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白细胞计数与AMI急性期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62例AMI患者入院后当日进行外周血WBC计数,观察急性期主要心脏事件及临床预后。结果WBC≥12×109/L患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及病死率比WBC<12×109/L的患者高。结论白细胞升高与AMI临床预后有关,是判断AMI急性期预后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2.
焦阳  洪小苏 《江苏医药》2002,28(10):754-754
目的 研究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心肌梗死(心梗)急性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42例确诊的AMI患者,予静脉溶栓或一般治疗,测定入院时即刻和胸痛发作后2,4,6,10,14,20,24小时及第2至第9天的血浆CRP、CK-MB浓度,观察急性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1)AMI患者血浆CRP与CK-MB水平呈正相关。(2)溶栓治疗成功者血浆CRP峰值水平明显下降(P<0.05)。(3)溶栓治疗成功者心梗急性期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P<0.01)。结论 溶栓治疗可明显降低AMI患者血浆CRP水平及心梗急性期并发症的发生率,这种降低可能与溶栓治疗减轻了心肌急性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高原肺水肿患者体内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计数(WBC)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161例急性高原肺水肿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外周血CRP和WBC含量,分析CRP和WBC与病情关系。结果急性高原肺水肿急性期患者的CRP、WBC水平显著高于恢复期(P〈0.01),急性期CRP阳性率与WBC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CRP与WBC呈低度正相关(r=0.469)。结论急性高原肺水肿患者CPR和WBC水平升高,提示患者病情重,早期测定CRP和WBC水平有助于评估急性高原肺水肿患者的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老年人(≥60岁)甚至高龄(〉70岁)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281例AMI患者按年龄段分成[〈60岁(118例)、60~70岁(99例)、〉70岁(64例)]3组,并对其中163例老年AMI患者的近期预后进行分析(以同期未接受溶栓治疗的46例老年AMI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随年龄增加,血管再通率逐渐下降(P〉0.05),而病死率和出血反应有升高趋势(P〉0.05);对老年AMI患者慎用UK200万u,以免诱发脑出血;老年AMI患者溶栓组的病死率及治疗后主要并发症显著或非常显著地低于未溶栓组(P〈0.05或P〈0.01)。结论 老年甚至高龄AMI患者接受溶栓治疗可显著改善近期预后,但剂量应偏小。  相似文献   

5.
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艳霞 《河北医药》2009,31(18):2448-2449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急性期病情不稳定,病死率高,充分及时、有效地恢复梗死相关血管的血流是改善预后的关键。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作为一种有效的冠脉再灌注治疗手段,与静脉溶栓相比,PCI禁忌症少,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高,能迅速解除患者症状,恢复心肌供血,有效防止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生,是目前治疗AMI最有效的方法。我院共对156例AMI患者施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卢文宣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7):1040-104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溶栓治疗对QT离散度(QTd)及校正后QT离散度(QTcd)的影响及与近期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116例确诊为AMI的患者,分成溶栓组和非溶栓组,测量每例患者心肌梗死后的QTd和QTcd,并对两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猝死及心衰的QTd进行比较。结果:QTd、QTcd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两组恶性心律失常、猝死、心衰的QTd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AMI溶栓治疗后QTd、QTcd明显减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心衰、猝死的发生率降低,临床上可通过QTd测量来判断AMI患者近期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7.
马玉玲  孙君江 《江苏医药》1998,24(4):258-259
用放射免疫及酶联吸附分析法对36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溶栓治疗前后血白细胞介素-2(IL-2)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进行测定。结果(1)AMI后24小时内血IL-2即开始下降,第3日最低(P<0.01),以后逐渐回升;sIL-2R在AMI后24小时内即明显升高,第3日达峰值(P<0.01).以后逐渐下降。IL-2降低与sIL-2R升高间相关性良好(r=-0.74)。(2)溶栓治疗后第3天、第1周,IL-2和sIL-2R在两组间均无显著差异,而在第2周溶栓组IL-2升高及sIL-2R下降均较非溶栓组明显(P<0.05)。结论:在AMI的发生中存在着免疫功能的异常;IL-2的降低及sIL-2R的升高不仅是急性阶段的反应,对冠状动脉再灌注治疗后的发展也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冠脉灌注(TIM1分级)与急性期病死率相关。虽然目前认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是治疗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最佳选择。但是在基层医院由于设备及人员技术的限制,仍采用溶栓进行治疗。我院2001年1月至2008年7月应用急诊溶栓治疗AMI患者82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于发病12 h以内给予尿激酶(天津生物化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2020492)150万U+生理盐水100 ml,30 min内静脉滴入。结果本组入选66例患者中,溶栓成功者53例,成功率为80.3%;溶栓未通者13例。溶栓成功者于2 h内心电图抬高的ST段均回落〉50%;胸痛明显缓解或者基本消失;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峰值出现前移,于14 h内提前出现;患者于2 h内出现再灌注性心律失常(以室性心律失常常见)。结论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闭塞血管再通率高,临床效果好,在基层医院尤其适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急性心肌梗塞(AMI)早期溶栓治疗后心电图抬高的ST段回降幅度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比较60例ST抬高型AMI早期患者溶栓治疗后2h内ST段抬高总和(∑STE)的下降幅度。结果∑STE回降≥50%的患者较∑STE回降〈50%的患者冠状动脉再通率高,CK峰值低,左心功能及预后好。结论AMI早期溶栓后心电图ST段变化可较准确地反映心,再灌注情况及预测心功能状态和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在基层医院开展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的疗效及冠状动脉(冠脉)再通与早期T波例置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分析24例AMI患者采用早期尿激酶溶栓治疗与18例AMI患者的常规治疗作对照,观察溶栓治疗患者的再通情况及其溶栓后24h内T波例置对判定冠脉再通的意义。结果 尿激酶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冠脉再通率分别为62.5%和15.0%(P〈0.05),发病至开始溶栓时间越短,再通率越高。结论 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可提高AMI疗效,降低病死率,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静脉溶栓后ST段升高对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本院收治2009-2011年收治、经尿激酶(UK)溶栓治疗ST段再抬高的AMI患者43例(观察组),及同期收治、经UK溶栓治疗ST段无再抬高的AMI患者47例(对照组),对其预后做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CPK、CK-MB峰值、心绞痛发生率、心率失常发生率和1年内死亡率明显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心功能状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AMI患者溶栓治疗后ST段升高对预后质量有重要影响,用心电图监测ST段动态变化的方法来评判早期AMI临床预后及中远期治疗,简便、无创、可靠性高。  相似文献   

