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松节油及α-蒎烯和β-蒎烯的臭氧化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松节油的主要成分是 α-蒎烯和 β-蒎烯 ,经臭氧化反应后分别生成蒎酮醛和诺蒎酮的前提化合物 [1] ,它们是合成珍贵香料鸢尾酮和 4-异丙基环己酮衍生物等香料的中间体 .α-蒎烯和 β-蒎烯在气相中的臭氧化反应动力学 [2 ]和 β-蒎烯的液相臭氧化反应 [3]已有研究 ,但 α-蒎烯和 β-蒎烯混合物以及松节油在溶液中的臭氧化反应选择性未受到关注 ,影响了松节油的直接臭氧化深加工利用 .采用松节油直接臭氧化是降低由 α-蒎烯合成鸢尾酮成本的重要途径 .本文通过 α-蒎烯和 β-蒎烯二元混合物及松节油在乙醇中的臭氧化反应的实时反应物浓度分析 …  相似文献   

2.
α-蒎烯/β-蒎烯共聚物合成与表征;松节油;α-蒎烯;萜烯树脂;阳离子聚合  相似文献   

3.
松节油是我国的一大资源,它的主要组份是α-蒎烯和β-蒎烯,这两种化合物均为合成香料、医药和萜烯树脂等的重要化工原料,它们的分离和转化常常需要准确的化学热力学数据。由于文献中这些数据不全或准确性较差,有必要进行新的测定.本文报导了α-和β-蒎烯蒸发焓的测定结果。实验部分1.样品α-和β-蒎烯是从松节油中经分离制得的产品,由中山大学化学系提供,并进一步用Per-  相似文献   

4.
在顶空瓶中加入水样10.0 mL、氯化钠3 g和20.0 mg·L^(-1)内标溶液10.0μL,选择涂层为120μm二乙烯苯/聚二甲基硅氧烷的箭形固相微萃取头,于50℃萃取30 min,脱附的气体用DB-1毛细管色谱柱分离,质谱仪检测,内标法定量。结果显示:松节油的主要成分为α-蒎烯,还有少量莰烯、β-蒎烯和柠檬烯等;松节油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5.0~100.0μg·L^(-1),检出限(3.143s)为0.6μg·L^(-1);对空白样品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为95.9%~98.0%,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3.7%~4.3%;方法用于实际样品分析,结果均未检出松节油。  相似文献   

5.
Pd/C催化松节油异构反应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松节油是经松脂蒸馏分离出的中性油,其主要组分是α-蒎烯和β-蒎烯(C10H16)双环单萜烯[1].蒎烯可以开环异构为柠烯、莰烯单环萜烯.  相似文献   

6.
<正> α-蒎烯也许是自然界分布最广的萜烯,迄今已在约400余种植物精油中发现其存在。α-蒎烯是香料和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以其为出发点的合成香料和化工产品有数十种,其中产量最大和销路最广的是樟脑、松油醇和龙脑这三大产品。目前,人们主要从松节油制取α-蒎烯。尽管一个可供选择的办法是从异戊二烯合成这类单萜,因为石油化  相似文献   

7.
<正> 前言蒎烷是松节油的主要成份蒎烯经加氢而得,目前生产上多以Raney镍为催化剂,用高压釜进行液相加氢来生产蒎烷。为了实现加氢过程连续化,我们研究了适用于固定床的蒎烯气相加氢催化剂。由于蒎烷是医药、合成橡胶引发剂,特别是合成香料重要的中间体,因此对于蒎烯加氢催化剂早有研究,近年来有关α-蒎烯选择氢化为顺式蒎烷的报导较多。目前在萜类化学上利用沸石分子筛的实例还很少,如有用于α-蒎烯和β-蒎烯的分离,也有  相似文献   

8.
β-蒎烯氧化反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松节油中β-蒎烯的氧化反应的研究进展。目前研究的氧化方法有高锰酸钾氧化、环氧化、四醋酸铅氧化、臭氧氧化、光敏氧化和二氧化硒氧化等。通过各种氧化方法,β-蒎烯可用于合成诺蒎酸、诺蒎酮、2,l0-环氧蒎烷、水芹醛、紫苏醇、紫苏醛、紫苏葶、桃金娘烯醇等。  相似文献   

