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4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常规西医基础治疗联合中药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痛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将80例慢性肺心病急性期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2组均采用西医综合治疗,2周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静滴.疗程结束后比较2组症状的改善、血液流变学等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辅以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法对肺心病缓解期患者的心肺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法将40例肺心病缓解期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予以支气管扩张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予以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香丹注射液40ml静滴,并加服益气活血中药.两组均15天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2.5%、62.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且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改善程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法是治疗慢性肺心病缓解期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3.
黄柳向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5,23(10):1901-1902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干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对其血液流变学、D-二聚体的影响.方法:对照组50例给予柳氮磺胺吡啶口服,治疗组50例加用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15天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治疗前和1个疗程后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D-二聚体水平,疗程结束后作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临床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对照组变化不明显.结论:丹参注射液干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改善其血液高凝状态,从而阻断肠黏膜微血栓形成,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血脉通胶囊治疗煤矿工人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和高凝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煤矿工人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17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16例,对照组58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治疗方法:吸氧、抗感染、镇咳、祛痰、强心、利尿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40 mL脉滴注,每日1次,2周为1疗程;同时血脉通胶囊4粒口服,每日3次.2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检测血液流变学、血浆D-二聚体、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观察记录疗效和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 92.24%,对照组为 68.97%,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治疗后2组血液流变学均有所改善,而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组血浆D-二聚体、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比对照组治疗后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并发症和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轻微.结论:血脉通胶囊对煤矿工人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疗效显著,明显降低心律失常、肺性脑病、休克发生率和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丹参注射液干预治疗对溃疡性结肠炎高凝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柳向 《中医药学刊》2005,23(10):1901-1902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干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对其血液流变学、D-二聚体的影响.方法:对照组50例给予柳氮磺胺吡啶口服,治疗组50例加用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15天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治疗前和1个疗程后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D-二聚体水平,疗程结束后作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临床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对照组变化不明显.结论:丹参注射液干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改善其血液高凝状态,从而阻断肠黏膜微血栓形成,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红花注射液对慢性肺心病急性期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纤溶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选用60例慢性肺心病急性期患者,以随机双盲法平均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予以抗炎,止咳化痰,强心利尿及持续低流量吸氧等常规治疗。红花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红花注射液静脉滴注,10天为1个疗程,间隔5天再进行第2个疗程,共治疗25天。对照组除不用红花注射液以外其余治疗及疗程与红花组相同。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及抗纤溶功能的作用。结果:临床总有效率红花组为86.7%,对照组为6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红花组治疗后高切变率下全血粘度、低切变率下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比积、纤维蛋白原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下降(P<0.01,P<0.05),其血液流变性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红花组血中抗凝血酶Ⅲ活性、纤溶酶原活性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P<0.01),改善肺心病患者的抗凝及纤溶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红花注射液是一种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期血液高凝状况的有效药物,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7.
丹参注射液改善肺心病患者血液粘度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改善肺心病患者血液粘度的疗效。方法:共观察70例,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给予抗生素、持续低流量吸氧、改善通气功能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复方丹参注射液0.8加5%GS250ml静滴,日1次,2周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近期疗效分别为显效7、4例,好转22、19例,无效6、12例,总有效率分别为85.85%、65.71%。有明显差别(P<0.05)。治疗组中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沉、红细胞压积治疗前后有明显的改变(P<0.05、0.01)。结论:中西医结合在改善肺心病患者血液粘度方面优于单纯西药组。  相似文献   

8.
张华  黄慧 《中国中医急症》2010,19(4):574-574,612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老年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8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均予抗感染、低流量吸氧、通畅气道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丹红注射液20mL加入0.9%的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缓慢静滴,每日1次,疗程均为14d。结果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丹红注射液能降低血全黏度,提高临床疗效,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9.