13.
陈炼 《上海医药》2006,27(6):268-269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炎症反应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白细胞(WBC)计数是反映急性炎症的非特异性指标,但WBC计数升高与受损心肌有关,并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预后呈负相关,有报道[1,2]称,WBC计数升高与AMI后左心室射血功能(LVEF)亦相关。白细胞直接损害心肌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瑞替普酶静脉溶栓辅助应用依诺肝素替代普通肝素抗凝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86例AMI患者在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时随机分为依诺肝素组(45例)和静脉普通肝素组(41例),2周后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冠脉介入治疗(PCI)。观察临床再通率、血管开通率、急性期并发症、出血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依诺肝素组与普通肝素组临床再通率、血管开通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急性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依诺肝素组出血并发症低于静脉普通肝素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替普酶并依诺肝素用于AMI再灌注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为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在并发急性心肌梗死(AMI)时,除其本身病情危重外,常引发多种并发症,故其预后差,病死率高。静脉溶栓疗法使梗塞相关冠状动脉(IRA)再通,挽救缺血濒死心肌,已成为救治AMI的常规疗法。但已有文献报道静脉溶栓治疗Ⅱ型糖尿病(T2DM)并发的AMI,其近期疗效较差,故本文回顾分析我们收治487例T2DM合并AMI的临床资料,以观察总结静脉溶栓对此类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 观察对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早期再灌注治疗后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与心脏事件的变化及两者的关系。方法 将151例发病3h内开始再灌注治疗的STEMI患者分成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组52例(PCI组)和阿替普酶溶栓组99例(溶栓组),记录并比较2组发病4d内WBC与心脏事件变化。结果 PCI组治疗后2d、4d的WBC及心脏事件均低于溶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d的WBC与心脏事件呈正相关(r=0.226,P<0.05)。结论 急诊PCI术后的WBC与心脏事件明显降低,STEMI后WBC升高程度与近期心脏事件相关。  相似文献   

17.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临床危险性极大的心血管急症,预后差、死亡率高,尤其对于老年患者。静脉溶栓治疗是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心肌再灌注治疗有效方法之一。本研究旨在观察尿激酶静脉溶栓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联合针对性护理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0例静脉溶栓治疗的AMI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80例。研究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比较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心肌缺血、溶栓并发症、坠积性肺炎、压疮及便秘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溶栓治疗AMI患者过程中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可增加治疗效果,提高预后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梅廷方 《淮海医药》2007,25(3):241-242
目的 观察静脉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144例AMI患者分为尿激酶静脉溶栓再通组42例,未通组24例和对照组78例.比较分析溶栓再通与未通及非溶栓治疗的AMI患者住院期间的临床疗效.结果 显示溶栓再通组在住院期间2~3周内死亡率明显低于非溶栓组及未通组(P<0.05),且心绞痛、心力衰竭及严重的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溶栓再通组低于未通组及非溶栓组.临床判断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为64%(42/66),0~6 h梗死相关血管溶栓再通率为67%(37/56),6~12 h为50%(5/10).溶栓组无1例过敏反应.结论 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溶栓治疗能显著改善AMI患者急性期预后,即使临床间接指征判断未通者,其部分指标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心源性休克(CS)的临床特征,探讨两种救治方法的优劣.方法 将91例AMI患者,分为溶栓治疗组(45例)与冠脉介入治疗(PCI)组(46例),对比分析其临床特征与近期预后的差异.结果 与静脉溶栓组比较,PCI组梗死血管再通率高,心功能明显改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总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与溶栓治疗相比,PCI术能更有效的疏通血管,实现再灌注,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早期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