9.
DUSY沸石催化α-蒎烯异构化的溶剂化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脱铝超稳Y沸石(简称DUSY)催化α 蒎烯异构化反应是固 液多相催化反应。α 蒎烯是松节油的主要成分,具有特殊的双环双键结构。DUSY是八面沸石经改性后的固体酸催化剂,它主要用于石油化学工业的精细化学品的合成。我们曾报道了DUSY沸石催化α 蒎烯的异构化反应及其动力学特征[1 3]。本文研究了脱铝超稳Y沸石(DUSY,SiO2/Al2O3=8 61)在介电常数不同的溶剂中催化α 蒎烯异构化反应,考察了在不同溶剂中,反应时间、温度对转化率、产物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介电常数较大的极性溶剂四氢呋喃,对反应更为有利。1 实验部分1 1 原料…  相似文献   

10.
张招贵 《应用化学》1990,7(2):60-61
β-蒎烯是一个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但我国松节油中的β-蒎烯含量甚少,主要为α-蒎烯·将α-蒎烯异构化成为β-衍生物已有许多报道。本文将三乙基硼氨合物或三乙基苄基铵合硼烷使之与α-蒎烯反应成二(3-蒎烷基)硼烷,再经热异构重排成二(10-蒎烷基)硼烷,最后与双戊烯进行置换反应,顺利地制得了β-蒎烯。与Brown的方法相比,本法简便、安全,并且用我国合成樟脑生产中的副产物双戊烯代替了十二烯-(1)。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了以(-)-α-蒎烯为主要成分的松节油作原料,通过十四步反应合成了(1R,3R)-(+)-反式菊酸甲酯,每步反应的得率都在60%以上,总得率10.8%.反应操作方便,条件温和,对合成路线中的有些反应作了一些比较和讨论.化合物3—9都是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2.
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技术,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了火炬松枝条和针叶中的挥发性化合物,共鉴定了30种化学成分。其中枝条中分离鉴定出21种挥发性成分。主要成分为α-蒎烯、β-蒎烯、β-月蒎烯、反式-石竹烯、β-杜松烯、大根叶烯-D;针叶中分离鉴定出24种挥发性成分,主要成分为α-蒎烯、β-蒎烯、β-月桂烯、β-水芹烯、异长叶烯、反式-石竹烯、α-律草烯、大根叶烯-D、双环吉马烯和双环榄香烯。  相似文献   

13.
以天然产物松节油的主要成分a-蒎烯和醇为原料,二氯甲烷为溶剂,N,N-二甲基-4-氨基吡啶(DMAP)催化下经臭氧化分解反应,一锅法合成了6种蒎酮酸酯类化合物,反应温度为40℃,反应时间为4h,6种蒎酮酸酯产率均在60%以上.该方法操作简便,条件温和,且产率较高,是合成蒎酮酸酯类化合物的一种简易可行的方法.采用1H NMR,IR,MS对6种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4.
报道了以(-)-α-蒎烯为主要成分的松节油作原料,通过十四步反应合成了(1R,3R)-(+)-反式菊酸甲酯,每步反应的得率都在60%以上,总得率10.8%.反应操作方便,条件温和,对合成路线中的有些反应作了一些比较和讨论.化合物3-9都是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120℃时Pd/C-H2SO4协同催化松节油直接异构-歧化反应产物进行分析鉴定,共分离出45个峰,初步鉴定出37个化合物,其中主要产物为单环单萜烃对伞花烃和双环单萜烃蒈烷;主要副产物为莰烯、葑醇、苧烯、莰醇、顺式-1-甲基-4-(1-甲乙基)-环己烯醇、蒈烯、异龙脑、对孟烷-8-醇及2,6-二甲基-2-辛烯等;其相对质量分数分别为:51.42%、27.62%、4.65%、2.29%、2.28%、1.25%、0.46%、0.38%、0.37%、0.35%及0.33%。分析结果表明,在松节油直接催化异构-歧化反应过程中,其主要成分双环单萜蒎烯的异构及分子间氢转移歧化反应为主反应,并伴随深度开环异构、水合重排等副反应,倍半萜几乎不发生反应,蒎烯转化率为99.14%,对伞花烃选择性为57.46%。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利用电子顺磁共振(ESR)自旋捕获技术研究9,10 二氰基蒽(DCA)敏化α-蒎烯(αP),β-蒎烯(βP)光氧化反应.提供了在乙腈中α-蒎烯和β-蒎烯的光氧化反应过程中存在超氧负离子基(O2-)和单重态氧(1O2)的直接证据;在四氯化碳溶剂中只捕获到1O2;在正己烷中没有捕获到O2-1O2.ESR实验结果进一步证明在乙腈中光敏氧化反应的1O2可能来自O2-和反应底物α、β-蒎烯正离子自由基之间的电荷复合(CR).  相似文献   

