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低盐固态发酵酱油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张艳芳  陶文沂 《精细化工》2008,25(3):260-263
为促进低盐固态发酵酱油产品风味的提高与改善,运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对低盐固态发酵酱油的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了分析,共鉴定了55种挥发性风味成分,总相对质量分数为96.60%,其中醇类化合物为54.86%;苯酚类化合物为4.05%;酯类化合物为2.78%;醛类化合物为7.82%;酮类化合物为1.25%;酸类化合物为9.90%;胺类化合物为1.67%;杂环类化合物为4.02%;烃类化合物为10.25%。低盐固态发酵酱油的主体挥发性风味成分为醇酚类、酸类、醛酮、杂环化合物,这为提高和改进低盐固态发酵酱油的风味提供了依据。酱油风味的形成是多种化合物共同作用的复杂反应。  相似文献   

2.
为确定豆豉鲮鱼的关键性风味成分,稳定产品品质,采用固相微萃取法和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豆豉鲮鱼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分析,。共鉴定出113种挥发性化合物,两种提取方法共同检测出来的成分有26种。对同时蒸馏萃取结果进行气相色谱-嗅闻检测,共确定了豆豉鲮鱼9种关键性风味成分,分别为2-正戊基呋喃、2,5-二甲基吡嗪、2-乙基吡嗪、2,3,5-三甲基吡嗪、2-十一烯醛、茴香脑、2-乙酰基吡咯、可卡醛、肉桂酸乙酯。  相似文献   

3.
为确定豆豉鲮鱼的关键性风味成分,稳定产品品质,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法和同时蒸馏萃取(SDE)法提取豆豉鲮鱼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进行分析。共鉴定出113种挥发性化合物,两种提取方法共同检测出来的成分有26种。对同时蒸馏萃取结果进行气相色谱-嗅闻(GC-O)检测,共确定了豆豉鲮鱼9种关键性风味成分,分别为2-正戊基呋喃、2,5-二甲基吡嗪、2-乙基吡嗪、2,3,5-三甲基吡嗪、2-十一烯醛、茴香脑、2-乙酰基吡咯、可卡醛、肉桂酸乙酯。  相似文献   

4.
5.
在优化的顶空固相微萃取(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条件下对酿造酱油和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以二者的特征指示性成分判别酱油中是否添加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的方法。优化的SPME条件为:于50℃,氯化钠100 g/L的条件下萃取30 min。在10个不同酿造酱油样品中共确定出11个特征共有成分,在12个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中确定15个特征成分。通过排除焦糖色素中挥发性成分对特征组分的干扰,确定了以1-辛烯-3-醇作为酿造酱油的指示性成分,1-苯基-2-丙酮作为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的指示性成分,提出了酱油鉴别的新方法,并应用于市售酱油的鉴定。  相似文献   

6.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5种浓香型白酒中的挥发性香气化合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古井贡酒、红星二锅头、牛栏山、银装青酒和洋河大曲分别检测出36、32、27、38、34种挥发性香气化合物。酯类化合物是浓香型白酒的相对含量最高且影响最大的一类化合物,其中己酸乙酯的质量浓度最高,均>200 mg/L,是浓香型白酒的主体香气成分之一。相对含量较高的化合物还有辛酸乙酯、己酸己酯、庚酸乙酯、乙酸乙酯、丁酸乙酯、己酸、癸酸乙酯、己酸丁酯、乳酸乙酯、戊酸乙酯。  相似文献   

7.
以贵州仁怀市五种酱香型白酒大曲为研究对象,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研究大曲中风味化合物。实验共初步定性出141种化合物,五种酱香型白酒大曲所共有的化合物有11种,其中吡嗪类、酸类、醇类、酯类化合物相对含量较高,2,3,5,6-四甲基吡嗪是五种大曲中共有的相对含量最高的吡嗪类化合物。本文为后续深入研究酱香型大曲中的风味物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9.
SPME提取技术分析接骨木挥发性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杨  金晶  毛寒冰 《广州化工》2013,(10):165-166,174
利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联用技术对接骨木挥发油成分进行研究,分析了接骨木挥发油化学成分。结果表明:共鉴定出38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81.08%,其中,接骨木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是是水杨酸甲酯(22.89%),3-甲基丁酸-顺-3-己烯酯(14.03%),异戊酸己酯(4.02%),3-甲基丁酸乙酯(3.68%),己酸-顺-3-己烯酯(3.24%),3-甲基丁酸-2-苯乙基酯(3.11%),异戊酸苄酯(3.04%)等。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同时测定化妆品中苯酚、氢醌、间苯二酚、4-丁基间苯二酚和苯乙基间苯二酚5种酚类物质的气相色谱-质谱/质谱(GC-MS/MS)检测方法。样品在0.03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中超声提取,经HLB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后,过0.22μm有机滤膜,采用GC-MS/MS分析。选择SH-Rtx-1701(30 m×0.25 mm×0.25μm)色谱柱分离,采用EI离子源电离、MRM采集模式,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5种酚类物质在10 min内完成色谱分离,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1.5~3.0μg/L和5.0~10.0μg/L,5种酚类物质在5~200μg/L范围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4,以阴性样品为基质,在不同添加水平下,5种酚类物质的平均回收率为73.5%~111.8%,相对标准偏差(RSD,n=6)在1.0%~11.1%之间。本方法分析时间短,灵敏度好,准确性高、操作方便、净化效果好,可同时测定化妆品中5种酚类物质。  相似文献   

