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无线协作中继技术具有低成本、扩大覆盖范围的作用,可以有效提高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传输速率。对无线协作中继技术进行综述,讨论协作中继的基本协议和协作中继的选择方案,并且进行比较分析和仿真验证。  相似文献   

2.
无线协作中继技术具有低成本、扩大覆盖范围的作用,可以有效提高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传输速率。本文对无线协作中继技术进行综述,主要讨论了协作中继的基本协议,并对协作中继的选择方案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3.
《信息技术》2019,(6):26-30
文中提出一种LTE-Advanced异构中继网络架构,并设计合理的中继接入/退出机制,确保用户通过中继传输获得通信质量的改善;提出了中继传输用户的切换机制,有效避免切换过程中用户数据在回程链路上重复转发的问题,大大减少了中继切换过程中的网络延时;最后,结合Full Buffer业务模型对该中继系统用Opnet进行仿真分析,证明在加入中继并合理设置中继接入控制阈值后有助于充分发挥中继系统的作用,使系统性能得到极大改善。  相似文献   

4.
严文中  朱金山  薛榕  赵问道 《电声技术》2007,31(1):69-71,74
为了使相同成本的小区无线覆盖性能达到最大化,在研究了固定中继的无线小区系统后,提出一种简化动态中继选择算法的途径。仿真中继选择算法对系统性能的增益,证明固定中继系统较无中继系统在性能上有极大的提高;同时,还通过比较简化的中继选择算法和相应的原算法的仿真结果,说明简化算法减少了实现的复杂度,降低了通信损耗,而在性能上基本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5.
江帆  王本超 《电讯技术》2011,51(10):80-85
提出了一种中继蜂窝网络的基于负载均衡的中继节点选择策略(Load Balancing Relay Selection,LB-Rs).根据每个用户的具体信道状况以及中继节点服务的用户数目,LB-RS以分布式的方式为每个用户选择最优的中继节点.仿真结果表明,与基于单一物理层参数的中继节点选择算法相比,所提出的中继选择算法综...  相似文献   

6.
7.
8.
中继技术能够对原有基站进行覆盖增强,同时OFDMA技术是下一代移动通信的主要多址方式,因而研究设计OFDMA技术约束下的中继方案,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以LTE物理层帧结构为基础,针对OFDMA调制系统的中继实现方式进行了深入分析,结合OFDMA系统灵活的时频资源分配特点,提出针对OFDMA的多跳/单跳资源分配方法,最后,还提出一种针对FDD模式的OFDMA中继实现方案,对认为中继只能用于TDD系统的传统观念进行了前沿性的拓展.  相似文献   

9.
协作通信中一种改进的最佳中继选择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瑛 《中国新通信》2009,11(3):26-29
已有研究结果表明,机会中继可以获得与更为复杂的空时编码协作通信相同的分集增益。但是,随着可选中继节点数的增多,发生冲突从而导致选择失败的概率也明显变大。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最佳中继选择算法,源站收到最佳中继发出的标志分组后发送选择确认消息,中继节点在冲突发生后进行退避。分析结果证明,采用新算法可以大大降低选择失败的概率,而增加的开销却很小。  相似文献   

10.
汪烈军 《通信技术》2010,43(12):94-96
提出了一种放大转发网络中的中继选择方案,假设目的节点配置多个天线,源节点和所有中继节点都配置单个天线,方案选择一组中继同时在相同的频带上放大转发接收到的源节点信息以最大化接收信噪比。与只择一个最优中继的方案相比,方案在保持满分集阶数的情况下获得了更高的中断容量和更优的误符号率性能。与只选择一个最优中继的方案相比,在0.000 01的误符号率水平上,少需要发射功率1.6 dB。  相似文献   

11.
一种基于增量中继与机会中继的协同通信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提出了一种将增量中继与机会中继相结合的协同通信方案IODF,详细介绍了该方案的系统模型和流程,并通过仿真对该方案和ODF以及DT的性能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能使协同通信在中断概率、数据速率以及平均频谱效率等方面得到显著的改善,是一种有实用前景的协同通信方案。  相似文献   

