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飞行器复杂产品研制过程和特点的分析,提出了飞行器协同研制的定义,研究了飞行器研制过程中需要协同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飞行器协同研制的框架模型.  相似文献   

2.
在高速武器平台网络化的背景下,对于高速滑翔飞行器(以下简称“高速飞行器”)的研究不再局限于多约束下的制导方法,而是亟须破解多飞行器协同制导控制技术难题。通过总结部分军事大国研制高速飞行器的发展历程,分析了目前多飞行器协同作战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进而引出研究多飞行器协同制导控制技术的必要性。随后分别对编队通信保持控制技术、带飞行时间约束的协同制导控制技术以及带飞行角度约束的协同制导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为多高速飞行器协同作战探索解决思路,最后对多飞行器协同制导控制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从未来技术发展体系化信息化的趋势出发,对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自主协同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研究。阐述了"高超声速飞行器自主编队"系统概念和发展现状,分析和梳理了飞行器自主协同作战中高超声速飞行器协同制导控制的核心技术,在此基础上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协同制导控制系统总体技术进行了论述,并从通信与决策系统和飞行控制系统等两方面分析了系统的关键技术,为高超声速飞行器自主编队系统的实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导弹作战中临近空间飞行器与航天器的协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近空间飞行器具有重要的军事应用价值, 可用于战区侦察、预警、通信以及全球快速打击等. 基于航天器在侦察预警方面的不足和临近空间飞行器的优势, 重点研究了航天器与临近空间飞行器在常规导弹作战中的协同领域和协同任务.  相似文献   

5.
多飞行器协同作战是未来无人飞行器作战的重要趋势。在线协同航迹规划是实现协同作战的重要手段。系统地梳理了近年来多无人飞行器协同航迹规划领域的研究现状,从规划框架、协同规划模型、规划框架和优化方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归纳了现有协同航迹规划的主要手段,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未来协同航迹规划领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文中针对无人飞行器的协同航迹规划,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协同航迹规划算法。该算法采用双层进化机制,不同的飞行器生成各自的可行航迹种群用于下层进化;对不同飞行器的可行航迹进行组合形成协同航迹组种群用于上层进化。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规划出较优的协同航迹组;同时,由于下层进化中利用了状态表征矩阵和新的引导信息,使得收敛速度比标准遗传算法更快。  相似文献   

7.
目标飞行器反拦截协同制导策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肖增博  雷虎民  滕江川  张旭  陈治湘 《兵工学报》2011,32(12):1486-1492
为了提高目标飞行器的突防能力,基于视线(LOS)指令制导原理设计了一种协同制导策略.在建立目标飞行器、防御弹以及攻击弹相对运动模型的基础上,证明了LOS制导的可行性,得到了防御弹和攻击弹的加速度关系,并给出了防御弹的LOS指令制导算法;然后,将目标飞行器和防御弹作为一个协同体,为目标飞行器突防进行逆比例制导设计.该协同...  相似文献   

8.
针对多飞行器协同围捕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微分对策的加权制导律下捕获空间划分方法。选取合适的性能函数,建立多对一协同围捕微分对策模型;利用哈密尔顿函数法求解得出飞行器和目标的最优控制策略,获得各飞行器的零控脱靶量的最优轨迹;以2个飞行器为例,设置1个2对1协同围捕场景,根据2个飞行器初始零控脱靶量的符号和大小关系,给出各飞行器单独拦截以及协同围捕状态下的相关定义;根据各飞行器零控脱靶量的最优轨迹,围绕初始零控脱靶量给出1种协同捕获空间的划分方法;设置3个具体的仿真场景,验证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防空导弹作战有效性分析的排队论模型的原理,分析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处理方法;利用排队论模型,结合无人飞行器协同突防和防空体系作战过程,估算了排队论的参数,初步对飞行器协同作战的突防效能进行了评估;最后探讨了提高飞行器协同突防效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基于国内外历史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分析理论建立了飞行器研制生产费用驱动因子的确定方法;结合飞行器早期设计中已知信息较少的特点,引入等工程价值比概念,根据确定出的费用驱动因子修正已有的国外研制生产费用模型,来估算适合于国情的新型号飞行器研制生产费用,为国内飞行器顶层设计研制生产费用的研究和费用效能评估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在线协同目标分配技术是支撑多飞行器自主协同作战的关键,为此,针对多飞行器在线协同目标分配问题进行研究,综合考虑飞行器性能、命中概率、目标价值等因素建立了约束条件模型和代价指标评估模型,提出了基于交叉熵的在线协同目标分配策略求解算法,经不同计算规模下的数学仿真分析,验证了本文方法对于解决在线目标分配问题的计算实时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飞行器集群自主协同作战具有智能化、高效性、自决策、抗干扰等优势,是未来空战的重要发展方向。首先,分析了目前多飞行器协同作战关键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多个飞行器以编队形式进行协调与配合,可有效提高命中概率和作战效能。其次,综述了多飞行器协同作战过程以编队控制、协同制导、协同估计为核心关键技术的主要研究成果和国内外的最新进展,概述了其发展历程。针对飞行器集群协同作战关键控制技术,分析梳理了相关的技术难点。最后,对飞行器自主集群协同控制相关技术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协同作战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X-33是美国在1996—2001年研制的一种亚轨道可重复使用空天飞行器验证机,主要目的是降低全尺寸可重复使用飞行器的研制和使用风险。尽管X-33最终下马,但其研究过程中不乏成功之处。结合NASA肯尼迪航天中心2011年发表的对X-33空天飞行器项目的总结,全面展示了美、欧等西方国家对空天飞行器的研发现状。  相似文献   

