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浙江省绍兴市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及其影响因素、高危行为发生情况、艾滋病、梅毒和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感染情况,为制定该市流动人口艾滋病综合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依据《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2012年版)要求,在越城区、诸暨市和上虞市开展流动人口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 结果 本次监测共调查流动人口1200人,艾滋病病毒(HIV)、梅毒和丙肝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08%、0.17%和0.83%;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88.92%,"蚊虫叮咬是否传播艾滋病"知晓率最低,为68.58%;最近1年与固定性伴、暗娼及临时性伴发生安全性行为分别占10.60%、25.35%和31.58%;年龄大、本地居住时间短、与固定性伴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低者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低。 结论 绍兴市流动人口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安全性行为比例较低,年龄与在本地居住时间是绍兴市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张琰  张丹丹  洪航 《疾病监测》2012,27(1):28-31
目的 了解宁波市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AIDS)感染情况,为制定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分层整群抽样法对本地4类流动人口开展面对面问卷调查,留取血样进行HIV和梅毒抗体检测。采用SPSS 16.0软件包对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4002例调查对象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65.9%,不同场所流动人口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9.355,P0.001),性别(OR=1.172,95%CI:1.019~1.248)、年龄(OR=0.656,95%CI:0.550~0.783)、婚姻状况(OR=1.440,95%CI:1.209~1.715)、文化程度(OR=1.598,95%CI:1.374~1.859)、接受过咨询检测(OR=2.164,95%CI:1.537~3.048)是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与否的影响因素。29.7%的调查对象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患者持不歧视态度。最近一次与固定性伴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20.5%(464/2258),最近一次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62.2%(56/90),最近一次同性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42.9%(6/14)。4002名流动人口的HIV阳性检出率为0.15%,梅毒阳性检出率为0.72%。 结论 文化程度不高、艾滋病相关知识缺乏、对艾滋病患者歧视态度普遍、存在高危行为且安全套使用率低是流动人口感染艾滋病的脆弱性因素,对这一群体务必加强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综合健康教育对贫困地区农村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态度及行为的干预效果.[方法]以陕西省蓝田县为本研究的项目县,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个乡8个村,并将8个村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进行为期4个月的综合性健康教育.应用艾滋病(AIDS)知识、态度及行为调查问卷进行干预效果评估.[结果]贫困地区农村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问卷总分为24.66分±4.69分(0分~36分),态度问卷总分为45.43分±11.23分(0分~75分),安全套使用率低,目的主要为避孕,非婚性行为者两组分别占2.6%、4.0%.实施综合健康教育后,干预组艾滋病知识得分明显提高(P<0.05),对伦理道德方面的态度、对艾滋病的态度和对艾滋病感染者/病人的态度得分和总分均有明显提高(P<0.05),非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100.0%,目的主要为预防性传播疾病,非婚性行为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贫困地区农村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总体认知水平不高,对艾滋病态度的正向倾向性较差,并存在高危行为.综合健康教育对提高贫困地区农村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转变其态度及行为具有较好的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4.
敖秀 《疾病监测》2009,24(11):861-863
目的了解高危人群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 方法通过匿名形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505名在押高危人群主要为男性,已婚,文化程度低,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63.35%。绝大部分人都认为应该给感染艾滋病的人关心帮助,但近一半人不愿意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一起工作、生活。只有20.76%的人每次性行为时都使用安全套,32.48%的人存在多性伴行为。结论应该针对在押高危人群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反映出的问题进行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才能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改变他们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的态度和行为,为控制艾滋病蔓延和流行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李小妹  周凯娜  谷利斌 《护理研究》2010,24(9):2275-2280
