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根据国家加快建设紧急避险系统的要求,结合楠木煤矿具体状况及井下人员分布地点,经分析,选择了适用于楠木煤矿紧急避险设施的类型;通过比较,选择了避难硐室合理布置地点,对避难硐室主体结构、专用管路供氧及制冷净化系统等系统进行设计,得出了以专用管路供氧+避难硐室的方案设计,该系统成本较低,建设周期短,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2.
通过解读安监总煤装[2011]15号、[2012]15号、[2013]10号三个文件,对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三个阶段的建设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与分析,认为三个文件使避险系统的建设方案逐步得到了适当、合理的简化。并通过计算说明,对于一般的矿井,采用安全的专用管路为井下避难硐室通风供氧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投资下降约60%,为企业减轻了压力。  相似文献   

3.
以塔西河煤矿实际情况为例,详细介绍了特殊地理位置情况下紧急避险系统布置方法,在分析矿井实际情况和人员分布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永久避难硐室、临时避难硐室和专用管路相结合的紧急避险设施布置方案,并介绍了避难硐室和专用管路设计细节和具体布置方式,为类似矿井紧急避险系统建设提供了参考性依据。  相似文献   

4.
煤矿安全需要加强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以国投煤炭郑州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国投登封教学三矿)紧急避险系统设计和建设为背景,提出了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结构,介绍了永久避难硐室的结构和各子系统的功能,讨论了避难硐室与其他五大系统的关联性,以及避难硐室的日常管理和维护。  相似文献   

5.
供氧系统是避难硐室关键组成部分,用来保障逃生人员长时间生存等待救援,供氧系统的建设多种多样,主流的供氧系统方式有井下压缩供氧、专用管路供氧、地面钻孔供氧。为了选择安全和经济的避难硐室供氧方式,以遵义某煤矿为背景,建立评价模型,使用未确知理论对避难硐室供氧方案进行选择。计算结果表明:压缩供氧,专用管路供氧和钻孔供氧的优越度分别为1.234,2.922,2.506,可判定专用管路供氧最优,其次是钻孔供氧,最后是压缩供氧,据此现场优先选择专用管路供氧。  相似文献   

6.
以葫芦素矿井为实例,介绍了深立井大井田的千万吨级矿井紧急避险设施建设模式。提出了采用井底压风管路连接方式铺设避难硐室专用供氧管路,既保证安全,又节约投资。针对工作面推进距离长的特点,采用每隔1 000 m布置1个临时避难硐室,提高工作面抗灾逃生能力。对于类似矿井紧急避险系统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根据《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对乌兰煤矿永久避难硐室供电系统进行研究,设计了双电源供电系统,使井下电源与地面钻孔电源可在5s内实现自动切换。通过分析井下瓦斯爆炸灾害提出了井下电缆采取深埋500mm的保护措施,在明确硐室内设备功率的基础上,计算电缆电压损失,确定地面及井下电缆引进避难硐室内的距离范围不超过1500m。同时提出了地面钻孔及其内部套管布置方案,并确定钻孔内电缆的下放方式及固定方式。硐室现场的安全供电证实了此套供电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模式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分析我国煤矿井下安全开采状况,可能发生的灾害事故类型及特点、人员分布、避险需求等因素的基础上,探讨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设计原则,确定避险设施的类型,设计建设了"永久避难硐室﹢临时避难硐室﹢过渡站+安全绳"的井下硐室紧急避险系统。该系统具有投资少,安全可靠,适合于我国煤矿井下作业人员多等特点,满足突发紧急情况下矿工安全避险需要。  相似文献   

9.
针对唐口煤矿的生产技术条件,从提升矿井安全保障能力出发,设计了唐口煤矿紧急避险系统;紧急避险系统由永久避难硐室、临时避难硐室和可移动式救生舱组成;井下紧急避险设施的设计和建设要充分考虑采掘接续计划、围岩和地压情况及安全生产实际,要与供氧系统子系统、环境监测监控系统等有效结合;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应用,可增强井下职工的安全感,有效保障煤矿企业的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10.
《煤炭技术》2017,(10):165-168
为防止煤矿井下火灾、爆炸、突出等灾害事故发生,减少人员伤亡,实现矿井的安全高效开采,对井下进行紧急避险系统建设十分必要。对紧急避险系统进行整体分析、优化,并结合矿井避灾路线,设计出合理的避难硐室以及避难硐室内的基础设施。结果表明:避难硐室的建设能够保证井下工作人员在受到灾害时给予充分安全的避灾场所。紧急避难硐室的建设在煤矿安全高效生产上值得进一步探讨与应用。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上湾煤矿为例对井下紧急避险系统中永久避难硐室的位置、支护、设备等进行浅析,按照“简单实用”的原则,提出针对性的方案。关键词:永久避难硐室、布置原则、支护方式。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矿用救生舱的总体结构,着重介绍了救生舱舱体加工工艺方案,在实际生产中,根据舱体的结构特点,设计了专用工装胎具、采取了相应的加工工艺措施,从而保证了产品的质量,提高了效率,降低了因矫形和返修所带来的成本,提升了产品精细化水平。  相似文献   

