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ZrO2(YSZ)衬底和YBa2Cu3O7—δ超导膜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不同晶向的 ZrO_2(YSZ)与 YBa_2Cu_3O_(?)超导膜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衬底 ZrO_2的晶向对YBa_2Cu_3O_(7-δ)晶粒取向有明显影响,在<100>ZrO_2上制备的超导膜,超导晶粒 c 轴平行于衬底表面,出现择优取向;在 Y-Ba-Cu-O/ZrO_2上铜晶粒的析出是由于超导膜与 ZrO_2界面反应引起的;用俄歇能谱(AES)和背散射技术(RBS)都观察到了 Ba、Cu 原子向衬底的内扩散;同时,实验证实了在 ZrO_2衬底上热蒸发(?)薄层 Ag 对衬底反应有强压制作用,并在 YBa_2Cu_3O_(7-δ)/Ag/ZrO_2样品中观察到了超导晶粒 c 轴在垂直于衬底方向出现择优取向。  相似文献   

2.
采用固态反应方法合成了有序的铁基硼磷酸盐Fe2BP3O12,用X射线粉末衍射方法精修了其晶体结构,属三方晶系,空间群为P3,a=8.02703(6)A,c=7.40168(9)A,V=413.02(1)A3,Dx=3.2758(1)(g/cm3),Z=2,对于55个参数,用188条衍射线及18001个衍射强度全谱数据点精修到R(I)=6.35%,R(p)=15.36%,所对应的R(dbw)=10.12%.B原子具有三角形氧配位,P和Fe的氧配位分别是四面体和八面体.Fe的两配位八面体共面形成新结构单元,BO3三角形联接磷氧和铁氧多面体形成三维结构.对比同构的铬硼磷酸盐,此化合物期望具有类似的非线性光学及其它非线性物理性质.  相似文献   

3.
氧压对PLD法硅上生长c轴取向LiNbO3晶体薄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采用脉冲激光沉积 (PLD)法在Si衬底上生长c轴取向LiNbO3 (LN)晶体薄膜 ,研究氧气压强对薄膜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氧压是生长c轴择优取向LN薄膜的一个重要影响参数。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表明 ,氧压为 30Pa时生长得到了完全c轴取向的LN薄膜 ,LN(0 0 6 )衍射峰的半高宽为 0 2 1°。这是首次报道不施加缓冲层和诱导电场采用PLD技术在硅衬底上生长出了结晶质量良好的完全c轴取向的LN薄膜  相似文献   

4.
在V=15m/s淬速下制备Sm(Co0.68Fe0.20Cu0.08Zr0.04)z(z=10、12)合金的快淬薄带,对薄带的相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了研究.薄带自由表面SEM分析表明,微观组织由取向生长的胞柱晶束呈编织状构成,当z=10时,一个胞柱晶尺寸大约为(1~1.5)μm×(15~25)μm,而一个胞柱晶束的尺寸大约为(18~13)μm×(15~25)μm,当z值由10增大至12时,胞柱晶束变窄、变短.薄带自由表面XRD和EDAX分析显示,z=10的合金快淬薄带的微观组织以1∶7H结构为主,伴有少量的2∶17H结构,而z=12的合金快淬薄带相结构是2∶17H.取向生长的胞柱晶的c轴[001]在薄带平面内取向,每一束胞柱晶内各柱晶的c轴是互相平行的,而不同胞柱晶束的c轴取向不同.  相似文献   

5.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不同Ag掺杂量的La2/3Ca1/3MnO3(LCMO)∶Agx(x为摩尔百分比,x=0.00、0.01、0.05、0.10、0.20、0.30、0.40)多晶靶材,XRD图谱显示所制备样品均为纯相的赝立方钙钛矿结构,并且随着Ag掺杂量的增加,a轴和b轴在0≤x≤0.40范围内有微小的涨落;另外R-T曲线显示,0≤x≤0.05时,金属-绝缘转变温度(Tp)开始升高很快,0.05相似文献   

6.
首次制备了 Pb_2Bi_(0.2)Nb_2O_(7.3),一种具有烧录石型层状超结构的新化合物。摄得的 X 射线劳埃、回摆及 Weiss-enberg 照相表明该单晶属三方晶系,劳埃群(?)m。晶胞参数为 a=7.467(1)(?),c=66.14(1)(?)。  相似文献   

7.
通过采用水热合成法得到了二种具有纳米筛孔的氧簇化合物Na[Fe2(O2H3)Mo2O8](Ⅰ)和(NH4)[Fe(Mo O4)2](Ⅱ).晶体(Ⅰ)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m,晶胞参数为a=9.5450(17),b=6.4381(9),c=0.76405(12)nm;β=116.128(4),Z=2,R1=0.0219,Rw=0.0756.晶体(Ⅱ)属于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nma,晶胞参数为a=1.4782(3),b=0.56774(11),c=0.87653(18)nm;Z=4,R1=0.0212,Rw=0.0513.  相似文献   

8.
采用MOD方法在三种不同织构和表面状态的Ag基底上制备了YBCO薄膜,研究了Ag基底的织构和表面状态对YBCO超导薄膜的影响.在真空中退火的Ag基底上沉积的YBCO薄膜仅有c轴取向,且薄膜表面有很多平行条纹,薄膜的连接性不好,Jc不高;在氩气气氛中退火的Ag基底上沉积的YBCO薄膜,具有很强的c轴取向和良好的面内织构,Jc相对较高为1.2×104A/cm2;冷轧Ag基底沉积的YBCO薄膜织构没有氩气退火的Ag基底上的强,但薄膜的表面平整,连接性好,临界电流密度最高为1.5×104A/cm2.  相似文献   

