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已取得长足的进步,但其病死率仍徘徊在15%~30%。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救治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共同关注的临床热点问题[1-2]。中华医学会制定了中国SAP诊治指南[3],为SAP规范化诊治奠定了基础。在对SAP综合  相似文献   

2.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发病急、病情凶险、病死率高.临床主要以经验性治疗为主,目前的治疗指南和原则并不完全适用于所有SAP患者,因而主张进行"个体化"诊治.  相似文献   

3.
正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胰腺的急性炎症反应,大部分轻症急性胰腺炎和中重症急性胰腺炎为自限性,预后良好,约有20%左右的AP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病死率居高不下,是临床诊治的一大挑战[1-2]。菌血症、高Ranson评分、糖尿病等与SAP病死率密切相关[3]。SAP引起全身失控的炎症反应及由此导致的胃肠功能损伤是SAP死亡的主要  相似文献   

4.
随着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病理机制的深入了解,其诊治理念有了一个重大转折,即"个体化的综合治疗",使得疗效有所提高,病死率有所降低[1].本院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对68例SAP患者入院早期采用六大综合治疗措施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一种病因复杂、病情凶险、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多的严重疾病。近年来,人们对SAP本质的认识逐渐深入,在SAP的诊断、重症监护和药物治疗方面都取得了一些进展,但SAP的病死率仍为10%~30%[1]。2009年5  相似文献   

6.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起病急,进展快,病情危重,并发症多,治疗棘手,死亡率高达20%~25%[1]。本资料应用清胰汤联合黄连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较好,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SAP患者35例,其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19~74(平均45)岁。均符合中国胰腺炎诊治指南(草  相似文献   

7.
急性重症胰腺炎肠内营养的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急性胰腺炎是腹外科急腹症,亦是一种急性全身性的消耗性疾病,尤其是急性重症胰腺炎(SAP),起病凶险,易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病死率较高[1].营养支持是SAP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肠内营养(EN)不仅能有效防止细菌和/或内毒素易位,且具有疗效好、费用低、并发症少的优点[2].我科近三年来对43例重症胰腺炎病人实施肠内营养补给,取得了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8.
谢少华  沈翠华  赵力红  麻朋艳 《护理研究》2005,19(26):2391-2392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一种并发症多、治疗棘手的外科常见急腹症,尽管对其病程的认识和治疗方法取得较大的进展,但该病的病死率仍高达20%[1-3].迄今尚缺乏十分理想的治疗方法.我院肝胆外科于1996年开展区域动脉灌注(regional arterial infusion,RAI)药物治疗,SAP的动物实验研究,并于1999年开始用于临床治疗SAP病人,2000年开始RAI配合中药灌肠治疗SAP,取得良好效果[4-9].我院自2000年3月开始采用区域灌注氟尿嘧啶、善宁、抗生素及中药灌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约占急性胰腺炎的15%~20%,具有发病急、进展快、病情重、病死率高的特点,其病死率高达21%~36%[1]。目前认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发生以及由此引发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与SAP患者高病死率直接相关[2]。血液净化技术具有清除炎症物质、阻断炎症反应、重建免疫稳态等作用,近年来在SAP救治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作者采用血液灌流(HP)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SAP,取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合理周密的围术期护理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的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8例SAP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病人中出现严重并发症共3例,1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其余病人治愈出院,治愈率96%.[结论]制订周密的护理计划,加强并发症及各引流管护理,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可降低病死率,大大提高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1.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由于病情危急,并发症多,病死率高[1-3], 其治疗一直是广大医务工作者关注的焦点.本科从1994年9月~2007年6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1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赵益明 《全科护理》2009,7(33):3045-3046
[目的]探讨合理周密的围术期护理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的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8例SAP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病人中出现严重并发症共3例,1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其余病人治愈出院,治愈率96%。[结论]制订周密的护理计划,加强并发症及各引流管护理,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可降低病死率,大大提高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3.
短时血液滤过联合腹腔透析灌洗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指急性胰腺炎伴脏器功能衰竭,或出现胰腺坏死、脓肿或假性囊肿等局部并发症,或2者皆有。SAP是临床上的危急重症,并发症多,预后差,死亡率高,即使采用以个体化为主的综合治疗,其病死率仍接近20%[1]。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手术治疗可加重内环境紊乱及胰腺组织的坏死,并增加手术并发症及感染机会,加重对患者的打击。近年来提倡早期积极的非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腹腔透析灌洗联合短时静脉静脉血液滤过(SVVH)已作为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运用于临床[2]。本院消化科联合肾内科2003~2005年底治疗2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取得…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胰腺炎发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这与肥胖、饮酒人群增多有直接关系[1-2].急性胰腺炎分为轻型和重症两种类型,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1指出现并发症或病死率高和(或)器官衰竭的急性胰腺炎,其病死率高达20% [3-4].在临床上,一些轻型急性胰腺炎若治疗不及时可演变成重症急性胰腺炎.重症急性胰腺炎起病急骤,属于临床急症,其早期准确诊断是早期实施救治的前提.  相似文献   

15.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约占急性胰腺炎的15%-20%,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急症之一,病情凶险,易合并器官功能障碍或局部并发症,死亡率达20%-30%。2001年以来,我们在遵循中华医学会“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草案”和国际胰腺病学会“急性胰腺炎诊断处理指南”的基础上,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对SAP进行以“个体化、阶段化、静息化”为原则的治疗模式,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策略   总被引:23,自引:15,他引:8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acutepancreatitis,SAP)是一种病因复杂、病情凶险、病情演变千变万化、并发症多的严重疾病。近年来,人们对SAP本质的认识逐渐深入,在SAP的诊断、重症监护和药物治疗方面都取得了一些进展,但SAP的病死率仍高达10%~30%。SAP的治疗策略也一直备受关注,国内  相似文献   

17.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一种病情凶险,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的疾病.近年来随着对SAP基础和临床的研究水平的提高,包括内镜介入治疗等以内科非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实施,使SAP的病死率已有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8.
大黄类药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进展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20  
急性胰腺炎 (acute pancreatitis,AP) 是指在多种致病因素作用下,胰腺及其周围组织被胰腺分泌的消化酶自身消化所引起的急性化学性炎症,根据临床病情的严重程度又分为轻症和重症.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呈快速进行性,伴或不伴脓毒症,可引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1].随着对疾病本质认识的逐步深化和医疗技术、治疗手段的进步,SAP病死率已降至20%~25%[2],但仍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大黄类药物治疗SAP疗效肯定,现将其治疗SAP的临床与实验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急,病情复杂多变,病死率高达20%左右.以往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术后并发症多.近年来,随着中医学的不断发展,多采用中医综合性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我院2002年-2007年运用穴位电针法、中药保留灌肠法、吴茱萸热熨、四黄水蜜外敷等具有中医特色的方法治疗SAP 30例,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0.
<正>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发病急骤、进展快、并发症多、病死率较高的严重疾病,占急性胰腺炎的15%~30%[1],以急性上腹痛、发热、血和尿淀粉酶升高、白细胞计数上升为特点,常继发感染、腹膜炎、休克、ARDS和MODS等并发症,有报道其病死率为20%~40%[2]。由于外科手术特别是早期手术患者的病死率明显升高,目前国内外对急性重症胰腺炎主要采用保守治疗,超声或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