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油田层产出水结垢原因与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靖安油田白于山区长4+5层产出水结垢现状,从结垢机理研究入手,本着先研究其结垢原因、再研究防治对策的总体思路,详细分析了长4+5层产出水结垢原因,并研究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
主要对油藏的储层和开发特征进行了研究,以油藏特征、单井动态分析、分区域对比、治理对策为研究思路,治定了控水稳油的开发技术对策,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该区储层发育特征、基本构造特征、裂缝发育特征的研究,采取“跟踪研究-动态预报-提凋整方案-开发评价”和“化整为零”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完善油藏地质模型,开展数值模拟研究,进行剩余油分布预测。根据剩余油分布特征,提出加密调整意见,通过数值模拟研究进行效果预测,评价开发效果,提高油田开发水平。  相似文献   

4.
《石油化工应用》2017,(2):102-105
JY油田在经历较长时间的注水开发后,高压欠注井逐年增加,储层开始出现明显的结垢现象。在对井筒、集输站点的垢样分析化验后,发现在存在碳酸钙垢的同时,还存在硫酸盐垢。通过对JY油田现场水质分析的同时,还分析了该油田结垢机理及影响因素,对长8油藏的结垢原因也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并对注入水及地层水进行配伍性研究,寻找更适合于JY油田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
油田注入水碳酸钙垢结垢机理分析与结垢预测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CaCO3垢是油田注入水中主要的结垢类型,严重影响油田开发效果。通过4种水样在不同温度下的结垢试验及岩心驱替试验,研究CaCO3结垢机理并进行理论预测。结果表明:(1)未处理油田注入水结垢严重,且结垢程度随温度上升而加剧,90℃时Ca^2 ,Mg^2 下降率达52.3%;(2)岩心驱替试验显示,CaCO3晶体在岩石孔隙中和喉道表面均可析出;(3)处理后的水样位于CaCO3溶解度的介稳区,水质稳定,不会产生CaCO3垢;(4)理论预测与试验结果一致。表4参10(伊先清摘)。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的垢物质量分析法(称重配伍性实验)只能表征注入水与地层水混合后悬浮物含量的变化,缺乏结垢程度定量评价的方法及标准,为改进传统的垢物质量分析方法,从定性、定量两方面研究了注入水与地层水结垢的类型及结垢强度,提出悬浮垢、沉降垢和总垢等概念,建立了油田注入水与地层水结垢综合评价参数和标准;以渤中28-2S油田馆陶组注入水与明化镇组地层水为例,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等研究垢的类型和含量。研究结果表明,渤中28-2S油田注入水与地层水严重不配伍,配伍程度评价综合指数为3.33;注入水与地层水混合后结垢程度综合指数为3.87,结垢程度为中等偏强,易形成CaCO_3垢;总垢实测垢量为27.5数94.0 mg/L,注入水与地层水混合体积比1∶1时的结垢量最大,沉降垢是总垢的主要来源。结垢程度评价方法具有科学性和客观性,可用于评价油田各类流体间结垢程度。  相似文献   

7.
长庆马岭油田注水地层结垢的水化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巨全义  武平仓 《油田化学》1996,13(4):326-330
本文概括地论述了在长庆马岭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注入的淡水与地层高矿化度盐水之间、与储层岩石之间的化学作用以及这些作用对产出水组成的影响,分析了水的化学变化与结垢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韦2油井结垢研究与防治措施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2断块油田随着开采程度的提高,水淹程度提高,生产条件不断变化,油田结垢现象日趋明显,并且开始影响油井正常生产。通过结垢分布和垢型特征分析,结合注入水、地层水化学资料和相关模拟试验,讨论分析了结垢机理和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现场生产实际情况,提出优化生产参数改善油井结垢对生产的影响,现场应用取得满意效果,并探讨了该油田结垢防治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油田水结垢预测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在油气田注水开发过程中,温度、压力等外界环境变化及不相溶水的混合,致使油气田容易产生无机垢,严重影响油田正常生产。在对油气田结垢机理进行概述的基础上,主要介绍了针对碳酸盐、硫酸盐垢及混合垢提出的基本原理、预测模型及适用范围,同时也指出了各种预测方法优缺点。最后,指出了结垢预测技术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水冷器结垢腐蚀状况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辽河油田石化总厂水冷器存在的腐蚀、结垢情况,并对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当注水开发油田进入中含水期时,精细注采调整工作将成为油藏稳产工作的重点。通过结合G9区现场实际,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对G9区长4+5油藏的合理流压、采液速度、合理注采比进行了研究,为该区下一步制定精细注采调整对策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次的研究成果对同类长4+5油藏稳产方案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吉林油田英台注水系统结垢与腐蚀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油田英台采油厂近年来处于增产阶段,向地层注水是提高油气采收率的重要措施,但在注水系统存在严重的结垢与腐蚀问题。对结垢与腐蚀机理进行了探讨,采取注水加缓蚀剂、阻垢剂、杀菌剂的方法,筛选合理配方,合理控制工艺指标,基本解决了严重结垢与腐蚀问题,并取得较大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大庆油田在实施“稳油控水”中取得了巨大成就,在采油工艺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一种新的、在国外已基本研究成功而在大庆还没有的采油工艺技术──井下流体分离与产出水直接回注技术。这项技术可以使“稳油控水”进一步深化,可以降低油田开采成本,提高采收率,从而提高经济效益。本调研报告主要介绍这项技术的基本原理、作用,发明背景、技术现状以及在大庆开展这项研究的必要性、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产出聚合物对生产污水腐蚀与结垢的影响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称量法与碳酸钙沉淀法相结合的结垢评价方法和常规的电化学腐蚀方法评价产出聚合物对生产污水腐蚀与结垢的影响。研究表明,较低浓度的产出聚合物会轻微加速溶液中Ca抖以垢的形式析出,主要是附着于容器壁的硬垢量增加,对水中游离的软垢影响不大。当产出聚合物质量浓度大于200mg/L时,聚合物本身对Ca抖的螯合增溶作用占据优势,并逐步减弱溶液的结垢趋势。产出聚合物具有缓蚀作用,聚合物质量浓度为50mg/L时,缓蚀率可达59.22%;对腐蚀后的污水具有螯合和分散固悬物的作用。产出聚合物与现场防垢剂、缓蚀剂均有协同作用,阻垢及缓蚀效果优于不含聚污水,对于污水回注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胡X长4+5油藏属于典型的"低孔、低渗"油藏,且开发层系多,层间非均质强,自2007年开发以来,油藏开发矛盾突出,注水见效差,油井多方向见水,含水上升速度快,通过常规注采调整难以控制油井含水,油藏递减增大,采收率降低。近年来通过实施注水堵水调驱、聚合物微球驱,油井含水上升速度得到控制,油藏递减降低。本文对该区堵水调驱及聚合物微球驱进行效果分析,指导后期油藏开发。  相似文献   

