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自体疣包埋疗法联合盐酸氨基酮戊酸光动力学疗法(ALA-PDT)治疗外阴部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90例外阴部尖锐湿疣患者按抽签法随机分成3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自体疣包埋疗法联合ALA-PDT(A组)、单纯自体疣包埋疗法(B组)、单纯ALA-PDT(C组)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1、3、6个月时检测并比较3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并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人乳头瘤病毒(HPV)复发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1、3、6个月时3组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CD8+以及血清IgG、IgA、IgM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5),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下降(P<0.05)。A组患者治疗后1、3、6个月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CD8+以及血清IgG、IgA、IgM水平均高于B、C组(均P<0.05),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均低于B、C组(均P<0.05);B组患者治疗后1、3、6个月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CD8+以及血清IgG、IgA水平均高于C组(均P<0.05)。A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HPV复发率为0,低于B组的10.0%和C组的16.7%(均P<0.05)。结论自体疣包埋疗法联合ALA-PDT治疗外阴部尖锐湿疣的疗效明显,能增强患者机体免疫功能,降低HPV复发率,可作为临床上治疗外阴部尖锐湿疣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与免疫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5例CHD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 、CD4^ 、CD8^ 、CD4^ /CD8^ )、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补体(C3、C4)进行检测,并与对照组作比较。结果:CHD患者CD3^ 、CD4^ 、CD8^ ,百分率低于对照组(P<0.01);CD4^ /CD8^ 、IgG、C3、C4高于对照组(P<0.01),IgA、IgM和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及补体参与了CHD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支气管肺炎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及补体C3、C4的水平,探讨患儿发生支气管肺炎时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支气管肺炎患儿58例为观察组,同期儿保门诊经体检为健康正常的小儿共30例为对照组,分别采用流式细胞仪及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两组小儿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及补体C3、C4的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CD3+、CD4+T淋巴细胞及CD4+/CD8+比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CD8+T淋巴细胞水平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gA、IgM、IgG及补体C3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补体C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肺炎患儿机体存在明显的免疫功能紊乱,检测免疫功能对诊断及指导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许国钧  陈兆 《浙江医学》2017,39(8):638-640
目的通过检测学龄前儿童局部冷刺激结合中低强度运动干预前后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的变化,探讨其对学龄前儿童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幼儿园学龄前儿童82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学龄前儿童分为实验组(42人)和对照组(40人)。两组儿童均参与幼儿园组织的正常体育运动,在此基础上实验组儿童采取局部冷刺激结合中低强度运动的干预方案。干预前后分别采集两组儿童静脉血标本行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和CD3+、CD4+、CD8+T淋巴细胞比率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儿童干预后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和CD3+、CD4+、CD8+T淋巴细胞比率均高于干预前(均P<0.05)。对照组儿童干预后免疫球蛋白IgM水平和CD3+、CD8+T淋巴细胞比率均高于干预前(均P<0.05),而免疫球蛋白IgA、IgG水平和CD4+T淋巴细胞比率与干预前比较均并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局部冷刺激结合中低强度运动可改善学龄前儿童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微量营养素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体内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102名HIV感染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给予安慰剂和复合微量营养素片,在研究开始及结束时分别进行体格测量和免疫状态测定.结果 两组受试者在年龄、身高、体重和男女性别比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前两组受试者体内的CD3+、CD4+、CD8+T淋巴细胞水平和IgA、IgG、IgM、C3水平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后试验组CD3+、CD4+、CDs+T淋巴细胞水平和IgA、IgG、IgM、C3水平均明显高于研究前和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与研究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补充微量营养素能改善HIV感染者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
