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白细胞数(WB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降钙素原(PCT)对鉴别恶性肿瘤发热原因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恶性肿瘤患者106例,按照病情分组,42例不伴发热(A组),64例伴发热(B组);32例伴发热同时血培养阳性,为菌血症(C组).测定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数(WBC),对B、C两组同时送血培养.比较3组患者的差异.结果 A、B、C组患者WBC水平,普遍低于正常值或位于正常值的低值,3组患者WB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s-CRP水平,A组不发热患者hs-CRP水平正常或略高,B组发热患者hs-CRP水平明显升高,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菌血症组hs-CRP水平较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水平,A组不发热患者PCT水平正常,B组发热患者PCT水平正常或升高,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菌血症组PCT水平升高明显,较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清降钙素原(PCT)能够比较准确判断恶性肿瘤患者的发热原因,可以作为一项有效的辅助检查方法和鉴别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10月该院接诊的4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来健康体检的40位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并检测其血清PCT、hs-CRP、SAA及WBC的浓度,记录各指标浓度的灵敏度与特异度。结果治疗前,研究组与对照组血清中PCT、hs-CRP、SAA、WBC、SAA/CRP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后,研究组与对照组PCT、hs-CRP、SAA、WBC、SAA/CRP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前与稳定后各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的灵敏度明显高于hs-CRP与SA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s-CRP的特异度与PCT、SA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可以有效诊断AECOPD,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和白细胞计数(WBC)在肺癌患者感染性发热与癌性发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在南阳市中心医院2015年1月-2018年10月进行血清hs-CRP、WBC以及PCT检测的132例肺癌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根据感染的情况和相关检验将患者分为局部感染组(n=33)、全身感染组(n=64)、癌性发热组(n=35),比较三组患者血清中hs-CRP、WBC以及PCT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比较hs-CRP、WBC、PCT鉴别肺癌患者感染性发热和癌性发热的诊断价值。结果全身感染组患者的PCT、hs-CRP及WBC水平均显著高于癌性发热组和局部感染组,而局部感染组患者的PCT、hs-CRP及WBC水平显著高于肿瘤发热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单独诊断癌性发热和感染性发热时曲线下面积(0.907)、敏感度(95.33%)、特异度(95.37%)均优于hs-CRP、WB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hs-CRP、WBC联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0.934)、敏感度(97.21%)、特异度(96.55%)更优于P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诊断感染性发热和癌性发热中,PCT相较于WBC以及hs-CRP更具有诊断价值,三者联合诊断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鉴别成人化脓性关节炎与非化脓性关节炎的价值.方法 选择47例急性关节炎患者,根据细菌学培养或染色结果,分为化脓性关节炎(病例组)和非化脓性关节炎(对照组)两组,比较两组间血清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以及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的差异.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比较上述指标鉴别化脓性关节炎与非化脓性关节炎的效能.结果 47例患者中,病例组13例,对照组34例.病例组PCT、hs-CRP、ES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两组间WBC、NEU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T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95% CI为0.83 ~0.99,其次分别是hs-CRP和ESR,WBC和NEU的曲线下面积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PCT取大于截断点值0.93 ng/mL诊断为化脓性关节炎时,其灵敏度可达到100.0%,特异度可达到71.0%.结论 WBC和NEU在鉴别成人化脓性关节炎与非化脓性关节炎中意义有限,hs-CRP和ESR可作为初筛检测指标,PCT对鉴别化脓性关节炎有更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5):136-138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手足口病患儿的变化及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患手足口病的90例患儿,根据患儿病情严重,将其分为普通病例组(n=52)和重症病例组(n=38),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40例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分别检测各组患儿入院及治疗1周后血清PCT、hs-CRP及白细胞计数(WBC),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手足口病患儿血清PCT、hs-CRP及WBC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病例组血清PCT、hs-CRP及WBC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重症病例组血清PCT、hs-CRP及WBC水平明显高于普通病例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d,手足口病患儿血清PCT、hs-CRP及WBC水平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水平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项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86.84%,显著高于各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hs-CRP在手足口病患儿中显著升高,可以作为炎性反应考指标,并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联合检测能显著提高诊断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PCT)变化,了解其指导治疗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1年1月-2013年5月共239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07例,检测降钙素原(PCT),对照组132例,不检测降钙素原(PCT),两组均联合检测血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并比较其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天数、临床疗效.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住院天数、抗生素的使用天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92.0%和89.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和实验室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降钙素原检测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对老年细菌性肺炎患者治疗前后联合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WBC)的价值.