16.
为有效预防含聚合物(含聚)污水回注地层产生结垢,以海上聚合物驱示范油田绥中36-1油田含聚污水回注为例,通过室内配伍性实验及岩心动态损害评价,结合核磁共振、环境扫描电镜等仪器对比研究了含聚污水与常规水驱生产污水结垢机理的差异。结果表明,绥中36-1油田回注水均结碳酸钙垢,普通污水中碳酸钙垢自型程度高,呈立方体状,粒径20μm;含聚污水中的产出聚合物加剧了不配伍程度,并通过分子链上的—COO-与Ca2+匹配,调控碳酸钙多边晶型向球形纳米微晶方解石(5μm)形态转化,结垢晶体间相互黏连,并与悬浮物、地层微粒、残余聚合物等相互交联成团,形成复合堵塞物,对储层的伤害程度大于常规水驱生产污水,堵塞形式为复合堵塞物附着于骨架矿物表面、充填粒间孔或膜状物直接封堵孔隙喉道,且主要是对大、中型孔喉造成堵塞,加深了储层伤害深度及复杂程度。研究结果对聚合物驱油田水质指标体系的优化有重要参考价值,同时可为现场调控含聚污水水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刘峁塬作业区耿83区主要开采层位长4+5、长6,由于地层非均质性及自然裂缝不规律发育,导致长4+5层注水见效缓慢,地层能量保持较差,自然递减较快。通过实施分层注水,提高水驱控制程度,提高油田最终采收率;通过超前注水研究及注采调整效果分析,确定不同区域油藏的合理注水强度;通过分层采油及周期性注水达到恢复油井产能。  相似文献   

18.
由于油田超前注水开发,油井从2010年开始见效见水,油藏见水矛盾突出,损失产能严重。尤其油藏中部见水尤为突出且治理效果较差。经过从2010年到2013年持续含水治理,含水上升趋势虽然有所缓解,但含水仍然是该区最主要矛盾。主要从区块物性着手,从剖面非均值性分析,结合见水井沉积韵律,深入分析见水原因,从源头上查找治理含水上升问题,从而达到高效开发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桩西油田开发已进入中高含水期,原油生产过程中管线、井口、炮眼、地层结垢严重,给油田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桩西油田采出水含大量Ca2+和HCO-,结垢类型主要为钙镁垢和二氧化碳腐蚀结垢.采取地层模拟方法,建立地层组成和井筒条件变化的各种模型,研究地层和井筒结垢的机理和动力学因素,找到了抑制无机垢结晶和减缓无机垢沉积速度的...  相似文献   

20.
由于油田超前注水开发,油井从2010年开始见效见水,油藏见水矛盾突出,损失产能严重.尤其油藏中部见水尤为突出且治理效果较差.经过从2010年到2013年持续含水治理,含水上升趋势虽然有所缓解,但含水仍然是该区最主要矛盾.主要从区块物性着手,从剖面非均值性分析,结合见水井沉积韵律,深入分析见水原因,从源头上查找治理含水上升问题,从而达到高效开发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