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三聚氰胺配方奶粉致小儿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住90例三聚氰胺配方奶粉致小儿泌尿系结石患儿的基本资料、发病特点及诊断要点、非手术治疗特点、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90例患儿中有87例采用非手术治疗,3例采用外科治疗。有合并症着给予相应的治疗。平均住院2周后复查B超检查未见结石者(治愈组)21例(23.3%),结石较前减小者(好转组)66例(73.3%),结石无变化(无效组)3例(3.3%)。87例经非手术治疗后,临床症状均减轻或消失,尿常规及肾功能正常。无效组3例患儿经外科治疗后治愈。结论三聚氰胺所致小儿泌尿系结石结构松散,容易排出,主要根据食用三聚氰胺配方奶粉病史,结合临床症状及辅助检查结果一般可以做出诊断。非手术治疗碱化尿液等可促使结石排出,大部分患儿均可治愈,少部分患儿需要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及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与食用三聚氰胺污染的婴幼儿配方奶粉相关的婴幼儿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9月~10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门诊2539例食用可疑受三聚氰胺污染的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小儿泌尿系统筛查情况.筛查项目包括尿常规和泌尿系超声检查.对确诊因食用受污染配方奶粉致泌尿系结石的患儿行血尿素氮、肌酐检测.分析三聚氰胺相关泌尿系结石的流行病学、临床及影像学特点.结果:2539例接受筛查的小儿中结果异常者54例.其中21例患儿初步诊断三聚氰胺相关泌尿系结石.泌尿系超声检查提示双侧肾结石6例,左肾结石8例.右肾结石7例,其中2例合并单侧肾盂积水和肾盂扩张.21例肾结石患儿血尿素氮、肌酐均正常.结论:食用三聚氰胺污染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可以导致婴幼儿泌尿系结石.泌尿系超声检查对诊断、鉴别诊断三聚氰胺相关泌尿系结石十分重要.对较小结石、无尿路梗阻和临床症状者.无需特殊干预,可定期随诊;对较大结石、有短期部分尿路梗阻者多首选内科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介绍三聚氰胺致婴幼儿泌尿系结石的治疗体会。方法:对79例食用受三聚氰胺污染奶粉致泌尿系结石患儿采用输液、碱化尿液治疗:3例肾积水合并输尿管结石患儿经保守治疗7天无效,改行经小儿膀胱镜下患例输尿管插管,5%NaCO3灌注等治疗。结果:除转诊患儿外,全部病例均见尿中排出结石,1周后复查B超,结石完全排出32例(40.5%),2周后复查结石完全排出68例(84.8%),结石体积明显变小9例天。结论:三聚氰胺可致婴幼儿泌尿系结石采用保守溶石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经保守治疗无效,对无输尿管镜设备的医院,采用小儿膀胱镜下输尿管插管双J管置入可作为治疗的首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三聚氰胺污染奶粉喂养婴幼儿泌尿系结石并发肾积水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三聚氰胺污染奶粉喂养致泌尿系结石并发肾积水婴幼儿46例和无肾积水患儿115例的临床特征,依据Grignon等婴幼儿肾积水分级标准,分为轻、中和重度3组,比较结石患儿(161例)和无泌尿系疾病患儿(30例)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血清尿酸(BUA)、尿pH水平.结果:161例三聚氰胺污染奶粉喂养患儿中发生泌尿系结石并发肾积水46例.半数患儿临床症状不明显,有17.0%的患儿发生排尿困难(包括排尿费力、尿不成线呈滴沥状),14.6%的患儿不明原因哭闹、拒食,10.7%的患儿少尿无尿,6.6%的患儿出现血尿.轻度肾积水7例,中度22例,重度17例.其中并发输尿管扩张21例.肾积水组与无积水组相比,结石直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石形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尿管结石并发积水发生率显著高于肾结石并发积水发生率(P<0.05).肾积水组、无积水组和对照组患儿血清BUN、SCr、BU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积水组、无积水组治疗前尿pH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卫生部推荐方案治疗(9±5)d后,患儿结石排出率为42.7%,肾脏积水减轻或消失,肾脏功能恢复.尿量正常.结论:三聚氰胺污染奶粉喂养致婴幼儿泌尿系结石并发肾积水发病率高;结石并发积水与结石发生部位、大小有关;该类疾病保守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食用受三聚氰胺污染的婴幼儿配方奶粉致婴幼儿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特点,诊治效果。方法:分析2008~2009年收治的111例因食用受三聚氰胺污染的婴幼儿配方奶粉所致婴幼儿泌尿系结石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效果资料。结果:111例泌尿系结石患儿中,男女比例为1.56:1,发病年龄高峰时间为7-12个月。服用污染奶粉时间平均为6.7月。排尿时哭闹、尿流中断者42例;有呕吐、纳差、腹胀等消化道症状者13例;肉眼血尿5例;镜下血尿20例;发热12例;无尿者2例。结石位于双肾者32例,左肾41例,右肾38例,肾孟积水30例(结石合并肾盂积水3例),输尿管结石10例。经治疗111例患儿无1例死亡,泌尿系结石绝大多数已完全排出,仅2例患儿结石部分排出,仍在随访。结论:食用受三聚氰胺污染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可导致婴幼儿泌尿系结石的发生,少数可引发梗阻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6.
