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鞋类产品防滑性能及国内外标准情况。通过对比的方式,分析了GB/T 3903.6、SATRA TM 144和BS EN ISO 13287鞋类防滑性能试验方法试验原理、试验试剂与介面、试样制备、试验条件、试验模式的异同。通过对同一材质同一样品进行后跟、前掌与水平的测试,得到结论:3种方法测得的动摩擦系数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比国内外鞋类材料的防滑性能标准,参考GB/T 3903.6—2017探究室内运动袜的防滑性能测试条件,比较测试介面、试验力值、袜底硅胶点和有无粘EVA片材对室内运动袜防滑性能的影响,并对制定室内袜子防滑性能的考核标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制备了一系列不同硬度的聚醚型聚氨酯跟面,采用最新防滑试验方法,测试其在两种标准瓷砖界面上的摩擦系数,同时测定了硬度和耐磨性,并研究了这3项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4.
使用3种不同鞋底材料的整鞋作为试验对象,经过温度老化处理后,在干燥的陶瓷砖介面上测试防滑性能,结合当前国内外的防滑性能要求,判定是否符合国内外标准要求,并分析温度老化对材料防滑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随机选取了10个皮鞋样品,使用国外防滑测试标准对其进行动态防滑测试,研究发现大部分鞋底湿态动态摩擦系数不能满足国外标准基本要求,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国内关于鞋底防滑性能测试方面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同时着重对影响鞋底动态防滑性能的几个要素作了分析,在鞋底结构设计方面给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6.
贾利晓  穆欣  宋联美 《西部皮革》2009,31(14):17-20
人体行走过程中,由于所穿的鞋子、路面状况等条件不同,使鞋底具有不同的防滑性能.鞋底的防滑性能与人体行走安全性密切相关,本文阐述了影响鞋底防滑性能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增加鞋底防滑性能的措施,以减少人们在行走过程发生打滑和摔倒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防滑性作为鞋底功能性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对鞋子穿着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着重对影响鞋底静态防滑性能的几个要素作了分析,在干、湿两种状态下,通过测定静摩擦系数表征各种材料的防滑性能,对不同场合选购合适鞋子给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8.
探讨不同乒乓球鞋底条纹和运动场地表面材质对摩擦系数的影响。采用静态防滑性能测试方式和动态摩擦系数测试方法,比较分析了拖曳运动和正手180°击球运动下两种鞋底条纹(人字形鞋底条纹、圆柱形鞋底条纹)和3种不同场地材质(PVC塑胶、硅PU材质、刚性测力台)的摩擦系数,并利用SPSS17.0软件统计分析,根据T检验进行显著性检验。研究结果指出:在静态防滑性能测值中,不同鞋底条纹和场地材质均表现出显著性检验水平(P=0.042,P=0.007),人字形条纹鞋底较圆柱形条纹鞋底具有更高的静态防滑性能。在动态摩擦测试中,场地表面对运动摩擦系数表现出极显著性差异(P=0.006),而不同鞋底条纹对摩擦系数表现作用并不显著(P=0.122).动态摩擦测试中鞋与场地间摩擦系数小于静态防滑性能测试,在运动鞋设计中,可尽量减小鞋底深度和纹理数量来减小接触面积,增大摩掾系数,提高防滑性能,但需要避免过大的摩擦:系数增加对运动员下肢的负载能力。  相似文献   

