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女,22岁,身高162cm,体重46kg。劳累后胸闷气急,两眼黑蒙10余年,加重5个月。查体:主动脉瓣区可闻及Ⅲ/6级泼水样舒张期杂音,向心尖方向传导。二尖瓣区可闻及Ⅲ/6级吹风样杂音。彩超检查及逆行主动脉 左室造影均提示:主动脉瓣上狭窄(最窄处内径0.5~0.6cm,跨瓣压差175mmHg),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  相似文献   

2.
王继曾 《中原医刊》1995,22(4):21-22
凡心尖区听不到隆隆样舒张期杂音的二尖瓣狭窄,称为哑型二尖瓣狭窄或寂静型二尖瓣狭窄。本型因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缺乏杂音,警惕性不高,易引起误诊及漏诊。笔者在临床实践中诊断6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如表)2 讨论 典型二尖瓣狭窄的临床诊断一般不难,但年龄较大者,基本心律为心房纤颤,心尖区又缺乏舒张期  相似文献   

3.
哑型二尖瓣狭窄(SMS)是指患者确有二尖瓣狭窄病变,但在二尖瓣听诊区闻不到舒张期隆隆样杂音者。本病在临床上并不罕见,但却容易漏诊或误诊〔1〕。我们自1979年5月~1997年4月遇到16例SMS,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16例...  相似文献   

4.
二尖瓣病变围手术期血管紧张素Ⅱ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鹏  王敏生 《上海医学》1999,22(12):711-713
目的 了解二尖瓣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以及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患者围手术期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Ⅱ)水平变化情况,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患者在行二尖瓣替换术前、术后即刻、术后次日、术后3日以及术后10日的血浆AⅡ水平。结果二尖瓣狭窄(9例)以及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9例)的患者,术前血浆AⅡ水平分别为(269.1±97.3)pg/ml和(278.5±125.4)pg/ml,与正  相似文献   

5.
甘应雄 《广州医药》1994,25(2):15-16
哑型二尖瓣狭窄误诊2例分析广东省南海市小塘镇医院内科(528222)甘应雄临床上在心尖区听不到舒张期隆隆样杂音的二尖瓣狭窄病例称为哑型二尖瓣狭窄[1,2]。临床少见,易误诊或漏诊。现将误诊2例分析如下。例1男,40岁。反复胸闷气促6年余,近一周来间发...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42岁,因反复发作胸闷、心悸15年,头痛、左上肢麻木1h于2001年1月28日入院,10年前曾行二尖瓣狭窄闭式分离术。查体:BP20/14kPa,颈软,双肺(一),心率80次/min,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心律快慢不一,心尖区闻及隆隆样舒张期杂音。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入院24h后,患者出现昏迷,颅脑CT  相似文献   

7.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是常见的心脏瓣膜病变之一,如果杂音不明显或根本听不到,易造成漏诊,而部分非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病人,在心尖区听到舒张期杂音,又易被误诊为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现就我们遇到的4例漏诊和7例误诊病例,就其漏误诊原因进行分析。1临床资料漏诊病人4例...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47岁,患风湿性心腔瓣膜病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19年。近2年来,每天服地高辛0.25mg,于2001年5月6日服地高辛7.5mg,2h后感胸闷、气短入院,查体血压90/60mmHg,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率38次/min,律不整,心尖部可闻及3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和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缓。给予吸氧、静脉注射阿托品等,治疗后病情无明显好转,遂给予参脉注射液100ml加入5%葡萄糖500ml中静点,2h后,心率逐渐恢复至65次/min。胸闷等症状消失,1周后出院。  相似文献   

9.
风湿性心脏病哑性二尖瓣狭窄听诊时无典型的局限于心尖区舒张中晚期、低调、隆隆样、先递减后递增增型杂音,故极易误诊。本文报告了被误诊为肺心病、冠心病共7例,并探讨其误诊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1临床资料 患者男,2岁。因发热2天,来诊。查体:神志清。听诊:心尖部可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患者各房室大小正常,二尖瓣前、后叶回声均增强,增厚,毛糙(图1),开放受限,瓣口面积约:1.0cm^2。M超显示:前、后叶同向运动。其余瓣膜结构、启闭,均尚可。左室收缩功能及各室壁运动良好,心包无积液。彩色及频谱多普勒显示:二尖瓣血流频谱呈充填湍流样(图2),峰值增高。V:249cm/s,PG:24.8mmHg,其余各部位血流显示尚可。超声提示:先天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重度)。  相似文献   

