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乙型肝炎血源疫苗不同免疫剂量阻断新生儿母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庆洪  荆庆 《病毒学报》1991,7(12):56-60
  相似文献   

2.
HBsAg阴位母亲的新生儿,按0,1、6月程序分别接种10-10-10μg(1组)、20-10-10μg(2组)和30-10-10μg(3组)乙型肝炎血源疫苗。第一针后一年,检查抗-HBs阳转率,分别为87.60%,90.64%和88.97%,无统计学显著差异。3针10μg组免疫后l~4年抗-HBs阳性率分别为88.31%、81.08%、80.10%和78.39%,虽稍下降,但无统计学显著差异。3个剂量组HBsAg阳性率分别为0.71%,0.49%和0.74%,说明HBsAg阴性母亲的新生儿,用国产血源HBsAg疫苗免疫以10μ×3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3.
不同批号乙型肝炎血源疫苗的免疫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北京和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不同批号的乙型开炎血源疫苗,免疫HBsAg和HBeAg均阳性母亲及HBsAg阴性母亲的新生儿,以及不同年龄的儿童和成人HBV易感者,程序为0、1、6个月。在第一针后9~12个月采血,用RIA法检测抗-HBs,S/N≥10.0为阳性。观察不同批号疫苗兔疫后的抗-HBs阳转率。6个批号的疫苗,以30、10、10μg和30μg×3剂量免疫HBsAg和HBeAg均阳性母亲的新生儿210人,抗-HBs阳转率为74.46%~84.09%,7个批号以10μg×3免疫阴性母亲的新主儿1510人,抗-HBs阳转率为80.29%~96.24%;3个批号以10μg×3免疫易感儿童238人,2号批号以10μg×3疫易感成年人127人,抗-HBs阳转率前者为87%~100.0%,后者为90%~96%。如按S/N≥2.1计算,抗-HBs阳转率可全部达到90%以上。提示我国生产的乙肝疫苗对各年龄人群都有较好的免疫反应,个别批号间有些差异,但经统计处理多无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4.
比较了四组乙型肝炎血源疫苗不同剂量和不同免疫途径的免疫效果。每组对象为6~7岁儿童30~50人。每人三剂疫苗,程序为 0、1和6个月。其中10μg肝注组免疫三针后1个月和3年,抗HBs阳住率均为100%;而3μg肌注组仅为78%和40%;5μg肌注组和3μg皮内接种组的抗-HBs阳性率在89%~100%之问。免疫后18个月做抗-HBs相对定量,各组mIU/ml的GMT由高到低依次为10μg肌注组、3μg皮内组、5μg肌注组和3μg肌注组。由此可见,对学龄前HBV标志阴性的儿童进行免疫,在各组中以10μg疫苗肌注效果最佳,而3μg肌注无实用价值。如考虑到疫苗费用,则5μg肌注或3μg皮内注射也不失为可取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乙型肝炎疫苗和高价抗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均已研制成功,并开始大量生产使用,这是近年预防医学和生物制品研究的两项重大突破;它使人类在征服全球性重大传染病方面又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近十年来的研究已完全确认,上述两大制品在预防高危人群乙肝感染和阻断暴露后人群(如乙肝带毒母亲的婴儿)的乙肝带毒,卓有成效。这两大生物制品的有计划大量生产和正确使用,将会根本改变乙肝的流行状况,使控制和甚至消灭乙肝成为可能。现就国内外乙肝疫苗,高价乙肝免疫球蛋白的研究、生产和应用现状及乙肝母婴传播的免疫阻断等有关问题,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6.
少年儿童接种乙型肝炎血源疫苗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15岁的HBV易感儿童,按0、1、6月程序接种10μg×3乙型肝炎血源疫苗(北京生研所批号8615-1A、8722-2)。接种后1~2年他们的抗-HBs阳转率为~92%,无一例HBsAg阳转;未接种疫苗的对照组儿童,抗-HBs阳转率仅2.08%~2.60%,HBsAg阳转率分别为3.23%和2.08%。流行病学保护效果良好。易感少年儿童接种乙型肝炎血源疫苗将加快控制乙型肝炎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乙型肝炎血源疫苗的免疫策略和成本效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比较了6种新生儿血源乙型肝炎疫苗的免疫方案,其中一种只免疫HBsAg阳性母亲的婴儿效果最差,群体有效率仅17.79%,成本效益比值亦低。其它5种方案都是对全部新生儿进行免疫,效果均好。这5种方案是10μg与3μg两种剂量的不同组合,其中用10μgg3JI疫者成本效益比值最高,有效率为78.61%。HBsAg阳性母亲新生儿按30μg×3,而阴性母亲婴儿首剂用30μg,第2、3剂各10μg,有效率高达87.47%,但成本效益比值最低。应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水平与群众的承受能力,对各地区选用不同的新生儿免疫方案。  相似文献   

