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针对山东某铅锌银多金属矿嵌布关系复杂多变的特点,采用银铅锌混合浮选后铅锌分离和铅优先浮选两种技术路线进行试验.采用铅优先浮选技术路线使铅锌分离,得到了较好的选别指标,铅精矿中铅品位为70.04%,铅回收率97.75%,银品位1541 g/t,银回收率79.56%;锌精矿中锌品位43.73%,锌回收率82.55%.  相似文献   

2.
对云南某含锡多金属硫化矿进行了工艺矿物学和选矿实验研究. 结果表明,矿石中铅锌品位低,铅、锌矿物相互交代、包裹,嵌布粒度不均匀,采用优先浮铅、再选锌的原则流程,利用铅矿物与锌、硫矿物间可浮性差异较大的特点,采用石灰、亚硫酸钠和硫酸锌抑制锌、硫,以乙基黄药为铅捕收剂优先浮选铅矿物,选铅尾矿用硫酸铜作活化剂活化闪锌矿选锌;锡矿物与黄铁矿、磁黄铁矿等矿物共生关系复杂,且嵌布粒度较细,选锌尾矿经脱硫浮选后采用重磁联合流程回收锡矿物. 通过闭路实验,得到含铅40.92%、银1610.53 g/t、铅回收率81.25%、银回收率77.03%的铅精矿,锌精矿含锌43.23%、回收率为85.92%,硫精矿含硫42.57%,作业回收率为87.65%,锡精矿含锡42.38%,作业回收率为59.29%.  相似文献   

3.
云南高泥尾矿铅锌分离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云南高泥尾矿铅锌嵌布粒度细、泥化严重、性质相对复杂的技术难点,进行了铅锌分离实验研究,采用泥砂分级别浮选-重选联合工艺流程,有效分离了铅锌,实现了该复杂尾矿资源的综合回收利用。结果表明,该矿中铅含量为4.29wt%,锌含量为4.99wt%,铅主要以白铅矿和铅铁矾的形式存在,铅和铁相互交代形成不同的包裹形式,分离难度极大;锌主要以氧化锌的形式存在,氧化程度较深,锌氧化率达99%,且主要为难选的异极矿。最终通过闭路选矿流程,获得铅品位33.87%,回收率62.53%的铅精矿;铅精矿中银品位142.50 g/t,银回收率30.92%;获得锌品位15.21%、回收率47.82%的锌精矿。  相似文献   

4.
对云南某低品位铅锌硫化矿进行了选矿工艺实验研究,采用优先浮选工艺和所选药剂制度处理该矿石.结果表明,该矿具有有价矿物共生关系紧密、嵌布粒度细的特点,其铅、锌品位分别是1.29%和5.63%,实现了铅、锌分离,获得铅品位、回收率分别为51.56%和78.58%的铅精矿和锌品位、回收率分别为46.12%和78.36%的锌精矿.  相似文献   

5.
内蒙某硫锌多金属矿石有用矿物产出形式和组分复杂,采用粗磨粗选、再磨精选的优先浮选工艺流程可以获得优质的铅、锌、硫产品及较理想的回收率。由于矿石中含有少量石墨,扩大连续试验通过不脱碳和脱碳两种方案对比,结果表明脱碳工艺的选矿指标优于不脱碳工艺,得到了铅品位59.18%、铅回收率88.57%的铅精矿;锌品位51.33%、锌回收率89.02%的锌精矿以及硫品位40.96%、硫回收率74.77%的硫精矿。  相似文献   

6.
针对云南某铅锌选矿厂产出的硫精矿中铅锌品位高、铅精矿中铅品位低的问题,考查了目的矿物的解离情况,通过铅硫混合粗精矿再磨提高了目的矿物的单体解离度,优化了工艺流程。试验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为-325目质量分数占70%时,采用铅硫混合粗精矿再磨、脱锌扫选尾矿返至锌作业的工艺流程,可得到铅品位为61.23%、铅回收率为85.68%的铅精矿,锌品位为49.65%、锌回收率为93.38%的锌精矿;与不再磨流程相比,铅精矿中铅的品位提高了2.05个百分点,回收率提高了1.75个百分点,锌精矿中锌的回收率提高了2.28个百分点,同时铅精矿中锌品位及硫精矿中铅、锌品位均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7.
对国外某铜铅银钡多金属矿进行铜铅混合浮选、抑铅浮铜、浸出、重选等实验研究,最终确定采用铜铅混浮-精矿浸出-尾矿重选的选冶联合工艺流程,实现了铜、铅、银、钡资源的综合回收.结果表明,原矿含铜1.52%、铅7.84%和BaSO_4 29.91%,银品位为243.8 g/t,经混合浮选得混合精矿含铜8.09%、铅47.21%、银1389.4 g/t,回收率分别为85.50%,92.91%,87.93%;在室温(25℃)、浸出剂浓度0.6 mol/L、液固质量比4、浸出时间50 min的条件下浸出,获得了铜、铅、银浸出率分别为84.95%,5.56%,21.04%的浸出液和含铜1.54%、铅64.23%、银1 787.6 g/t的浸出渣.浮选尾矿经摇床重选后得BaSO_4品位为95.37%、回收率为35%的钡精矿.  相似文献   

