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自发性气胸是呼吸内科常见的急症之一 ,临床上有部分患者经胸腔穿刺抽气、闭式引流后胸膜破裂口仍难以闭合 ,不少患者由于不愿接受手术 ,或因存在各种严重基础病变 ,而不宜行外科治疗[1] 。针对这种难治性气胸 ,我科自 2 0 0 0年 8月以来开展了一种新的治疗技术“气囊探查加选择性支气管封堵术治疗难治性气胸“ ,初步认为是一种创新的、安全高效、并发症少的治疗方法。但封堵术的成败与护理工作密切相关 ,现将采用本方法治疗的 10例难治性气胸患者的护理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 10例病人均为男性 ,年龄 2 0~ 6 8岁 ,左侧气胸 7…  相似文献   

2.
张晓兰 《护理与康复》2009,8(10):841-843
总结纤维支气管镜下气囊探查加自体血封堵术治疗21例难治性气胸的护理。护理重点是封堵术前做好心理护理、物品准备及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封堵术时配合医生探查目标支气管进行封堵,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封堵术后安置患者正确体位,避免增加胸腔内压的各种因素,加强引流管护理。21例患者均1次封堵成功,随访1~12月,仅1例复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支气管球囊定位加封堵术联合补肺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难治性气胸的疗效、并发症及复发率。方法:12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在支气管镜检查基础上, 应用德国 MTW Endoskopie 双腔球囊导管对胸膜瘘口所属支气管定位,然后注入不同剂量的自体血和凝血酶,所有患者口服补肺汤,日 1 剂,3 个月以上,并观察疗效、不良反应,随访 18~24 个月。结果:11 例定位成功,9 例一次封堵成功,1 例第二次封堵成功,另 1 例放弃再次封堵,封堵成功率 90.9%(10/11),3 例低热,无复发病例。结论:支气管球囊定位加封堵术联合补肺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难治性气胸是一种有效方法,且并发症少,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加强行胸膜粘连术的难治性气胸患者的护理,以提高患者手术依从性。方法对74例行胸膜粘连术的难治性气胸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术前宣教、术中体位变换的干预及术后不良反应的观察。结果74例患者中64例好转,总有效率为86.5%(64/74),好转的64例随访1年半,术后复发率为10.9%。不良反应主要为发热和胸痛。结论对采用胸膜粘连术的难治性气胸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可提高疗效,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总结了56例自胸膜腔内注入大剂量自体血治疗难治性气胸患者的关键性护理方法,主要包括术前有效的心理护理、术中密切的护理配合、术后及时变换体位和胸腔闭式引流护理,认为大剂量自体血治疗难治性气胸术前、术中、术后的关键性护理对手术的成败和治疗效果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封堵治疗失败的难治性自发性气胸予内科胸腔镜高频电凝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2006—2016年经支气管镜探查、封堵治疗失败,后采用内科胸腔镜下高频电凝术及高频电切术治疗的难治性自发性气胸2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评估其短期及长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28例患者中,内科胸腔镜下未发现病变2例,单纯粘连带形成5例,多发肺大疱13例,肺大疱合并粘连带形成8例。术中术后不良反应轻微。治疗24~72h后肺均复张。随访(5.00±2.25)年,4例(8.2±23.5)个月后复发,复发率为14.3%。结论内科胸腔镜治疗对经支气管镜探查、封堵治疗失败的难治性气胸有一定的疗效,如何减少复发率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7.
