年肿瘤患者临床治疗中的运用。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100例老年肿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入组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放射治疗,研究组采用精确放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有1例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对照组有7例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0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确放射治疗技术在老年肿瘤患者临床治疗中的运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刘莉  石玉凤 《天津护理》2005,13(4):193-194
目的:探讨楔型体架在乳腺癌患者放疗期间应用的意义。方法:将10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8例采用楔形体架摆位,对照组50例采用小布枕摆位,并进行临床观察。结果:实验组摆位时间及摆位误差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楔形体架摆位可保持体位的一致性,满足不同个体需求,提高护理人员摆位的精度及速度,减轻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放疗患者应用穴位敷贴治疗后白细胞变化情况。方法将90例肿瘤患者分为治疗组46例,对照组44例。治疗组在进行常规放疗的同时应用穴位敷贴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放疗。结果2组白细胞下降程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疗时应用穴位敷贴治疗可明显减轻白细胞下降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多种放射治疗(以下简称“放疗”)技术的发展,放疗已成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根治性及姑息性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放疗前准确分期和精确勾画靶区、治疗中评价肿瘤反应和修订治疗方案,放疗后评价疗效及早期检测复发对治疗NSCLC至关重要。PET/CT为功能与解剖融合技术,可提供肿瘤的代谢和形态信息。本文综述PET/CT在NSCLC临床分期、治疗方案选择、放疗靶区勾画、预后及复发评价中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食管癌患者在接受放疗后其局部出现复发再放疗的患者行护理干预后的临床分析。方法对自愿参加本研究并能合作完成交谈的,在本院就诊的食管癌放疗后局部复发再放疗的患者,采用交谈法收集资料,32例为观察组,从心理护理、皮肤护理、生活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健康指导方面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并与同期未行护理干预的对照组32例患者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护理干预6周后,对32例患者的病历进行分析发现,进行细致周到且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使该病的治疗效果增大,出现再复发和并发症的概率大大降低。结论对食管癌放疗后局部出现复发进行再放疗的患者,采用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保证临床治疗效果有着积极意义,对降低其再复发率和并发症有促进作用,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7.
Resistance of cancer cells to chemotherapy and/or radiotherapy is a major challenge to current anticancer treatment. The NF-κB signaling pathwa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umor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 and results in unsatisfactory treatment outcome. Inhibition of the NF-κB signaling cascade may sensitize the resistant cancer cells to chemotherapy and/or radiotherapy. Here, the correlation of NF-κB molecules with carcinogenesis and tumor progression, along with its significance in clinical practice, is reviewed. The potential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NF-κB and its associated molecules as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targets is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穿刺灌注化疗联合放疗治疗盆腔囊性恶性肿瘤疗效、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5例盆腔囊性恶性肿物患者分为穿刺灌注化疗联合放疗组(n =28,观察组)和静脉化疗联合放疗组(n =27,对照组)。观察组通过 CT 引导下行经皮盆腔囊性恶性肿瘤穿刺置管术,局部灌注顺铂20~40 mg 化疗,对照组行静脉顺铂单药化疗,每次40 mg/m2,每周1次,两组同步行盆腔三维适形放疗,总剂量50~60 Gy,分割2 Gy/次,5次/周。观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28例患者均一次性穿刺成功,整个穿刺置管操作时间18~42 min,平均23 min,未出现感染、出血、穿孔等并发症,未损伤血管、肠管、膀胱、前列腺、子宫、阴道等组织。观察组总有效率达100%,对照组为7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局部缓解时间较对照组长,(14.26±2.61)月 vs (10.76±1.97)月(P <0.05)。观察组患者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放射性直肠炎及放射性膀胱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 <0.05)。结论穿刺灌注化疗联合盆腔放疗治疗盆腔囊性恶性肿瘤临床疗效更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9.
随着放疗技术在肿瘤治疗中的不断应用,放射性肠炎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临床上有关放射性肠炎防治的文献报道也越来越多.临床针对放射性肠炎的高危人群,采取物理策略的预防、维持良好的膀胱容量、改进放疗技术以及药物预防来减少放射性肠炎的发生.本文就放射性肠炎诱发及加重因素和预防措施做一简要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