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族音乐是我国优秀音乐文化的一个分支,因其具有绚丽多彩的艺术魅力而在世界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伴随着我国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民族音乐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民族音乐的创作离不开作曲技术理论的支撑,作曲家只有不断加强自身专业水平,在民族音乐的创作中科学运用各种作曲技术理论,才能促使民族音乐的延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民族音乐可以说是中华曲库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近几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娱乐的方式也变得丰富多样,而且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民族音乐再次走进大众视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民族音乐。作为民族音乐创作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作曲技术水平决定了民族音乐的质量,所以,这就要求创作者不断提高自身的作曲水平。笔者在本文就民族音乐展开谈论,探讨民族音乐中的作曲技术理论。  相似文献   

3.
民族音乐传承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具有自身独特的文化魅力和价值,是中华曲库的瑰宝,在世界音乐史上呈现出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在音乐创作当中,作曲技术理论是重要因素,本文就探讨民族音乐来研究出它的作曲技术理论。  相似文献   

4.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民族音乐作为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伴随着现代音乐的发展,中国的音乐从业者开始从民族音乐中寻找创作灵感,应用现代作曲技法,将民族音乐元素融入到现代音乐的创作当中。本文介绍了现代音乐在中国的发展过程,探讨了现代作曲技法与民族音乐元素的结合。  相似文献   

5.
中西音乐的结合是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作曲家们就不断研究、探索并进行音乐创新的课题,从本民族音乐与西洋传统作曲技术的结合到现在与西方现代作曲技术的融合过程中,涌现出很多优秀的作曲家和经典作品,而山西一带的民间音乐是如何与西洋作曲技术相结合的,又如何从民间小曲、乡土小戏发展为气势博大的交响乐,当代作曲家王西麟先生无疑给我们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艺术借鉴。  相似文献   

6.
自20世纪初手风琴传入中国,其音乐创作呈现了以民族音调为创作基调和审美观念,探寻浓郁的民族音乐风格。《归》是以中国五声调式为基础,结合西方作曲技法而创作的手风琴独奏曲。本文就民族音乐的艺术品质与演奏处理对该曲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音乐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国音乐创作发展出现了一些变化,那就是音乐创作者充分利用民族音乐元素,并将它们跟现代作曲技法融合在一起,从而创造了很多优秀的作品。本文从节奏方面的融合、和声方面的融合、乐思方面的融合这三个方面对民族音乐元素与现代作曲技法的融合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托卡塔"是一种器乐体裁。王千一先生结合西方作曲技法和中国民族音乐特点,创作了钢琴曲《托卡塔》。演奏该作品,必须准确地掌握演奏技术,体现《托卡塔》的音乐特点。  相似文献   

9.
<花之舞>是朱践耳先生将我国民族音乐元素与现代作曲技法紧密结合而创作的钢琴精品之作,曲中洋溢着线型旋律美、民族特色美、整体音响美、复调交织美和交响音诗美.其浑然天成的多声部现代作曲技法,浓郁的中国西南地区布依族民族音乐魅力为中国钢琴作品走向世界找到了一条有效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在研究西方近现代作曲技法时,笔者在其中发现在和声与调式调性、节拍上的运用上与我国的传统多声部音乐中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相似性,故笔者试图从传统民间多声部民歌中寻找一些特点,旨在能更好的运用多种西方的作曲技术来发展我国的民族音乐,创造出具有现代特色的"中国音乐"。  相似文献   

11.
《小宇宙》是匈牙利作曲家贝拉·巴托克的一套钢琴练习曲,在作曲技术上它几乎概括了二十世纪上半叶新音乐各种风格和种种技术手法,是一部二十世纪作曲技术的“小百科全书”。本文通过其中第一百四十一首《主题与倒影》作曲技法的分析,从中管窥出巴托克在《小宇宙》的创作中一些常用的现代作曲技法,以期能够对研究现代音乐作曲技法带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2.
哈恰图良的作品把西方作曲技法和本民族的音乐特征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形成独树一帜的风格,通过论述其作品的民族性来揭示出新疆民族音乐发展的道路,使新疆民族音乐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弘扬。  相似文献   

13.
一切音乐作品都是以作曲技术理论作为支撑,在钢琴教学中,也需要音乐理论作为支撑。将作曲技术理论应用在钢琴教学,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升钢琴教学质量和效果。本文主要分析了作曲技术理论在钢琴教学的现状,并从曲式结构类型、和声、复调等几个方面探讨了作曲理论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钢琴教学的开展离不开作曲技术理论的支撑,只有钢琴演奏者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才能够根据自己的想法与意识对作品进行实践与创新。为此,本文将针对作曲技术理论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刘聪创作的《在青翠的山谷里》为例,对民族音乐元素和现代作曲技法的融合进行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6.
古筝曲《茉莉芬芳》的创作特点及演奏提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霞 《黄山学院学报》2010,12(2):129-131
在古筝独奏曲《茉莉芬芳》的曲式结构及其艺术表现的基础上,从乐曲出处、主题与主题发展、和声色彩与旋律进行等方面论证了“现代作曲技法”在乐曲中的运用,管窥出作曲大师何占豪先生独特的创作思维、风格以及他对民族音乐创作发展方向的定位。  相似文献   

17.
作曲技术理论是构成一切音乐作品的基础,在钢琴教学中它也能够有很好的应用与发挥。钢琴教学需要良好的理论依据作为支撑,如果能够善用作曲技术理论中的精华,这对于钢琴教学将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本文将谈谈作曲技术理论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首先会探讨曲式结构的类型及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然后会谈谈和声的演变及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接着会介绍复调的类型及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最后会分析配器法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即兴曲—侗乡鼓楼》是四川音乐学院副教授、作曲家邹向平先生运用现代作曲技法写成的具有侗族风格的钢琴曲,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展示了中国钢琴艺术的民族韵味,同时借钢琴这种西方乐器传达了淳朴的民族风土人情与文化。本文通过对该曲的表现内容、作曲技法及演奏诠释几方面的分析,揭示了作曲家为拓展民族音乐以及发扬和传播民族传统文化所做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9.
钢琴来源于西方,传入我国后便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并被钢琴我国许多音乐家学习.我国音乐学家在学习的过程中,将西方传统音乐创作与我国的民族音乐相结合,形成了与我国音乐风格相符的钢琴作曲民族化的道路.自建国以来,我国钢琴作曲创作不断进步,包括音乐创作题材越来越广泛、表现内容越来越丰富,时代性与传统性并具的特征成为我国钢琴作曲的代表特征.  相似文献   

20.
中国音乐学院是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提议于1964年成立的。她是一所以中国民族音乐教育和研究为特色、专门培养从事民族音乐教育、研究、表演、创作等方面高层次人才印高等音乐学府。学院目前设有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民族器乐、声乐歌剧、钢琴、音乐教育、指挥、艺术管理、管弦乐等9个系,有研究生处、社会科学部、成人教育部和一所附属中等专科学校,形成了博士、硕士、本科、专科教育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体制。目前,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共计1,400余人,留学生28人。学院名师芸萃,教学、科研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368人,其中高级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