9.
通过采用水热合成法得到了二种具有纳米筛孔的氧簇化合物Na[Fe2(O2H3)Mo2O8](Ⅰ)和(NH4)[Fe(Mo O4)2](Ⅱ).晶体(Ⅰ)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m,晶胞参数为:a=9.5450(17),b=6.4381(9),c=0.76405(12)nm;β=116.128(4),Z=2,R1=0.0219,Rw=0.0756.晶体(Ⅱ)属于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nma,晶胞参数为:a=1.4782(3),b=0.56774(11),c=0.87653(18)nm;Z=4,R1=0.0212,Rw=0.0513.  相似文献   

10.
将醋酸银和三苯基磷按1∶2摩尔比例进行反应得到化合物Ag(PPh3)2(CH3COO)]2,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元素分析和单晶X射线衍射的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晶体结构解析结果显示,配合物属单斜晶系,空间群C2/c,a=44.286 8',b=13.269 6',c=24.997 0',α=90.000°,β=105.573°,γ=90.000°,Z=8,R=0.052 0,wR2=0.132 4.  相似文献   

11.
以 Y_2O_3-BaO-CuO 三元系制备的 YBa_2Cu_3O_(7-x)超导材料对水和水蒸汽很敏感。超导相 YBa_2Cu_3O_((?)-x)与水的作用随温度升高而迅速增强,通常的水解产物为 Ba(OH)_2、Y(OH)_3和 CuO。这种性质起因于晶体结构的不稳定性,因为在这类钙钛矿型的超点阵结构中存在很多氧空位。室温下,YBa_2Cu_3O_(7-x)相与水的作用较弱,而杂质相 Ba_4Y_2O_7和 BaCuO_7等可与水迅速产生反应并释放热量,从而导致 YBa_(?)Cu_3O_(7-x)脱氧、水解。  相似文献   

12.
By means of X-ray diffraction investigationsand electric resistivity measurements the 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 phase structure and supercon-ductivity in YBa_2Cu_3O_(7_x) over the temperaturerange of 20℃-950℃ have been studied.The latticeparameters a,b and c as well as conductivityas a function of annealing temperatures canbe roughly divided into three zones which aresuperconductive orthorhombic structure 1(a相似文献   

13.
以CuSO4.5H2O和NH4VO3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了Cu3V2O7(OH)2.2H2O纳米线。利用XRD、FE-SEM、TEM和HRTEM对样品的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并对其作为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Cu3V2O7(OH)2.2H2O纳米线电极具有较高的开路电压和较大的放电容量。  相似文献   

14.
采用双辊快速急冷技术研究了 CuI-Cu_2O-WO_3系统玻璃的形成范围,发现该系统的形成区主要位于二元系统 Cu_2O-WO_3和准二元系统 CuI-Cu_2WO_4附近。差热分析(DTA)测定了玻璃的转变温度(Tg)和结晶温度(T_c),实验发现可能有某些亚稳晶相存在。红外和 Raman 光谱的结构分析表明该系统玻璃结构主要是由分离的 Cu~+,I~-,WO_4~(2-)和 W_2O_7~(2-)等离子和基团构成。  相似文献   

15.
以CuSO4.5H2O和NH4VO3为原料,采用沉淀法制备了Cu3V2O7(OH)2.2H2O纳米片。利用XRD、FE-SEM、TG对样品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并对其作为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Cu3V2O7(OH)2.2H2O纳米片具有较高的放电容量和良好的高温放电性能,是一类性能优良的锂电池正极材料。  相似文献   

16.
17.
王森  李凌峰  张跃  纪箴 《功能材料》2006,37(1):54-56,59
运用XRD、SEM、HRTEM研究了Mn2O3掺杂对钛酸钡陶瓷结构的影响.随着烧结温度上升,发现Mn2O3掺杂钛酸钡样品的晶格常数在c轴方向增大.在烧结温度相同的情况下,Mn2O3掺杂能够抑制钛酸钡晶粒的生长,Mn3 在烧结的过程中逐渐的固溶进入钛酸钡晶格.从结构角度出发,提出了Mn固溶进入晶格后,在其周边微区可能产生压应力,这是样品在还原气氛下烧结仍保持高电阻现象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采用脉冲激光沉积技术,在(100)LaAlO3单晶基片上生长SrTiO3/Y1Ba2Cu3O7-x(STO/YBCO)多层薄膜。XRD分析表明:YBCO薄膜和STO薄膜均为C轴取向,STO(002)/YBCO(006)衍射峰摇摆曲线半高宽为0.73°。AFM分析表明,STO/YBCO多层薄膜表面平整、均匀,在77K,100kHz的测试条件下,STO薄膜介电损耗tgδ<10-2,在53.6kV/cm电场作用下,介电常数的相对变化为38%。  相似文献   

19.
用 EPMA 的背散射电子像和相的元素分析发现,在 Ag-EuBa_2Cu_(3-x)O_7高 T_c 陶瓷中存在富 Ag 贫Cu 和无 Eu 二种非超导相,在 Ag-YBa_2Cu_(3-x)O_7中存在富 Ag 贫 Cu,富 Y 贫 Cu 和无 Y 富 Cu 三种非超导相,减少非超导相和气孔的数量是提高超导氧化物陶瓷临界电流密度的重要途径。对高 T_(?)陶瓷显微结构的观察度现,T_c 对显微结构因素不敏感,T_c 相同的超导陶瓷显微结构可有明显差异;断裂方式与烧结温度有关。  相似文献   

20.
用红外光谱测定 YBa_2Cu_3O_(7-x) 合成过程中碳酸根含量的变化,用燃烧-气相色谱法测定碳含量,以此作为判据,评定合成粉品质,并由此确定 YBa_2Cu_3O_(7-x) 的合成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