编者按最近,我国陆续出现婴幼儿因食用受三聚氰胺污染的婴幼儿配方奶粉而导致泌尿系统结石发生的病例,重症患儿可发生急性肾衰竭.国家有关方面已经认定泌尿系结石的形成与奶粉受三聚氰胺污染有关.本刊特约北京儿童医院专家就三聚氰胺的毒性研究进展和三聚氰胺致娶幼儿泌尿系结石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治疗进行讲解.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因食用含三聚氰胺婴幼儿配方奶粉致泌尿系结石的超声图像特征及超声对此类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用日本阿洛卡SSD-1000型黑白超及日本阿洛卡SSD-2200型彩超,3.5MHz腹部探头,必要时使用高频探头(7.5MHz)对我县0—3岁服用过含三聚氰胺婴幼儿配方奶粉的2336例婴幼儿进行泌尿系结石筛查。结果:检出泌尿系结石18例,检出率为7.7‰。结论:超声对因食用含三聚氰胺婴幼儿配方奶粉致泌尿系结石可直观显示,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不失为本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甘肃酒泉地区含三聚氰胺超标奶粉致泌尿系结石的发病及1年部分患儿随访情况。方法对2008年甘肃酒泉地区"三聚氰胺致泌尿系结石调查"筛查阳性的100例婴幼儿行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B型超声等检查,治疗1年后对其中20例患儿行B超及血、尿肾功检查,综合评价三聚氰胺对婴幼儿肾脏可能的损害作用。结果患儿年龄越小,食用奶粉时间越长,双肾结石出现的概率就越高(P0.01)。治疗1年后20例患儿19例治愈。1例存有右肾结晶,治愈率达95.0%。其余指标无显著差异。结论婴幼儿低龄食用大剂量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更容易导致双肾结石。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为了解三聚氰胺致小儿泌尿系结石的治疗转归. 方法 对2008-09-15~12-31三鹿奶粉中毒事件中本院筛查5 873名10岁以下小儿(重点是婴幼儿)发现泌尿系结石105例中83例住院患儿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 结果 采用彩色B超、尿化验等方法筛查出单(双)肾、输尿管结石的83例住院患儿中,结石伴肾或输尿管积水11例,镜下血尿7例,尿白细胞超过正常值6例,尿蛋白(﹢)~(﹢﹢﹢)4例,腹部X光拍片8例,出现阳性结石影1例.大多数患儿症状轻微或无症状.83例住院患儿按卫生部推荐的治疗方案,均全部治愈,经一年多观察随访无一例复发或加重. 结论 儿童泌尿系统结石与积水原因很多,所涉的病例与食入含三聚氰胺污染的奶粉有直接关系,因此停止食用此类奶粉很关键.三聚氰胺中毒引起的结石较松散,B超为诊断此类结石的主要手段.大多数按卫生部推荐的诊疗方案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超声筛查婴幼儿服舍三聚氰胺奶粉致泌尿系结石的作用。方法:用黑白B超筛查曾服舍有三聚氰胺配方奶粉的婴幼儿泌尿系结石.发现可疑结石的均再次用彩超高频探头进行复查确诊。被确诊患有泌尿系结石的患儿均全部在儿科进行积极、及时、规范治疗。结果:发现患泌尿系结石的患儿共85例,凡超声诊断泌尿系结石的患儿,按照卫生斤规范化治疗方案,全部住院治疗,避免患儿因尿路结石引起的尿路感染、尿路梗阻、肾功能衰竭等疾病。结论:超声检查是泌尿系结石筛查首选的方法,对x线不能显示的阴性结石也能准确查出,对患儿无创伤、无辐射,可多次重复检查,避免了患几家长的担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三聚氰胺所致婴幼儿泌尿系结石的疗效。