1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了两种发酵酱油中的氨基酸。结果表明,低盐固态发酵酱油与高盐稀态发酵酱油中均含有丰富的氨基酸,8种必需氨基酸含量比例分别达到46.05%与41.45%。虽然低盐固态发酵酱油的总氨基酸与必须氨基酸的含量高于高盐稀态发酵酱油,但高盐稀态发酵酱油中呈味氨基酸特别是甜味和鲜味氨基酸的含量较高,从而使高盐稀态发酵酱油滋味更加鲜美。  相似文献   

12.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SPME)法和同时蒸馏萃取(SDE)法提取鲜云南松露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经过GC-MS分析,共鉴定出77种挥发性成分,包括烃类5种、醛类14种、酮类12种、酸类4种、酯类2种、醇酚类10种、醚类2种、含硫含氮及其他杂环化合物28种。其中醛类、醇酚类和含硫含氮及其他杂环化合物对松露的特殊风味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新疆馕包肉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新疆馕包肉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法和同时蒸馏萃取(SDE)法提取新疆馕包肉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共鉴定出69种挥发性风味成分,包括烃类15种、醛类18种、醇类9种、酮类5种、酸类4种、酯类7种、杂环及其他化合物11种。用不同的提取方法得到的结果有所不同,SDE法提取到较多的烃类(19.68%)和醛类(23.7%),SPME法提取到了较多的烃类(14.48%)和醇类(11.34%)。  相似文献   

14.
张玥琪  章慧莺  陈海涛  孙宝国  张玉玉 《精细化工》2014,31(10):1220-1228,1234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SPME)法和同时蒸馏萃取(SDE)法提取鱼香肉丝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经过GC-MS分析,共鉴定出93种挥发性成分,包括烃类20种、醛类20种、酮类7种、酸类2种、酯类9种、醇类16种、醚类2种、酚类5种、含硫含氮及其他杂环化合物12种。其中,醛类、酯类和含硫含氮及其他杂环化合物可能对"鱼香"风味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和溶剂辅助风味蒸发(SAFE)两种萃取方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炸花椒油的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共鉴定出103种挥发性化合物,包括烃类36种、醛类12种、酮类8种、醇类28种、酯类12种、醚类2种、杂环及其他类5种。SPME法和SAFE法萃取出的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烃类、酯类和醚类化合物,SPME法中相对含量较高的酯类化合物和独有的醚类化合物使得其测定结果更接近炸花椒油的风味。  相似文献   

16.
采用溶剂辅助风味蒸发法(SAF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通过双柱(DB-WAX和DB-5毛细管柱)定性对生韭菜和炒韭菜的挥发性成分进行鉴定,分别检测出83和127种挥发性成分,生韭菜和炒韭菜中物质含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酯类和醛类化合物。采用芳香萃取物稀释分析法(AEDA)结合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仪(GC-O-MS)分析样品,鉴定出生韭菜的关键性香气成分17种〔香气稀释因子(FD)≥27〕,炒韭菜的关键性香气成分10种(FD≥27),其中共有的关键性香气成分为甲基烯丙基二硫醚,具有辛辣、蒜香气味。生韭菜的关键性香气成分主要为硫醚类物质,为生韭菜提供辛辣、酸臭气味。炒韭菜的关键性香气成分主要为醛类和杂环类化合物,为炒韭菜提供烤香、焦香气味。  相似文献   

17.
用固相微萃取法对水中的甲乙酮进行富集,然后用气相色谱法进行测定,讨论了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对吸附量的影响.确定固相微萃取的适宜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分别为30℃、30 min,经固相微萃取后气相色谱法测定甲乙嗣、仲丁醇,峰型对称,分离良好,能够满足测试要求.该方法简单、准确,对人体健康及环境无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