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分析廊坊市2009-2016年间本地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研判其在廊坊市的流行规律,提出相应防控策略。方法采集临床诊断病例3 d以内的咽拭子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多聚核苷酸链式反应,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对廊坊市2009-2016年8年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资料及检测结果进行流行病学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9-2016年廊坊市流感实验室共检测并报告365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其中学生188例(占51. 51%),发病年龄以0~20岁为主(246例,占67. 40%)。全市共10起甲型H1N1流感聚集性疫情,11月最多。结论学校是甲型H1N1流感疫情多发场所,应坚持"四早"原则。社会各界要加强宣传,督促学校落实防控措施,建议尽早接种疫苗,积极落实学校传染病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2009~2010年海南省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对策与措施及其效果,以完善应对流感大流行的对策和措施。方法对海南省不同阶段采取的甲型H1N1流感防控对策与措施及其监测、血清学调查及暴发疫情等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2009年6月11日报告首例以来,至2010年10月31日海南省累计报告甲型H1N1确诊病例1 006例,其中危重症病例13例,是全国唯一未报告甲型H1N1流感死亡病例省市。2009年6~8月份均为输入性病例为主,9月份以后发生本土感染,并进入暴发流行阶段,11月为疫情高峰,共报告30起甲流暴发疫情,其中28起发生在学校。结论海南省甲型H1N1流感防控早期以"外堵输入,内防扩散"为主,使全省疫情高峰明显晚于外省。学校防控措施的落实是防止疫情暴发的关键,重点人群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接种减少了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发生,不同流行阶段应采取不同的防控策略及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内蒙古一起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寻找合理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内蒙古科技大学一起甲型H1N1流感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内蒙古科技大学甲型H1N1流感疫情为非输入性病例引起,在2009年9月18日-10月5日期间,共报告具有发热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的病例903人,均为学生,其中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31人、疑似病例230人,疫情防控效果显著。结论坚持科学防控策略;学校应严格执行消毒制度、晨午检筛查制度;包头市疫情防控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199例甲型H1N1流感流行特征进行分析,为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199例甲型H1N1流感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以秋冬季节、本土聚集性病例为主.6~18岁年龄组占病例总数的77.89%,性别比男:女1.52:1,学生占病例总数的79.40%.结论 本次甲型H1N1流感流行由散发的输入性病例为主转为以本土聚集性病例为主.甲型H1N1流感防控存在两个重点,一是加强学校重点场所的防控力度,减少暴发疫情的发生;二是加强院内感染和高危人群的防控工作,防止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兰州市2009年甲型H1N1流感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兰州市2009年甲型H1N1流感流行特征,为制定和调整甲型H1N1流感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对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网络直报的甲型H1N1流感发病例数,地区分布、时间分布和人群分布等进行分析。结果兰州市2009年共报告甲型H1N1流感1 148例(实验室确诊1 064例,临床诊断84例),发病率为35.16/10万;发生重症及危重病例64例,死亡12人;报告24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共计发病338例;发病高峰为10月中旬~11月上旬,高峰期共报告病例629例,占总病例数的54.79%;发病年龄主要分布在7~24岁,共报告838例,占总发病数的73.00%;发病以学生为主,报告809例,占70.47%。结论预防和控制甲型H1N1流感的重点人群为学生,安排学生及早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采取综合措施防范学校的暴发流行是控制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甘肃省2009年甲型H1N1流感流行情况和防控措施。