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目的探讨孕期B族链球菌、支原体、衣原体感染与胎膜早破的关系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产科符合纳入标准的胎膜早破孕妇200例为胎膜早破组,同期胎膜未破正常孕妇200例为对照组,胎膜早破孕妇被分为足月胎膜早破患者88例和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112例。分析比较宫颈分泌物B族链球菌、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情况。结果胎膜早破组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率分别为44.00%、6.50%,高于对照组的24.00%、1.50%(P<0.05);足月胎膜早破患者支原体感染率低于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P<0.05);B族链球菌感染患者及衣原体感染患者的绒毛膜羊膜炎、早产、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低体重儿的发生率分别高于B族链球菌未感染患者与衣原体未感染患者(P<0.05),新生儿体质量低于B族链球菌未感染患者(P<0.05);支原体感染患者早产、新生儿窒息、低体重儿的发生率高于支原体未感染患者(P<0.05),新生儿体质量低于支原体未感染患者(P<0.05)。结论胎膜早破孕妇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率升高,B族链球菌、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均增加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未足月胎膜早破与B族链球菌、解脲支原体及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相关性,观察各病原体感染对孕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8月杭州市富阳区妇幼保健院产科接收的未足月胎膜早破孕产妇230例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产检的正常足月孕产妇230例为对照组,收集孕产妇一般资料,分别采集两组孕产妇阴道分泌物与宫颈管分泌物,检测B族链球菌、解脲支原体及沙眼衣原体感染情况。比较两组孕产妇一般资料、各病原体感染检出率,分析各病原体感染与未足月胎膜早破的相关性,将各病原体感染者纳入感染组,其他纳入未感染组,对比组间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组间B族链球菌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孕产妇未足月胎膜早破与B族链球菌感染无相关性(P0. 05),与解脲支原体及沙眼衣原体感染均呈正相关关系(均P0. 05)。B族链球菌感染者产后出血、绒毛膜羊膜炎、新生儿感染、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生率均高于未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解脲支原体感染组与未感染组绒毛膜羊膜炎、产后出血及新生儿感染发生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解脲支原体感染组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生率均高于未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沙眼支原体感染组产后出血、绒毛膜羊膜炎、新生儿感染、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生率均高于未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结论 B族链球菌、解脲支原体及沙眼衣原体均会增加未足月胎膜早破风险,可能导致产后出血、绒毛膜羊膜炎、新生儿感染及新生儿窒息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孕妇B族链球菌、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状况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为胎膜早破的防治及改善妊娠结局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医院住院的胎膜早破(PROM组)和无胎膜早破(无PROM组)孕妇各100例,采集孕妇宫颈分泌物检测解脲脲支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采集阴道分泌物及直肠分泌物检测B族链球菌,同时观察胎膜早破孕妇妊娠结局。结果 PROM组中14例B组链球菌、26例UU、23例CT感染,感染率分别为14.00%、26.00%、23.00%,无PROM组中4例B族链球菌、7例UU、6例CT感染,感染率分别为4.00%、7.00%、6.00%,两组孕妇B组链球菌、UU、CT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OM组B组链球菌、UU和CT感染孕妇早产、宫内感染、胎儿宫内窘迫、绒毛膜羊膜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高于无感染孕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膜早破孕妇B族链球菌、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率均高于正常孕妇,感染可增加胎膜早破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4.
宫内感染是孕妇感染不同来源的病原体从而导致胎儿感染.主要经胎盘循环引起母婴间垂直传播(MTCT),此外也可经孕妇生殖道上行扩散.虽孕妇多无症状,但如胎儿发生了感染,则会有严重的后遗症.目前已证实引起宫内感染的病原体有:(1)病毒:巨细胞病毒(CMV),风疹病毒(RV),单纯疱疹病毒(HS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人乳头瘤病毒(HPV),人类微小病毒B19(HPVB19),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毒,EB病毒;(2)原虫:刚地弓形虫(TOX);(3)螺旋体:苍白密螺旋体;(4)支原体:解脲支原体(UU);(5)衣原体:沙眼农原体(CT);(6)细菌:B族链球菌,淋病奈瑟菌(淋菌),结核杆菌.  相似文献   

5.