余小塘 《中医药研究》2013,(11):1397-1398
目的 观察联合环磷腺苷和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失代偿期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在抗炎、扩支气管、强心和利尿等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环磷腺苷和葛根素注射液,对照组仅用基础治疗.两组均以14 d为1疗程.观察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76%和5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可改善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临床症状和体征也有明显改善.结论 环磷腺苷联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灯盏细辛注射液结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肺心病加重期45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结合西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90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之基础上加用灯盏细辛注射液,对照组单用常规西药,两组疗程均为14 d.治疗前后各测定血液超氧化物岐化酶(S0D)水平、血气分析及血液流变学等指标,并进行临床疗效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效率为66.67%,明显高于对照组75.56%、33.33%(P<0.05);两组治疗后血液SOD水平、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均较活疗前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且治疗组更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可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肺源性心脏病(以简称肺心病)急性期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42例肺心病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4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7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2组疗程均为14d。观察2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并判断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全血黏度(低切、高切)、血浆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降低(P〈0.01,P〈0.05),左室射血分数和每搏输出量均增加(P〈0.05);治疗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全血黏度(低切、高切)、血浆黏度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8.5%,对照组总有效率71.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参附注射液联合常规西药疗法可明显改善心功能各项指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改善患者血液黏度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分析银杏黄酮苷与复方丹参片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电图、心功能、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对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8例的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将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复方丹参片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银杏黄酮苷治疗,2组患者共治疗1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心功能、血液流变学改善情况以及有无发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一般症状改善总有效率、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心功能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心功能各指标均有改善情况,但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高切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高切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值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未发生明显不适情况。结论:银杏黄酮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复方丹参片,并且安全性高,更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对中重度妊高征患者凝血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中重度妊高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治疗,检测治疗前后患者凝血功能3项: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Fbg);血液流变学指标4项:全血粘度、血桨粘度、血细胞压积、血沉,评价临床疗效。结果:①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浆PT、APTT水平与治疗前、对照组比较均显著上升(P<0.05),Fbg水平与治疗前、对照组比较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凝血功能指标3项均无明显改变(P>0.05);②治疗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与治疗前、对照组比较均显著下降(P<0.05),血沉与治疗前、对照组比较均显著上升(P<0.05),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无明显改变(P>0.05);③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可降低中重妊高征患者血液粘度,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和血液流变学异常,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范立磊 《河北中医》2013,(12):1854-1856
目的观察结核丸联合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结核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COPD合并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5例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6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结核丸治疗。2组均4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临床疗效,并观察治疗前后全血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比容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变化以及痰茵阴转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3l%,对照组总有效率72.3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全血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比容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痰茵阴转率92.31%,对照组痰茵阴转率72.3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结核丸联合西药治疗COPD合并肺结核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肺心病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另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0%,对照组有效率67.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气分析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血液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益肾活血消癥方对子宫肌瘤肾虚血瘀证患者内分泌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收治的子宫肌瘤肾虚血瘀证患者4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益肾活血消癥方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肿瘤体积、子宫体积、生殖内分泌激素[孕酮(P)、雌二醇(E2)、黄体生成激素(LH)、卵泡生成激素(FSH)及血清催乳素(PRL)]及血液流变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沉降率及纤维蛋白原)的改善情况,并统计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0.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子宫体积、肌瘤体积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组子宫体积和肌瘤体积较治疗前缩小(P0.05),且观察组缩小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生殖内分泌激素水平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生殖内分泌激素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较对照且组更明显,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血液流变学水平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沉降率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显著降低,红细胞压积水平均显著升高,观察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且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活血消癥方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殖内分泌激素和血液流变学水平,缩小子宫体积和肌瘤体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长春西汀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并分析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脑梗死患者2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联合治疗组,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汀+肠溶拜阿司匹林并静脉滴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治疗组在此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长春西汀注射液20 mg;动态记录治疗前及治疗5 d、10 d、15 d、21 d局部脑血流(rCBF)及脑电图(EEG)。测定治疗前及治疗3周后患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沉、血液血小板集聚率、纤维蛋白原活性、全血高切黏度、全血底切黏度及红细胞压积等血液流变学指标,计算治疗前后卒中量表(NIHSS)及Barthel指数量表ADL,并计算总有效率。结果:长春西汀联合丹参川芎嗪能显著降低血液血小板集聚率、纤维蛋白原活性、全血高切黏度、全血底切黏度,增加rCBF并恢复EEG至正常状态,NIHSS评分明显下降,ADL明显好转,总有效率达97%,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长春西汀联合丹参川芎嗪对脑梗死有理想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桂哌齐特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CHF患者10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治疗组51例;对照组常规给予桂哌齐特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2周;观察记录2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心率(HR)、左心室射血分数(LVFF)、平均动脉压(MAP)、体循环阻力(SVR)的变化情况;记录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指标的变化;观察治疗后2组患者总体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1%,对照组为8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HR、MAP、SVR值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LVFF值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上述各项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后,2组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上述各项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桂哌齐特治疗CHF,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液黏度,增加左心室射血分数,从而更好地保护患者心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红花黄色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1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红花黄色素注射液治疗组46例,复方丹参注射液对照组45例,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判定其临床疗效,并化验得出其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2.61%和62.21%,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全血粘度和血浆比粘度均有不同程度降低,红细胞压积有所升高(P均0.05或0.01),但治疗组更为显著﹙P0.01﹚。结论:红花黄色素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促进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是治疗缺血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联合西药对腔隙性脑梗死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96例住院患者按按病志号抽签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氨氯地平,30mg/次,1次/d,口服;洛伐他汀,10mg/次,1次/d,口服;阿司匹林,0.1g/次,1次/d,口服。治疗组48例丹参注射液30m L+0.9%生理盐水200m L,1次/,d静滴;西药治疗同对照组。均连续治疗2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红细胞压积、全血比黏度、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血脂三项、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红细胞压积、全血比黏度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改善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腔隙性脑梗死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