[目的]探讨综合健康教育对贫困地区农村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态度及行为的干预效果。[方法]以陕西省蓝田县为本研究的项目县,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个乡8个村,并将8个村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进行为期4个月的综合性健康教育。应用艾滋病(AIDS)知识、态度及行为调查问卷进行干预效果评估。[结果]贫困地区农村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问卷总分为24.66分&#177;4.69分(0分~36分),态度问卷总分为45.43分&#177;11.23分(0分~75分),安全套使用率低,目的主要为避孕,非婚性行为者两组分别占2.6%、4.0%。实施综合健康教育后,干预组艾滋病知识得分明显提高(P〈0.05),对伦理道德方面的态度、对艾滋病的态度和对艾滋病感染者/病人的态度得分和总分均有明显提高(P〈0.05),非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100.0%,目的主要为预防性传播疾病,非婚性行为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贫困地区农村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总体认知水平不高,对艾滋病态度的正向倾向性较差,并存在高危行为。综合健康教育对提高贫困地区农村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转变其态度及行为具有较好的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浙江省湖州市男男性行为者(MSM)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相关高危行为、预防服务及艾滋病既往检测情况,为制定艾滋病防治对策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利用湖州地区网络同志QQ群在线收集相关的资料,对2011年6-9月MSM进行问卷调查,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共收集有效调查问卷410份,调查对象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67.1%。不同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现住地及居住时间、经济收入、自我鉴别性取向的调查对象之间艾滋病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调查对象最近6个月同性性伴数在2人及以上的达34.4%,最近1个月同性肛交性行为次数超过3次的达44.4%,最近一次同性肛交性行为使用安全套占39.2%,最近6个月同性肛交性行为每次使用安全套占19.9%。调查对象对安全套预防同性传播艾滋病效果的认同度达85.6%,对坚持使用安全套信心的占77.1%。影响个人使用安全套的主要因素为降低性快感(41.2%)、身边没有(26.3%)和性伴不愿使用(21.5%)。调查对象最近1年接受过艾滋病预防服务(接受过宣传资料和安全套发放、咨询服务等)的占46.1%。 结论 湖州市MSM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低,无保护的肛交性行为、多性伴等相关高危行为发生率较高。需加强对MSM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以有效控制艾滋病经性途径传播。  相似文献   

7.
韩红  梅林  车晓文  赵启玉  韩婷 《疾病监测》2012,27(12):964-966
目的 了解太原市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中艾滋病高危行为特征、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及艾滋病/性病感染状况。方法 按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操作手册》(2012年版),对MSM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静脉血样进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艾滋病病毒)、梅毒和丙型病毒性肝炎的血清学检测。结果 2012年太原市共监测254例MSM,HIV抗体阳性率为13.78%;梅毒阳性率10.23%;丙型病毒性肝炎阳性率0.79%。监测对象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90.55%。被调查者调查前6个月有78.74%的人与男性发生过肛交性行为,每次使用安全套占44.50%,其中4.50%与同性发生过商业性行为;30.31%的MSM与女性发生过性行为, 每次都使用安全套占41.56%。结论 太原市MSM人群艾滋病/性病感染率较高,高危行为较普通,应继续加强对该人群的行为干预,遏制艾滋病在MSM人群中的传播。  相似文献   

8.
段爱旭  刘宏  冯玉荣  李冰  赵富玺 《全科护理》2010,8(31):2825-2826
[目的]了解中专生艾滋病知识、态度和高危行为现状,为在中专学校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1751名中专生进行艾滋病知识、态度及高危行为调查。[结果]阻止艾滋病的母婴传播、艾滋病的疗法、"四免一关怀"政策、世界艾滋病日等的知晓率较低;41.3%的中专生知道蚊虫叮咬不传播艾滋病;43.0%的中专生不愿意与艾滋病病人握手;16.9%中专生赞成婚前性行为,中专生性行为的发生率为7.1%,性伴侣2个以上的占2.1%;偶尔向非正规组织卖过血的占0.3%;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等行为发生率较高。[结论]中专生对艾滋病的基本知识缺乏全面了解,对艾滋病的认识和对病人的态度不容乐观,中专生的性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必要在学校加强中专生的心理、道德教育及艾滋病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浙江省景宁县暗娼(FSW)性病艾滋病(AIDS)知识知晓情况和艾滋病相关的行为状况,为在社区开展FSW高危行为干预工作提供经验。方法2005年11月对景宁县城区娱乐场所的FSW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102名FSW,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为59.92%,传播途径知晓率为64.88%,性行为过去3个月每次使用安全套的占43.10%。结论对AIDS相关知识知晓率偏低,高危行为仍较普遍,应加强对此人群的AIDS知识宣传和行为干预,推广安全套使用,防止艾滋病病毒通过性乱人群向一般人群蔓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社区居民艾滋病相关知识和危险行为水平.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原则,对大理州弥渡县604名18~49岁男性社区居民开展人户一对一问卷调查.结果 被调查对象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平均为42.22%,13道艾滋病相关知识题全对率平均为18.05%,对非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的错误认识较多;有8.62%和4.43%的人过去一年有商业或临时性行为,过去一年性行为中安全套使用率分别为31.58%、35.14%,与不同类型性伴安全套使用率存在较大差异(P0.05),承认有过同性性行为1人,从不使用安全套;有8.28%自愿做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并知道结果.结论 目前社区居民防治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低,居民中商业性行为和临时性行为存在一定比例,而安全套使用率低,获得较全面宣教和干预服务的比例低,急需提高对该人群宣教干预力度.  相似文献   

11.
