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属临床急症 ,病情危重 ,死亡率高 ,若采取有效措施和精心护理 ,对降低死亡率至关重要。我院自 1999年 6月以来收治此类病人 36例 ,现着重讨论护理人员对该类病人的观察及护理等有关问题。1 临床资料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 36例 ,男 2 4例 ,女 12例 ;年龄 4 0~ 82岁。 36例皆由颅脑CT扫描确诊 ,追问病史 ,皆无消化性溃疡史 ,而患原发性高血压病史 10~ 30年不等。 36例皆为高血压性脑出血。2 应激性溃疡病因分析目前对此病发病机理还不太清楚 ,多数学者认为 ,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与脑出血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病…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1989年6月~1991年5月经CT检查确诊为脑出血47例病人,其中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4例,现将抢救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性别与年龄本组应激性溃疡出血14例,男9例,年龄55~62岁;女5例,年龄54~69岁。1.2出血时间及量发病后24小时内出血者6例;2~7天者7例;12天者1例。估计出血量在300~500毫升者9例;600~800毫升者2例;800毫升以上伴休克者3例。  相似文献   

3.
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的相关因素,以及发生消化道出血后的死亡情况.方法 524例脑出血患者发生应激性溃疡56例,发生率10.69%.通过对56例患者年龄、性别、出血量、意识障碍,出血类型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脑出血忘者年龄越大,出血量越多、昏速程度越深及继发性脑出血.应激性溃疡发生率越高,死亡串越高,与性别无关.结论 .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对机体损害大.死亡率高.早期预防应用抗酸剂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4.
急性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 1999年 ,我院神经内科收治 175例急性脑出血 ,其中出现应激性溃疡者 33例 ,发生率为 18.9%。本文分析了两者的临床关系。2 .4 应激性溃疡与昏迷的关系 :昏迷组发生应激性溃疡的比例为 55.3% ,非昏迷组发生应激性溃疡的比例力 ,使脑供血、供氧下降 ,加重脑组织损伤3 .3. 正确防治应激性溃疡 ,能改善急性脑出血的预后。有文献报道 ,质子泵抑制剂洛赛克能持久而强有力地抑制胃酸分泌 ,明显降低脑出血继发应激性溃疡的发病率、死亡率 ,但价格昂贵。,李明东报道 ,H2 受体阻断剂西咪替丁与硫糖铝、云南白药联合应用 ,疗效接近于洛赛克急…  相似文献   

5.
陈爱贞 《海南医学》2002,13(8):39-39
本院自 1999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收治脑出血 14 2例 ,随机分成两组 ,治疗组 72例用雷尼替丁预防应激性溃疡 ,对照组 70例不用任何药物预防应激性溃疡。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所有病例均经头颅CT检查 ,符合脑出血改变 ,并在 2 4小时内入院。治疗组 72例 ,男 5 1例 ,女 2 1例 ,年龄 4 3~ 85岁 ,平均年龄 6 3.5岁 ,出血部位 :基底节 39例 ,脑叶 2 1例 ,丘脑 10例 ,脑干 2例 ,平均出血量 2 1.5ml;对照组 70例 ,男 5 2例 ,女 18例 ,处龄 4 7~ 84岁 ,平均年龄 6 5岁 ,出血部位 :基底节 35例 ,脑叶 2 3例 ,丘 9例 ,脑干 3例 ,平均出…  相似文献   

6.
法莫替丁预防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法莫替丁在预防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确诊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法莫替丁 ,观察两组应激性溃疡出血发生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发生应激性溃疡出血率为 5 .5 5 % ,对照组为 4 3.75 % ,两组对比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P<0 .0 1)。结论 :法莫替丁对预防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的预见性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3例患者通过积极治疗和预见性护理等措施,显效11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6.9%。结论:脑出血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具有一定的诱因及临床先兆,对高血压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进行早期治疗及预见性护理,能有效地防止脑出血患者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和发展,促进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8.
韦金环 《右江医学》2002,30(2):176-176
应激性溃疡出血是脑出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观察、护理、治疗是否正确、合理、及时 ,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存及愈后。我院从 1997年元月~ 2 0 0 1年 12月共收住院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消化道出血 2 2例 ,经进行积极的治疗及护理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住院期间 3 8例脑出血患者中并发消化道出血 2 2例 (占 5 8.5 % ) ,男 15例 ,女 7例 ,年龄 4 6~ 80岁 (平均 60± 4岁 ) ;合并高血压病 16例 ,冠心病 8例 ,糖尿病 3例 ,既往无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史。2 .消化道出血状况 呕吐出咖啡样胃液 17例 ,便…  相似文献   