方法对2008年6月—2009年12月收治的94例三聚氰胺污染奶粉所致婴幼儿泌尿系结石病例,经体外冲击波碎石及碎石后药物综合治疗,观察1~4周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共治疗97枚结石,其中镇痛组(丁卡因凝胶局部涂擦组)18例患儿结石全部排净,结石清除率100%(18枚/18枚);镇静镇痛组(苯巴比妥钠+哌替啶组)30例患儿结石清除率63.3%(19枚/30枚);静脉全麻组(氯胺酮+咪达唑仑)46例患儿结石清除率85.7%(42枚/49枚),总的治愈率81.4%(79枚/97枚),余下18枚结石中,9枚结石治疗有效,体内遗留有≤4mm结石,9枚结石治疗无效。未观察到并发症。结论三聚氰胺所致婴幼儿泌尿系结石体外冲击波治疗是一种创伤及副损伤小,较为安全有效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三聚氰胺致婴幼儿泌尿系结石合并肾积水与先天性肾积水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46例三聚氰胺致婴幼儿泌尿系结石合并肾积水与56例先天性肾积水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其肾积水程度、治疗方法及疗效.结果与结论:治疗前先天性肾积水的肾盂前后径明显大于三聚氰胺致泌尿系结石合并肾积水的前后径(t=11.68,P<0.05).三聚氰胺致泌尿系结石合并肾积水程度较轻,梗阻较易解除,以保守治疗为主;先天性肾积水大多积水程度较重,宜采取手术治疗.2组患儿均顺利出院.  相似文献   

13.
2008年中国发生了三聚氰胺污染奶粉事件,当时按照WHO和卫生部推荐的诊断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后,大部分患儿结石排出,症状好转,痊愈出院;但也有部分患儿出院时泌尿系结石、积水并未消失,而继续在外院进行药物治疗[1].文献[2]报道动物摄入三聚氰胺会造成泌尿系统损害,可增加泌尿系出现恶性肿瘤的风险.作者对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41例三聚氰胺泌尿系结石(melaminerelated urinary stone,MUS)合并肾积水的患儿进行2 a随访,患儿的预后及转归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三聚氰胺污染奶粉致儿童尿路结石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和分析49例三聚氰胺污染奶粉致尿路结石患儿的喂养史、主诉、并发症、尿常规、泌尿系B超、肝肾功能及血清电解质等资料结果,并与60名无三聚氰胺污染奶粉接触史的健康儿童进行对比.结果 ①三聚氰胺污染奶粉致儿童尿路结石的现患率为4.6%,平均月龄为25个月,男:女性别构成比为1.9:1.② 多数患儿表现为无症状性尿路结石.③病例组尿pH和血清HCO3-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血清尿酸、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阴离子间隙却明显增高.④ 多发性结石见于所有患儿,其中双侧结石11例,单侧结石38例,平均 6.5 mm.⑤结石大小与三聚氰胺暴露量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暴露时间无关.⑥ 保守治疗1周,38例患儿结石明显缩小,其中21例患儿痊愈.结论① 3岁以下男性幼儿是三聚氰胺污染奶粉致尿路结石的易患人群.②多为无症状性,可伴有血生化指标的紊乱,但很少发生尿检异常和肾功能受累.③ B超检查结合三聚氰胺污染奶粉喂养史是诊断结石的重要依据,以多发性小结石(<5 mm)多见.④对无尿路梗阻及肾功能受累的患儿应首选保守治疗.⑤ 短期预后良好,长期预后有待于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15.
