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M村登革热暴发疫情情况及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M村登革热暴发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报告29例确诊病例,罹患率为1.74%;86.21%的病例发病在9月中上旬;发病年龄中位数为49岁;男女性别罹患率之比为0.6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农民占86.21%。结论现代交通工具的便利与人员的频繁流动使登革热的远距离传播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查明阳江市一起登革热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和影响因素。方法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搜集所有病例并进行个案调查,依照《登革热诊断及处理原则》(WS216-2001)进行诊断和血清学检测。结果2006年6月27日至9月2日阳江市阳东县合山镇共报告54例登革热病例,病例分布于2个疫点,疫点一的罹患率为15.6(39/250),疫点二的罹患率的为3.5%(15/433);发病高峰在7月10日至8月20日,占病例总数的77.8%;从4份病例血样中分离出登革Ⅰ型病毒。8月19日疫点一、二的布雷图指数分别为96、52。结论该起暴发疫情是由登革Ⅰ型病毒引起的,造成疫情扩散的原因一是基层医生对登革热的甄别能力较低,未能及早发现疫情,二是疫点伊蚊密度高,为登革热传播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登革热已成为一个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特别是在1998年,亚洲的许多国家或地区发生了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的流行。为有效地控制登革热的流行,开展暴发疫情调查十分重要。本文介绍了暴发疫情调查的目的、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2019年江西省新干县登革热暴发疫情情况及原因,为今后登革热本地暴发疫情防控提出建议。方法在新干县辖区各级医疗机构及划定的疫区范围内进行病例搜索、流行病学调查和媒介伊蚊监测,采集病例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研判疫情及其影响因素。结果疫情持续38 d,累计报告登革热病例81例,病例均为NS1抗原阳性,其中35例登革热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病毒为DENV-1血清型。病例发病至诊断时间间隔(中位数)为1~8 d(3 d),其中病例首诊医院的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诊疗过程中多次转诊与未转诊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就诊医疗机构是否开展登革热培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疫区开展蚊媒监测,首次监测平均布雷图指数(BI)为24.5,其中湄湘社区最高(28.1)、城南社区最低(16.3)。9月8日开始,所有监测点蚊媒密度均达标。结论本次疫情是由登革热输入病例导致的本地暴发疫情,病毒可能来源于东南亚国家。建议提高医疗机构登革热病例诊断能力,确保早期发现登革热疫情;同时加强由政府主导的网格化灭蚊管理和工作责任制的落实,及时控制疫情。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2013年禹州市登革热疫情发生情况及流行特征。方法查阅禹州市登革热暴发疫情处置资料及蚊媒监测资料对2013年禹州市登革热暴发疫情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3年禹州市共报告登革热病例29例,发病率为2.55/10万,无死亡病例。地区分布于神镇苗家湾村;流行时间集中于9月份;男女性别发病数之比为1:1.27;年龄分布于40至69岁人群,占总病例数的55.17%;临床表现以轻型为主;实验室检测显示,流行株为登革病毒Ⅲ型。结论 2013年禹州市神镇苗家湾村登革热疫情为输入性病例引起本地感染的一起暴发疫情。依靠群众,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和快速杀灭成蚊和消除蚊媒孳生地是控制疫情的关键。另外,应开展持续的媒介监测,为今后防控登革热疫情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6.
一起登革热局部暴发流行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1年 8~ 9月间 ,中山市沙溪镇圣狮村发生一起的由II型登革病毒引起的登革热局部暴发流行。现将其流行情况及疫情控制状况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资料来源采用统一流行病学个案表对医疗单位报告疑似病例和疫点搜索发现疑似病例进行调查 ,以GB诊断标准核实诊断 ,将调查资料加以整理统计。1 2 病毒分离采集疑似病人急性期血清送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作C6 / 36白纹伊蚊细胞系分离病毒。1 3 血清学检查采集部分疑似病人血清 ,使用登革热IgM/IgG快速免疫色谱测试卡检测登革热抗体。1 4 临床检验对部分疑似病例进行白细…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东莞市虎门一起登革热暴发疫情进行分析,以及对蚊虫媒介进行综合治理,为有效控制登革热疫情提供参考。方法针对2014年9月~11月东莞市虎门镇暴发的登革热,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法分析疫情数据、布雷图指数法监测蚊媒密度以及分析可能传播途径来源等。结果东莞市虎门镇发生一起登革热暴发疫情,本次疫情共报告了57例登革热确诊病例,所有病例均痊愈,没有出现重症病例或死亡病例。疫情主要分布在东方社区,共有39例,占68.42%。本次疫情男女性别比为1:1.28。年龄最小3岁,最大90岁,平均50岁。以30~59岁中年病例最多,占54.39%。疫情发生时蚊媒密度的布雷图指数最高达92.38,经采取各项综合防治措施,蚊媒密度下降,疫情得到较好控制。结论本起疫情为由输入性病例或病媒引起的本土暴发疫情,经过清除积水,消灭蚊虫孳生地,有效将蚊媒密度布雷图指数一直保持在5以下水平;使疫情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8.
广州市 1985、1991年分别发生DENⅠ暴发〔1〕。1995年 9月 15日至 10月 16日 ,东山及白云区又分别发生居民住宅区域内登革热的暴发。1 材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用统一调查表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 ,核实诊断 ,整理统计 ,收集疫点所有住户人员健康状况、人口流动及气象资料。1.2 血标本来源 住院病人及近 1个月来曾有发热、皮疹的疑似病人的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 ,冷藏待检。1.3 检测方法 病原检测 ,采用白纹伊蚊C6 / 36细胞分离病毒 ;血清学检查 ,用登革斑点法 ,试剂由新加坡DiagnosticBiotechnology(pte…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一起输入性登革热疫情的发病、处置过程,为制定疾病控制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对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全国登革热监测方案对病人血清进行抗体快速检测和PCR核酸检测。结果 3名患者在菲律宾旅游回国后,出现登革热症状,血样检测登革热病毒核酸阳性3人、IgM抗体阳性1人、IgG抗体均阴性。结论此起疫情为输入性登革热疫情。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加强外环境整治及蚊媒的监测,防止输入疫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这两种伊蚊传播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特征异同点,为预防控制这两种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和查阅患者就诊资料的方法,搜集东莞市2010年发生的一起登革热和一起基孔肯雅热社区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特征资料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起疫情共同点为:输入性疫情;发生在夏秋季节;具有一定的家庭聚集性;发生疫情的社区蚊媒密度高;采取以杀灭成蚊和清除伊蚊孳生地为主的综合性防控措施可有效控制疫情;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临床表现类似,以发热、疼痛为主.两起疫情的不同点:与登革热暴发疫情相比,基孔肯雅热暴发疫情强度更大、扩散范围更广、家庭聚集性更强,但疫情持续时间短;在临床表现方面,基孔肯雅热患者关节痛、皮疹、肌肉痛的发生率高于登革热患者,而登革热患者头痛、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高于基孔肯雅热患者.结论 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类似.但与登革热相比,基孔肯雅热传播能力更强;病人更常见关节痛、皮疹,而白细胞、血小板则多正常.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2004年登革热疫情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分析我省2004年登革热疫情,为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调查和分析2004年福建省登革热流行病学特点及影响因素。[结果]2004年登革热输入性病例全年都有,本土病例集中在9月下旬和10月上旬,与当地的蚊媒消长情况相一致,登革热流行株为登革热病毒Ⅰ型。[结论]我省与东南亚地区和我国南方登革热常年流行的省市人口流动频繁,输入性病例引起本土暴发流行的危险性极大。  相似文献   

