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RAU病变期外周血细胞免疫功能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复发性口疮(RAU )发病机理中的细胞免疫学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5 5例RAU患者血清细胞免疫6项:总T淋巴细胞(T)、辅助性淋巴细胞(Th)、抑制性淋巴细胞(Ts)、Th/Ts、自然杀伤细胞(NK)、B淋巴细胞。3 0例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结果:RAU患者总T淋巴细胞、辅助性淋巴细胞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RAU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缺陷,提示临床治疗需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3H—TdR掺入法(微孔板培养法)和抗人T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OKT系列间接免疫荧光法分别测定了RAU患者急性期、恢复期的淋巴细胞转化率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研究结果表明:RAU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在急性期是低下的,并且T淋巴细胞亚群的平衡在此期间也被破坏;而在恢复期,细胞免疫功能基本恢复,被破坏的T淋巴细胞亚群的平衡得以重新建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对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RAU)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及治疗疗效。方法:选择轻型RAU患者(轻型RAU组)85例,健康对照组80例,随访观察服用沙利度胺25 mg/d治疗轻型RAU的疗效;同时比较健康对照组,轻型RAU组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结果:和健康对照组相比,轻型RAU患者CD4+T淋巴细胞数目减少,CD8+T淋巴细胞增多,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失调;经沙利度胺治疗后,轻型RAU患者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异常改善,同时患者溃疡间歇期明显延长,溃疡数目明显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轻型RAU患者存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异常,沙利度胺可有效调节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延长溃疡间歇期,减少溃疡发作,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复发性口疮患者静止期与溃疡期T抑制细胞功能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三研究旨在比较RAU患者溃疡期和静止期外周血淋巴细胞抑制活性,探索T抑制细胞在RAU发病学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刀豆碱(ConA)激活产生的淋巴细胞抑制检测方法探测了12位RAU患者溃疡期和静止期外周血淋巴细胞抑制活性。结果:溃疡期患者的T淋巴细胞抑制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而患者静止期的抑率与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RAU患者外周血T抑制细胞功能在溃疡期降低,但对其病损的发展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5.
复发性口腔溃疡(RAU)的病因目前尚不明了。人们一直推测,是一种低密度的免疫细胞的缺少和不平衡.最近,通过对 RAU 患者和无 RAU 病史的人的外周血的 T 淋巴细胞亚群的研究,以探索其病因。作者在同一时间,分别取10ml 活动期和非活动期的 RAU 患者的外周血样本,同时取同样数量的无 RAU病史的志愿者的外周血样作为对照.对照组性别、年龄、时间均需与疾病组一致。  相似文献   

6.
复发性口疮流式细胞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方豪  戴淳  方东  林明  夏晓华 《口腔医学》2001,21(1):31-32
目的 :探讨复发性口疮 (RAU)的发生发展与T淋巴细胞的关系 ,为免疫制剂治疗此病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选择18例临床确诊为RAU患者 ,在发病期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 ,设健康对照组比较 ,做出相关性分析。结果 :RAU组较对照组CD3 有下降趋势 ,但无统计学意义 ,CD4 下降差异有显著性 ,CD8升高有极显著意义 ,CD4 /CD8比值下降 ,有极显著意义。结论 :RAU患者发病期 ,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处于相对免疫抑制状态。  相似文献   

7.
复发性口疮中淋巴细胞的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发性口疮(RAU)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感染性疾病。以前关于RAU的病因和发病机理的假说倾向于细胞介导免疫和机体与微生物的交叉反应,但是尚无直接的、说服力强的证据。本文对RAU发病机理中将免疫机理作为原发因素的流行假说提出了怀疑,对RAU中淋巴细胞的功能作了进一步研究,提出了RAU病人免疫细胞亚群缺乏或不平衡假说。  相似文献   