11.
11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经皮球囊导管扩张二尖瓣成形术后,患者症状立即改善,心前区舒张期杂音5例减于1级,6例杂音消失,经6-30个月随访观察均有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12.
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合并肺动脉高压的肺病理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二尖瓣狭窄肺动脉高压口才肺病理改变特点,为临床处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37例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手术换瓣患者,在手术时取右肺中叶组织,结其病理改变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以6例主动脉瓣病变、肺动脉压正常、行主动脉瓣置换术的患者为对照。结果: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肺组织结构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改变。严重肺动脉高压组的肺肌型动脉中层厚度指数(MT/  相似文献   

13.
二尖瓣置换术中左心房破裂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尖瓣置换术中左心房破裂1例报告兰志祯孙晓良贾晚秋(吉林市中心医院胸心外科132011)1病历摘要女患,53岁风湿性心脏病史28年,近年病情逐渐加重,病人要求手术治疗而收入院。查体:病人心脏功能Ⅲ级,心尖处可闻及舒张期滚筒样杂音及全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相似文献   

14.
风湿性心脏病哑性二尖瓣狭窄听诊时无典型的局限于心尖区舒张中晚期、低调、隆隆样、先递减后递增型杂音,故极易误诊。本文报告了被误诊为肺心病、冠心病共7例,并探讨其误诊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对2-DE检查确定的42例哑性二尖瓣狭窄(SMS)与同期有相应心杂音的二尖瓣狭窄(MS)的超声征象对比,探讨SMS的发生机理.并通过对两组按二尖瓣口几何面积分类统计百分率比较,认为最轻度二尖瓣狭窄也是产生SMS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例1,男,56岁,头晕,心悸1年入院,查体;血压23/14kpa。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80次/分,早搏6~8次/分,二尖瓣区可闻及Ⅱ级局限吹风样收缩期杂音,余未发现异常。胸片示:左心影向左下扩大,符合高血压心血管病改变。  相似文献   

17.
11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经皮球囊导管扩张二尖瓣成形术后,患者症状立即改善,心前区舒张期杂音5例减至1级,6例杂音消失、经6-30个月随访观察均有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18.
对2-DE检查确定的42例哑性二尖瓣狭窄(SMS)与同期有相应心杂音的二尖瓣狭窄(MS)的超声征象对比,探讨SMS的发生机理,并通过对两组按二尖瓣口几何面积分类统计百分率比较,认为最轻度二尖瓣狭窄也是产生SMS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超声诊断在哑型二尖瓣狭窄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间经超声诊断的二尖瓣狭窄患者358例,确诊为哑型二尖瓣狭窄的51例,随机选取一般二尖瓣狭窄患者51例。哑型二尖瓣狭窄患者组为A组,一般二尖瓣狭窄患者为B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房颤发生率以及超声心动图一系列改变。结果 A组房颤发生率、左房内径以及肺动脉收缩压均大于B组,而二尖瓣口面积小于B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51例哑型二尖瓣狭窄患者中15例进行了手术治疗。结论二尖瓣在严重狭窄时杂音减轻或无杂音,临床容易被误诊。超声心动图是确诊哑型二尖瓣狭窄的有效手段,对临床医生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曾知恒 《广西医学》1998,20(4):517-518
为了探讨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前后心电图PtfV1的改变与疗效的关系,本文分析了210例窦性心律的二尖瓣狭窄PBMV前后PtfV1的变化,并与血流动力学和心脏B超的有关参数作用相关性研究,结果:PtfV1术前为-0.087±0.03/mm,s,术前-0.042±0.027/mm.s(P〈0.01),PBMV前后PtfV1的改变与平均左房压(MLAP),二尖瓣跨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