背景 吸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局部气道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均是有害的,烟草的危害是巨大的,戒烟迫在眉睫,戒烟能使戒烟者获益,目前戒烟干预的文献较多,但是对于戒烟和局部气道免疫情况的研究相对较少,而且针对早期COPD的戒烟干预的研究也较少。目的 探讨戒烟干预对早期稳定期COPD患者气道局部免疫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9年6月到浙江省衢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早期稳定期COPD患者170例,按患者意愿分为戒烟组(106例)及未戒烟组(64例),戒烟组按照戒烟成功与否分为戒烟成功组(48例)和戒烟失败组(58例)。收集研究对象性别、年龄、吸烟指数等。对患者随访1年(即:0个月、0.5个月、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及12个月),记录诱导痰免疫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 、CD4+/CD8+、CD8+ )、免疫球蛋白(IgG、IgA、lgM)及补体C3、C4;肺功能检查〔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FEV1)〕;生活质量:咳嗽情况(咳嗽评分)、咳痰情况(咳痰评分)、呼吸困难情况〔呼吸困难量表(mMRC)评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烟草依赖情况(烟草依赖评分)、吸烟严重度指数、呼出CO值、合并焦虑/抑郁情况〔抑郁焦虑量表(HAD)评分〕,并记录患者随访前1年内及随访期间呼吸道感染情况及COPD急性加重情况。对随访期间相关指标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组别与时间在咳嗽评分、咳痰评分、FEV1、mMRC评分、CAT评分、HAD评分、烟草依赖评分、吸烟严重度指数评分、呼出CO值、随访期间呼吸道感染次数、随访期间患者急性加重次数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组别在咳嗽评分、咳痰评分、FEV1、mMRC评分、CAT评分、HAD评分、烟草依赖评分、吸烟严重度指数评分、呼出CO值、随访期间呼吸道感染次数、随访期间患者急性加重次数上主效应显著(P<0.05),时间在咳嗽评分、咳痰评分、FEV1、mMRC评分、CAT评分、HAD评分、烟草依赖评分、吸烟严重度指数评分、呼出CO值、随访期间呼吸道感染次数、随访期间患者急性加重次数上主效应显著(P<0.05)。随着随访时间延长,未戒烟组咳嗽评分、咳痰评分、CAT评分、mMRC评分、HAD评分、烟草依赖评分、吸烟严重度指数、呼出CO值、随访期间呼吸道感染发病次数、随访期间COPD急性加重次数逐渐上升,FEV1逐渐下降(P<0.05);随着随访时间延长,戒烟成功组咳嗽评分、咳痰评分、CAT评分、mMRC评分、HAD评分、烟草依赖评分、吸烟严重度指数、呼出CO值、随访期间呼吸道感染发病次数、随访期间COPD急性加重次数逐渐下降,FEV1逐渐上升(P<0.05)。组别与时间在CD3+、CD4+、CD8+、CD4+/CD8+、IgG、IgA、IgM、补体C3、补体C4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组别在CD3+、CD4+、CD8+、CD4+/CD8+、IgG、IgA、IgM、补体C3、补体C4上主效应显著(P<0.05),时间在CD3+、CD4+、CD8+、CD4+/CD8+、IgG、IgA、IgM、补体C3、补体C4上主效应显著(P<0.05)。戒烟成功组CD3+、CD4+、CD8+、CD4+/CD8+、IgG、IgA、补体C3、补体C4水平在其余各随访时间与随访6个月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戒烟成功组IgM水平在其余各随访时间与随访12个月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戒烟失败组CD3+、CD4+、CD8+、CD4+/CD8+、IgG、IgA、IgM、补体C3、补体C4水平在其余各随访时间与随访1个月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开始时,3组患者CD3+、CD4+、CD4+/CD8+、IgA、IgG、IgM、补体C3、补体C4与FEV1呈正相关(P<0.05),与HAD评分、烟草依赖评分、吸烟严重度指数评分及呼出CO值呈负相关(P<0.05)。CD8+与FEV1呈负相关(P<0.05),与HAD评分、烟草依赖评分、吸烟严重度指数评分及呼出CO值呈正相关(P<0.05)。随访结束时,戒烟成功组和未戒烟组患者CD3+、CD4+、CD4+/CD8+、IgA、IgG、IgM、补体C3、补体C4与FEV1呈正相关(P<0.05),与咳嗽评分、咳痰评分、HAD评分、烟草依赖评分、吸烟严重度指数评分及呼出CO值呈负相关(P<0.05)。CD8+与FEV1呈负相关(P<0.05),与HAD评分、烟草依赖评分、吸烟严重度指数评分及呼出CO值呈正相关(P<0.05)。结论 烟草对早期稳定期COPD患者局部气道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均是有损害的,戒烟干预有利于气道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戒烟成功者获益更大,即使戒烟失败,短期戒烟患者也可获益。但烟草对人体的危害存在延续性,戒烟至少6个月后各项指标才能明显改善。局部气道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均有相关性,气道免疫功能的改善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其中T淋巴细胞亚群和IgA、IgG更能反映气道免疫情况。  相似文献   

7.