B族溶血性链球菌是一种寄生于人体下消化道及泌尿生殖道的细菌,妊娠妇女的带菌率大约10%~30%,目前普遍认为B族溶血性链球菌是围产期严重感染性疾病的主要致病菌之一,可引起胎膜早破、早产、产褥感染及新生儿败血症和脑膜炎等不良结局,在围产医学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近年,国内外对围产期B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做了大量研究,尤其是在新生儿早发型与晚发型感染方面及细菌筛查、预防治疗方面都有了新的进展,该文从B族溶血性链球菌生物学特性、流行病学、感染对母婴的影响、检测方法、筛查现状、预防以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孕妇B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以降低新生儿感染率。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3月妊娠晚期发生B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孕妇74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未发生B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孕妇66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以及新生儿结局进行统计,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孕产妇顺产、产钳助产以及剖宫产率分别为54.05%、9.46%和36.49%,对照组分别为46.97%、3.03%和5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孕产妇胎膜早破、宫内感染、早产的发生率分别为10.81%、14.86%和4.05%,对照组孕产妇分别为3.03%、6.06%和1.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族溶血性链球菌是一种严重危害母婴健康的致病菌,对妊娠结局产生不良影响;通过围产期筛查可以早期发现带菌者,给予预防性的治疗,减少严重后果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孕妇B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以降低新生儿感染率。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3月妊娠晚期发生B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孕妇74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未发生B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孕妇66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以及新生儿结局进行统计,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孕产妇顺产、产钳助产以及剖宫产率分别为54.05%、9.46%和36.49%,对照组分别为46.97%、3.03%和5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孕产妇胎膜早破、宫内感染、早产的发生率分别为10.81%、14.86%和4.05%,对照组孕产妇分别为3.03%、6.06%和1.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族溶血性链球菌是一种严重危害母婴健康的致病菌,对妊娠结局产生不良影响;通过围产期筛查可以早期发现带菌者,给予预防性的治疗,减少严重后果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胎膜早破孕妇B族链球菌(GBS)、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状况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该院收治的胎膜早破孕妇200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正常分娩的孕妇200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感染状况、妊娠结局及GBS、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GBS感染率、解脲支原体感染率、沙眼衣原体感染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早产、新生儿肺炎、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宫内感染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GBS感染患者早产、新生儿肺炎、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宫内感染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未感染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解脲支原体感染患者早产、新生儿肺炎、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宫内感染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未感染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沙眼衣原体感染患者早产、新生儿肺炎、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宫内感染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未感染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胎膜早破患者GBS、支原体及衣原体感染风险均高于正常分娩孕妇,并且感染会导致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出现。因此,孕产妇应积极预防孕期感染,避免不良妊娠结局的出现,改善母婴预后。  相似文献   

9.
山东鲁西地区部分献血员人细小病毒B19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解细小病毒B19在山东鲁西地区人群中的感染情况,以控制其传染。[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人细小病毒B19感染,用卡方检验统计分析献血员感染率和孕妇感染率,检验其有无显著性差异。[结果]检测300名献血员,有19例人细小病毒B19感染阳性,阳性率为6.33%;献血员人细小病毒B19感染率和孕妇感染率比较差异不显著。[结论]山东鲁西地区献血员人细小病毒B19有一定感染率,所以有必要对献血员血液进行人细小病毒B19的筛查。献血员和孕妇人细小病毒B19感染率虽然无差异,但都有一定感染率,所以对孕妇人细小病毒B19感染亦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韶关市围产期B族链球菌群体感染率进行调查,用于B族链球菌感染的防治研究,以减少新生儿败血症、脑膜炎及肺炎等,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方法收集到2013年1月—2014年6月间在韶关市妇幼保健院及仁化县妇幼保健院产科门诊进行孕前检查的2 821名孕35~38周孕妇的生殖道和直肠分泌物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B族链球菌进行检测,统计围产期B族链球菌群体感染率。结果阳性者孕妇给予青霉素干预,并随访妊娠结局及胎儿情况。结果 (1)2 821名孕妇标本中检出B族链球菌阳性158例,阳性率为5.60%。(2)随访情况:孕妇早产21例,产褥感染4例;新生儿肺炎6例,新生儿脑膜炎1例。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围产期B族链球菌感染快速辅助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值得推广;及早干预孕晚期携带B族链球菌可减少新生儿感染。  相似文献   

11.