8.
9.
应用乙型肝炎疫苗阻断围产期乙型肝炎病毒的母婴传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993名HBsAg携带者母亲所生新生儿,以768名新生儿为试验组,226名新生儿为对照组,试验组分别注射HBsAg血源性氢氧化铝佐剂疫苗,乙型肝炎高价免疫球蛋白(HBlg)或疫苗加HBIg,对照组注射安慰剂,所用疫苗为国产81-2、82-1-2、83-1和美国NIHA9,观察表明,出生后六个月,试验组各批疫苗的保护率为60~93%,以83-1批为最高;疫苗加HBIg的保护效果与疫苗相似,HBIg组亦有70%的保护效果,以上结果证明单独应用HBsAg疫苗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是理想的。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大规模乙型肝炎血源疫苗免疫的效果考核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上海、广东、湖南、河北四省市试点区200万人口中,每年用乙型肝炎血源疫苗免疫新生儿3万人。四省市四年平均接种率为91%~95%。除上海地区对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的免疫剂量为20μg×3外,其余地区大多来用10μg×3。免疫后1至2年和3至4年期间两次考核免疫效果。免疫后3~4年检检测省市HBsAg阳性率平均为1.78%,同免疫前本底对照的16.2%相比,下降88.98%(82.68%~92.71%)。上海4岁婴儿HBsAg阳性率降至0.98%,比免疫前本底对照的9.38%降低89.57%。四年后抗HBs阳性率在67.8%~81.6%之间。本项研究表明,新生儿血源乙型肝炎疫苗普遍免疫的效果极佳。如普遍使用10μg剂量,HBsAg阳性率可从10%下降至2%~3%左右。结合其它研究结果,如对HBsAg阳性孕妇的新生儿首剂使用30μg免疫,或加用HBIg,则新一代人HBsAg阳性率将降至1%以下。  相似文献   

11.
本文观察了102名新生儿出生后至18月龄的HBV血清学指标的动态变化,婴儿分成乙型肝炎疫苗按种组(63人)和对照组(39人), 观察期间HBsAg始终阴性的70名婴儿,出生后6、12和18月龄的抗-HBc阳性率依次为90%、30%和4.3%;而HBsAg阳转的27名婴儿,18月龄时抗-HBc全都阳性,但仅有6名婴儿在6月龄时测出IgM抗-HBc,疫苗接种组婴儿出生后1、3、6、12和18月龄的抗-HBs阳性率,依次为28.6%、76.2%、77。8%、82.5%和82.5%;对照组婴儿18月龄时抗-HBs阳性率仅为12.8%。  相似文献   

12.
乙型肝炎病毒的水平传播和围产期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上海、河北、黑龙江和四川四省市调查了4 500名子女及其母亲的HBsAg阳性率。结果表明,HBsAg阳性母亲的子女,受水平和围产期传播的共同作用,其HBsAg阳性危险性显著高于单纯受水平传播作用的HBsAg阴性母亲的子女。HBsAg阴性母亲的74名HBsAg阳性子女,二年后11人转阴,年龄越大,阴转率呈越高的趋势,而HBsAg阳性母亲的31名阳性子女仅1例转阴,即后者的携带率(96.77%)高于前者(85.13%)。但就人群中HBsAg阳性和携带者的构成而言,仅32.25%的HBsAg的携带者,来源于受双重传播作用的HBsAg阳性母亲。换言之,水平传播的权重明显大于围产期传播,故阻断围产期传播的同时还应预防水平传播。  相似文献   

13.
对78名HBsAg携带者母亲的新生儿系列血清,用ELISA检测抗-HBc·IgM,有5名出生后48小时血清阳性滴度在1:1,000以上,占6%。有3名母血HBeAg阳性的新生儿,其脐血、出生后48小时足跟血及以后的连续血清标本HBsAg均阳性,且滴度趋于升高。母血抗-HBc·IgM均阴性。认为前者可能为HBV眙内感染,后者为母血通过胎盘溃面直接进入胎儿血循环所致。  相似文献   

14.
在黑龙江省农村10个屯,对全人群进行HBV血清学普查。对查实的1004名易感者,不分年龄性别,都按10μg×3,0、1、6个月程序接种乙型肝炎血源疫苗。免疫后满3年,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HBV感染指标。结果抗-HBs阳转率(S/N≥10.0)为81.97%,抗-HBs水平(S/N GMT)为111.92;保护率为82.43%,抗-HBc下降38.58%。对加速改变我国乙型肝炎高发区的现状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1986~1958年,对广东3个城市1~5岁儿童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做横断面调查的基础上,给新生儿普种乙型肝炎血源疫苗。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1针,1、6个月接种第、3针,每针10μg,共接种1万余名。免疫后抽查HBsAg阳性母亲新生儿血380人份,HBsAg阴性母亲新生儿血1466人份。同时采集同期出生的未免疫的新生儿血116份作为内对照。以放射免疫法(RIA)检测HBV指在。结果,新生儿免疫后1~5年,标化抗-HBs阳转率为67.3%~79.1%。免疫后1~5年HBsAg阳性率与免前HBsAg阳性率比较,其保护率为65.8%~92.1%;与平行内对照的HBsAg阳性率比较,保护率为58.6%~88.1%。且发现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随免疫年限延长,HBsAg阳性率有降低趋向。  相似文献   

16.
以中试连续生产的6批乙肝基因重组疫苗(R—Hepavac—B)免疫儿童和成人,每剂10μg,3批苗按0、1、6月,另3批苗按0、1、2月方案接种。每批分别接种8~10岁儿童51~66人,6批共363人,18~20岁成人46~52人,6批共287人。同时用两批血源苗作对照,分别接种儿童共85人,成人84人。又用其中89—10批HBsHg含量为20μg/ml的疫苗,按20μg×3,0、1、6月方案接种HBsAg和HBeAg双阳性母亲所生婴儿36名,HBsAg阳性母亲的婴儿19名。结果显示,10μg重组疫苗3针后,无论儿童和成人其抗HBs抗体阳转率均为100%,而对照,儿童成人各有1例未阳转。儿童按0、1、6方案接种者,其抗体GMT为363.8~470.5mIU,按0、1、2方案接种者,为150.8~195.5mIU。前者高于血源苗对照,而后者持平。成人0、1、6方案GMT为189.4~247.2mIU,0、1、2方案为87.9~96.3mIU,均略低于血源苗对照.经复测,此批血源苗含量为15μg/ml,高于基因苗含量,可能是造成以上结果的原因。母婴阻断结果显示,双阳性母亲子女36人,3针免后86.1%(32/36)的婴儿获得保护。单阳性母亲子女19人全部获得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