广西贺州市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现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现状。方法 采取定量调查和连续抽样方法对贺州市八步区农村流出返乡人员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 面对面问卷调查647人,其中男性为387人(59.8%),女性为260人(40.2%),平均年龄为(29.019.95)岁。647人中流向广东省打工的人占95.7%。流动人口对艾滋病母婴和血液2种传播途径知晓率较高。调查647人中最近一年有不良性行为者为25.7%,流动人群接受过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的仅为5.3%。结论 在流动人口中,农村青壮年居多,受教育程度低,缺乏艾滋病/性病预防知识。正确使用安全套率低。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7):3283-3284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6月对我市9家娱乐场所暗娼人员进行健康教育、推广安全套使用、心理及医学咨询等综合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暗娼人员艾滋病知晓情况及安全性行为情况。318例研究对象中,成功随访305例,占比95.91%;干预后暗娼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1);干预后暗娼人员在与客人或与固定性伴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的使用频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1)。对艾滋病高危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等综合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其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提高安全套使用率,进而有效遏制艾滋病经性途径进行传播。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中山市吸毒人群HIV和梅毒感染状况及其相关知识与行为。方法1999~2003年对该市戒毒的11759名吸毒人员进行HIV和梅毒抗体的检测,并对其中2047名吸毒人员采用面对面访问,了解其相关知识知晓率及高危行为。结果检出抗-HIV阳性574例,感染率为4.88%,梅毒抗体阳性683例,感染率为5.81%,同时感染HIV和梅毒16例,感染率为0.14%。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48.27%~79.04%;采用静脉吸毒占55.30%,共用针具率为58.07%;入所前半年内曾有非婚性行为占18.20%,最末一次性行为使用安全套占51.47%,没有使用安全套占48.53%。结论中山市吸毒人群HIV和梅毒感染属低流行,但流行的危险因素隐患大,特别警惕HIV、梅毒从吸毒者向暗娼或嫖客到家庭成员传播,需进一步加强综合性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吸毒人员HIV感染及其相关危险行为监测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了解汕头市吸毒人员HIV感染情况及相关的危险行为。方法 对 2 0 0 1- 2 0 0 3年进入汕头市某戒毒所的戒毒人员及公安部门抓捕的部分吸毒人员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 ,并采集静脉血进行抗 -HIV检测。结果 吸毒人员HIV抗体的阳性率为 0.69% ,静脉注射吸毒的比例 40.0 % ,其中共用注射器者占11.80 %。有非婚性行为的占 20.20 % ,安全套的使用率占 20.70 %。结论 汕头市吸毒人员艾滋病的感染率较低 ,且大多为流动人员。吸毒人员对艾滋病高危行为的认知水平不高 ,存在引起HIV流行的高危行为 ,需抓住时机 ,加强对吸毒人员及流动人口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浙江省台州地区男男性行为人群中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状况及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况。 方法 于2012年1月至2012年8月31日对台州地区到浴室、浴池、酒吧或通过网络招募的男男性行为者(MSM),以面对面访问的方式开展艾滋病相关行为横断面调查。 结果 共312名MSM人群参与此次调查,其中已婚143人,占45.8%,本省户籍205人,占65.7%,312名MSM中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89.1%。312名MSM者中,最近6个月与同性发生过肛交性行为的253人,占81.1%;最近一次性行为使用安全套的155人,占61.3%;每次都用的7人,仅占2.77%。最近6个月与女性发生过性行为的106人,占33.97%,最近一次性行为使用安全套的38人,占35.9%。发生商业性行为时每次使用18.9%(20/106)。312名MSM接受了血清学检测,其中HIV阳性50例,阳性检出率为16.0%,梅毒阳性42例,阳性检出率为13.5%,丙肝阳性1例,阳性检出率为0.3%。 结论 尽管MSM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较高,但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普遍存在,并存在通过与女性的性接触而传递到女性及相关人群的危险。  相似文献   

16.
