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圉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采用手法复住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并与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治疗的对照组进行临床效果比较。结果:观察组的肩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具有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骨折愈合快等优点,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联合夹板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骨科收治的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固定,骨折复位后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或交锁髓内钉固定。观察组患者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待复位满意后,采用适宜的夹板固定。结果两组患者经系统治疗后,观察组的总优良率为95.0%,对照组67.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评定,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2.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手法复位联合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具有肩关节功能恢复好、骨折愈合快等优点,临床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罗贤红  李雄 《中医药导报》2007,13(11):39-40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将60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开放复位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分别观察两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对照组骨折复位情况优于治疗组,治疗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疗效满意,与手术相比,具有骨折愈合快,肩关节功能恢复率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笔者比较了手法复位加小夹板外固定、手法复位加交叉克氏针内固定、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切开复位钢板螺丝钉内固定4种方法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其中以手法加交叉克氏针固定疗效最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运用手法复位配合小夹板固定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住院患者76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运用手法复位、中药黄水纱外敷及自制杉树皮小夹板超肩关节外固定治疗;观察组运用切开复位肱骨近端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76例患者均获得12个月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参照Constan-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并记录疼痛情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肩关节前屈、外展、外旋、内旋功能及肌力评分,治疗组均优于观察组(P 0.05)。结论:手法复位配合小夹板外固定是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切实可行的方法,治疗费用低、取材方便、创伤小、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好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特别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6.
林茂基 《中国中医急症》2014,(12):2344-2345
目的 观察应用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应用手法复位及夹板外固定治疗者为观察组,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者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的骨折骨性愈合率及肩关节功能总有效率均显示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屈曲力损失、伸展力损失、前臂旋前力损失、旋后力损失比率、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方式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可得到骨折骨性愈合率高、功能锻炼早、软组织修复快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各35例,观察组予以手法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对照组实施手术切开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观察和分析两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平均时间(11.40±5.41)周短于对照组的(14.12±4.92)周;观察组患者治疗后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在疼痛、功能、运动限制、解剖复位以及总分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优良率91.43%,高于对照组的77.14%。结论手法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外展型和内收型肱骨外科颈骨折,与手术切开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相比,具有创伤小、骨折愈合时间短、患者痛苦少、整体疗效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中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多能取得较好疗效,但骨折严重移位或同时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肩关节脱位者手法复位常难成功.单纯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也常易并发肩部撞击征、冻结肩、肩关节功能活动严重障碍等后遗症,疗效不尽人意.自2001~2003年,作者采用喙肩韧带切除加T形钢板内固定术治疗严重移位中老年肱骨外科颈18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间接复位技术,通过建立骨折两端皮下隧道,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外科颈骨折31例。结果:31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240d。骨折愈合时间为术后96d。肩关节功能按照Hardegger评分标准,功能优9例,良18例,中4例,优良率87.1%。所有病例均无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无感染及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结论: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符合生物力学固定(BO)原则,尤其适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内固定牢靠,可早期功能锻炼,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及软组织的修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切开复位普通钢板内固定和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将128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64例采用切开复位普通钢板内固定,B组64例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随访12个月,对临床疗效、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组患者临床疗效、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具有疗效好、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等特点,可作为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结合夹板固定治疗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的方法.方法:自2007-2009年,运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的方法治疗Neer分型的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100例.