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了解莱姆病在湖南省山区人群中的流行情况,以及主要传播媒介(蜱)及其主要宿主动物(鼠)的带菌情况。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进行莱姆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对蜱和鼠脾进行PCR检测。结果从914份人群血清中,检出莱姆病抗体阳性93份,阳性率10.18%,血清抗体几何滴度(GMT)为1:(39.331.56)。石门县、浏阳市GMT地区间、各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检测蜱147只,阳性19只,阳性率12.93%。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鼠脾组织102份,阳性率为12.75%;其中黑线姬鼠、褐家鼠、黄毛鼠、黄胸鼠、社鼠、小家鼠阳性率分别为13.16%、4.00%、19.35%、50.00%、0、0。结论湖南省山区人群中存在莱姆病的感染,媒介生物(蜱)和宿主动物(黑线姬鼠、褐家鼠、黄毛鼠、黄胸鼠)均存在一定比例携带或感染莱姆病病原体,很可能存在莱姆病自然疫源地,有待进一步调查证实。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正常人群血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阳性的特点。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2014年5月~10月731例正常人群的血清TPOAb和TGAb,分析其甲状腺自身抗体的特点。结果731例正常人群TPOAb和TGAb同时阳性占25.03%,仅TPOAb阳性占7.93%,仅TGAb阳性占4.51%,且女性普遍高于男性。结论正常人群血清TPOAb和(或)TGAb存在一定阳性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呼和浩特地区不同类型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抗体阳性模式者的年龄分布.方法 HBV既往或现症感染者4 662例,男性2 192例、女性2 47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BV血清抗体.结果 HBsAb阳性者男性主要分布在40~<50岁人群(17.34%),女性以20~<30岁人群为主(19.13%).HBsAb、HBcAb-IgG阳性者在男、女性均以40~<50岁人群为主,分别占21.07%和21.94%.HBsAb、HBeAb、HBc-IgG阳性者在男性以30~<40岁人群为主(22.11%),在女性以50~<60岁人群为主(23.23%).HBc-IgG阳性者在男、女性均以40~<50岁人群为主,分别占21.52%和22.65%.结论 呼和浩特地区HBV血清抗体阳性者以20~<60岁人群为主.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惠州市惠阳区吸毒人群丙型肝炎的感染率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2009~2010年500例戒毒人员抽取静脉血,分离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检测,对阳性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在500例戒毒人员中,抗-HCV阳性368例,阳性率73.6%(368/500)。男性抗-HCV阳性率为72.9%(344/472),女性抗-HCV阳性率为86.7%(24/28)。抗-HCV阳性者以无业人员及初中或以下文化程度为主,均有静脉注射吸毒行为。吸毒年限在2~4年为感染丙型肝炎高峰区。结论丙型肝炎在吸毒人群中流行严重,丙型肝炎流行与静脉吸毒方式及吸毒年限密切相关,与文化程度高低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解不同年龄段男女人群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抗体的阳性率高低。[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液标本中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抗体。[结果]在检测的结果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阳性者:男性以40~49岁人群阳性率最高,达17.34%,女性以20~29岁人群阳性率最高,达19.13%;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和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阳性者:男、女性均以40~49岁人群阳性率最高,分别为21.07%和21.94%;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HBeAb)和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阳性者:男性以30~39岁人群阳性率最高,达22.11%,女性以50~59岁人群阳性率最高,达23.23%。[结论]不同年龄段男女人群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抗体的阳性率男女人群以20~59岁人群阳性率较高,可能与中年人群感染HBV的机会较多和主动免疫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男男性行为者(MSM)高危行为特征及性病/艾滋病病毒(STD/HIV)感染状况,为今后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和制定预防控制对策提供参考。方法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和志愿者对MSM人群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及抽血检测。结果调查MSM人群358人,以青壮年为主,平均年龄(26.96±6.46)岁,67.60%的调查对象未婚;87.71%的调查对象最近半年与男性发生过性行为,性伴数平均(4.32±6.71)人,2名以上性伴的达到64.80%,39.11%既有同性性伴又有异性性伴;27.71%曾提供过有偿性服务;近半年56.05%的调查对象与男性发生肛交性行为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47.86%与女性发生性行为时每次使用安全套;HIV抗体、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梅毒抗体检测阳性率分别为3.45%、5.42%、10.84%,梅毒抗体阳性伴HBsAg阳性率为0.99%,梅毒抗体阳性伴HIV抗体阳性率为1.48%。