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校园与山水共生--重庆工学院花溪校区规划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案从基地原有环境条件入手,在充分保护和利用基地原有的丘陵、河流、池塘等自然元素的基础上,通过组织丘陵、建筑与水体的相互关系来取得良好的总体景观与空间效果,营造出一个融山、水和建筑为一体的地域化校园.  相似文献   

2.
吕红  王营池 《四川建筑》2011,31(3):28-30
以《城市意象》理论为工具,对西南科技大学九洲湖景区意象五元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进行分析,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以生态设计为背景,通过对水源选择、水体设计以及建筑、植物、驳岸、道路、声光等的配合设计,结合中国园林设计思想,阐释景观设计方法与设计理念,以期营造富有特色的校园景观意象。  相似文献   

3.
张凯  王军  张磊 《四川建筑》2007,27(Z1):9-11
以沈阳建筑大学校园空间为例,从空间中的线性元素入手分析了校园中的道路网、道路的形式、变化及景观,轴线和校园轮廓线,以此发现校园线性景观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4.
王雪  郝培尧  董丽 《景观设计》2012,(1):98-101
具有文化特色的校园景观强调了校园精神的源远流长.不仅具有历史的厚重感.对校园文化的传承也起着无形的推动作用。而在校园景观形成校园文化特色的长期积累过程中.校园的景观建设和植物景观设计是不可或缺的。无论是植物本身对文化特色的体现与传承.还是植物与景观要素的配合使用,都对植物景观设计中的文化体现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何婧 《山西建筑》2011,37(12):6-7
以随州市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景观设计为例,阐述了其具体设计理念及景观布局方式,成功地将随州历史中的荆楚文化元素与校园文化特色融合在一起,并兼顾学院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要求,创建了一个富有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的校园景观。  相似文献   

6.
郑莹 《福建建材》2023,(1):57-60
厦门一中海沧校区校园景观设计基于以人为本、文化传承及生态建设的原则,将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发展,并结合地域文化元素语言,创造了具有文化性、地域性、参与性与趣味性的校区景观。  相似文献   

7.
不同时代、社会、人文以及自然环境成就并影响着校园文化。作为重要的物质载体,校园的空间结构、标志性建筑、景观等方面充分重视并合理地反映校园的文化性、地域性特征。内蒙古艺术大学新校区的规划建设在解决老校区教学空间严重不足的同时,需要探索建设符合艺术教育特征的校园空间。规划设计尝试探索与内蒙古地域景观人文特征相适应的大学校园。校园规划根植于地域空间景观特征,自然生成自由组团式布局的校园,形成与草原融合共生的“草原聚落”。校园景观设计将“安代舞”中优美的线条提取为景观步道,并将草原上蜿蜒的河流生成到校园中,让校园成为地域景观的经典缩影。在豁然开朗的草甸,建筑局部底层架空,形成属于近地空间的丰富生活。在每个细节上,营造深具人文关怀精神的无障碍校园和绿色校园。  相似文献   

8.
文章提出高校校园景观设计不应该停留在视觉艺术审美上,应该加强其涵盖的文化价值,拒绝盲目复制,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园内独特的文化景观和自然景观,强调校园景观的文化意义,建设有文化价值的校园特色景观.  相似文献   

9.
李抒音 《城市建筑》2013,(12):200-200
大学校园规模的不断发展,对校园环境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校园水体景观设计在大学校园环境建设中也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本文结合部分学校校园水体景观设计,探讨了大学校园水体景观的设计思路和特性,旨在为相关实践工作提供些许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文化元素与滨水景观设计之间关系的研究,阐述了文化元素对于城市滨水景观的重要性,结合上海市南翔镇横沥河滨水景观设计项目,从设计实践的角度,分析了滨水景观设计中对文化元素的运用,希望能为当今城市滨水区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朱亮  张建林 《园林》2011,(5):22-25
本文从西南大学校园的景观构成与景观特点.校园景观元素设计手法及改进建议等几个方面,多角度地对校园景观设计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2.
从探讨高校校园景观设计与历史文脉传承的重要性入手,主要分析了校园建筑、校园自然景观、校园人工景观等3个方面的表达方式相关的实例,根据表达方式的共性概括提出高校校园景观中历史文脉传承的3种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3.
丁怡瑾 《中外建筑》2014,(7):134-136
大学校园景观作为一种景观类型,具有独特的功能需求和文化体现。校园景观除了要满足大学这个属性的功能需求外,更要体现该学校的办学特点、文化传统、历史、时代特征和学生文化等多方面要素。如何将文化和景观更好的融合是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从理论出发结合实际案例,阐述在校园景观设计过程中,从文化元素的提炼到最后以景观的方式呈现的思考过程。  相似文献   

14.
校园景观是校园群体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好的校园景观设计,对提高校园文化品位,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指出校园景观设计应与地域气候、建筑类型、交通流线(量)、物质功能、精神功能等方面相适应。  相似文献   

15.
有关清华校园建设的成果较多,但清华校园景观的形成过程及其特征则未见论述。利用墨菲档案(Murphy Papers)中有关清华学校规划与建设的文字和图像资料,及多种民国文献关于校园景观的记载,分3阶段研究清华园向近代大学转型过程中早期校园景观的形成过程,讨论清华早期校园景观的4个特点,即因借自然条件、在保留中国园林意匠的同时融入西方校园景观设计元素、善用植物花木进行色彩和空间搭配及古物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等。  相似文献   

16.
王斌 《福建建材》2020,(1):39-40,102
校园环境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在校园景观设计中引进地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以厦门市同安区大同第二中心小学为例,从地域文化与校园景观的内涵入手,阐述了地域文化视角下的校园景观规划,分析了构筑物与景观小品设计、植被配置方面的具体营造方法,为学校建设校园文化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山西医科大学新校区景观规划设计为例,从地域文化在校园景观中的体现;历史文脉在校园景观中的传承;学科特点在校园景观中的传达三方面入手,深刻分析了专类院校校园景观设计特色表达的方法与形式。并着重阐述了专类院校校园景观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为新时期专类院校校园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校园景观因其教育属性有别于城市景观,对学生的学习、成长起到重要的审美熏陶和精神引领作用。新时期教育理念要求校园景观设计实现"环境育人",笔者从功能、审美、精神这3个层面展开讨论环境育人的机制,并提出在校园景观设计中应把握景观环境与规划、建筑的整体关系,注重校园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营造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相融合的校园环境,实现环境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钱明一  张燕 《华中建筑》2014,(2):128-132
文章介绍了杭州职业技术学校总体规划设计理念:通过萃取构成基地的三个主要景观元素——丘陵、河流(冲沟)、水塘,组织和利用丘陵、建筑与水体的互相关系来取得生态化、诗意般的山地校园空间;通过建筑单体设计实现室内空间到室外公共活动空间的过渡,通过校园共享空间的组织,着意创造层次丰富、形式多样的空间形态满足现代化校园开放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结合景观绩效的评价与设计方法目前正被不断地探索。梳理介绍了景观绩效的相关概念以及现有量化评价实践,探讨了从景观绩效角度出发指导设计实践的途径,以同济大学嘉定体育中心景观设计为例,分析基于景观绩效理论的校园景观设计实践方法,以期为未来的校园景观建设实践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