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沿程出流多孔流体分布管压力分布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涛  刘焕芳  金瑾  李强  王凌 《化学工程》2014,42(9):48-52
多孔管压力分布情况是多孔管水力问题研究的重要内容,直接影响多孔管出流均匀度。因此合理的压力分布对多孔管性能的发挥有着重要的作用。根据水力学原理通过建立多孔管出流控制体模型得出了沿程出流多孔流体分布管水头恢复值的一般方程。通过完善达西-韦斯巴赫公式得出了多孔管沿程水头损失的计算公式。通过水流连续性假设得出沿程出流多孔流体分布管管道末端封闭引起的水头增加值的计算公式,从而在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下给出了确定沿程出流多孔流体分布管任意位置压力大小的方法,从计算结果与试验实测结果的对比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为计算沿程出流多孔流体分布管压力分布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陈虹 《化工设计》2006,16(5):27-28
通过对OAT第一结晶器分布管堵塞原因分析,提出解决分布管堵塞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在检修中把分布管压差实验、分布管静水压实验、常用工具备用等这些技巧运用好,就会节约时间,检修做到得心应手,为检修质量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4.
在检修中把分布管压差实验、分布管静水压实验、常用工具备用等这些技巧运用好,就会节约时间,检修做到得心应手,为检修质量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5.
填料塔内液体的初始分布对填料塔分离效率的影响很大.在大型塔器中,通常采用槽式液体分布器进行液体的分布,而流体的预分布则借助槽式液体分布器上方的预分布管来实现.为了提高预分布管流体分配的均匀性,借助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分别使用单相流模型和双欧拉两相流模型对直管预分布管三维流场进行数值模拟求解.将模拟计算的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确定正确的模拟方法,并分析了预分布管内三维流场的特点.为了使预分布管形成更加均匀的液体分布,还使用模拟计算的方法进一步对预分布管进行了变孔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6.
U型辐射管的表面温度分布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抽吸式U型辐射管进行了实验研究,重点研究了辐射管沿长度方向的温度分布规律,实验表明,使用可靠、实用的拉杆技术,可以灵活地调节一次、二次进风量的配比,从而有效地改善辐射管的表面温度分布,使辐射管的表面最大温差明显低于同类型的辐射管,此项技术成本低、易于实施,为工业化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此外,实验表明,提高空气预热温度和改进烧嘴安装精度也可有效改善辐射管表面温度分布.  相似文献   

7.
《化学工程》2016,(2):52-57
针对气体吸收分离中常见的吸收塔管式、槽式分布器液体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开发出一种新型的管槽式液体分布器,并搭建直径1.2 m的吸收塔实验平台,对不同气相进料风速、不同喷淋密度下管式、槽式及管槽式分布器的液体分布情况和整塔压降,以及壁流效应进行了实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风速对分布器的液态分布性能没有太大的影响。随着喷淋密度的增大,新型管槽式液体分布器的不均匀系数逐渐下降,最大喷淋密度[L=6.99m3/(m2·h)]时其值接近0,相对于管式和槽式分布器分别下降6%和11%。不同风速下,管槽式分布器相对于管式、槽式分布器的整塔压降最高分别降低24%和16%;而且管槽式分布器壁流效应比管式与槽式的更不明显。最后,针对实验中管槽式分布器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进一步优化的方案。对于在工业生产中喷淋密度大都大于实验时的喷淋密度,新型管槽式分布器将有更优异的表现,具有很好的规模化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90°管弯头的应力分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管弯头在各种载荷工况下的应力分布进行分析研究。用有限单元法对常用的二种90管弯头作了计算和分析,得到应力分布的一般规律,为正确选用合理的弯头结构形式,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板式塔降液管中高气含率两相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设计了盐水-空气系统试验装置模拟高压塔降液管中高气含率的两相流,采用毛细管光电检测技术测定了降液管中气含率分布和气泡直径分布,并与水-空气系统非高气含率的分布作了比较。实验结果与按上升气泡速度所预测的气含率相符合。  相似文献   

10.
内置水平管振动流化床停留时间分布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内置水平管的振动流化床停留时间分布密度。在带内置水平管的二维振动流化床内,以米粒为实验物料进行停留时间分布的实验研究,考察了振动强度、气速、进料流率对流化床内停留时间分布的影响。实验表明,降低振动强度、入口气速和提高进料流率可使停留时间分布相对集中。对实验用流化床内颗粒流动样式的分析,建立了停留时间分布密度函数模型,并将模型预测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误差在20%以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