方法运用疾病监测信息系统资料对甘肃省甲型H1N1流感的发病及流行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甘肃省于2009年8月中旬确诊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发病具有一定周期性,流行高峰出现在11月,发病人群主要为青年,聚集性病例和暴发疫情几乎发生在学校和学生中。其中重症病例占4.41%,病死率达0.61%。结论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新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2009年12月甘肃省的调查结果显示,人群甲型H1N1流感抗体水平不足10%。甘肃省积极、主动地采取了一系列防控措施应对疫情,当前应继续加强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接种工作,提高人群免疫力,做好应对2010年秋冬季流感流行的防控准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重庆市甲型H1N1流感疫情特征,提出防控措施建议。方法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重庆市2009年6~10月甲型H1N1流感疫情特征进行分析。结果6~10月共确诊甲型H1N1流感病例1 531例,其中6~8月确诊22例,以散发的输入性病例为主,9~10月确诊1 509例,以本土聚集性病例为主。疫情分布在除城口之外的39个区县,病例数居前几位的集中在主城区。10~20岁年龄组占病例总数的82.36%,性别比男∶女=1.52∶1,学生占病例总数的94.70%。6~10月哨点医院送检的3 397份流感样病例标本中,流感阳性标本463份,其中甲型H1N1流感256份,占55.29%。结论进入9月份之后,尤其是国庆长假后,重庆市甲型H1N1流感疫情呈增速发展趋势,且由散发的输入性病例为主转为以本土聚集性病例为主。疫情从城市向农村逐渐扩散,城乡差距越来越小,未来一段时间农村地区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形势严峻。随着疫情形势的不断加重,甲型H1N1流感防控存在两个重点,一是加强学校重点场所的防控力度,减少暴发疫情的发生;二是加强院内感染和高危人群的防控工作,防止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许昌市2009年甲型H1N1流感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俎炳灿 《中国热带医学》2010,10(12):1463-1464
目的了解许昌市2009年甲型H1N1流感流行特征,为制定和完善预防控制措施和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许昌市2009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许昌市2009年报告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为243例,发病率为5.76/10万,死亡2例,死亡率为0.05/10万,病死率为0.82%。学校、看守所报告暴发疫情4起,报告病例数为50例,死亡1例。发病高峰期出现在第45~51周,共报告发病216例(占总病例数的88.9%);10~30岁年龄组病例数最多,共176例(占病病例数的72.4%)。结论应加强重点场所和重点人群甲型H1N1流感预防控制和高危人群的医疗救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分析香格里拉县首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发现和处置情况,总结防控经验,为控制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香格里拉县首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中发生的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对发病3d内的部分现症患者采集咽拭子标本,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对密切接触者进行7d的医学观察。结果 2009年10月6~24日,该校共报告流感样病例73例,其中实验室确诊甲型H1N1流感病例12例,疫情持续19d,无重症和死亡病例。结论该起疫情为香格里拉县首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感染来源为国庆放假期间学生社区感染后引入学校所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和掌握学校甲型H1N1流感疫情暴发的特征与规律,为制定校内甲型H1N1流感流行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一起发生在百色市田林县田林高中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 本次疫情历时18天,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确诊病例为224例,疫情波及2023人,罹患率为11.7%;其中男生106例,女生118例;内宿生212例,外宿生12例;高一年级84例,高二年级82例,高三年级58例;16岁~18岁病例最多,占发病数的84%(188/224).结论 本次疫情是一起校内甲型H1N1流感暴发,流行呈多个高峰,传播途径以聚集性同宿舍、同班级日常密切接触传播为主要特征.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学校疫情的监测及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的培训.  相似文献   

11.