14.
国外高超声速计划发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总结了美俄等国高超声速计划发展现状以及高超声速导弹的军事应用,总结了高超声速飞行器研制的关键技术,介绍了美俄等国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最新研制动向。  相似文献   

15.
李文  尚腾  姚寅伟  赵启伦 《兵工学报》2020,41(6):1096-1110
针对无动力飞行器在速度时变情况下的同时攻击问题,提出基于非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的分布式时间协同三维制导方法。定义飞行器的总前置角以推导简化的相对运动方程,并选取飞行器与目标的相对距离和接近速度为协调变量。考虑实际中飞行器速度时变的情况,把速度变化率建模误差及外界干扰作为扰动,弥补了已有方法对速度严格限制为常速的不足。为了估计系统扰动,设计非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并证明了带扰动估计的一致性控制协议可以保证多飞行器系统攻击时间的有界一致性。基于该控制协议的时间协同制导律由于在飞行器速度方向与视线方向之间始终存有夹角,当时间协同基本达成时切换成前置角有限时间收敛制导律,以保证最终的制导精度和攻击效果,两种制导律采用模糊逻辑规则平滑连接。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制导方法的有效性以及优势。  相似文献   

16.
李国飞  汤清璞  吴云洁 《兵工学报》2023,(11):3436-3446
针对主-从式多飞行器多方位封锁协同打击目标问题,提出三维空间下当从飞行器无导引头时的协同制导方法。主飞行器通过给出的固定时间收敛攻击时间控制制导律实现对目标的指定时间命中,以主飞行器为基准提出球心和半径可动态自调整的目标封锁球面构型函数。以期望封控球面为参考,给出可实现对目标多方位覆盖封锁的同时命中协同制导律,并理论分析该方法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新提出的方法可实现飞行器群于指定命中时刻同时命中目标,且主飞行器和无导引头的从飞行器可构成对目标的封锁态势。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在已知静态环境下利用进化计算实现多无人飞行器的分层离线协同航迹规划方法.针对多无人飞行器从不同起始点出发同时攻击某一预定目标问题,该方法可规划出由一系列导航点组成的三维航迹,并确保多无人飞行器在按一定的速度飞行时能避免相互碰撞、远离威胁障碍,满足航迹条件及协同限制.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HTV-2是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和美国空军合作研制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回顾了HTV-2飞行器热防护技术研究历程,概述了HTV-2两次热防护飞行试验情况,并对HTV-2热防护技术进行了简要分析,最后讨论了高超声速飞行器热防护研制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相似文献   

19.
高超声速飞行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高超声速飞行器的特点和关键技术。总结了目前研制的各种类型高超声速飞行器,如高超声速巡航导弹、高超声速侦察机等,并对其在未来军事领域的应用前景做出预测,为高超声速飞行器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作者的观点对弹道再入飞行器的飞行力学问题作了历史回顾与总结,重点放在近15年中在小型化高性能弹道式导弹弹头研制中所遇到的关键技术—弹头滚转与滚转异常,滚转对弹头精度的影响及滚转控制。 60年代中,在高弹道系数小型化再入飞行器试验中出现了滚转异常现象,已证明滚转异常是由再入飞行器质量和外形的不对称及其综合作用而造成的,它曾经是高性能弹道导弹弹头研制中令人吃一惊的一个问题。文中介绍了作者如何发展与应用经典的欧拉角坐标系来描述现代弹道式再入飞行器的运动,讨论了经典欧拉角坐标系的产生,它与气动弹道坐标系和体轴坐标系的关系,以及它在近15年中在高性能小型化弹道导弹研制中在一些关键问题上的应用。文中还谈到了再入飞行器滚转异常问题的解决,再入飞行器的被动式滚转控制、主动式滚转控制以及主动式端头冷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