郑福萍 《中外医疗》2013,(34):35-36
目的 研究HFMD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以及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6例HFMD和53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CD3+T、CD4+T、CD8+T、CD16+56+NK、CD19+B细胞的百分率;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IgG、IgA及IgM含量.结果 HFMD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D4+/CD8+比值、CD4+T淋巴细胞百分率及CD19+B淋巴细胞百分率均明显增高(P 〈0.05);血清IgG水平升高(P〈0.001);CD15+56+NK细胞百分率明显降低(P〈0.02);CD3+T、CD8+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及血清IgM、IgA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FMD体内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紊乱,监测HFMD体内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水平,对于HFMD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陈超  李华峰 《浙江医学》2015,37(3):229-231
目的 研究放疗前后食管癌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及T 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 以68 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病例组),另外选取健康献血者40 例作为对照组。以流式细胞仪检测病例组患者放疗前、接受6 周放疗后及对照组血清中T细胞亚群水平,使用受体黏附法检测红细胞免疫功能。结果 病例组患者治疗前红细胞免疫功能、血清T 细胞亚群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RBC-ICR)高于对照组(P<0.01);放疗后1 周,病例组的CD4+T 细胞比例、肿瘤红细胞花环(DTER)、红细胞C3b 受体花环(RBC-C3bRR)进一步下降,而CD8+T 细胞比例明显升高,CD4+/CD8+比值降低;同放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放疗后3 个月病例组CD4+T 细胞比例、DTER、RBC-C3bRR 逐步升高,而CD8+T 细胞比例及RBC-ICR逐渐下降,CD4+/CD8+比值升高,同放疗前及放疗后1 周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 食管癌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及T 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低下,放疗刚结束时,细胞免疫抑制作用为主导,放疗结束3 个月后,红细胞免疫功能逐渐改善、T淋巴细胞亚群逐渐恢复。放疗可有效减少肿瘤负荷,改善患者红细胞免疫及T 淋巴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个体化肠内外营养治疗对食管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营养状况以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4年9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第1天接受单纯肠内营养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后第1天接受个体化肠内外营养治疗,能量供给肠内∶肠外=6∶4。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和住院天数;术前、术后10 d体液免疫指标:IgA、IgM、IgG;细胞免疫指标:CD+3T细胞、CD+4T细胞与CD+4/CD+8;营养指标:淋巴细胞、前清蛋白以及清蛋白;炎性反应:前列腺素E2(PGE2)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 观察组首次排气时间和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P<0.01)。手术前,两组患者IgA、IgM、IgG、CD+3T、CD+4T、CD+4/CD+8、淋巴细胞、前清蛋白、清蛋白、PGE2和hs-CR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0 d,观察组IgA、IgM、IgG、CD+3T、CD+4T、CD+4/CD+8、淋巴细胞、前清蛋白均高于对照组(P<0.01),PGE2和hs-CRP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个体化肠内外营养治疗对食管癌患者术后的康复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免疫功能,减轻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0.
汤涌  陆治平  黄进 《四川医学》2010,31(7):984-985
目的探讨早发冠心病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的水平变化。方法对34例早发冠心病患者和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比较两组各数据。结果早发冠心病组CD3、CD4、CD4/CD8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IgG比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早发冠心病组CD8比对照组略低,IgA、IgM比对照组增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发冠心病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异常;存在免疫功能失调。  相似文献   

11.