方法 分析95例患者治疗前和治疗5天后PCT、CRP、WBC的变化,并与同期体检者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肺炎组在治疗前PCT、CRP、WBC的检测水平及异常率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治疗5天后:PCT、CRP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WBC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联合检测PCT、CRP及WBC三项实验室指标,可作为老年细菌性肺炎患者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参考依据,比单一指标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在新生儿感染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30例感染疾病新生儿,感染疾病患儿发热6h内,发热6~12h,治疗1、3d及出院前各时间段均检测其体内PCT、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感染类疾病患儿发热6h以内机体PCT显著,与出院时检测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此时hs-CRP水平虽高于正常值,但与出院时对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儿发热6~12 h感染病情最为严重,PCT、hs-CRP水平达最高值,均与出院时检测值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时PCT及hs-CRP水平较发热6 h显著上升,但PCT上升幅度更为明显(P<0.05),经临床抗炎治疗后,PCT及hs-CRP水平均逐渐下降,至出院时降至正常范围内;PCT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均显著高于hs-CRP,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钙素原是较早的反映新生儿感染的临床指标,其峰值与患者感染的极期相符,可作为新生感染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高峰平  胡军霞  朱雪娟  金鹏 《浙江医学》2020,42(20):2222-2225
目的探讨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降钙素原(PCT)在辅助血流感染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至9月在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浙江省总队医院病原菌血培养阳性且为单一菌株感染的患者130例为血培养阳性组,并按血培养结果分为革兰阴性菌组96例、革兰阳性菌组26例和真菌组8例。另选取同期怀疑血流感染但血培养阴性的患者79例为血培养阴性组。比较各组患者WBC、NEU%、hs-CRP和PCT的差异。结果血培养阳性组患者NEU%、hs-CRP、PCT均高于血培养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两组患者WB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革兰阴性菌组、革兰阳性菌组和真菌组患者WBC、NEU%和hs-CR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3组患者PC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EU%、hs-CRP、PCT可作为辅助血流感染早期诊断的理想检测指标,其中PCT更加敏感,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7):105-111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动态监测对骨折术后并发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并发感染的42例患者作为感染组,选取同期未感染的60例骨折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于术后1、4、7 d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PCT、hsCRP水平,比较两组患者血清PCT、hs-CRP的变化趋势。采用ROC曲线分析单独PCT、单独hs-CRP及两者联合检测对骨折术后并发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血清PCT和hs-CRP水平均高于正常值,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4天和术后第7天,感染组患者血清PCT、hs-CRP呈持续高水平状态,而对照组患者血清PCT、hs-CRP逐渐下降至正常值;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CT和hs-CRP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95.2%,特异度为98.3%,均明显高于两项指标单独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PCT和hs-CRP联合检测提高了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对骨折术后并发感染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e C-reactiveprotein,hs-CRP)及白细胞(WBC)计数在肺内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21例肺内感染患者根据病原学和血清学诊断结果分为细菌感染组(73例),病毒感染组(47例),支原体感染组(45例),真菌感染组(56例),另选择健康体检者62例作为阴性对照组,分剐检测患者血清中PCT、hs—CRP、WBC和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Neu)的值,比较各项指标组间有无差异,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确定各项指标在肺内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在肺内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PCT、hs—CRP、WBC、Neu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C)分别为0.979、0.789、0.691、0.631。结论:PCT、hs—CRP和WBC对于肺内细菌感染均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PCT是肺内细菌感染诊断的准确性较好的指标,并可用于评估感染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血清降钙素原( procalcitonin,PCT)、C 反应蛋白( 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及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计数在儿童感染性疾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2013年间在阳泉市第三人民医院儿科就诊的157例感染性疾病患儿,按临床诊断分为细菌感染组和非细菌感染组,同时选取79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血清 PCT、CRP 水平测定和全血 WBC 计数。结果:细菌感染组的 PCT、CRP 和 WBC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非细菌感染组的 WBC、CRP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 PCT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和非细菌感染组 PCT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 CRP、WBC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T 可以快速客观地判别儿童感染的类型以及感染严重程度,对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及疗效观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表达量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118例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n=89)和正常对照组(n=29),随即,采用改良Censini评分方法将冠心病组患者分为30分组(n=24)、30~60分组(n=37)和60分组(n=28),分别检测各组患者PCT和hs-CRP的含量。结果冠心病患者PCT和hs-CRP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冠心病患者PCT和hs-CRP含量随Gensini评分增加而逐渐上升,相关系数分别为0.88和0.90,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 PCT、hs-CRP的含量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呈正相关,联合检测PCT和hs-CRP的含量有助于早期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冠心病。  相似文献   

14.