8.
云南某富银锌精矿中银主要以类质同象形式存在于白铅矿中,本工作以该矿样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性质,采用抑铅浮锌的工艺流程进行浮选,考察了磨矿细度、抑制剂、活化剂及捕收剂等因素对浮选分离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9+10 μm粒级中银含量最高。在磨矿细度–74 μm占90%,硅酸钠用量为2000 g/t,硫酸铜用量为200 g/t,丁基黄药用量为300 g/t,松醇油用量为30 g/t的条件下,1次粗选、1次精选、1次扫选,中矿顺序返回的全流程闭路实验,可获得含锌61.08%,回收率95.89%的锌精矿和含银1548.32 g/t,回收率为71.17%的银精矿,实现了锌银的浮选分离及伴生银的高效富集。  相似文献   

9.
在对某复杂多金属矿进行矿石性质研究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浮选分离.结果表明,矿石中矿物种类繁多,嵌布关系复杂,可综合回收的元素为铅、锌,主要以方铅矿、闪锌矿形式存在.铅矿物嵌布粒度细,氧化率高,与锌矿物共生关系密切,分离困难.采用铅锌依次优先工艺流程,阶段磨矿阶段选别,石灰为矿浆p H值调整剂,D421为铅矿物捕收剂,组合药剂焦磷酸钠和柠檬酸钠为闪锌矿和硫矿物抑制剂,经1次粗选、3次精选和1次扫选获得铅精矿;硫酸铜为闪锌矿活化剂,丁基黄药为锌矿物捕收剂,经1次粗选、2次精选和1次扫选获得锌精矿.闭路实验所得铅精矿铅品位为60.34%,铅回收率达81.31%,含锌6.74%;锌精矿锌品位为47.86%,锌回收率达93.11%,含铅0.62%.组合抑制剂焦磷酸钠和柠檬酸钠对闪锌矿具有选择性协同抑制作用,二者质量比为1:1时抑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根据硫化矿浮选理论,研究了高岭土尾矿中铅锌硫矿物分离的药剂制度和工艺流程.结果表明,方铅矿和闪锌矿在磨矿至粒度74mm颗粒占70%时单体基本解离,在捕收剂乙硫氮30g/t、组合抑锌剂ZnSO_4 1000g/t及Na_2SO_3 300g/t的药剂制度下铅锌矿物可有效分离;在捕收剂异丁黄药50g/t、锌活化剂CuSO_4 300g/t的药剂制度下锌硫矿物可有效分离.通过磨矿-优先浮铅-锌硫矿物分离的闭路流程,得到铅品位64.55%、回收率84.47%的铅精矿,锌品位45.04%、回收率91.94%的锌精矿.  相似文献   

11.
针对陕西某尾矿中含有可以回收的硫、铅和金等有价元素,结合矿石性质,采用"重选预富集—混合浮选—硫铅分离"工艺对该尾矿进行了综合回收试验,最终获得品位为43.7%,回收率为81.12%的硫精矿和金铅混合精矿,其中铅品位为42.50%,回收率为69.10%,铅精矿中含金18.99g/t,其回收率为39.90%。本研究对类似尾矿的综合利用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曹霞  黄闰芝 《广东化工》2014,41(20):113-114
由广西华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贫锡硫化矿HF-20型高效浮选机在车河选矿厂获得成功应用,并取得了较理想的选矿指标。车河选矿厂微细粒铅锑锌回收系统浮选作业采用贫锡硫化矿HF-20型高效浮选机代替原来的2.8 m3机械搅拌式浮选机,浮选铅锌混合精矿铅品位提高了0.12%,铅回收率提高了5.17%,锌品位提高了0.80%,锌回收率提高了4.18%,同时单位容积能耗降低了51.3%,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13.
内蒙东升庙硫铁矿为特大型多金属沉积变质硫铁矿床,工业类型分单硫和锌硫两类。锌硫类型矿石为含铅、锌品位较低的硫铁矿石,伴生有银、钴、镉等有益元素。为充分回收铅、锌、硫,并尽可能将有益元素富集到精矿,以便冶炼时回收,我们进行了细磨浮选和粗磨—锌中矿再磨浮选流程的选矿试验。  相似文献   