9.
旨在研究女性穿着不同跟高的鞋子行走时前掌压强和受力面积的变化,再根据前掌受力面积和压强的变化客观地评估高跟鞋前掌处的稳定性。研究发现,当高跟鞋跟高超过5.5 mm以后,前掌压强急剧增加,受力面积减少。这将严重影响高跟鞋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国内鞋类防滑性能的标准情况,防滑性能通常用摩擦系数来表征。从摩擦系数的计算公式模型出发,探讨了试验重复性、设备等引入的不确定度,并对各个不确定度来源进行分析和评定。最后给出了防滑性能试验方法的合成不确定度及扩展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11.
选择4种鞋底材料、4种地面、4种污染物和5种花纹沟槽设计,进行了4因素3重复试验,测定鞋底的摩擦系数COF值.结果表明:各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P<0.0001)都会显著地影响COF值.在受水、水和清洁剂混合污染的大理石地面,较大花纹宽度的PU鞋底具有较好的防滑性能(COF>0.7).受油污染的大理石地面,1.2 cm沟槽宽度的EVA和PU鞋底具有较好的止滑性;在水和清洁剂混合污染的地面,1.2 cm花纹宽度的PU鞋底的COF值最高;在油污染的水泥地面,1.2 cm花纹宽度的EVA鞋底的COF值最高.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国内鞋类防滑标准情况,依据GB/T 3903.6—2017《鞋类整鞋试验方法 防滑性能》对滑板鞋的防滑性能进行试验。根据摩擦系数计算公式建立数学模型,并分析重复性试验、鞋类止滑试验机以及结果修约计算引入的不确定度评定,最终得到整鞋防滑性能的不确定评定结果U=0.51±0.02,k=2。结果表明,测试重复性是不确定度影响结果的主要因素。基于此,给出了测试过程中的建议与意见。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道路建设的不断完备,道路铺装对步行者行走的安全性日益受到关注;同时,鞋子自身防滑的属性也对防滑性也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目前相关文献的研究大多单独对鞋底要素进行了分析,并没有结合鞋底和道路路面这两个因素进行整体讨论。因此,本研究重点对鞋底的防滑性和道路路面铺装的特点进行文献综述,进而探讨如何建立道路路面铺装和鞋底设计的关联及规范,从而提高消费者出行的安全性。本综述分析结果指出在薄层彩色防滑涂层的铺装上,选取以TPR、PU为鞋底材质,波浪纹为底纹的鞋子防滑性能最好。这些结果为鞋底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究不同花纹鞋底的止滑结构,使用肘节止滑测试仪,选择均匀圆点状、密集无规则状、波浪状3种花纹鞋底,在常见纯净水、普通食用油、一定浓度洗涤剂水溶液3种介质中,以及分别在大理石地面、普通瓷砖地面、打蜡木面、玻璃面4种常见光滑表面地面上,进行止滑试验,得到摩擦系数COF值,并比较其止滑性能的强弱。结果表明:不同光滑表面地面上,鞋底的止滑性受鞋底花纹形状和介质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现有儿童鞋类防滑测试方法和国内外文献的研究,开发出了适用于儿童皮鞋的专用防滑测试方法:将儿童皮鞋试样置于玻璃界面的摩擦面板上,施加(250±20) N的负荷,水平牵引试样,使试样以0. 3m/s前进,记录试样在滑动开始后(0. 3-0. 6) s之间的所有摩擦力,计算(0. 3-0. 6) s之间的平均摩擦力,并计算得出动摩擦系数。同时,使用该方法测试生产企业、商场、超市、电商平台生产和销售的75批次儿童皮鞋,发现湿态界面73. 3%的儿童皮鞋动摩擦系数≤0. 3。  相似文献   

16.
<正>防滑性能是表征鞋底材料品质并涉及穿着健康、舒适、安全性能的重要物理项目之一。近期报道资料表明欧盟及美国的相关机构非常关注由于鞋子防滑性能的缺陷对消费者人身安全造成的潜在危害,已有数批在欧美市场上销售的鞋类由于防滑性能不合格而被召回,主要涉及童鞋、塑料鞋等日用鞋类。鞋子防滑性差,走路时容易打滑摔跤,尤其是在湿、光、滑的路面上。由于制鞋材料涉及种  相似文献   

17.
正人在行走过程中由于路面状况、所穿的鞋子等原因,时常发生打滑甚至摔倒的现象,一旦发生跌倒就有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尤其是对于老年人,由于打滑而产生的摔倒可使肌肉、骨头受到损伤,甚至造成死亡事故。因此,鞋底的防滑耐磨性能就显得尤为重要。鞋子在穿着过程中必然与地面产生摩擦与磨损,防滑耐磨性能更成为衡量鞋底功能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围绕防护靴穿用功能要求,论证确定轻便性、透湿性、稳定性、弯折性和防滑性等生物运动性能指标作为防护靴工效评价项目。按照标准测试方法测试了3款防护靴的质量、透湿率、弯折力、扭转力矩和动态防滑系数,对相关性能指标进行分析讨论。从结果可以看出,受防护靴性能要求制约,3款防护靴轻便性、弯折性和透湿性一般,但稳定性、防滑性能优良,能够满足训练时的穿着需要,可以较好地保护足部。本研究可为防护靴研发设计、性能评价、批量生产等提供技术参考,对于提升防护靴人机工效和功能防护性能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现有鞋类防滑测试方法和国内外文献的研究,开发出了适用于高跟鞋的专用防滑测试方法:将高跟鞋试样置于玻璃界面的摩擦面板上,施加(350±20)N的负荷,水平牵引试样,使试样以0.3 m/s前进,记录试样在滑动开始后0.3~0.6 s间的所有摩擦力,计算平均摩擦力及动摩擦系数。使用该方法测试生产企业、商场、超市、电商平台生产和销售的165批次高跟鞋,发现干态界面87.3%的高跟鞋、湿态界面19.9%的高跟鞋的动摩擦系数≥0.3,符合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20.
生物力学在运动鞋设计及性能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远才 《中国皮革》2012,(4):98-101
查阅了国内外运动鞋生物力学相关研究文献;采用人体测试与材料测试相结合对5双具有弓结构设计的知名品牌运动鞋进行舒适性评价,并应用Novel足底压力测试系统以及减震冲击测试仪器对穿着过程中受试者足底压力及试验用鞋的减震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1)b3运动鞋的舒适性最佳;(2)鞋底重量客观测试与主观感受一致,表明随着重量降低,有助于人体主观舒适性提高;(3)足底压力测试结果表明,穿着b3运动鞋的足底最大压强及平均压强均较小;(4)有些物性指标可能测试结果不佳,但是主观感受却比较好,例如前掌易弯折,表明易弯折舒适性不仅与弯折力值有关,也可能与其他因素有关,其中包括前掌帮面材质、前掌减震性能等因素,需要进行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