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RHY4163手动变速箱油复合剂的组成及性能。该剂具有优良的防腐性、热氧化安定性、抗磨耐久性以及与不同基础油的适应性。该复合剂以2.4%的加剂量应用于兰州石化加氢基础油HVIS H500与中间基基础油MVI 150BS中,研制的85W/90手动变速箱油达到APIMT-1规格要求;该复合剂以3.0%的加剂量应用于克拉玛依加氢基础油KH 150BS与大庆加氢基础油HVIW H350中,研制的80W/90手动变速箱油达到API MT-1规格要求;该复合剂以4.0%的加剂量应用于大庆加氢基础油HVIW H150与聚α-烯烃合成油PAO-4中,研制的75W/90手动变速箱油达到API MT-1规格要求。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节能型75W/90轿车手动变速箱油的组成和性能特点。以大庆加氢异构脱蜡基础油为主研制的节能型75W/90轿车手动变速箱具有优良的高低温性能、极压抗磨性能、防锈防腐性能、热氧化稳定性能、抗磨耐久性能及密封适应性,通过了CRC L-42、L-37、L-33、L-60-1全尺寸齿轮台架,变速箱循环台架以及FZG齿轮传动效率台架,与市场销售的参比油进行对比,具有一定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3.
毛红  叶元凯 《润滑油》2002,17(2):22-26
介绍了75W/90、85W/90变速箱油的研制过程。通过理化测试,变速箱台架试验及10万km道路耐久性实验,研制的75W/90变速箱油满足德国大众VW501.50技术规范,85W/90变速箱油各项指标符合东风汽车公司变速箱油技术要求,已作为其装车油。  相似文献   

4.
轧制油是铝加工生产三大要素之一,对不同生产方案下的异构脱蜡副产航煤产品分析表明,异构脱蜡副产航煤的硫和芳烃含量小且铝箔、铝板轧制油的馏分含量高,是生产铝箔、铝板轧制油的优质原料。文章利用实验室精馏装置对选定的航煤原料确定分离精度和切割方案后,考察了铝箔、铝板轧制油产品收率,结果表明,即使控制很窄的馏程范围条件,总收率也能达到45%;最后对硫含量高的部分异构脱蜡航煤原料进行了加氢脱硫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加氢脱硫后原料的硫含量完全可以达到第三代轧制油产品硫含量指标。  相似文献   

5.
异构脱蜡技术的工业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生产高档润滑油,大庆炼化公司引进了美国雪佛龙(Chevron)公司的异构脱蜡技术,应用结果表明,以650SN和150BS糠醛精制油,150SN和350SN酮苯脱蜡油及酮苯蜡下渍为原料,通过加氢预精制,异构脱蜡和加氢补充精制及分馏可以得到低倾点,高粘度指数,氧化安定性好的润滑油基础油,选择不同的原料,调整异构脱蜡操作的苛刻度,经调合可生产变压器油,白油和铝箔轧制油等。  相似文献   

6.
采用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的PIC-812异构脱蜡催化剂对中间基减四线馏分油进行加氢精制-异构脱蜡-补充精制三段加氢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在异构脱蜡段氢分压15.1MPa、反应温度330℃、体积空速1.4h-1、氢油体积比500∶1的条件下,经过加氢精制-异构脱蜡-补充精制评价后获得HVIH 6基础油的倾点-15℃、黏度指数101、收率52.58%,验证了采用中间基原料生产高档润滑油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以两种环烷基减压馏分油为原料,对环烷基油生产橡胶填充油的两种主要的降凝工艺--临氢降凝和异构脱蜡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异构脱蜡工艺在目的产品收率及产品质量上均明显优于临氢降凝工艺,是加工环烷基减压馏分油的首选技术。  相似文献   

8.
现代手动变速箱要求润滑油具有良好的热氧化安定性、橡胶密封适应性、抗点蚀性能,以及良好的同步器性能和长的换油期。API GL-3和GL-4齿轮油已难以满足上述要求。东风汽车公司提出的卡车手动变速箱油规格在GL-4性能基础上包括了API MT-1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9.
陈锡武  周应斌等 《金陵科技》2003,10(1):43-47,57
介绍了加氢裂化尾油异构脱蜡工艺技术研究过程,通过对工艺条件、原料油性质、催化剂稳定性和产品性质及应用的考察,找出了最佳工艺条件。小试结果说明:我们研制的加氢裂化尾油异构脱蜡技术压力低(6.0MPa),催化剂的稳定性、氢活化和氧再生性能良好,产品总液收高,目的产物选择性好,润滑油基础油馏分溴价低、粘度高,氧化安全性能好,是生产润滑油基础油和白油的理想原料。  相似文献   

10.
采用研制的商用车手动变速箱专用油,即长城MTF 80W-90在2辆中国重汽豪沃牵引车上进行了150 000 km行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研制的长城MTF 80W-90商用车手动变速箱专用油具有优异的抗磨耐久性及热氧化稳定性,能够较好地保护手动变速箱部件。  相似文献   