8.
目的 :本研究旨在比较RAU患者溃疡期和静止期外周血淋巴细胞抑制活性 ,探索T抑制细胞在RAU发病学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刀豆碱 (ConA)激活产生的淋巴细胞抑制检测方法探测了 12位RAU患者溃疡期和静止期外周血淋巴细胞抑制活性。结果 :溃疡期患者的T淋巴细胞抑制率明显低于正常组 (P <0 .0 5 ) ;而患者静止期的抑制率与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RAU患者外周血T抑制细胞功能在溃疡期降低 ,但对其病损的发展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细胞免疫与复发性阿弗它溃疡(recurrent aphthous ulcer,RAU)发病机制的关系及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对RAU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用免疫方法建立SD大鼠RAU动物模型,将RAU大鼠随机分成阴性对照组、溃疡糊剂组和3个TP治疗组。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成模前后及用药前后各组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细胞数量及比值。结果:实验大鼠溃疡模型成模后外周血CD4^+及CD4^+/CD8^+较成模前显著降低(P〈0.01),CD8^+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茶多酚各治疗组外周血CD4^+、CD4^+/CD8^+回升,与阴性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茶多酚各治疗组间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RAU的发生与细胞免疫功能抑制有关,TP对大鼠RAU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其免疫调节作用与给药方式无关。  相似文献   

10.
六味地黄丸对复发性口疮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影响的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复发性口疮 (RAU)的特点为反复发作的口腔黏膜溃疡性损害 ,病因不明 ,有的学者认为RAU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 ,其复发与机体的免疫状态 ,尤其是T淋巴细胞亚群的平衡失调密切相关。本文就六味地黄丸对RAU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进行观察 ,探讨六味地黄丸对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选择在我科确诊为RAU患者 3 0名 ,男 10例 ,女 2 0例 ,年龄 17~ 60岁 ,均为轻型口疮 ,病史 1~ 2 0年 ,每月发作一次以上或无间歇期 ,就诊前一个月未使用过任何免疫类制剂。所有患者无其它口腔黏膜疾病及全身系统性疾病。对照组 :健…  相似文献   

11.
对RAU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双亲配偶类型对子女发病率有明显影响;同卵双生子发病情况具有很强一致性;发病家系各世代中的发病率保持相当稳定。对有关遗传标记物质的研究证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基因的表达频率与RAU的发病密切相关;MHC基因通过对T淋巴细胞的调控而影响RAU的发病过程;可能存在某种RAU相关基因并与MHC基因呈不平衡连锁。资料指出,RAU可能为一种多基因遗传疾病,其发病须受到环境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两种方法建立SD大鼠RAU模型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实验性SD大鼠口腔黏膜组织匀浆+完全弗氏佐剂的免疫注射法和乙酸灼烧法建立RAU动物模型,为研究人类RAU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应用免疫法和灼烧法建立大鼠RAU模型,观察大鼠口腔内RAU的形成及体重和摄食量变化情况。研究溃疡的组织学改变、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变化。结果:2种方法建模的实验大鼠都发生了RAU,模型建立过程中大鼠体重和摄食量均有变化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流式细胞仪测定免疫组、乙酸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发现CD3+CD4+、CD4+/CD8+均低于对照组(P<0.05)。乙酸组CD3+CD8+的细胞数高于对照组但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利用免疫法和乙酸法均可引起SD大鼠发生实验性RAU,其临床表现及组织学观察均与人类RAU相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更昔洛韦治疗复发性阿弗它溃疡 (RAU )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 13例巨细胞病毒抗体 (CMV -IgG)阳性的RAU患者 ,在溃疡期给予更昔洛韦静脉滴注 ,进行治疗前后的对比研究 ,根据RAU疗效评价标准给予临床评价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 ;用ELISA法测定巨细胞病毒抗体 (CMV -IgMCMV -IgG)。 结果 :治疗 2周后溃疡期明显缩短 ,疼痛指数减少 ;血CD8 T细胞在治疗开始后半年比例降低 ,CD4 /CD8 比值明显升高 ;CMV -IgG的效价治疗前后亦有差异。结论 :更昔洛韦 (GCV)对机体的免疫功能有明显促进作用 ,且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 ,具有较好的临床综合疗效。  相似文献   