王春梅 《医疗装备》2021,(3):188-190
B族链球菌常寄居在人类下消化道及泌尿生殖系统,由于妊娠女性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其感染B族链球菌的风险明显增加。B族链球菌菌株定植会增加孕妇早产及病菌垂直传播的概率,导致新生儿合并侵袭性感染疾病,影响妊娠结局。因此,监测孕妇的感染情况及新生儿是否携带B族链球菌是全球公共卫生组织重点关注的健康问题。该研究针对足月胎膜早破孕妇B族链球菌感染情况及该病菌对妊娠结局、新生儿感染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足月胎膜早破孕妇B族链球菌带菌情况对新生儿感染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3月-2017年3月于该院生产的足月胎膜早破孕妇1 656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法(PCR)检测孕妇B族链球菌,其中169例B族链球菌阳性者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产检的186例B族链球菌阴性者设为对照组,分析B族链球菌带菌危险因素及不同病原体的B族链球菌阳性检出率,并比较两组新生儿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孕妇年龄≥35岁、经产妇、合并糖尿病以及合并阴道炎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孕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孕妇滴虫以及细菌性阴道病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两组孕妇霉菌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新生儿肺炎、败血症、上呼吸道感染、颅内感染以及肠道感染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经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年龄≥35岁、经产妇、阴道炎为影响孕妇B族链球菌带菌的危险因素(均P0. 05),糖尿病不是影响B族链球菌带菌的危险因素(P0. 05)。结论年龄≥35岁、经产妇、阴道炎为足月胎膜早破孕妇B族链球菌带菌的危险因素,且B族链球菌阳性者的滴虫以及细菌性阴道检测阳性率较高,还可致新生儿出现肺炎、颅内感染等多种感染,临床应及早对孕妇进行B族链球菌筛选,降低新生儿感染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孕妇生殖道B族链球菌感染对母婴预后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产科收治妊娠晚期孕妇4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感染将孕妇分为感染组32例与非感染组368例;采用无菌棉球擦取阴道分泌物,进行病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观察孕妇分娩结局,分析B族链球菌感染检测结果对母婴预后的影响。结果 400例孕妇B族链球菌检测阳性者32例,感染率为8.00%,不同年龄、产次、流产次孕妇B族链球菌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危孕妇与非高危孕妇B族链球菌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感染组孕妇胎膜早破、宫内感染、剖宫产、产褥感染、胎儿窘迫及新生儿感染发生率分别为34.38%、18.75%、34.38%、37.50%、50.00%、28.13%,非感染组分别为13.86%、5.71%、10.60%、11.96%、9.78%、7.61%,感染组孕妇胎膜早破、宫内感染、剖宫产、产褥感染、胎儿窘迫、新生儿感染发生率高于非感染组孕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晚期生殖道B族链球菌感染率较高,B族链球菌感染能增加胎膜早破、宫内感染、剖宫产、产褥感染、胎儿窘迫、新生儿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孕妇生殖道B族链球菌感染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提高临床对孕妇生殖道B族链球菌感染的认识。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入院待产的孕妇350例,所有孕妇于孕36~38周,取阴道及肛拭子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将合并生殖道B族链球菌感染的患者分为试验组32例,剔除其他病原菌引起的生殖道感染,未合并生殖道感染的健康孕妇为对照组318名,观察并对比两组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情况。结果试验组产褥感染0、宫内感染6.25%、羊水污染9.38%、产后出血3.13%,对照组分别为0、7.55%、9.43%、2.2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胎膜早破15.63%、胎儿窘迫综合征12.50%、剖宫产18.75%,对照组分别为2.52%、3.14%、5.3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新生儿感染12.50%、新生儿黄疸18.75%、新生儿肺炎6.25%、新生儿窒息9.38%,对照组分别为0、4.09%、0、1.5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生殖道B族链球菌感染引起胎膜早破、胎儿窘迫、剖宫产的发生率增高,同时增加了新生儿窒息、感染、黄疸等疾病的发生率,故临床必须重视孕妇生殖道B族链球菌感染的防治。  相似文献   

15.