13.
本文系统地总结了国内外避难硐室的建设现状,剖析了避难硐室建设中存在建设规模和相对数量不足、安全功能的辐射范围有限、逃生路线的可靠性较差等问题,基于系统化、多元化、高效化等原则提出构建避难硐室系统的建议,即合理确定避难硐室系统的总规模、科学规划避难硐室数量及其位置分布和优化逃生路线,提高避难硐室系统的安全辐射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为了促进我国避灾硐室的发展,以某矿山避灾硐室的具体设计为例,介绍避灾硐室建设的基本要求及技术要求,重点阐述避灾硐室的位置选择、结构构成、系统功能及应配备的设备等方面,为矿工逃生提供中转站,有效地避免或降低矿山发生事故时造成的人员伤亡.  相似文献   

15.
胡滨 《中州煤炭》2020,(2):1-5,9
为进一步减少煤矿事故发生后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在分析国内外煤矿井下避难系统发展的基础上,以何家塔煤矿井下避难硐室系统的构建设计与应用为例,详细介绍了井下避难硐室系统的分类、结构构成、功能需求和配套设施等,并通过紧急避险疏散时间的校验计算,提出避难硐室距离采掘工作面以不超过1 000 m为宜,且应按照“地面最安全,先逃生后避险”原则进行避险救援,为国内其他矿井避难硐室的构建应用和相关标准的制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矿山井下紧急避险系统作为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关键技术具有重要意义。以会泽分公司避难硐室建设为例,在对矿山紧急避难路线进行三维设计的基础上,根据额定人员及国家规范对避难硐室内部结构、尺寸及断面形状进行了设计,并对避难硐室内部关键子系统如供氧系统、监测监控系统、压风自救系统和环境控制系统等系统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设计规范、安全可靠、经济适用,可为矿山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曾泰 《煤矿安全》2013,44(3):115-117
依据泰山隆安煤业有限公司顶底板条件好的特点,结合采区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个简单、实用、可靠、节约的煤矿井下永久避难硐室设计方案。为相似条件煤炭企业今后永久避难硐室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矿井避灾硐室应用浅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促进中国避灾硐室的发展,对国外避灾硐室的应用进行浅析是必要的。论文首先简要介绍了避灾硐室在国外的应用情况,然后从避灾硐室的设计、避灾硐室的内部设备、仪器和功能方面进行了阐述,最后提出了避灾硐室在中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陈朋磊 《中州煤炭》2019,(11):118-122
为了解决库里火沙兔煤矿坚固性粉砂岩巷道掘进困难问题,采用超高速相变致裂技术,分析了超高速相变致裂原理以及相变破岩技术优势,以1435采区永久避难硐室为试验工作面,根据试验工作面地质特点,对楔形掏槽眼进行了布置,对工作面进行了超高速相变致裂技术。研究得出,相变致裂能够有效进行楔形掏槽试验,并且能量过剩,起爆能量远远超过设定的抵抗线,但存在工作效率差,需改进施钻设备和施钻工艺,达到在坚固性粉砂岩快速掘进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As one form of the energy resources, coal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Due to the particularity in coal mine production, mine accidents some time occur in countries all over the world, which result in large casualties and economic losses. As equipment that can provides the miners with an emergency shelter when the coal mine accidents occur, the underground coal mine refuge chamber is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y coal mine enterprise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refuge chamber is increasingly widespread. The general functions, the classification, and the successful applications of the underground coal mine refuge chamber are illustrated first, and the research significance on the underground coal mine refuge chamber is stated. Following, the development status quo at home and abroad for the refuge chamber is introduced. Then, the implementation methods for the key functions of the underground coal mine refuge chamber are demonstrated. Finally, the prospec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nderground coal mine refuge chamber is sta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