总结了22例难治性气胸患者行胸膜固定术治疗的护理方法,主要包括术前患者准备、物品准备、术中配合以及术后对患者的观察、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饮食护理等,认为对难治性气胸患者应用胸腔闭式引流联合滑石粉混悬液经胸腔引流管作胸膜固定术,取得满意的效果,该方法简便、快捷、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介入封堵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护理。方法 对17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护理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17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痊愈出院。结论 封堵术患者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是手术治疗效果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胸腔内行难治性气胸裂口局部封粘治疗的实用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1年1月~2003年5月本院收治的113例气胸患者中难治性气胸18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例,对照其生命体征、住院费用、肺复张时间等,同时监测治疗组术前、术后的血气、生命体征等。结果治疗组肺复张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时间、住院费用略少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术前术后生命体征平稳、动脉血气无明显变化,成功进行镜下气胸裂口局部封粘治疗,预后良好,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纤维支气管镜胸腔内局部治疗难治性气胸具有操作简便,视野广,且安全、有效,有望成为气胸治疗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多靶点损毁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32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立体定向脑深部核团毁损术治疗,并给予心理护理、生活护理、术前准备、麻醉后护理、合理使用约束带、并发症预防及护理、用药护理、康复训练及出院告知等术后护理。结果:本组患者均未发生围术期并发症,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出院后能按要求复诊。结论:立体定向多靶点损毁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效果满意,积极的围术期护理对患者预后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总结1例难治性气胸合并AECOPD患者的护理过程。护理要点包括气胸的观察与护理;感染的控制与治疗;支气管内活瓣置入术的应用与护理及其对于难治性气胸患者的改善状况;给予患者个性化的联合康复治疗,包括肢体功能锻炼与呼吸功能锻炼;选择适合AECOPD患者的氧疗方式;加强营养支持。患者出院后转归良好,未再复发气胸。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介入封堵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护理。方法对4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护理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痊愈出院。结论封堵术患者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是手术治疗效果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介入封堵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CHD)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接受经导管封堵术治疗的临床资料,总结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介入治疗的护理经验。结果患儿均成功接受经导管封堵术治疗,术后1例出现Ⅱ度房室传导阻滞,3例发生呕吐,1例发生血肿,经对症治疗完全恢复。无一例因临床护理问题影响患儿康复。结论了解先心病患儿的临床特点,重视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是保证介入封堵术治疗效果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介入封堵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CHD)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接受经导管封堵术治疗的临床资料,总结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介入治疗的护理经验.结果 患儿均成功接受经导管封堵术治疗,术后1例出现Ⅱ度房室传导阻滞,3例发生呕吐,1例发生血肿,经对症治疗完全恢复.无一例因临床护理问题影响患儿康复.结论 了解先心病患儿的临床特点,重视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是保证介入封堵术治疗效果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难治性气胸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对37例难治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治疗经验。结果手术治疗组均治愈,无复发,保守组复发1例,总治愈率97.2%。结论难治性气胸的治疗要手术与保守方法综合应用、分类施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亚甲蓝盐水定位气胸肺破裂口靶支气管的方法,并评价其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23例难治性气胸患者,在纤维支气管镜直视下,气道内注射亚甲蓝盐水,定位气胸肺破裂口靶支气管,并行生物蛋白胶及α-氰基丙烯酸酯(OB胶)封堵术。结果 23例患者气胸靶支气管定位成功,平均时间(50.6±29.1)s,盐水平均用量(59.1±24.8)ml。定位中气道黏膜完整,呼吸循环功能稳定。蛋白胶封堵成功19例和OB胶4例;封堵后发热3例,剧烈咳嗽且胸腔出血各2例,肺不张和肺炎各1例。结论纤维支气管镜直视下,经导管气道内注射亚甲蓝盐水,是气胸靶支气管定位的一种简单、廉价、安全和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胸腔闭式引流术是治疗气胸的主要方法,其术后护理是尤为重要的。成功的护理能帮助肺复张重建胸膜腔内负压状态,消灭残腔,使气胸患者彻底治愈,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螺旋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组织活检术的效果及护理配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4年10月-2009年10月431例螺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护理要点。结果 428例患者穿刺成功,穿刺成功率99.3%;3例患者未完成穿刺,其中2例出现大咯血、1例出现张力性气胸;术后并发气胸27例,咯血2例,痰中带血19例,经对症治疗和护理后,患者恢复良好。结论螺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微创诊断方法,穿刺过程中严密的观察及有效的护理是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激光内窥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激光内窥镜睫状体光凝术 (LECP)治疗难治性青光眼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 31例 ( 32只眼 )难治性青光眼患者应用LECP治疗 ,重点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做好术前准备 ,术后及时做好眼压升高、角膜上皮脱落、炎症反应、前房出血的并发症护理。结果 :本组心理状态稳定 ,术后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 ,手术效果满意。结论 :LECP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有效手术 ,加强患者术前、术后的心理护理 ,术后密切观察并发症 ,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可为手术成功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20.
房间隔缺损导管封堵术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间隔缺损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以往的治疗方法为开胸手术,1976年King等首次应用双伞型装置经右心导管闭合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以来,随着导管技术的不断发展,导管封堵术已成为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继发孔型)的首选治疗方法,因此,房间隔缺损导管封堵术病人的护理日显重要。笔者就我院近期开展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病人的护理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