12.
郝龙 《电子科技》2016,29(5):34
LTE-A通过使用中继技术达到提升小区边缘用户吞吐量、拓展小区覆盖和提升小区频谱效率等效果。文中针对中继在小区中配置和使用的问题,在TD LTE-A系统下提出了一种中继规划方案。结合中继位置选择和中继服务基站选择两种方法得到中继规划方法;考虑两跳中继场景下的链路信干燥比,并得到最优频率效率的中继选择算法;结合两者得到中继规划方案并进行仿真。仿真结果显示,采用了中继规划方案的回溯链路的信干燥比得到平均约2 dB的提升,且使小区吞吐量提升了约13%。  相似文献   

13.
14.
已有研究结果表明,机会中继可以获得与更为复杂的空时编码协作通信相同的分集增益。文中提出一种改进的最好中继选择算法,通过CRC校验得到更好候选中继节点,并进行源节点确认来消除隐藏中继,并给出了源节点与目的节点不在通信范围内的通信方法。  相似文献   

15.
叶奕军 《中国有线电视》2005,(17):1708-1710
介绍微波MMDS同频中继技术在钟山县微波联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无线信道环境的复杂多样,本文引入了协作通信,并探讨了协作通信中的中继节点选择和功率分配两个重要的技术,最后提出了基于中继节点选择和功率分配的联合优化算法。  相似文献   

17.
李小兵  张庭园  宋涛  李靖 《电子科技》2014,27(11):185-188
随着无线通信的发展,以中继为代表的协作通信技术被认为是未来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利用中继可以以较小的代价扩展小区覆盖范围和增加系统容量。目前,固定中继的研究已日趋成熟,移动中继正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由于移动中继本身的特性,它在带来诸多好处的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文中阐述了移动中继的研究现状,介绍了移动中继的应用场景,对其关键技术进行了综述与展望。  相似文献   

18.
放大转发认知中继协作系统中继增益分配方案和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在传统的放大转发认知中继协作方案中,中继增益因子的分配只考虑了部分主、从系统参数,使得系统的能量效率较低、系统资源未被充分利用。为此,基于主系统传输速率约束和从系统终端接收信号平均误符号率最小准则,文章提出了一个新颖的中继增益最优化分配方案,获得了中继增益最优化精确解以及相应的上、下限封闭解析解;并基于获得的最优化中继增益,分析了系统的平均误符号率。结果表明,文章所获得的中继增益因子分配方案由于不仅考虑了从信源功率和从信源-中继链路增益,而且还综合考虑了中继-从信宿链路和主系统参数,可以实现系统资源的最优化配置,系统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9.
陆长旺  邱玲 《无线电工程》2012,42(12):10-12
通过高信噪比条件下AF双向中继网络总速率的近似表达,给出了链路增益乘积和系统总速率之间的关系式。基于此关系式提出一种最大化链路增益乘积中继选择算法(Maximum Relay Selection,MRS),在中继处引入门限,将链路质量超过门限的中继选出建立可靠候选集。在建立的可靠候选集中以两跳链路增益乘积最大化为标准,实现最佳中继选择。通过仿真将该中继选择算法与现有AF双向中继网络3种不同中继选择算法进行性能比较。仿真结果表明,该中继选择算法能在同时保证AF双向中继网络两跳链路质量的前提下,提高系统的总速率。  相似文献   

20.
仇艮祥  杨洁  曹雪虹 《信号处理》2016,32(7):872-880
随着人们资源节约与环保意识增加,如何获得较高的能量效率成为了绿色通信中一个重要而又棘手的问题。因此,本文研究了译码转发协议下的直接传输、单向中继、双向中继三种传输方式的能量效率。首先在瑞利信道环境下推导了能量效率的闭合表达式,然后通过凸优化算法使得能量效率达到最大。最后,还分析了信道衰落情况、发射的比特数、中继位置和系统电路功率对系统能量效率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电路功率对系统的能量效率影响较大;双向中继在发送比特数对等、源节点至中继的距离相同时,其能量效率才达到最优;而当源节点至中继的距离差异较大时,单向中继的能量效率比双向中继性能更好;信道衰落较大时,双向中继比单向中继和直传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