许守明 《中国全科医学》2016,19(14):1711-1714
目的 比较早期肠内营养与延迟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腹内高压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急诊内科就诊的SAP患者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入院48 h后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入院后5 d予肠内营养支持。两组肠内营养支持干预疗程均为2周。分别记录两组治疗前后腹内压(IAP)及腹内高压发生率;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水平;记录两组治疗前后血淀粉酶、体质指数(BMI)及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I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AP低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患者IAP均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第1天和第14天腹内高压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7天和第10天腹内高压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治疗前,两组血淀粉酶、BMI及VA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淀粉酶、BMI及VAS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淀粉酶、BMI及VAS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患者有5例发生不良反应,观察组有3例发生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25,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可以明显降低SAP患者腹内高压发生率,调节并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对疱疹性咽峡炎患儿进行CD3+、CD4+、CD8+淋巴细胞和IgG、IgA、IgM及补体C3、C4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检测3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外周血CD3+、CD4+、CD8+淋巴细胞和IgG、IgA、IgM及补体C3、C4的含量变化,并和30例健康儿童比较。结果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组与健康儿童组比较,CD3+.CD8+明显增高(P〈0.05),CD4+及CD4+/CD8+比值均明显降低(P〈0.01),IgG、IgA、IgM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补体C3、C4的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存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失调,血清免疫球蛋白的降低可能与辅助诱导性T细胞亚群(CD4+)的减少和T抑制细胞(CD8+)数量增多和(或)功能不足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外周血补体、T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的变化。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5例UC患者(UC组)和15例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水平,用血清免疫球蛋白分析仪经快速免疫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和补体(C3、C4)水平。结果UC组CD3^+T淋巴细胞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UC组CD4^+及CD8^+T淋巴细胞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UC组CD4^+与CD8^+的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UC组补体C4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UC患者存在T细胞亚群和补体的改变。  相似文献   

14.
杨青茹  张敬浩  武焱旻  张建廷 《中外医疗》2013,(36):105-106,108
目的 探讨谷氨酰胺对重症肺炎患者肠黏膜屏障的作用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入选的重症肺炎病例分为对照组和谷氨酰胺组,谷氨酰胺组在治疗中加用丙氨酰谷氨酰胺20 g加入复方氨基酸500 mL中静滴,1次/d.而对照组仅加用复方氨基酸500 mL静滴,1次/d.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天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二胺氧化酶(DAO)、血清IgG、IgM、CD4+、CD8+、CD4+/CD8+水平.结果 治疗前两组DAO值无差异,治疗后对照组DAO值较治疗前升高(P<0.05),而谷氨酰胺组变化不明显.谷氨酰胺组治疗后DAO值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水平(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对照组血清IgG水平没有明显变化,但IgM水平增高(P<0.05);谷氨酰胺组IgG和Ig M水平均在治疗后显著增高(P<0.05),并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水平(P<0.05).对照组CD4+和CD8+淋巴细胞百分比及其比值(CD4+/CD8+)在治疗后均没有显著变化;而谷氨酰胺组在治疗后CD4+淋巴细胞百分比及CD4+/CD8+比值显著上升(P<0.05),且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 谷氨酰胺对重症肺炎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起到保护作用,同时可促进患者免疫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腹部外科围手术期新生儿免疫功能的临床变化.方法 选取2009年8月至2010年8月间行腹部手术的新生儿患儿20例(观察组),检测T 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的百分率、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补体C3和sIL-2R的水平.