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纳米氧化锌微乳液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乳液法具有操作简单、粒径可控、生成粒子的尺寸比较均匀等优点.采用微乳液法制备的纳米氧化锌具有普通氧化锌所无法比拟的光、电、磁等性能.结合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微乳液法制备纳米氧化锌的各反应条件的影响.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和用量、反应温度、反应物浓度比、后处理温度及时间对产物的形貌和粒径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改变各反应参数可以实现产物从零维向一维方向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氧化锌粒子的超细化,使其在磁、光、电和敏感材料等方面呈现出常规材料所不具备的特殊性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以尿素为沉淀剂,硝酸锌为原料,利用均匀沉淀法制备纳米氧化锌微粒.探索了影响纳米氧化锌制备的因素.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衍射分析(XRD),所制的纳米氧化锌微粒具有六方晶系纤锌矿结构,最小粒径可达25 nm,分散性较好,型貌为球型或类球型.  相似文献   

3.
微乳液技术在纳米粒子制备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守刚  尹衍升 《现代化工》2002,22(10):59-61
由于对控制微粒尺寸具有独特的优势 ,微乳液方法制备纳米材料正在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介绍了微乳液方法及其微反应器的形成和结构 ,讨论了影响微乳液法制备纳米粒子形态和大小等方面的因素及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应用化工》2016,(10):1841-1844
以硝酸锌和尿素为原料,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正己醇/水溶液微乳体系制备纳米氧化锌,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能谱扫描、X射线衍射、氮气低温吸附脱附对产品的形貌、成分和孔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微乳体系所制得的前驱体为六边形片状结构的碱式碳酸锌Zn_5(OH)_6(CO_3)_2,经500℃下焙烧5 h所得ZnO为形貌统一的六棱锥形结构,粒度均匀,平均粒径为250 nm,BET比表面积为21.43 m~2/g,DFT法给出以介孔多级孔径分布为主。ZnO对亚甲基蓝模拟废水表现出良好的光降解活性,80 min内亚甲基蓝降解率可以达到95.6%。  相似文献   

5.
《应用化工》2022,(10):1841-1844
以硝酸锌和尿素为原料,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正己醇/水溶液微乳体系制备纳米氧化锌,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能谱扫描、X射线衍射、氮气低温吸附脱附对产品的形貌、成分和孔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微乳体系所制得的前驱体为六边形片状结构的碱式碳酸锌Zn_5(OH)_6(CO_3)_2,经500℃下焙烧5 h所得ZnO为形貌统一的六棱锥形结构,粒度均匀,平均粒径为250 nm,BET比表面积为21.43 m2/g,DFT法给出以介孔多级孔径分布为主。ZnO对亚甲基蓝模拟废水表现出良好的光降解活性,80 min内亚甲基蓝降解率可以达到95.6%。  相似文献   

6.
微乳液法制备纳米粒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纪红  杨红健 《河北化工》2004,27(6):16-17,21
微乳液是一种具有热力学稳定性的单分散体系,其分散质点为纳米量级,它能够为纳米粒子的制备提供理想微环境:介绍了微乳液的性质以及利用微乳液制备纳米粒子的原理和方法,并讨论了利用微乳液制备纳米粒子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微乳液技术制备纳米微粒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刘德峥 《化工进展》2002,21(7):466-470
综述了微乳液技术制备纳米微粒的研究现状,并对微乳液的配制及制备中影响纳米微粒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讨论,提出了这一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微乳液法制备纳米催化剂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朝晖  戴伟  傅吉全 《化工进展》2008,27(4):499-502
介绍了微乳液法制备纳米催化剂的工艺过程,阐述了微乳液法制备负载型纳米催化剂、无载体型纳米催化剂、分子筛及载体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制备过程中影响催化剂粒径大小及分布的因素,评述了微乳液法制备纳米催化剂的特点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10.
综述在微乳液中生成纳米粒子的原理及影响因素 ,以及在微乳液中 ,催化剂、半导体、超导体、发光材料、磁性材料等纳米粒子及照相微乳剂的合成 ,参考文献 1 5篇。  相似文献   

11.
W/O微乳液在纳米粒子制备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在微乳液中生成纳米粒子的原理及影响因素,以及在微乳液中,催化剂、半导体、超导体、发光材料、磁性材料等纳米粒子及照相微乳剂的合成,参考文献15篇。  相似文献   