结果:所有病人随访12-36个月,平均26个月,以Neer 评分:优72例,良14例,差3例,优良率86%.结论:手法复位结合夹板固定是治疗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肱骨外科颈骨折是临床常见病,在老年上肢骨折中占第2位,且女性发病率相对较高,该病大部分都可以通过手法复位、夹板或石膏固定而获得较为理想的疗效,少数损伤严重、移位较大的骨折,需手术治疗。湖北省中医院骨科自2007年6月~2009年1月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29例,术后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比较T形钢板内固定与手法闭合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将2004年9月~2005年12月59例桡骨远端骨折分为2组,分别采用切开复位T形钢板内固定和手法闭合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通过X-片测量记录复位前、后、临床愈合时腕关节的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轴向缩短长度变化,按改良Shea等评定法进行疗效比较。结果:对于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切开复位T形钢板内固定疗效明显优于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P<0.01);对于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疗效明显优于T形钢板内固定(P<0.01)。结论:对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优先选择切开复位T形钢板内固定,桡骨远端稳定性骨折,优先选择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配合中药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1例,治疗组予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配合中药治疗;对照组予闭合复位加闭合穿针固定配合中药治疗。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能较好地减轻骨折症状,治愈率治疗组为90.20%,对照组为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配合中药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老年NeerⅢ型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8例老年NeerⅢ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保守组(36例)和手术组(42例),保守组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手术组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分别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影像学骨折复位情况、并发症、肩关节功能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保守组患者影像学骨折复位优良率为52.78%,而手术组优良率为9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保守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1.11%)明显低于手术组(3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μ=3.952 0,P=0.000 1);在术后第6周及第3个月随访,手术组患者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均优于保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随访时间延长,两组患者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差异逐渐变小,在术后第6个月、1年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守组临床疗效优良率为75.00%,手术组优良率为8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μ=1.005 2,P=0.314 8)。结论:两种治疗方式治疗老年NeerⅢ型肱骨近端骨折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和肩关节功能恢复,但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可获得更好的骨折复位,而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杉树皮夹板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分成外固定组和内固定组,每组30例.外固定组患者采用富阳张氏手法复位配合杉树皮夹板固定治疗,内固定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治疗后分别从复位情况、骨折愈合时间、Constant - Murley评分及患者满意度4个方面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①骨折复位情况.内固定组骨折复位情况优于外固定组(Z=-3.850,P=0.000).②骨折愈合时间.外固定组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内固定组1例未愈合,继发肱骨头坏死.外固定组骨折愈合时间比内固定组短(t =0.872,P=0.018).③肩关节功能.2组患者疼痛、日常生活能力、肩关节活动度、肌力及Constant - Murley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091,P=0.081;t=0.982,P=0.166;t=1.542,P=0.098;t =2.146,P=0.541;t=3.466,P=0.167).(④患者满意度.外固定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内固定组(Z=-4.452,P=0.000).结论:采用手法复位杉树皮夹板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可以获得与钢板内固定治疗相当的疗效,而且骨折愈合时间短、患者满意度更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探讨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配合中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将60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微创锁定板内固定配合中药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微创锁定板内固定治疗。观察和比较2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和疗效。结果:60例患者经过6—24个月的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有效率96.7%,明显优于对照组80.0%(P〈0.05)。结论:应用微创技术及锁定钢板加中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具有创伤小、骨折愈合时间短、功能恢复好的优点,是治疗老年人肱骨近端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3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肱骨外科颈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约占全身骨折的4%~5%,尤多见于中老年人,男女比例约1:4。损伤类型以外展型多见,为提高组问“可比性”,本次观察病例均为外展闭合型损伤患者。笔者于2004年8月~2007年2月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外展闭合型肱骨外科颈骨折34例,疗效满意,并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的34例进行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锁定钢板(LPHP,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或PHILOS,肱骨近端内锁定系统)结合中药汤剂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科自2008年8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40例肱骨近端复杂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前术后运用中药汤剂辨证施治。结果平均随访16个月(6—24个月),无1例发生内固定松动、断裂,全部骨折均愈合。肩关节功能优25例;良11例;中4例。优良率为90%。‘结论锁定钢板具有高度稳定性。中药汤剂具有行气活血化瘀、舒筋通络、补益肝肾等功效,术前、术后使用有利于消除软组织肿胀,缓解疼痛,预防感染,促进骨折愈合等作用。二者结合使用是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特别是粉碎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0.
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56例王力平柳州市中医院545001广西柳州市解放北路32号肱骨外科颈骨折指肱骨解剖颈下2~3cm处的骨折。该处为松质骨、坚质骨交界处[1],临床上此类骨折较常见。1988年以来,笔者采用手法复位、超肩关节夹板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