11.
截至2008年6月10日,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大庆化工研究中心重大工业试验项目——异构脱蜡生产高档润滑油基础油催化剂研究项目已生产合格催化剂。该催化剂将在中国石油大庆炼化分公司0.2Mt/a润滑油基础油加氢异构脱蜡装置实现工业应用。  相似文献   

12.
<正>截至9月1日,大庆炼化公司异构脱蜡车间今年共加工减三线脱蜡油5543t,成功生产出Ⅲ类重质基础油。异构脱蜡装置采用的是美国雪佛龙公司异构脱蜡专利技术,于1999年10月一次投产成功。异构脱蜡车间一直以减二线脱蜡油和减四线精制油为原料,生产的是高黏度指数、低倾点的优质润滑油基础油,产品以  相似文献   

13.
伏喜胜  续景 《润滑油》1998,13(2):30-36
介绍85W/90卡车手动变速箱油的组分和添加剂,提出符合85W/90粘度级别的基础油,讨论影响85W/90卡车手动变速箱油性能的各种因素,给出符合85W/90卡车手动变速箱油规格的油品配方。  相似文献   

14.
采用壳牌公司SLD-821加氢异构脱蜡催化剂为核心的三段加氢催化剂在实验室对新疆克拉玛依石蜡基原油减四线馏分油、轻脱油进行三段加氢工艺试验,并经过了工业生产运行。结果表明,在适宜的操作条件下,可以生产出APIⅡ,Ⅲ类润滑油基础油。  相似文献   

15.
采用PHI-01异构脱蜡催化剂对中间基减三线馏分油(VGO 3馏分油)和中间基减三线苯酚精制油(VGO 3精制油)进行加氢精制—异构脱蜡—补充精制三段加氢工艺实验。结果表明:以VGO 3馏分油为原料,在加氢精制段氢分压为15.1 MPa,反应温度为390℃,体积空速为0.46 h~(-1),氢油体积比为1 000∶1,异构脱蜡段氢分压为15.1 MPa,反应温度为365℃,体积空速为1.0 h~(-1),氢油体积比为500∶1的条件下,制得Ⅲ类基础油(VHVI 6)的收率为33.22%;以VGO 3精制油为原料,在加氢精制段氢分压为15.1 MPa,反应温度为385℃,体积空速为0.46 h~(-1),氢油体积比为1 000∶1,异构脱蜡段氢分压为15.1 MPa,反应温度为360℃,体积空速为1.0 h~(-1),氢油体积比为500∶1的条件下,制得Ⅲ类基础油(VHVI 5)的收率为42.21%。以VGO 3馏分油为原料,经过苯酚精制—加氢精制—异构脱蜡—补充精制四段工艺处理后获得的Ⅲ类基础油收率仍较直接采用三段加氢处理的高出近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大庆加氢异构脱蜡基础油对增粘剂,降凝剂的感受性,并与HVIW150(HV1500)基础油作了对比,考察了清净剂,分散剂等单剂性能,对清净剂,分散剂等单剂复合后进行了模拟评价,并用此基础油调试了两个CD级柴油机油,并对其和参比油(通过台架的CD油)进行了模拟评定和对比。  相似文献   

17.
《齐鲁石油化工》2017,(3):197-199
以辽阳石化加氢裂化尾油为原料,在高压固定床试验装置上,采用FRIPP研究开发的以异构脱蜡为核心的加氢催化剂,在反应压力15 MPa,反应器入口氢油质量比800∶1,择型异构反应器床层平均温度325℃、体积空速1.0h~(-1),补充精制反应器床层平均温度260℃、体积空速0.3 h~(-1)的条件下,得到的加氢生成油经过适当的切割,成功生产出了满足食品级白油要求的产品。  相似文献   

18.
采用FIDW-1催化剂分别对一种VGO溶剂脱蜡油加氢处理尾油、一种减三线油和一种减压渣油丙烷脱沥青油糠醛精制油的加氢处理尾油和一种VGO加氢处理尾油进行了异构脱蜡试验。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脱蜡异构活性、选择性,可以生产高粘度指数润滑油基础油馏分,副产物主要是优质的喷气燃料和柴油馏分。与催化脱蜡和溶剂脱蜡相比,异构脱蜡具有基础油收率高、粘度指数高、副产品价值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石油化工应用》2009,28(5):106-106
中国石油和中科院大连化物所联合开发的异构脱蜡催化剂产品近日在大庆炼化公司20万吨/年润滑油基础油加氢异构脱蜡装置上实现工业应用,并生产出合格产品。  相似文献   

20.
陈志  何秀云  刘昌涛 《润滑油》2001,16(2):30-32
异构脱蜡技术是美国雪佛龙 (Chevron)公司在 90年代初研究开发的 ,并于 1994年首先在雪佛龙公司的里奇蒙炼油厂实现工业化。其基础油粘温性能、抗氧化安定性及低温流动性。中国石油大庆炼化分公司年处理能力为 2 0万t的异构脱蜡装置 ,系采用美国雪佛龙公司异构脱蜡技术 ,已生产出合格产品。本文阐述了异构脱蜡技术在基础油方面的贡献及其基础油在润滑油调合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