14.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ecurrent aphthous ulcer,RAU)是一种口腔黏膜常见的炎症性溃疡类疾病。据调查,人群中RAU的发病率高,且溃疡发作时灼痛明显,尤其是重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major recurrent aphthous ulcer,MaRAU)发作时疼痛剧烈,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RAU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心理因素对RAU的影响不容忽视。迄今为止,国内外关于心理因素对RAU的研究多倾向于主观量表的评估,对其客观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较少。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RAU心理因素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扁平苔藓的细胞浸润机理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腔扁平苔藓(OLP)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粘膜病。其病因较为复杂。基本病理特征为T淋巴细胞带状浸润。其浸润过程分为:细胞因子产生阶段;T淋巴因子募集到位阶段;上皮组织内趋化阶段;滞留保持阶段.并且指出。各种细胞因子的产生。引起细胞表面三对粘附分子的表达。是淋巴细胞浸润的关键.所以如何阻断淋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上皮角肮细胞的粘附是OLP治疗突破点。  相似文献   

16.
复发性口疮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Ig的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采用酸性α醋酸萘酯酶染色法(简称ANAE)及单向琼脂免疫扩散法对57例复发性口疮(简称RAU)患者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复发性口疮患者辅助性T细胞(Th细胞)明显低于正常人(P<0.01)。抑制性T细胞(Ts细胞)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Th/Ts比值下降。表明RA患者细胞免疫水平处于抑制状态。(2)血清IgG、IgA、IgM含量均高于正常人。提示:RA的发病机理与自身免疫功能的异常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Treg细胞和IL-17在复发性口腔溃疡(RAU)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复发性口腔溃疡(n=21)和健康人(n=21)外周血中调节性T细胞比例的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25+Foxp3+Treg在T淋巴细胞中的比例,ELISA检测外周血IL-17水平的变化。结果: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溃疡期CD4+CD25+Foxp3+Treg水平低于对照组,而IL-17的表达则高于对照组,CD4+CD25+Foxp3+Treg的比例和IL-17的表达呈负相关(r=-0.582,P0.05)。结论:调节性T细胞和IL-17在RAU患者的外周血中的表达异常,可能在RAU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复发性口疮(复发性阿弗它溃疡,RAU)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尚不清楚,近年来在下述各方面曾进行了较多的探索: 1.遗传沈阳地区3714人调查资料表明:RAU的发病率为4.95%,而184例RAU患者一般近亲(同胞、父母)的发病率分别为18.3%和22.5%,基本上符合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阈值模式。Ship曾研究815个家庭的发病情况,当父母双方均有RAU病史者,  相似文献   

19.
肿瘤坏死因子-α与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ecurrent aphthous ulcer,RAU)是口腔黏膜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但其病因及致病机制仍不明,近年对RAU的研究多集中在免疫失调方面,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作为细胞因子的一员在RAU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TNF-α在RAU中表达升高,并证明TNF-α的高表达可引起细胞因子网络的失衡,并对细胞毒性作用有一定的影响;另外,TNF-α还可以过作用于黏附分子而促进炎细胞向病变组织的移行。所以TNF-α在RAU炎症反应的发生和溃疡病损的形成中起着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复发性阿弗它溃疡的病毒学病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实验技术和设备的不断更新和革命,在复发性阿弗它溃疡(RAU)的损害局部和(或)外周血中找到了病毒DNA片段,使得RAU病毒病因日前受到重视。目前研究的病毒皆为人类疱疹为病毒,主要包括单纯疱疹病毒1、水痘-带状疱疹病毒、Epstein-Barr病毒、人类巨细胞病毒、人类疱疹为病毒6、人类疱疹病毒7等。本文对RAU的病毒学病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