14.
以广西凤凰高锰高砷硫化银精矿为原料,进行了全湿法提银扩大试验,结果表明银的直收率和总回收率达到91 59%和95 67%;锰和铅回收率分别为99 18%和87 41%;粗银粉和铅精矿品位分别为32 565%和72 43%。同时该工艺防止了硫、砷、铅等有毒元素对环境的污染,脱锰产生的H2S经两级碱吸收即全部以Na2S·9H2O的形式回收。  相似文献   

15.
以十二胺和三甲基氯硅烷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有机硅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并以其为捕收剂进行中低品位胶磷矿反浮选脱硅试验,结果表明,在入选原矿P2O5品位为20.63%的条件下,经过双反浮选获得了P2O5品位为31.12%、回收率为73.13%的磷精矿。  相似文献   

16.
针对某硫精矿含锌较高的特点,通过试验确定采用先磁后浮工艺流程进行硫锌分离,采用硫化钠和活性炭对硫精矿进行脱药,最终获得了锌品位为43.65%、锌回收率为76.25%的锌精矿和硫品位为35.97%、硫回收率为96.76%的硫精矿,实现了硫精矿中锌金属的综合回收。  相似文献   

17.
采用正反浮选工艺和反浮选一次粗选工艺,对原矿P2O5品位为25.80%,R2O3质量分数为4.37%的某硅质胶磷矿进行浮选对比试验,常温下正反浮选工艺获得了精矿P2O5品位为29.74%,回收率为88.53%,尾矿P2O5品位为12.88%的较好指标;反浮选一次粗选工艺获得了精矿P2O5品位为27.43%,回收率为71.32%的浮选指标。  相似文献   

18.
云南某高硫铅锌矿尾矿平均含Pb 0.84%、Zn 3.67%,综合回收价值较高,其中含铅矿物主要为方铅矿和白铅矿,含锌矿物主要为闪锌矿和菱锌矿。实验室选矿试验研究表明,采用“硫化矿优先浮选–浮硫尾矿脱泥–氧化锌浮选”工艺可较好地实现尾矿中有价矿物的高效回收,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氧化锌浮选过程中,粗选和扫选分别采用不同碳链长度的胺类捕收剂,可明显提高锌精矿的品位和回收率,并避免氧化锌浮选时泡沫量大、消泡困难等问题,最终可获得含锌23.46%,回收率13.04%的硫化锌精矿及含锌27.86%,回收率51.69%的氧化锌精矿,累计锌总回收率可达64.73%,实现该尾矿中有价矿物的高效回收,研究结果为该尾矿的综合回收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数据及基础。  相似文献   

19.
宜昌中低品位胶磷矿采用重介质选矿,获得精矿的回收率较低,且筛下的细粒级没有加以回收,因此,磷资源的损失较高。为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采用重选联合浮选工艺流程,对宜昌中低品位胶磷矿进行试验。在分选密度为2.85g/cm3的条件下,重液分选精矿P2O5品位为32.96%,回收率为57.36%;合并筛下细粒级和重液分选的尾矿进行浮选回收,试验采用正浮选一粗一精一扫,反浮选一粗一扫的工艺,获得的精矿品位为30.76%,回收率为31.69%;最终精矿的品位达到32.14%,回收率达到89.05%。试验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为宜昌磷矿的合理高效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腾冲高泥氧化锌矿选矿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腾冲某氧化锌矿嵌布粒度细、含泥量高的技术难题进行了选矿实验研究. 结果表明,该矿中锌品位为6.65%、铁品位为12.31%,锌氧化率达92.83%,锌主要以异极矿形式存在,铁主要以磁铁矿形式存在. 经多个实验流程对比分析,采用预先洗矿(洗去小于37 mm粒级的颗粒)、沉砂磨矿后先磁选后浮选的流程,确定最佳磨矿细度为小于75 mm的颗粒达91.74%,弱磁选电流为4 A,粗选药剂用量为碳酸钠2 kg/t、六偏磷酸钠2 kg/t、硫化钠13 kg/t、KPR 2 kg/t. 采用闭路选矿流程,得到锌品位为27.89%、回收率75.26%的氧化锌精矿和铁品位为61.25%、回收率51.65%的铁精矿. 通过Zeta电位分析捕收剂KPR与异极矿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