9.
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致上消化道出血,是脑出血较常见、较严重的并发症,多与丘脑下部损伤有关,死亡率很高.我科于2000年元月至2003年4月共收治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6例,经积极的抢救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的观察和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双弟  秦慧群 《华夏医学》2007,20(2):365-366
脑出血是内科常见的急危重症,而应激性溃疡是脑出血最易发生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在18.2%~84%不等。为此,严密的观察病情和正确得当的护理至关重要。我院1998-2005年共收治脑出血病95例,合并应激性溃疡46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CH)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变化及其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 采用氧化酶法和放免法分别测定57例高血压脑出血(A组)、50例高血压(B组)、41例健康查体者(C组)空腹胰岛素(FBI)、空腹血糖(FBG)及血清瘦素(LP)值,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 A组较B组和C组:FNS、LP水平显著增高(P<0.05),而ISI水平显著降低(P<0.05).相关分析发现,A组血清LP水平与ISI呈显著负相关,与FNS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A组LP水平增高,且与IR并存,二者可能共同参与HCH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西咪替丁防治脑出血引起的应激性溃疡的疗效。方法:5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急诊入院后,除常规治疗外,同时加用西咪替丁静脉筋注,并与对照组比较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12.5%,远低于对照组的47.5%(P<0.005)。结论:脑出血患者,提倡常规应用西咪替丁可防治其急性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脑出血病人的血脂水平与发病的相互关系 .[方法 ]对急诊及相关科室入院治疗的 198例脑出血和 10 5例非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及非糖尿病病人进行了血脂水平检测 .[结果 ]脑出血组胆固醇值和高密度脂蛋白分别为 (4 6 9± 1 16 )mmol/L和 (1 58± 0 55)mmol/L ,低于对照组的 (5 0 4± 0 74 )mmol/L和 (1 77± 0 54)mmol/L ,有显著性差异 .甘油三脂检测值为 (1 2 6±0 99)mmol/L ,高于对照组的 (0 90± 0 4 5)mmol/L .[结论 ]应注意胆固醇值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关系 ,低胆固醇合并低高密度脂蛋白者可发生脑出血 .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脐动脉血流动力学和血乳酸与宫内窘迫胎儿缺氧程度、氧化应激程度的关系。 方法选取122例孕妇,其中60例为宫内窘迫组(Apgar评分<7分),62例为对照组(Apgar评分≥7分)。比较两组脐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新生儿血乳酸、氧化应激指标;评价脐动脉血流动力学和血乳酸与缺氧程度、氧化应激程度的关系。 结果宫内窘迫组脐动脉阻力指数(RI)、脐动脉搏动指数(PI)、收缩期和舒张期流速比(S/D)、乳酸、8-羟基脱氧鸟苷(8-OHDG)、丙二醛(MDA)高于对照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低于对照组(P<0.05)。RI、PI、S/D和乳酸均与8-OHDG、MDA呈负相关,均与GSH-Px、SOD、CAT、窒息程度呈正相关(P<0.05)。 结论胎儿发生宫内窘迫时,脐动脉血流动力学、血乳酸与胎儿缺氧程度、氧化应激程度存在相关性,可为临床诊断胎儿宫内窘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张坤源  廖长品 《重庆医学》2021,50(7):1232-1237
脑出血后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出现应激性高血糖不少见,有学者研究发现应激性高血糖与脑出血预后密切相关,其发生机制及规范管理有待进一步探索.该文将对脑出血后应激性高血糖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与脑出血预后的关系及血糖调控方案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卢慧  张敏  张家庆  李健  刘萍 《安徽医学》2019,40(2):137-140
目的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 Ⅰ)、血清胃蛋白酶原Ⅱ(PG Ⅱ)水平及PG Ⅰ/PG Ⅱ比值(PGR)与上消化道出血的关系。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01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MHD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30例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随机选取门诊常规透析且无出血并发症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两组患者PG Ⅰ和PG Ⅱ水平,计算PGR。比较两组患者PG Ⅰ、PG Ⅱ、PGR及其他指标的差异,分析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PG Ⅰ、PG Ⅱ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红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尿素氮、肌酐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清高水平PG Ⅰ、PG Ⅱ是MHD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P <0. 05); ROC分析显示,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 711、0. 758。结论 MHD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血清PG Ⅰ、PG Ⅱ浓度较高,血清PG水平可能对MHD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7.
铁负荷水平与血脂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铁负荷水平对血脂的影响。方法 采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铁含量及血脂各项指标,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铁蛋白。结果 血脂异常患者铁储存水平显著增高;SF与TC、TG、apoB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258、0.5350、0.4163;与HDL,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0.5400。结论 铁储增高是导致脂质异常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脊液引流与脑血管痉挛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脊液中积血量的变化与脑血管痉挛(CVS)的关系。方法:经皮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建立犬SAH动物模型,设立早期引流组、晚期引流组和对照组,测定脑脊液中积血量的变化,脑血管造影确定血管痉挛程度(proportion reduction of basilar artery diamiter,%RBAD)。结果:早期引流组脑脊液中积血的清除最明显,晚期引流组其次,脑血管痉挛早期引流组例数最少,程度最轻;晚期引流组其次。结论:SAH后脑脊液中积血越多,持续时间越长,脑血管痉挛发生率越高,程度越高。SAH后腰池持续引流有预防和治疗CVS的作用,早期引流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铁负荷水平对血脂的影响.方法采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铁含量及血脂各项指标,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铁蛋白.结果血脂异常患者铁储存水平显著增高;SF与TC、TG、apoB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258、0.5350、0.4163;与HDL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0.5400.结论铁储增高是导致脂质异常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压变异性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64例,根据头颅MRI结果分为CMBs组(78例)和非CMBs组(86例).患者完成24 h动态血压监测,包括24 h平均收缩压(24h SBP)、24 h平均舒张压(24h DBP)、日间平均收缩压(DSBP)、日间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血压变异性(BPV)包括日间收缩压标准差(DSBP-SD)和日间舒张压标准差(DDBP-SD)、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SBP-SD)、夜间舒张压标准差(NDBP-SD)、日间收缩压变异系数(DSBP-CV)、日间舒张压变异系数(DDBP-CV)、夜间收缩压变异系数(NSBP-CV)、夜间舒张压变异系数(NDBP-CV).比较两组间动态血压相关参数.结果 CMBs组24 h SBP、DSBP、DSBP-CV、NDBP、NDBP-CV高于非CMB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SBP-CV (OR=1.245,95%CI:1.032~1.504,P=0.022)、NDBP-CV (OR=1.323,95%CI:1.195~1.464,P=0.000)是脑深部CMBs的危险因素,NDBP-CV(OR=1.102,95%CI:1.022~1.189,P=0.012)是幕下CMB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血压变异性是CMBs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DSBP-CV、NDBP-CV是脑深部CMBs的独立危险因素,NDBP-CV是幕下CMBs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