三聚氰胺污染奶粉喂养婴幼儿致双肾结石50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三聚氰胺污染奶粉喂养婴幼儿双肾结石的临床诊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至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依据卫生部推荐的<与食用受污染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相关的婴幼儿泌尿系结石诊疗方案>诊治的50例(年龄50d~7岁)因食用三聚氰胺污染奶粉而导致双肾结石儿童的临床资料.患儿均用B超测定结石的大小、数目、形态、部位以及有无肾积水和输尿管扩张等.分析尿常规及肾功能的变化.并对所有患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结果:双肾结石患儿的男女比例为3.1:1.发病高峰年龄为6~18个月,占所有患儿的58%.超声结果显示42例(84%)为单纯双肾结石,4例双肾结石合并双输尿管结石,2例双肾结石合并膀胱结石,2例双肾结石合并单侧输尿管结石.66%的患儿双肾结石直径大于4 mm.其中左、右侧肾脏同时出现单发结石9例,同时出现多发结石18例.结石呈松散块状.7例患儿尿常规显示白细胞+~ ,10例患儿红细胞+~ .入院时尿液pH值5.0~7.5.肾功能检测显示11例患儿有肾功能衰竭,其左右侧肾脏结石直径明显大于非肾功能衰竭患者(P<0.05).并发肾积水17例,其中11例为双肾积水,左侧肾脏集合系统分离范围为(18.4±6.4)mm,右侧肾脏为(15.0±5.8)mm.未出现肾功能衰竭的双肾结石患儿均接受内科保守治疗,碱化尿液.出现肾功能衰竭的双肾结石患儿则采用血液透析治疗配合内科保守治疗.50名患儿经治疗,符合卫生部规定的出院标准后允许出院,住院时间为(8±1)d.出院时完全排出结石的患儿21例.结论:6~18个月婴儿为三聚氰胺污染奶粉引起双肾结石的主要发病人群.B超为诊断婴儿泌尿系双肾结石的主要手段.三聚氰胺致双肾结石有较高的肾功能损害发生率,应给予高度关注.按卫生部推荐的诊疗方案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食用“问题奶粉”中三聚氰胺对婴幼儿相关性泌尿系结石的超声影像特点,以及在筛查过程中发现泌尿系统先天性畸形的超声所见.方法 对7217例婴幼儿行泌尿系超声检查,注意是否为三聚氰胺相关性结石及泌尿系统先天性畸形,如遇有畸形者行CT或造影检查.所有患儿均进行常规尿液检查,遇有异常结晶者进行液相色谱分析.结果 323例诊断为泌尿系结石,总发病率为4.5%,其中尿常规异常者59例(18%),7例尿中出现三聚氰胺与尿酸的混合结晶体.被筛查的婴幼儿中先天性泌尿系畸形68例,多数为输尿管狭窄.结论 食用含三聚氰胺的奶粉可致一定比例的三聚氰胺相关性结石产生;婴幼儿中存在一定比例的泌尿系统先天畸形,应积极筛查以前在早期即可得到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食用受三聚氰胺污染奶粉的小儿泌尿系统B超的异常改变.方法 应用超声诊断仪对4 388例曾食用受三聚氰胺污染奶粉的小儿进行泌尿系统超声筛查,根据年龄分为4个年龄段组.结果 筛查阳性率为1.07%(47/4 388),泌尿系统异常者的男女比例及各年龄段组的性别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年龄段组泌尿系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越小发生率越高.住院患儿的血清尿素氮、肌酐、尿酸以及尿红细胞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此次筛查泌尿系超声异常表现为肾结石、输尿管结石并肾积水者,与食用含三聚氰胺的奶粉密切相关.年龄越小泌尿系结石的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食用三聚氰胺污染奶粉所致泌尿系结石婴幼儿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 采取心理护理,手术前、后病情观察及护理等方法对52例食用三聚氰胺污染奶粉所致泌尿系结石婴幼儿进行护理.结果 52例食用三聚氰胺污染奶粉所致泌尿系结石的婴幼儿均治愈.结论 护士对结石患儿的病情观察应仔细,措施要得当;对患儿家长的健康教育应耐心、详细.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三聚氰胺污染奶粉喂养致儿科泌尿系统结石的临床诊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至2008年12月所收治的44例泌尿系统结石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内科补液、碱化尿液治疗前后肾结石的变化。结果平均住院14d后复查肾脏B超未见结石者24例(54.6%),结石较入院时缩小者18例(40.9%),无明显变化者2例(4.5%)。结论4个月~2岁婴儿为三聚氰胺污染奶粉引起泌尿系统结石的主要发病人群。三聚氰胺致泌尿系统结石密度要低于其他性质的结石,结构松散,容易排出,内科排石治疗效果要远远好于其他性质的结石。  相似文献   

20.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管娜博士和范青锋博士等撰写的题为《三聚氰胺污染配方奶粉和儿童泌尿系结石》的研究论文,在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NEJM)网络版发表,并配发了相关述评。该研究证实,早产和高三聚氰胺污染奶粉与泌尿系结石发生有相关性;受影响患儿缺乏典型的泌尿系结石的症状和体征,需要依靠泌尿系超声检查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