马焰 《中国热带医学》2011,11(5):570-571
目的探讨江阴市甲型H1N1流感流行特征并提出防治措施。方法对江阴市2009年甲型H1Nl流感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9年累计确诊甲型H1N1流感病人22例,其中重症病例3例、危重2例、死亡1例,发病率为1.25/10万。发生2起暴发疫情,均发生在学校。检测流感样病人咽拭子标本124份,甲型H1N1流感核酸阳性率为11.29%。结论江阴市采取的一系列甲型H1Nl流感防控措施整体上显著有效,2009年江阴市甲型H1N1流感疫情处于低流行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温州市2009-2010年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病学特征和流感监测结果,为科学防控甲型H1N1流感和流感大流行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2009-2010年温州市甲型H1N1流感报告信息和流感监测信息并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9-2010年温州市共报告甲型H1N1流感4 288例,其中2009年报告3 959例,报告发病率为51.28/10万,死亡4例,病死率为0.10%;2010年报告329例,报告发病率为4.22/10万,死亡2例,病死率为0.61%。首发病例为从美国回国的留学生。病例主要集中在0~29岁,占全部病例数的89.51%;流感样病例占门诊就诊总数百分比(ILI%)从2009年第30周开始超过2007和2008年水平,甲型H1N1流感疫情在2009年9~11月达到流行高峰。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发病率高于其他地区。结论儿童、青少年和学生群体是甲型H1N1流感防控重点人群,应加强流感哨点监测,重点防控甲型H1N1流感聚集性病例和重症危重病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轻症患者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方法对病原学诊断为甲型H1N1流感的患者34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主要临床表现、体格检查、血细胞计数等项目与甲型H1N1流感病毒检测阴性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临床表现方面,病原学诊断为甲型H1N1流感的患者与甲型H1N1流感病毒检测阴性的患者相比,咳嗽与咯痰症状比较突出(P〈0.01);咽部充血与扁桃体肿大所占比例亦高于阴性组(P〈0.01);甲型H1N1病毒核酸阳性组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明显低于阴性病人(P〈0.01),淋巴细胞计数亦低于阴性组(P〈0.05)。确诊甲型H1N1流感患者中,发病年龄以18~30岁所占比例最大,共248例,占72.09%。结论甲型H1N1流感患者以中青年为主;对甲型H1N1流感患者早期临床特征与血细胞计数的分析,有利于为甲型流感的早期诊断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深圳市福田区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甲型H1N1流感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402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包括病例的年龄、性别、职业分布、地区分布等.结果 402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男性占58.71%,女性占41.29%; 90.55%的病例集中在0~30岁年龄段,11~20岁年龄段病例最多,占总病例数的41.79%;从职业构成看,所有病例中,绝大多数为学生,占总病例数的64.18%.结论 学生是甲型H1N1流感的危险人群,应当注重学校等场所的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重症甲型H1N1死亡病例的特点,提高重症患者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0年1月北京佑安医院18例甲型H1N1流感死亡患者的资料.结果 甲型H1N1流感的病死率为7.5%;死亡患者的年龄偏大,50岁以上者占50%;18例患者中14例合并基础疾病,以发热、咳嗽和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17例死...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阳江市甲型H1N1流感暴发的流行特征和影响因素,探索预防控制流感的方法。方法分析阳江市2009年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并对社区人群按年龄分层抽样进行血清学回顾性调查。结果阳江市共报告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42起;10下旬至11月为发病高峰期;暴发疫情中小学占50.00%,中学占38.10%;患者男性占53.38%,女性占46.42%;社区人群甲型H1N1流感感染率为30.63%。结论学生群体为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高危人群,针对疫情发生的不同时期相应地调整防控策略的防控效果显著;防控措施采取时间越早,暴发疫情持续时间就越短,发病率就越低。  相似文献   

17.
谢显清  刘福益  刘松 《热带医学杂志》2011,11(10):1203-1204
目的探讨深圳市某街道2009年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将2009年流感样病例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死亡病例进行个案分析。结果 2009年甲型H1N1流感实验室确诊65例,其中重症患者10例(死亡1例);病例主要集中在10-11月(333例);学校和托幼机构为高发场所(363例,98.9%);5~14岁青少年为易感人群(293例,79.8%)。结论深圳市某街道2009年甲型H1N1流感发病高峰出现在11月,主要在封闭、人群集中、接触密切的学校和托幼机构暴发。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重庆市九龙坡区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更好地制定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重庆市九龙坡区2009年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处理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16起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累计确诊64例,平均罹患率为0.36%(64/17778);疫情集中发生在9月,发病人群主要是中专职校学生;男女性别比为3:1。结论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均发生在学校,学校是控制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关键,应及时报告疫情、有效落实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