结论MSM人群普遍存在多性伴、无保护的高危性行为,存在STD/HIV流行的潜在危险,也是STD/HIV传播的桥梁人群,应全面深入针对MSM人群加强宣传教育及行为干预工作的力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临床实验室常用的三种检测梅毒血清抗体方法的结果,为其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4年期间70 829例住院、门诊及体检人群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采用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原血清试验-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技术(TP-CMIA)初筛,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进行验证,采用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测定阳性血清抗体滴度。结果TP-CMIA初筛阳性1 522例(阳性率为2.15%),TPPA阳性1 401例(阳性率为1.98%),其中男性704例(50.25%),女性697例(49.75%),男女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5,P=0.031);男女阳性检出高发年龄段也呈明显差别,男性以61~70岁年龄组最多,女性以41~50岁年龄组最多。RPR检测抗体阳性541例,其中男性为270例,女性为271例,效价>1∶8为80例(14.79%),<1∶8 为461例(85.21%),RPR阳性感染患者高发年龄段为61~70岁96例(17.74%),其次是71~80岁91例(16.82%),最低年龄段为1~10岁3例(0.55%)。结论梅毒血清抗体阳性检出存在性别差异,男性高于女性,阳性检出高发年龄集中在60~70岁段,并且男女阳性检出高发年龄段有所不同。应根据梅毒检出人群的流行病学特征,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梅毒血清学检测需要多种方法结合,减少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3项抗体(HBsAb、HBeAb、HBcAb)均阳性者在体检人群中的分布。方法对21 084例浙江省各阶层人群及男、女健康对照组,分别检测HBV-M、肝功能、血脂、体质量指数(BMI),对HBV-M 3项抗体均阳性者性别、年龄分布及肝功能指标、血脂水平、BMI及饮酒习惯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 21 084例体检人群筛选出HBV-M 3项抗体均阳性者305例,男性155例(1.14%)、女性150例(2.01%),女性组比例高于男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组平均年龄(45.52±12.56)岁,女性组(40.47±11.17)岁,女性组明显低于男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性组在20~39岁、40~59岁、≥60岁年龄段阳性率分别为2.46%、1.81%、0.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组与男性健康对照组相比,ALT、AST、γ-GT、BM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女性组与女性健康对照组之间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检人群中HBV-M 3项抗体均阳性者比例女性组高于男性组,3项抗体均阳性者女性组平均年龄小于男性组;男性组肝功能指标高于对照组,与3项抗体阳性无相关性,与BMI及饮酒习惯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中学生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方法随机选择一所中学872名新生,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V五项血清学标志物。结果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8.94%,HBsAg阳性率在男性(7.86%)和女性(7.73%)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模式以单抗-HBs阳性率最高,占52.87%;其次五项全阴性占36.47%;HBsAg阳性感染者中以HBsAg阳性合并抗-HBe、核心抗体(抗-HBc)阳性为主模式,占35.90%,其次HBsAg合并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占26.92%。结论对中学生在做HBsAg感染检测时,对阳性者同时做五项血清标志物检测,判断其感染程度并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三亚地区神经症状患者的莱姆病感染情况,为临床诊断该病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三亚地区251例神经系统症状就诊的患者血清标本,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莱姆病抗体,对初筛阳性标本使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进行确证。结果 IFA法检测251例神经症状患者血清,阳性42例,初筛阳性率16.73%。42例初筛阳性标本应用Western blot法复检,阳性10例,阳性率3.98%。结论三亚地区神经症状患者已检出莱姆病,因此神经症状就诊的患者应考虑是否感染莱姆病病原体。  相似文献   

11.
1996-2005年浙江省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索浙江省近10年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流行规律,为制定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出血热疫情,开展宿主动物监测,检测鼠密度和带病毒率.结果 1996-2005年浙江省累计报告出血热17 640例,年均发病率为3.85/10万,死亡81例,病死率为0.46%.病例主要分布在沿钱塘江两岸的浙东和浙西丘陵区,其中杭州、宁波、绍兴、衢州、台州发病较多,占全省发病总数的76.57%.每年5~7月和11月至翌年1月为流行高峰,分别占全年发病总数的31.88%和30.66%.年龄以20~59岁人群为主,占发病总数的69.48%,职业以农民为主,占78.95%,男女性别比为2.61:1.室外以黑线姬鼠为优势鼠种,带病毒率为2.98%,血清抗体阳性率为2.85%;室内以褐家鼠为优势鼠种,带病毒率为4.08%,血清抗体阳性率为5.61%.结论 浙江省出血热疫情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但一些县(市、区)发病率居高不下,仍需进行重点防控.  相似文献   

12.