2009年山西省阳泉市艾滋病哨点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山西省阳泉市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暗娼、流动人口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危险行为及HIV、梅毒及HCV的感染情况,为干预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全国哨点监测统一方案的要求,2009年在阳泉市408名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401名暗娼和407名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抗HIV、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抗HCV检测。结果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高于暗娼和流动人口。暗娼人群和流动人口中未检出HIV抗体阳性者。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中检出HIV抗体阳性者1例,阳性率为0.25%,梅毒阳性率为15.93%,HCV阳性率为0.98%;近3个月发生商业性行为的占82.35%,与临时性伴发生性行为占54.90%;近1年被诊断为性病占43.14%。暗娼中梅毒阳性率为1.50%,HCV阳性率为0.50%;最近1次商业性行为使用安全套占86.28%;近1个月商业性行为每次使用安全套并坚持使用占74.06%。流动人口中梅毒阳性率和HCV阳性率均为0.24%,近1年发生商业性行为占25.43%,安全套每次使用率为40.38%;最近一次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47.12%。结论加强各类人群的艾滋病监测,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和干预力度,控制艾滋病在阳泉市的传播流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浙江省湖州市男男性行为者(MSM)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相关高危行为、预防服务等情况,为制定艾滋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滚雪球方法,对招募的调查对象采用湖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制定的调查问卷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静脉血进行血清学检测,进一步统计分析。结果 共收集106份有效调查问卷和血样,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达75.5%,在不同年龄组、不同婚姻状况、不同户籍地及不同文化程度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近6个月与同性发生过肛交性行为的占92.5%;最近一次与同性发生肛交性行为时未使用安全套的人数占44.9%。HIV抗体阳性率和梅毒阳性率分别为8.5% (95%CI:4.0%~12.0%)和3.8% (95%CI:1.0%~7.0%)。结论 湖州市MSM中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偏低,在肛交性行为过程中不使用安全套的比例较高,需加强对MSM的健康宣教和行为干预,以降低感染艾滋病和性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北海市街头揽活农民工的艾滋病、性病感染状况及其知识、行为、态度等基本情况。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北海市街头13个点255位街头农民工进行了调查。结果街头揽活农民工与其他进城农民工相比,其平均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已婚比例偏高,整体综合素质较低;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仅为41.6%;梅毒阳性率为1.2%,艾滋病抗体阳性率为0.4%。结论街道揽活农民工综合素质较低,接受知识的能力较差,最近3个月有商业性行为的比例较高;无论是与配偶或商业性行为,安全套的使用率均较低;存在诸多的影响艾滋病流行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嘉兴市秀洲区高危人群艾滋病知晓率及高危行为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加伟  顾谢君 《疾病监测》2005,20(9):471-474
目的分析浴室、美容院的女服务员(暗娼)艾滋病知晓率及高危行为。方法采用一对一问卷调查,采用EpiInfo统计软件对调查资料进行输入并分析。结果169例暗娼中,3个传播途径均明确知道的占7.69%;明确知道蚊虫叮咬、握手、共用劳动工具、一起吃饭等不会传播的占15.98%;对于防治知识调查问卷的问题无一人能全部正确回答。获得艾滋病防治知识的主要途径依次为电视、朋友、报纸杂志,而她们获得艾滋病防治知识一喜欢的主要途径依次为电视、医生、报纸杂志。有54.44%的人不愿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接触。高危行为调查:最近一次与客人发生性关系时使用安全套占46.15%;未用安全套占16.57%。在过去3个月与客人发生性关系时从未使用安全套占2.37%;有时使用占26.63%;每次使用占27.81%。2人一年内注射过毒品,但未共用注射器,占1.18%。讨论此类人群对艾滋病均有不同程度的了解,但均不够全面。电视为最受欢迎的宣传途径。在目前情况下尚须加强对此类人群的艾滋病知识宣传力度,提高此类人群的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大力推广安全套的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云南省红河州男男性行为者(MSM)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及生物学现状,为实施有效干预措施和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分析红河州2011-2012年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哨点监测数据。每年监测期内,采用统一设计的调查问卷,对男男性行为者进行调查,并采集血液标本检测艾滋病病毒(HIV)、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HCV)等。结果 2011年和2012年分别监测男男性行为者410人和501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分别为89.75%和93.21%;最近6个月与同性发生过肛交性行为比例分别为95.85%和97.60%;最近6个月与同性发生过商业性行为比例分别为15.37%和12.57%;最近6个月与异性发生过性行为的比例分别为15.37%和18.36%;最近6个月与同性发生肛交性行为每次使用安全套频率分别为48.35%和60.12%;最近6个月与异性发生性行为每次使用安全套频率分别为22.22%和27.17%;HI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93%和2.00%;HC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85%和1.40%;梅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24%和2.40%。结论红河州男男性行为者有较高比例的艾滋病相关高危行为方式,存在知识与行为"脱节"以及接受艾滋病检测比例低的情况,针对男男性行为者的行为,干预方法、措施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