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近年来,梅毒发病率在我国呈上升趋势,1991—2006年全国共报道梅毒病例75万余例,年平均发病率约3.72/10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神经梅毒为苍白密螺旋体感染人体后出现大脑、脑膜或脊髓损害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Ⅲ期梅毒全身性损害的重要表现。本文回顾分析2009—2010年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4例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过程,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梅毒发病率在我国呈上升趋势,1991-2006年全国共报道梅毒病例75万余例,年平均发病率约3.72/10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神经梅毒为苍白密螺旋体感染人体后出现大脑、脑膜或脊髓损害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Ⅲ期梅毒全身性损害的重要表现。本文回顾分析2009-2010年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4例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过程,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梅毒发病率在我国呈上升趋势,1991-2006年全国共报道梅毒病例75万余例,年平均发病率约3.72/10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1神经梅毒为苍白密螺旋体感染人体后出现大脑、脑膜或脊髓损害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Ⅲ期梅毒全身性损害的重要表现。本文回顾分析2009-2010年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4例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过程,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4.
<正>神经梅毒系由苍白密螺旋体感染人体后出现的大脑、脑膜或脊髓损害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晚期梅毒全身性损害的重要表现,未经治疗的梅毒患者有10%最终发展成为神经梅毒。由于梅毒病例在80年代以后有升高的趋势,神经系统梅毒的病例也有所增加;其临床表现复杂,极易误诊。本文通过分析近2 年来16例临床确诊为神经梅毒的病例,分析其临床表现特点, 为今后尽早明确诊断,及时治疗,捉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神经梅毒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梅毒在我国再流行已近20年,发病率正在不断上升,当梅毒苍白螺旋体侵犯神经系统时,其表现多种多样,给临床诊断造成一定困难。现将我院2001年11月以来收治6例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及诊断、治疗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麻痹性痴呆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麻痹性痴呆(general paresis of insane,GPI)是神经梅毒的一种类型,是梅毒螺旋体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实质而导致的神经精神功能障碍,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现将我院2000年1月~2006年2月共收治的8例GPI进行分并讨论其临床特点及诊断。[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神经梅毒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8年4月我院收治的12例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神经梅毒患者中脑卒中样起病6例,麻痹性痴呆2例,脊髓损害2例,脑膜炎及神经炎各1例;血清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及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均呈阳性反应;部分患者脑脊液检查示蛋白质含量升高、白细胞计数升高(以单个核细胞为主)。MR检查分别表现为脑梗死灶、脑萎缩、脑皮质异常信号、脑动脉狭窄或闭塞及脊髓空洞症等。结论梅毒螺旋体对神经系统的损害比较弥散,神经梅毒的诊断应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及神经影像学检查资料综合分析,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本病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神经梅毒发病率逐渐增加,典型症状减少,不典型表现增多,其诊断主要基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梅毒螺旋体的血清学检查。目前神经梅毒的诊断尚无统一标准,漏诊率及误诊率高。本文就神经梅毒的诊断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提高临床工作者对神经梅毒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神经梅毒感染合并精神障碍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法及相关因素,以达到控制病情的发展和降低感染的目的。方法采取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10-01—2012-12收治的25例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分析,神经梅毒合并器质性精神障碍的发生主要与未及时发现梅毒和未早期诊断无症状神经梅毒等相关因素有直接联系。所有合并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为首次发现梅毒,疗效较差,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结论重视临床一些早期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时行腰椎穿刺术检查,提高无症状神经梅毒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可有效防止精神障碍的出现。  相似文献   

10.
梅毒在我国再流行已10余年,发病率逐年升高,误诊率亦较高.现将我院2000年8月以来收治的9例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及诊断、治疗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梅毒在我国再流行已10余年,发病率逐年升高,误诊率亦较高。现将我院2000年8月以来收治的9例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及诊断、治疗结果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8例,女1例;年龄29~55岁,平均43岁;8例男性均有冶游史,1例女性其配偶有冶游史;9例患者均未进行正规驱梅治疗。诊断依据:与神经梅毒一致的征候群,血清、脑脊液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阳性,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阳性。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本组病例分为无症状神经梅毒1例(由于其丈夫患梅毒而查出),脑膜血管型神经梅毒5例,脑膜型神经…  相似文献   