天津市感染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的重点人群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确认天津市2005年感染(隐性或显性)流行性出血热(EHF)病毒的重点人群,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控制措施。方法本次选定的EHF“重点人群”包括:废品收购人员、疫点周围人群、食品加工人员和农民;并设研究人员为对照组。根据2004年疫点周围人群初步监测结果(EHF病毒IgG抗体阳性率0.72%)确定本次每类人群的样本量≥140人份(至少查出1例阳性者)。采集各类人群血清,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血清中的EHF病毒特异性IgG抗体,通过!2检验分析。结果从546例“重点人群”中检出IgG抗体阳性14例,隐性感染率为2.56%,其中废品收购人员高达7.50%,与对照组(研究人员)隐性感染率(0.7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73,PX2=0.544,P>0.05);“重点人群”中隐性感染者无年龄和性别差异。结论废品收购人员是天津市感染流行性出血热的重点人群;疫点周围人群、食品加工人员和农民属一般人群。  相似文献   

13.
2005年江西省钩端螺旋体病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建民  谢昀  丁晟  唐松  章承峰 《疾病监测》2007,22(2):98-100
目的 了解江西省钩体病流行状况,为钩体病流行趋势的预测、预警和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5年钩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对宿主动物进行钩体病原分离培养同时用显微凝集试验检测健康人群钩体抗体水平.结果 2005年全省发病87例,发病率0.20/10万,7~8月份为发病高峰,职业以农民为主,年龄以30~49岁组最多,男女性别比约为3:1.全省鼠密度为4.61%,从鼠肾中培养出8株钩体菌株,阳性率7.55%,全部为致病性钩体菌株.猪肾、牛尿未培养出钩体菌株.健康人群血清抗体阳性以黄疸出血群赖型最多,七日热群七日热型次之.结论 江西省钩体病的传染源以野鼠为主要动物宿主,流行形式为稻田型.今后该省钩体病的防治重点:以灭鼠为主,搞好环境卫生,开展健康教育及接种钩体疫苗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长春地区人群HEV流行特点及病毒基因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长春地区戊型肝炎病毒(既v)在人群中的感染情况及戊型肝炎病毒系统进化关系。方法用抗,HEV抗体试剂盒检测人血清中的抗体;对部分血清和粪便标本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的方法(RT-PER)检测HEV RNA,并对PER阳性产物进行克隆测序,然后将序列进行分析。结果长春地区各年龄组共4944份人血清中有1127份为抗-HEV抗体阳性,阳性率为22.79%;其中男性阳性率为34.27%,女性阳性率为10.88%。20岁以下人群感染率为1.00%左右,自20岁起男性和女性分别以每年接近10.00%和3.00%的速度平稳上升。戊肝感染者中男性与女性的抗体阳性率之比为3.3:1,随着年龄上升,人群中戊肝感染者的抗体水平也缓慢上升。我们从急性戊肝患者血清中检测到1份HEV RNA阳性样本,从急性戊肝患者粪便中检测到2份为HEV RNA阳性样本。序列分析显示从我们克隆出的3株HEV的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1.2-99.1%。该3株序列在ORF 2区438bp同1-4型间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77.8%-82.3%、77.2%-78.1%、77.2%-99.1%、85.2%-95.2%;结论HEV在各年龄段人群中均有流行,但在年龄段20岁人群后的流行率呈逐年增长趋势,说明长春地区HEW感染主要发生在成年后。人感染的HEV的基因序列与猪群戊型肝炎病毒的基因Ⅳ型同源性最高。由进化关系看在长春地区人HEV与猪HEV不能分为不同的两支。说明长春地区人HEV和猪HEV很可能是由同一支分支进化而来。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某沿海城市麻疹疫情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和分析浙江省某市麻疹疫情流行特征,查明麻疹疫情流行的原因,探讨麻疹防治对策.方法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用血凝抑制(HI)法检测麻疹IgG抗体.结果 2004年1月至2005年2月28日,全市共报告麻疹病例599例,男性343例,女性256例.2004年11月麻疹疫情开始流行,12月至次年1月达到高峰,病例分布广泛,散发和局部暴发并存.病例中无免疫史的占62.02%,免疫史不详占22.11%.共采集育龄妇女血清样本109份,其中抗体阳性105份,阴性4份,阳性率为96.33%,几何平均滴度为1:8.0.结论 需要加强麻疹疫苗的常规免疫工作,同时要考虑对大年龄组人群接种麻疹疫苗,继续加强麻疹监测,探讨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6.
