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钦 《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12,26(4):100-101,110
日本人非常关心人的生死这一问题。日本作家常在文学作品中表现生死无常和人生无常这一主题。志贺直哉是雄踞日本大正文坛之首的著名作家之一,他不仅是白桦派的杰出代表,也是"心境小说"的泰斗。并且被日本人称为"小说之神"。其小说大都与他本人的生活经历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城崎》是志贺直哉享誉日本文坛的"心境小说"之代表作。这篇文章深刻地反映了志贺直哉生死观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2.
潘丽 《考试周刊》2009,(27):29-30
志贺直哉是日本大正前期白桦派的重要作家。作品多取材于家庭矛盾及身边琐事。本文旨在通过对志贺直哉作品的分析,探讨其文学中的人道主义特色。  相似文献   

3.
周珂珂 《文教资料》2010,(20):31-33
志贺直哉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有名的作家之一,白桦派作家的代表人物。本文主要论述志贺直哉的生涯、在日本文学史上的地位,以及其作品《和解》的写作背景、故事梗概、表现手法,等等。作品折射出一个社会的亲情氛围,从不和到和解是一种感情的变化,却也反映出作者与现实生活的激烈冲突。  相似文献   

4.
白桦派代表作家志贺直哉被誉为"小说之神"。唯一一部长篇小说《暗夜行路》被称为志贺文学的集大成者,也是他最具代表性的"调和型私小说"。这部小说将志贺直哉的精神生活由矛盾转向调和的过程完整地表现了出来。  相似文献   

5.
《范某的犯罪》是志贺直哉作品中不多见的虚构小说,但小说主人公范某作为作者的代言人,其行为和心理无不表现出“自我中心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6.
论志贺直哉《在城崎》中的生死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志贺直哉的名作《在城崎》描写了三个象征性的小动物蜜蜂、老鼠蝾螈的死亡过程。通过小动物的死,让笔者领悟出了生死的真谛小说展示在人们面前的是已经死亡的蜜蜂、濒临死亡的老鼠和被“我”偶然杀死的蝾螈。蜜蜂的死让笔者对死有了亲近感;老鼠的死让笔者意识到死虽然不可怕,但是死亡前的挣扎却太残酷;蝾螈的死让笔者意识到生和死其实不是两个极端,生中孕育着死亡。  相似文献   

7.
志贺直哉作为一位追求个性的近代日本作家,并不为迎合时代潮流写作,而是一如既往地保持自己的文学审美情趣,通过清新淡雅、生动简洁的笔调,写出他强烈的自我意识和对人生的态度,这也正是志贺直哉作品的人文魅力所在。其作品在当时千篇一律的文学作品中独树一帜,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8.
日本文学"白桦派"作家志贺直哉在其名作《在城崎》中,以独特的视角、细腻的笔触描写了在伤后疗养时所目击的三个小动物的死亡。蜜蜂,老鼠,蝾螈三者虽为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动物,在本文中却被赋予象征意义。从中体现出的是志贺直哉独特的生死观。同时在该篇作品中还隐藏有两个分界,即常态与非常态的分界,生与死的分界。  相似文献   

9.
日本文学“白桦派”作家志贺直哉在其名作《在城崎》中,以独特的视角、细腻的笔触描写了在伤后疗养时所目击的三个小动物的死亡.蜜蜂,老鼠,蝾螈三者虽为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动物,在本文中却被赋予象征意义.从中体现出的是志贺直哉独特的生死观.同时在该篇作品中还隐藏有两个分界,即常态与非常态的分界,生与死的分界.  相似文献   

10.
日本文学“白桦派”作家志贺直哉在其名作《在城崎》中,以独特的视角、细腻的笔触描写了在伤后疗养时所目击的三个小动物的死亡。蜜蜂,老鼠,蝾螈三者虽为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动物,在本文中却被赋予象征意义。从中体现出的是志贺直哉独特的生死观。同时在该篇作品中还隐藏有两个分界,即常态与非常态的分界,生与死的分界。  相似文献   