17.
N,N-二乙基蒎酮酸酰胺合成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松节油的主要成分α-蒎烯在十二烷基硫酸钠的乳化作用下用高锰酸钾氧化,生成蒎酮酸。研究了氧化过程中各种反应因素的影响,得出较适宜的反应条件,蒎酮酸的收率在60%以上。蒎酮酸经过酰氯化后再和二乙胺反应,合成了可能有生物活性的N,N-二乙基蒎酮酸酰胺。  相似文献   

18.
基于顶空/气相色谱-串联质谱(HS/GC-MS/MS)建立了驱蚊贴、驱蚊扣、驱蚊手环等新型驱蚊产品中35种挥发性致敏芳香剂的分析方法。35种物质经中等极性色谱柱Agilent DB-17MS分离,采用电子轰击源(EI源)通过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检测。考察了37个新型驱蚊样品在顶空温度分别为40℃和100℃时的筛查结果,40℃顶空条件下筛查出α-蒎烯、β-蒎烯和D-柠檬烯等14种致敏芳香剂,此外,100℃时还检出香叶醇、香芹酮等其它12种致敏芳香剂。以儿童用驱蚊贴和驱蚊扣为例,比较了不同顶空温度对各目标化合物响应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40℃时α-蒎烯、β-蒎烯和D-柠檬烯等8种致敏芳香剂的响应强度小于100℃时。对37个样品在40℃平衡温度下的半定量分析表明,α-蒎烯、β-蒎烯、D-柠檬烯等9种致敏芳香剂的检出率最高,其中α-蒎烯和D-柠檬烯的最高响应强度大于106。选择驱蚊贴和驱蚊扣进一步考察了α-蒎烯、β-蒎烯、D-柠檬烯、薄荷醇和樟脑5种致敏芳香剂在40℃下放置不同时间的挥发规律,发现α-蒎烯、β-蒎烯和D-柠檬烯放置12 h的响应强度为初始的20%~21%,薄荷醇和樟脑放...  相似文献   

19.
乙酰丙酮氧钒催化氧化α-蒎烯一步转化成龙脑烯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肖毅  黄红梅  毛丽秋  周亮  徐琼  王季惠  尹笃林 《应用化学》2010,27(11):1272-1275
以乙酰丙酮氧钒为催化剂,过氧化氢为氧化剂,研究了由α-蒎烯直接合成龙脑烯醛的反应。考察了溶剂、温度、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酰丙酮氧钒与H2O2反应得到的高价态V5+是优良的氧化还原-Lewis酸双功能催化剂,易使α-蒎烯经氧化、2,3-环氧蒎烷异构得到龙脑烯醛。在n(H2O2):n(α-蒎烯):n(乙酰丙酮氧钒)=2.5:1:0.01、反应温度为20℃、丙酮为溶剂、反应2h条件下,α-蒎烯转化率为50.2%,龙脑烯醛的选择性达58.7%,反应6h后α-蒎烯转化率可达73.0%,主要产物龙脑烯醛和马鞭草烯酮的选择性分别为47.2%和13.2%。  相似文献   

20.
用交联毛细管柱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GC/MS/MSD)联用技术测定小叶桉精油的化学成分,从中鉴定出67种化合物,主要成分为:桉树脑、α-蒎烯、β-蒎烯、桧烯和特丁基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