人细小病毒B19是细小病毒属中唯一能感染人类的病毒,也是动物病毒中对人类具有致病性的最小的单链线状DNA病毒,其与儿童及成人的多种疾病密切相关。B19病毒的基因变异对其致病性及传染性等具有重要影响,且与B19病毒的诊断试剂和疫苗制备等关系密切。本文就B19病毒基因组的变异状况,基因变异研究方法及研究B19病毒基因变异的意义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6.
126例输卵管积水患者病原体感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研究慢性盆腔炎输卵管积水的病原体 ,对 12 6例输卵管积水患者在做输卵管通液或输卵管造影以及电视腹腔镜下做输卵管伞部成形术时分别采集宫颈分泌物和输卵管积液 ,进行细菌培养和解脲支原体及沙眼衣原体培养。结果 :12 6例中在宫颈分泌物和输卵管积液中培养出沙眼衣原体和厌氧菌相同病原体 67例 ,占 5 3 % ;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及白色念珠菌等混合感染 2 4例 ,占 19% ;沙眼衣原体混合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2 2例 ,占 17% ;沙眼衣原体混合白色念珠菌感染 9例 ,占 7% ;解脲支原体混合淋球菌感染 4例 ,占 3 % ;17例未检出沙眼衣原体。提示 :输卵管积水的不孕患者的病原体感染多为混合性 ;一半以上宫颈分泌物与输卵管积液培养出相同的病原体 ,术前、术后的治疗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7.
妊娠期感染往往是多种微生物的混合感染,主要的病原体有TORCH、HBV、GBS、B19微小病毒、支原体、梅毒螺旋体、念珠菌等。主要经生殖道上行感染,引起胎膜炎、脐带炎、胎盘炎,导致产褥期感染、早产、胎膜早破、死胎、死产、畸形等不良妊娠结局及新生儿肺炎、败血症、脑炎等感染性疾病。母体菌血症或病毒血症时,病原体可经血流侵入绒毛间隙,在胎盘潜隐复制垂直传播给胎儿,引起胎儿的感染。本文就宫内感染的多种微生物病因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孕晚期生殖道定植B族链球菌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及其耐药性、耐药基因。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2年12月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46例孕晚期生殖道定植B族链球菌患者为研究组,择同期产检未发生B族链球菌感染的155名孕晚期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妊娠结局,分析B族链球菌耐药性及耐药基因。结果 研究组有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妊娠贫血、阴道炎的患者占比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早产、胎膜早破、羊水污染、宫内感染的患者占比均高于对照组(P<0.05);B族链球菌对红霉素、四环素、克林霉素的耐药性较高,耐药率分别为73.97%、77.40%、58.22%;红霉素耐药基因ermB基因型占52.74%,四环素耐药基因tetM基因型占8.90%,克林霉素耐药基因linB基因型占7.53%。结论 孕晚期B族链球菌感染与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妊娠贫血、阴道炎密切相关,且增加了不良妊娠的风险,B族链球菌对红霉素、四环素、克林霉素有较高耐药性,主要耐药基因为ermB、ermTR、emF,临床可据此给予高危孕妇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感染与女性不孕症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116例不孕症妇女(不孕症组)及100例正常生育妇女(对照组)行宫颈分泌物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检测。结果:116例不孕症妇女宫颈分泌物标本中沙眼衣原体阳性率为36.21%(42/116),解脲支原体阳性率为52.59%(61/116);正常生育妇女组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阳性率分别为12.00%(12/100)和19.00%(19/100),不孕症组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混合感染率15.52%(18/116),对照组混合感染率6.00%(6/1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感染与女性不孕症发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围产期孕妇生殖道B族链球菌感染的快速诊断影响因素分析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8月在医院就诊的围产期孕妇为研究对象,经荧光定量PCR检测,B族链球菌感染的孕妇84例为感染组,正常围产期孕妇64例为对照组,分析围产期孕妇生殖道B族链球菌感染的影响因素,并比较两组孕妇妊娠结局。结果感染组孕妇≥35岁、文化程度、流产史、阴道炎、孕前检查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分析,阴道炎、孕前检查、有流产史及年龄较高是围产期孕妇生殖道B族链球菌感染的影响因素;感染组早产、胎膜早破、产褥感染、新生儿黄疸、肺炎、窒息及宫内窘迫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阴道炎、流产史、孕妇年龄高等是围产期孕妇生殖道B族链球菌感染发生的影响因素,并增加产妇感染、新生儿肺炎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