湖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2002-2005年湖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特征和流行趋势,以制定针对性防制措施.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研究方法进行疫情分析;在5个监测点,采集健康人群血清进行隐性感染率调查,以夹夜法在室内外捕获小兽,以免疫荧光法(DFA、IFA)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汉坦病毒(HV)抗原、抗体,并用单克隆抗体分型;对实验大鼠进行质量监测,对疑似病例进行动态IgM、IgG抗体检测.结果 全省2002-2005年发病呈下降趋势,主要发病在11月至次年1月,低峰处于8~9月,高发区为湘潭市、长沙市、邵阳市、怀化市和益阳市;青壮年男性农民为主要发病者,男女发病率之比为2.05:1,临床疑似病例实验室确诊率为26.84%;兽间疫情调查表明,总鼠密度为3.4%,室外为3.31%,室内为3.59%,黑线姬鼠是野外的优势宿主,褐家鼠是室内的优势宿主,监测点间捕获率、带毒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黑线姬鼠主要携带Ⅰ型汉坦病毒,褐家鼠主要携带Ⅱ型汉坦病毒;健康人群的隐性感染率为5.88%;实验大鼠HV抗体阳性率为1.72%.结论 湖南省为混合型的肾综合征出血热疫区,为有效控制肾综合征出血热应加强监测和预防措施,加强灭鼠和预防接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性病艾滋病流行现状及该地区人群艾滋病性病基本知识与相关危险行为的特征 ,为开展预防干预和制定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 ,采用访谈式匿名调查 ,进行艾滋病基本知识、态度及相关行为的问卷调查 ,同时采集 5ml血液进行HIV抗体、梅毒血清学、乙肝表面抗原、丙肝抗体的检测。结果 该地群众性病艾滋病三种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为 42.47% ,80 %的人不愿意与HIV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握手和共同进餐 ;6 3%的人不愿意帮助和鼓励周围的HIV感染者 ;15岁以前发生首次性行为的比率为 10.71% ,38.12 %的人有过婚外或婚前性行为 ,发生婚外或婚前性行为其中有 2个以上性伴的比率 84.88% ,在进行婚外或婚前性行为时从不使用安全套的比率为 72.22 % ,不使用避孕套的主要原因是当时没有和没想到要用。血清学检测未检出HIV抗体阳性者 ,梅毒确认阳性 30例 ,感染率为3.5 3% ,HBsAg阳性率为 7.06% ,HCV抗体阳性率为 1.41% ,与甘肃省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无差异。结论 该地区人群艾滋病认知程度低 ,与艾滋病关系密切的梅毒感染率较高,存在艾滋病流行的危险因素。因此,应加强该地区少数民族群众的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积极开展艾滋病基本知识、性健康和安全性行为教育等干预工作,改变危险行为,降低梅毒的发病率,预防控制艾滋病经性途径的传播。  相似文献   

18.
余樟有 《疾病监测》2013,28(11):929-932
目的 掌握浙江省衢州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流行特征和宿主动物分布特点。方法 收集衢州市2005-2012年HFRS人间和鼠间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衢州市8年间共报告HFRS 424例,死亡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28/10万,病死率为0.47%,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患者以30~69岁为主,占85.38%,农民占79.95%,男女性别比为2.50:1。季节高峰呈夏季和冬季双峰型,以开化县山区发病率最高。室内以褐家鼠为优势种,占57.39%;室外以黑线姬鼠为优势种,占76.04%。鼠类HFRS带病毒率为2.02%,鼠血清HFRS抗体阳性率为4.35%。结论 衢州市广泛分布姬鼠型为主的混合型HFRS疫区,仍需加强本病监测、灭鼠和疫苗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一起输入性登革热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分析浙江省2004年一起输入性登革热暴发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登革热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确定病例定义进行回顾性病例搜索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疑似病例血清进行登革热抗体检测,用C6/36细胞对急性期病人血清进行病毒分离,以荧光定量RT-PCR方法鉴定。用布雷图指数(BI)法进行蚊蚴密度调查。结果本次疫情流行历时85d,共发病83例,登革热抗体阳性68例,并分离到登革Ⅰ型病毒8株。病例主要集中在某镇的城镇所在地。男性29例,女性54例,发病年龄最小7岁,最大76岁,以20~60岁占78.31%。疫情发生时疫区布雷图指数高达326。经采取以快速杀灭成蚊和清除伊蚊孳生地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后,疫情很快得到控制,发现疫情10d后未再出现新发病例。结论本次疫情是由登革Ⅰ型病毒引起。媒介伊蚊大量繁殖,传染源输入是引起此次登革热流行的主要因素。早期病例被误诊,传染源未被及时发现是导致疾病传播的重要原因。迅速灭蚊和消除伊蚊孳生地是控制疫情的有效措施。有必要加强输入病例监测和蚊媒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浙江省天台县山区蜱与蜱媒传染病的种类、分布以及危害状况,为建立蜱媒传染病预防控制技术体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PCR等技术对该地区的蜱媒病原的感染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对141只啮齿动物进行检测,染蜱率为17.02%,带蜱指数为0.4823;采集家畜和野生动物体表寄生蜱705只,在鼠脏器标本中检测到莱姆病螺旋体核酸片段、埃立克体核酸片段、斑点热核酸片段;在长角血蜱中检测到斑点热核酸片段;在人血清检测到莱姆病IgG抗体及斑疹伤寒抗体。结论天台山区有莱姆病、埃立克体和斑点热存在,可能引起一些蜱媒传染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