12.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亦称艾滋病)和梅毒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严重危害国家公共卫生安全。我国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相关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及神经梅毒的研究日益增多。本文检索目前国内学者发表的HIV和梅毒螺旋体感染中枢神经系统的相关文献,总结其流行病学特征、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策略,以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神经梅毒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对51例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无症状神经梅毒1例、梅毒性脑膜炎5例、脑膜血管梅毒15例、麻痹性痴呆24例和脊髓痨6例。结论未能早期发现和治疗梅毒是导致神经梅毒的重要因素。神经梅毒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容易误诊,梅毒的血清及脑脊液检查是诊断的必要依据。青霉素G是首选的治疗药物。脑脊液白细胞计数与蛋白含量是监测神经梅毒疗效的较敏感指标,应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以视力下降为主要表现的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9例视力下降为主的神经梅毒患者临床特点、血清学变化、影像异常、治疗及预后。结果本组病例9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47.22±12.96岁,通过血清和脑脊液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梅毒螺旋体明胶试验检查,结合脑脊液与头颅MRI检查结果,诊断为神经性梅毒,临床分型为脑脊髓膜型,经过驱梅治疗后,5例病人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4例病人视力未有改善,但头痛、眼痛症状缓解。结论临床上神经梅毒以视力损害为主要表现者少见,容易误诊和漏诊,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以使病人能在发病初期得到及时正规的治疗,避免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5.
神经梅毒系指梅毒螺旋体感染中枢神经系统导致的慢性传染性疾病。神经梅毒临床表现多样,误诊率极高,特别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时,神经梅毒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结果更加复杂。神经梅毒迄今仍无诊断"金标准",需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判断。青霉素是治疗神经梅毒的首选药物。本文拟就神经梅毒的诊断与治疗新进展进行简要概述,以提高临床医师对神经梅毒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自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梅毒的发病率显著下降,近些年随着人们思想意识形态的变化,梅毒的发病率正逐渐增加,神经系统梅毒也越来越常见.由于神经梅毒潜伏期长,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加上许多医生对本病认识不足,常导致误诊、漏诊,使治疗延误而造成严重的后遗症.神经系统梅毒如能早期诊断并给予正确治疗,是可以治愈的疾病,因此正确认识本病并早期给予及时、足量的抗生素治疗,则可大大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此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0年5月确诊的5例神经梅毒,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神经梅毒的临床特征、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确诊的1例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查阅相关文献。结果这例病人经抗梅毒及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神经梅毒主要分为5种类型,临床表现多样。目前其诊断主要依靠流行病史、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的综合判断。结论神经梅毒误诊率高,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是其诊断的重要依据。对于合并脑积水的病例,可在病情稳定后行分流术。  相似文献   

18.
正神经梅毒(neurosyphilis)是系由苍白螺旋体感染人体后出现的脑脊膜、血管或者脑实质损害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晚期梅毒的全身性损害的重要表现。苍白螺旋体对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侵入可以在梅毒的任何病程中出现。大约10%未治疗的梅毒患者会发展成神经梅毒。根据临床表现将神经梅毒分为5种主要类型,即无症状型、脑脊膜型、脑膜血管型、麻痹性痴呆、脊髓痨和树胶样肿性神经梅毒。也可将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以精神症状为首发的神经梅毒临床特征及诊断要点。方法对32例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以精神症状为首发的神经梅毒逐年上升,并有年轻化趋势;因其临床症状多变复杂,无特征性,极易误诊为功能性精神障碍。结论掌握神经梅毒的临床特征性症状、详细采集病史、完善体格检查及实验室筛查是减少误诊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正>梅毒所致精神障碍是梅毒螺旋体侵犯大脑引起的慢性脑膜炎、躯体机能逐渐衰退,最终导致麻痹及日益加重的智能减退和个性改变。近几年来,梅毒发病率呈逐年上升,因梅毒引起的神经精神症状而到精神专科就诊的人数也有上升趋势,但是梅毒所致精神障碍误诊率较高。为避免误诊而延误治疗,现将对我院4年来收治住院的梅毒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如下。1对象和方法为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首次住院、血清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