12.
纳米氧化锌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崔若梅  张文礼 《化学世界》1999,40(12):630-632,633
选择不同的微乳液体系及适宜反应条件,制备出粒径不同的纳米氧化锌,并进行了性质表征和比较。  相似文献   

13.
氧化锌纳米粒子的制备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以ZnSO_4· 7H_2 O为原料,添加 NaOH溶液和 NH_4 HCO_3粉末,制备出晶粒细小的碱式碳酸盐前驱体。80℃干燥后,分别在300、400、500℃焙烧1h,制备出氧化锌ZnO纳米粒子。经XRD和TEM检测,粒径为10、14、20nm。由于采用了对盐渍化的凝胶状前驱体先焙烧,然后用蒸馏水浸洗除去硫酸钠的方法,氧化锌纳米粒子粒径细小而均匀。  相似文献   

14.
采用Triton X-100/正己醇/环己烷/氨水体系配制反相微乳液,在碱性条件下正硅酸乙酯在反相微乳液中发生受控水解,合成了具有无定形结构的球形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通过红外光谱(FT-IR)、X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分别对样品的结构及形貌尺寸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改变表面活性剂加入量可以得到不同粒径(50~110nm)、不同粒度分布及不同分散程度的球形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随着表面活性剂在微乳液中体积分数的增大,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粒径先减小后增大,团聚程度也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当表面活性剂在微乳液体系中的体积分数为20%时,所合成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粒径最小(50nm),粒度均匀且呈现出良好的分散性。  相似文献   

15.
李竟先  李涛 《硅酸盐学报》2002,30(Z1):145-147
与传统的纳米材料制备方法相比, 微乳液法具有明显的优势.全面地讨论了微乳液中纳米微粒的形成机理和影响因素, 微乳液法的特点及其在陶瓷材料制备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反相微乳液法制备纳米氧化镁颗粒及其反应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Triton X-100)/正丁醇/正庚烷/水溶液形成的反相微乳体系,合成了MgO纳米粒子,对前驱体进行热分析,确定了合适的煅烧温度为600℃。并对产物的结构、粒度和形貌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各因素对纳米氧化镁粒子尺寸形貌和紫外屏蔽性能的影响。控制微乳液中水与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w0)为15、煅烧温度600℃、陈化时间15h可得到分散性好、粒径分布均匀的MgO纳米粒子。  相似文献   

17.
微乳液自1943年由Hour和Schulman[1]发现以来,其理论和应用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微乳液的应用领域迅速拓展,目前已渗透到日用化工、精细化工、材料科学、生物技术、环境科学和分析化学等领域,成为当今国际上热门的具有巨大潜力的研究领域[2]。纳米微粒是一种粒径极小而比表面积极大的粒子。因其具有这种特殊的特点,纳米微粒表现出新的光、电、磁性质和化学性质[3]。随着纳米技术方面的重视,由纳米微粒组成的新型材料在催化、发光材料、磁性材料、半导体材料及精细陶瓷材料等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纳米微粒的性状能够通过其制备的条件改变而产生不同,因此,为了得到理想值高的目标纳米微粒,人们开始了对纳米微粒制备方法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均匀沉淀法制备不同粒径的纳米氧化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纳米氧化锌的功能和用途不同,因而需要制备出不同平均粒径的纳米氧化锌。论文以六水硝酸锌为原料,尿素为沉淀剂,研究了均匀沉淀法制备不同平均粒径纳米氧化锌的工艺条件,讨论了工艺条件对其粒径和产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通过均匀沉淀法制备的纳米氧化锌的前驱体为Zn5(OH)6(CO3)2;制备的纳米氧化锌为六方晶系的球形颗粒,平均粒径为20~50nm;纳米氧化锌的产率随反应物浓度的增大、反应温度的升高、反应配比(n尿素/nZn2+)的增大而增大;纳米氧化锌颗粒的平均粒径随反应物浓度的减小、反应温度和煅烧温度的降低而减小。  相似文献   

19.
反相微乳液法制备纳米颗粒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综述了反相微乳液的形成机理、配制方法和目前利用反相微乳液技术制备纳米颗粒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微乳液的配制及制备过程中影响纳米颗粒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具体的讨论,还对微乳液技术的发展前景作了具体的讨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模板材料的内部结构是十分丰富的,利用模板材料中空隙的空间限制作用和模板的调控作用便可有效地控制纳米氧化锌材料的尺寸、结构、形貌等特征。文章主要对几种特殊模板法合成纳米氧化锌材料的基本原理、合成工艺及其相关的应用领域和发展前景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建议和想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