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某终端因海上新投产平台原油凝点较高,导致进站原油凝点高于环境最低温度。为保证油品储运安全,需考虑对站内已建原油储罐和管道进行加热保温改造。在简要介绍已建原油储运设施参数,对原油温降情况进行计算的基础上,提出了管道的伴热保温方案、原油储罐保温层改造方案、储罐加热保温方案;而后重点对原油储罐加热保温方式(罐内加热法、热油循环法以及罐外电伴热法)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结合该终端目前用地、电负荷等实际情况,推荐了采用增加保温层、热油循环法对储罐进行加热保温的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2.
我国原油储罐正向大型化、群罐化发展.储罐变形的控制是大型储罐施工中的核心问题,而储罐壁板立缝角变形的控制是保证罐体施工质量的关键环节.为此,提出了壁板预制质量控制和壁板焊接角立缝变形控制的系列措施,使施工质量达到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3.
保温油品储罐的保温层下腐蚀是一个长期和隐蔽的过程,其隐蔽和高危害给石油石化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问题和安全问题。保温层下腐蚀与保温材料的选择、施工安装质量、保温结构、介质性质和运行环境等均有密切关系。分析保温油品储罐外壁腐蚀的现状及原因,结合目前保温油品储罐的特点,提出了提高施工安装质量、定期定点检测和全面检验及加强运行维修维护等防护措施,以满足长周期运行要求。  相似文献   

4.
储罐的保温结构由保温层和保护层组成,对于埋地设备的保温结构应增设防潮层.隔热结构设计应符合隔热结构必须固定在本体上、应有严密的防水措施等要求.本文从储罐保温结构设计、隔热材料的选择及隔热层的厚度设计出发,介绍了立式圆筒形钢制储罐的隔热材料的选择方法,隔热层的施工设计要领及内容.  相似文献   

5.
大庆油田原油生产运行库建设工程主要建设6台15×104 m3大型原油储罐,同时集中建设6台15×104 m3储罐尚属国内最大规模.为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消除地基土的湿陷性和不均匀性,其基础形式采用了碎石置换强夯法进行地基加固.强夯地基施工强调过程控制,尽管要以试夯结果所得到的各种技术参数来指导施工;但在施工过程中当技术数据和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时,不能一成不变的按原数据指导施工,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动态控制,分区域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整个项目的总体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
球型储罐现场组焊质量监督检验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正确设置停检点,并全面、准确地确定每个停检点的内容和要求,是确保球形储罐现场组焊监督检验工作质量的关健。1球型储罐现场组焊质量监督检验的主要依据1.1《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1.2《锅炉压力容器产品安全性能监督检验规则》;1.3GBl50-1998《钢制压力容器》;1.4GBl2337-1998《钢制球形储罐》;1.5GB50094-98《球形储罐施工及验收规范》;1.6设计图纸及技术资料;1.7其它有关标准、规程、规范及技术条件等。2监督检验的内容2.1对球形储罐现场组焊过程中涉及安全质量的项…  相似文献   

7.
大型油品储罐壁板由多种材质构成,施工复杂,焊接过程要跨越整个冬季,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进行施工。为确保原油储罐的焊接质量,并针对高强钢的焊接特点,本文采取如下的焊接工艺措施:从焊前预热、焊接线能量、层间温度和焊后保温缓冷等几方面加以控制,从而有效保证油罐的冬季焊接施工质量。实践证明,这些方式行之有效,取得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8.
原油大浮顶储罐罐顶保温设计技术经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50 000m~3原油浮项储罐罐顶保温设计计算,进行了浮顶保温与不保温的技术经济分析。  相似文献   

9.
简述了辽河油田5×104m3原油储罐的工程设计特点与内容.该储罐在工艺、设备、消防、结构等方面均进行了优化设计,在其工程地质设计中,采用天然地基充水预压方法进行处理,该处理方法造价最低,处理后的地基土各项指标均满足工程要求,且可缩短施工周期.该扩建工程一次投产成功证明其工艺设计质量较好,节省了工程投资及运行费用.  相似文献   

10.
保温材料对高寒地区原油储罐的维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制定合理的测试方案和测试位置,对罐壁表面温度、热流密度、环境温度、环境风速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分析表明,随着储罐使用年限的增加,储罐罐壁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增大,罐体保温材料保温性能下降,但衰减速率随使用年限的增加而减慢,在储罐保温材料的长期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对保温结构进行检测,并及时修复保温结构缺陷,可有效提高储罐的保温性能,保障原油储罐在冬季的安全生产运行。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Translated from Khimiya i Tekhnologiya Topliv i Masel, No. 10, pp. 9–10, October, 1991.  相似文献   

17.
18.
19.
对石油企业知识型员工流失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并分析了流失的原因;阐述了稳定知识型员工队伍的基本思路;从提高待遇、增进感情、发展事业、制度创新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石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创新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