选取同期体检的足月新生儿2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术前外周血CD3+、CD4+、CD4+/CD8+、IgG、IgA、IgM与正常对照组儿童相比较明显降低(P<0.01或P<0.05),sIL-2R明显升高(P<0.01或P<0.05);术后第1天患儿外周血CD4+、CD4+/CD8+、IgG、IgA、IgM及补体C3 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而sIL-2R又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术后第7天CD3+、CD4+、CD4+/CD8+、IgG、IgA恢复至正常对照组水平,sIL-2R下降至术前水平,但仍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 新生儿腹部外科围术期患儿免疫功能低下,手术创伤可加重抑制免疫功能,临床上应注意围术期免疫功能的保护和改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配方营养素对母乳喂养婴儿骨密度(BMD)和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5月在武义县妇幼保健院接生的婴儿7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n=25)、B(n=28)、C(n=21)3组,A组采取组方喂养方案(即母乳喂养联合配方营养素),B组进行单纯性的母乳喂养,C组在母乳喂养的基础上补充外源性维生素D(VD);分别于出生时及6、12月龄时,检测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及测定T细胞亚群(CD3+、CD4+、CD8+)比例、BMD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组婴儿6、12月龄时血清1,25(OH)2D3、IgA、IgG、IgM水平和CD3+、CD4+T淋巴细胞比例及BMD水平均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婴儿6月龄时血清1,25(OH)2D3、IgA、IgG、IgM水平及CD3+、CD4+T淋巴细胞比例均高于B组,12月龄时仅血清1,25(OH)2D3水平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6、12月龄时BMD水平与B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纯性的母乳喂养婴儿表现出较低的维生素水平和BMD;补充单一的VD虽然能够提高婴儿的血清1,25(OH)2D3水平,但对免疫球蛋白和BMD的作用相对受限;而配方营养素可同时提高婴儿的免疫球蛋白和BMD水平,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妊娠期肺炎支原体(MP)感染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 选择非妊娠期健康妇女35例为对照组,41例为正常妊娠组,37例为妊娠期感染MP组.分别对各组妇女进行体液免疫功能(IgG、IgM、IgA、C3、C4)和细胞免疫功能(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CD3+、CD4+、CD8+、CD4+/CD8+)检测.结果 (1)正常妊娠组IgG、IgM、IgA、C3、C4较对照组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感染MP后IgG水平升高,但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感染MP后IgM、IgA、C3、C4升高,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正常妊娠组CD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妊娠组CD4+、CD4+/CD8+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妊娠组CD8+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妊娠期感染MP后,CD3+、CD4+、CD4+/CD8+较正常妊娠组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中CD8+呈显著性持续升高.结论 妊娠期感染MP后可引起体液免疫功能亢进、免疫应答不平衡、补体系统激活,以及细胞免疫功能受到严重抑制.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免疫功能的变化,以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和病理妊娠,确保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8.
胸腺肽对老年呼吸道感染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树锋  段小嬿  陈英 《广西医学》2010,32(3):283-284
目的探讨胸腺肽治疗老年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方法将108例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52例用常规治疗,治疗组56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滴胸腺肽60mg,1次/d,2周为1疗程治疗。治疗前、后检测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并观察治疗组治疗前后补体C3、C4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水平显著升高,CD3^+、CD4^+、CD4^+/CD8^+细胞数高于治疗前并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补体C3明显升高(P〈0.05)。结论胸腺肽辅助治疗能提高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免疫功能,临床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广西地区反复呼吸道感染(RRI)儿童维生素A、E水平及其与免疫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并诊断为RRI的268例患儿为观察组,本院同期体检的134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儿童血清维生素A、E水平,细胞免疫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和NK细胞比例)及体液免疫指标[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进一步比较RRI患儿维生素A、E正常与缺乏者的免疫功能指标,分析RRI患儿维生素A、E与免疫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维生素A、E水平和正常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CD3+、CD4+、CD4+/CD8+、CD19+和IgG、Ig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CD8+高于对照组(P<0.05),而NK细胞比例和IgM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RRI患儿维生素A正常者CD3+、CD4+、CD4+/CD8+和IgG、IgA水平均明显高于维生素A缺乏者(均P<0.05);而CD8+、CD19+、NK细胞比例和IgM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维生素E正常与缺乏患儿各项免疫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RRI患儿维生素A、E水平与CD3+、CD4+、CD4+/CD8+和IgG、IgA水平均呈正相关(均P<0.05),与CD8+、CD19+、NK细胞比例和IgM水平均未见相关性(均P>0.05)。结论广西地区RRI患儿血清维生素A、E水平及免疫功能指标均降低,两者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吴伟  宣璐  李幼华 《现代实用医学》2009,21(9):1001-1002
目的探讨复发性口疮(RAU)的免疫学发病机理。方法测定85例RUA患者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CD8+、CD4+、CD4+/CD8+、CD3+、NK、CD19,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补体C3、C4的含量,并与85例正常对照组做比较。结果RAU患者患病期外周血CD8+、CD3+、NK值较正常组高(P〈0.01),CD4+值、CD4+/CD8+比值较正常组低(P〈0.01),CD19值较正常组略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RAU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补体C3、C4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RAU的发生与患者全身和局部免疫状态关系密切,提示需要通过治疗改善患者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