11.
《学徒的菩萨》是白桦派主将志贺直哉的短篇佳作。这篇小说在叙事上表现出很高的艺术技巧。首先,小说中的人物处理呈现出一种不对等的关系。其次,虽然小说的叙事视点多次变换,实际上小说仍然采用了全知的视角模式,并且叙述者是个矛盾的存在。还有,小说运用分镜头的电影技巧,收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通过分镜头的聚焦与对比,突出并强化了作品的主题思想。  相似文献   

12.
志贺直哉(1883-1971)是日本大正年间(1912-1926)雄踞文坛之首的著名作家,其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是避免矛盾的激化,寻求和谐,寻求表面上的平安无事。这一调和思想和他的人道主义是有矛盾的,一个重在调和,一个重在改变,然而两者却能完美结合,构成独特的志贺文学。通过《学徒之神》,便能充分了解志贺重在调和的文学特色,也能体会在当时日本社会环境下,一个有良心的作家的矛盾与苦恼。  相似文献   

13.
近代日本,男尊女卑现象十分严重。作为白桦派进步作家,志贺直哉将自己对女性的同情与怜惜注入到文学创作中。在他的笔下,有在夫权压制下忍辱吞声的传统女性;也有努力在家庭生活中寻求尊重、理解,初步具备了觉醒意识的女性;还有凭借自身的美好品质,使男性相形见绌的女性。这些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凸显了志贺人道主义精神中的弱者关怀思想。  相似文献   

14.
如果我们在世界里有了知识而不能了解,有了批评而不能欣赏,有了美而没有爱,有了真理而缺少热情,有了公义而缺乏慈悲,有了礼貌而一无温暖的心,这种世界将成为一个多么可怜的世界啊!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相似文献   

15.
志贺直哉的短篇小说《学徒的神仙》自发表以来,一般被定性为表现人道之爱的小说。初看仿佛描写的是对弱小者的同情,但实际上暴露出了隐藏在人道主义背后的个人主义。立足于作品中具体的语言描写、行为描写以及叙述性语言,通过文本分析,揭示人道主义背后隐藏着的个人主义。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学徒之神>的写作背景、结构及主人公心理的分析,可以看出,作者志贺直哉在创作小说<学徒之神>时,其青年时期强烈的自我意识开始淡化,这使他把关注的目光更多地放到当时的社会问题上,并把自己一直没表露出来的对社会问题的态度和看法渗透在作品之中.志贺直哉的创作在这一时期表现出强烈的社会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7.
志贺直哉的作品很多都取材于他自己的人生经历,祖父和恩师内村鉴三的影响,与父亲的不和等都不同程度的影响了其文学思想的形成,构成了志贺文学萌芽的背景和创作的主题。探究其人生经历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对理解和研究志贺及其文学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郑亿 《高中生》2012,(34):60
"干荷叶,色苍苍,老柄风摇荡。减了清香,越添黄……"志贺直哉用干涩的中文吞吞吐吐地吟着诗词,坐在细长的白堤上,望着悠长的另一头,不禁黯然。没有父亲的理解,没有同仁的支持,此时的他千头万绪,无从理起。志贺直哉用左手揉了揉眼睛,不自觉搭上另一只手,捂着双眼,似乎这样便可以听到自己的心说最真实的话。这期间,林语堂正在白堤上惬意地散步。细雨对他而言,不过是雾气轻笼,给美景披上了一件轻纱。忽然,他看到长堤中间有个人独  相似文献   

19.
“具备着全人格的大艺术家”——志贺直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志贺直哉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白桦派的杰出代表。他的作品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 ,浸透着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和调和意识。文体生动简洁 ,格调清新淡雅 ,语言精炼优美 ,在日本近代作家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20.
通过梳理志贺直哉的国语观及他人对此的相关评论,分析其中的语言意识形态。通过分析,发现语言是承载文化的工具这一语言工具论是志贺直哉的国语观的理论基础,而在他人针对志贺直哉国语观的评论中似可窥见语言工具论和语言民族主义之间的辩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