苏巧云  杨凤啸 《河北医学》2013,19(7):1109-1111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8月间102例确诊为感染性疾病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164例患者血清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的水平及其与感染性疾病之间的联系。以上病例均经我院实验室病原学检查及血清学检查等临床实验确诊。结果: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与感染的严重程度相关,感染源及疾病程度不同时,血清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水平不同。细菌性感染组与正常对照组的降钙素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细菌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组降钙素原相比较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感染组与正常对照组降钙索原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之间的C反应蛋白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利用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的检测对临床感染进行诊断,可以提高感染性疾病诊断的准确率,且可根据实验结果判断感染性疾病的严重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及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新生儿败血症患儿56例,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妇产科出生的健康新生儿56例,设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 PCT,免疫比浊法检测 hs-CRP 水平,比较两组患儿血清PCT 值和 hs-CRP 水平,并比较血清 PCT 和 hs-CRP 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三方面,分析其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 PCT 值和 hs-CRP 水平均远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 PCT≥0.5 ng/ ml 为阳性,hs-CRP 水平大于8.0 mg/ l 不在正常值之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清 PCT 的灵敏度、特异性以及准确性均高于血清 hs-CRP 水平的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降钙素原及超敏 C 反应蛋白都有助于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且降钙素原优于超敏 C 反应蛋白的诊断,联合使用有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测定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与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的含量,探讨其在脓毒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4月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的脓毒症患者32例和非脓毒症患者40例,同期健康体检人员20例,分别检测血清PCT及hs-CRP水平.比较PCT、hs-CRP及PCT+ hs-CRP在诊断脓毒症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结果:与健康体检人群及非脓毒症患者比较,脓毒症患者血清PCT与hs-CRP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在诊断脓毒症感染中,PCT、hs-CRP及PCT+ hs-CRP的敏感性分别为87.5%、96.9%和96.9%,特异性分别为80.0%、35.0%和82.5%.结论:血清PCT和hs-CRP水平的检测有助于脓毒症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并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二者联合检测可提高脓毒症诊断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lIP)检测在急性发热疾病病因学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120例发热待查患者做为研究对象,检测血清PCT和hs-CRP水平,并进行病原学检查确诊。评价PCT和hs—CRP对急性发热疾病病因学的诊断价值。结果:细菌感染组患者血清PCT和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非细菌感染组(P〈O.05);PCT诊断细菌感染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9.5%、82.4%、92.8%和75.7%,hs—CRP诊断细菌感染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4.9%、58.8%、83.9%和60.O%。结论:细菌感染所致的急性发热患者血清PCT和hs—CRP水平显著升高,二者检测可用于急性发热患者的病因学诊断,PCT敏感性及特异性更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9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观察组根据PCT检测指标给予抗生素治疗,对照组根据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或)白细胞(WBC)指标给予抗生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8 d后PCT、hs-CRP及WBC指标变化,以及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效果等。结果治疗8 d后,两组PCT、hs-CRP及WBC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观察组PC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抗生素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PCT检测对AECOPD抗生素的使用具有较高的临床指导价值,可规范抗生素的合理应用,缩短抗生素的使用时间以及患者的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9.
降钙素原在急性胰腺炎并发感染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动态监测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在急性胰腺炎患者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已经临床确诊的43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在第1、7、14天分别采集静脉血标本检测血清PCT值、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和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 WBC)计数,判断P...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对细菌性感染的诊断价值,为在细菌性感染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指导临床应用抗生素提供指导依据。方法本研究共收集2008年2月~2012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6例细菌性感染性疾病。48例非细菌感染性疾病及4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本组研究对象,分别检测各组的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水平及比较各组的阳性率。结果细菌性感染组PCT、CRP、WBC计数均明显高于非细菌性感染组、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感染组PCT阳性率达95.7%,明显高于非细菌性感染组PCT阳性率(12.5%),差异有极其显著性(P〈0.01)。细菌性感染组CRP阳性率达100.0%,高于非细菌性感染组PCT阳性率(87.5%),但差异并不存在显著性(P〉0.05)。细菌性感染组WBC阳性率达93.5%,明显高于非细菌性感染组WBC阳性率(4.2%),差异有极其显著性(P〈0.01)。结论细菌性感染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均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对细菌性感染患者进行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检测,可以为临床进行早期准确诊断,尽早进行有效合理治疗,取得良好的预后提供有利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