12.
13.
<正>风疹是由风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发疹性呼吸道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泛发于任何年龄组,但多见于学龄儿童,一年四季皆可发病,但常见于春夏之交。妊娠早期孕妇初次感染风疹病毒后,病毒可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常可造成流产或死胎,还可导致先天性风疹综合症,引起胎儿畸形[1]。本文就永安市2009年风疹疫情进行分析,现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结合南宁市2019年登革热暴发疫情资料,比较两个城区布雷图指数法的伊蚊监测数据,为完善伊蚊监测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报告登革热例数最多的江南区和作为登革热媒介国家级监测点的兴宁区2019年登革热暴发疫情病例资料和当年的伊蚊布雷图指数法监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比较不同情境下伊蚊监测数据差异。结果 江南区报告病例370例,首例病例发病日期是2019年5月21日,病例数到达25%、50%、75%、100%的时间分别是9月27日、10月6日、10月15日和11月28日,日最高病例数19例;兴宁区报告病例56例,首例病例发病日期为2019年9月14日,病例数到达25%、50%、75%、100%的时间分别是10月3日、10月17日、10月29日和11月12日,日最高病例数4例;两个城区的布雷图指数均在9月份达到最高值,江南区每个月的布雷图指数均值均<5,兴宁区除了11月份其他月份的布雷图指数均值均>5;江南区在废品站和居民区监测到的布雷图指数最高,分别为4.94、4.56,医院的布雷图指数最低,为0.61;兴宁区在花鸟市场和废品站的布雷图指数最高,分别为15.11...  相似文献   

15.
2008年11月,荆门市暴发一起手足口病,为了解其流行特征,我们对暴发疫情进行调查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杭州市2018年-2020年登革热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及病原特征.方法 应用RT-PCR方法检测血清标本中的登革病毒核酸及其型别,挑选11株代表性病毒株进行病毒分离、E基因扩增、序列测定及构建进化树,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8年-2020年疫情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18年-2020共发生7起登革热暴发...  相似文献   

17.
登革热(俗称“断骨热”)是一种由登革热病毒(dengue virus)引起的急性发热传染病,由蚊虫传播给人类。病原体为登革热病毒(可分为Ⅰ、Ⅱ、Ⅲ、Ⅳ型)。全球每年约5 000万登革热病例,常见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域。近年登革热渐趋活跃,影响全球各地,在东南亚登革热已成为部分国家地方性流行病,我国有输入病例或局部暴发疫情出现。登革热通过带有登革热病毒的雌性伊蚊叮咬而传染给人类。主要传播媒介为埃及伊蚊、白纹伊蚊。广东省登革热最主要媒介是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主要孳生于室内室外的各种积水容器,大多数栖息于孳生地周围的绿化带等阴暗…  相似文献   

18.
一起学校登革热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广州市发生了登革热大流行,全市共报告登革热1 423例,发病率达20.14/10万.疫情涉及了除从化市外的12个区、县级市,共有102个街镇发生病例[1].在流行期间,首发的多个爆发点对全市总体疫情的播散起到了促进作用.现将广州市某中学的登革热疫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1 研究背景 2004年10月,由一名泰国务工感染登革热归国人员而引起逍林镇破山、振兴、桥一、逍路沿四个村局部地区登革热暴发流行。经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学分离确认,该起暴发疫情系以白纹伊蚊为传播媒介,由登革热I型病毒所引起。通过采用综合性的防治措施,使疫情得到迅速扑灭。但近年来,东南亚邻国均有登革热大流行,疫情随着人口的流动、商品交易的频繁,随之扩大。尤其是慈溪市近几年外出经商打工的人数增加,外资企业引入增多,每年去泰国、老挝、越南、菲律宾、我国台湾等地的人员达数千人,  相似文献   

20.
文章就登革热疫情暴发期间,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及其发挥的作用进行分析,为在登革热疫情控制时期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方法与工作方式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