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一、生态审美的概念 生态审美观是一种当代生态存在论审美观,有广义与狭义两种理解:狭义的理解指建立一种人与自然达到亲和和谐的生态审美关系;广义的理解指建立人与自然、社会、他人、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是一种符合生态规律的当代存在论生态审美观.在审美上存在"主体与客体二分对立"之说,虽然生态审美更多遵循着自然美,但也不否认人参...  相似文献   

2.
汤里平 《华中建筑》2006,24(10):43-46
通过对中国自成体系的传统建筑审美观和受西方影响的现代中国建筑审美观的分析与比较,从美学发展的理论梳理出中国建筑审美发展的内在逻辑。回顾中国建筑审美发展的历程,从审美发展的角度展望中国建筑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建筑审美体验是一种具体的,历史的,动态的。而生态建设现如今已经成为必然的社会主流发展趋势。建筑领域中,我们不能只局限于非生态下固定的空间和形式,也不能生搬硬套用新物质技术去配套旧审美习惯。所以新理念,新材料,新技术将会创造出焕然一新建筑形象,全新的美学标准也会适应到新的时代中。本文将以建筑为基础,将生态美学代入建筑审美中。分析生态美学队友建筑的审美造成什么影响,以及对于其中问题与未来发展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与山地建筑形态创作相关的风水审美观、意境审美观、混沌审美观、分形审美观和生态审美观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建筑与山地自然环境之间蕴含的美学关系.通过梳理这些审美观,在山地环境进行建筑形态创作时,建筑师须具备建筑和环境的整体美学思维.并分析与总结了为达成建筑、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整体和谐应依循的山地建筑形态创作的美学法则,以及与经典美学法则之间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5.
王蓓 《福建建筑》2012,(7):39-40
河阳传统民居是浙江中部地区乡土民居的典型代表。文章从河阳传统民居建筑的环境、人文和审美三方面出发,挖掘折射出的"天人合一"的生态观,"亲亲尊尊"的伦理观,崇尚祥瑞的审美观的民居设计思想,以求能对现代新民居设计给予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建筑审美是设计的体验旨向,建筑的可持续设计具有独特的自然意趣,可以使建筑具有多重审美内涵,给予人高远的生命体验。从建筑本体、空间感受、环境意象三个面向,结合实际案例,对可持续建筑的自然审美体验做出了理论性阐释。  相似文献   

7.
谢梦云 《风景园林》2019,26(8):35-38
当今的城市化进程面临诸多问题,在生态文明的时代背景下,城市替代了乡村成为国人的主要人居环境。生态文明旨在倡导重构人与自然的关系。那么,荒野景观作为最本真的生态自然,理应成为人们市居生活的重要体验对象与审美对象。荒野哲学以其对人类生存家园损毁的忧患意识以及对当下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反思逐渐成为哲学思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城市中,荒野的价值应该得以重估,荒野景观应当得以复魅。城市对荒野的呼唤、城市审美对荒野的悦纳,是当今中国城乡可持续建设的重大使命。在生态文明的当今社会,人们在市居生活中需要倡导一种审美观念,即荒野审美。荒野审美观的构建正逐渐趋向成熟。  相似文献   

8.
刘先觉 《华中建筑》1993,11(1):15-20,25
近年来,建筑美学问题已成为学术界关心的热点之一。建筑美学是建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审美观也随着历史和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而这种变化又制约着建筑师的设计思想,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建筑流派。建筑美学理论问题是一个哲学问题。文章重点讨论了四方面的问题:建筑的审美与评价;建筑艺术语言的表达与抽象;当代建筑审美的多元化倾向;当代建筑美学的群众参与倾向。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20,(2)
高中美术鉴赏课是提升学生审美素养、培养学生审美意识的重要课程。强化该课程的教学工作,能够帮助学生养成好良的审美习惯,形成良好的审美观;同时,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他们的审美体验。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美术课程主要的教学任务不仅是给学生传授美术理论知识、基本美术技巧,而且是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及素养。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6,(3)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思想观念亦是不断变化,审美取向也随之变化。传统表观类文化建筑风格早已不能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及人们的多元化审美需求,环境艺术设计重要性亦是逐渐显现。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应充分满足人们的审美观,以更具时代气息及活力,基于先进科学技术而将其创造的更加优秀,所构造的文化建筑更近人意。因此,分析基于审美心理角度的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对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水平提升有着极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费凡  岳邦瑞  聂静 《中国园林》2024,40(4):77-81
生态美学是一门面向生态危机、致力审美体验与环 境健康共赢的规范性学说,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 义。如何借由景观感知研究助推生态美学观的传播,引导公 众审美意识转向自然关怀与伦理正义,是风景园林学科关注 的重点问题。基于此,旨在借由理论综述与案例分析探讨以 景观感知为中介的生态美学践行途径。具体包括:1)在概念 框架层面,讨论了景观感知、生态美学观及风景园林实践的 关系;2)在价值规范层面,构建了践行生态美学的目标体系, 包含“安全氛围的暗示”“关怀意图的显露”“地方文脉的 反映”“生态规律的阐释”及“生态伦理的激发”5个关键维 度;3)在实践应用层面,凝练了围绕目标体系的一系列风景 园林营造策略。通过系统认识美学规范与景观实践间的作用关 系,以期为基于人本感知的、面向当代美学诉求的风景园林研 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2.
提出“能量美学”这一全新的理念,该理念的核心 在于通过能量和资源的高效利用创造美好空间,同时促进环境 保护和社会进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从背景与 缘起、概念与解析、价值与意义、路径与实践、趋势与影响、 结论与展望6个方面,阐释“能量美学”作为一种全新的理 念,在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方面都具有重大的战略 意义,并通过应用实例,得出“能量美学”不仅在理论上具有 创新性,而且在实际操作中也展现出极高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通过提升能量使用的效率和审美价值,创造更加绿色和谐的生 活环境,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为构建更加和谐、绿色 的未来提供新路径和新视角。  相似文献   

13.
从景观美学的角度,以地方人文资源为背景,以城市街区为研究对象,探讨景观美学营造的本质与方式。城市街区景观美学营造的本质是激发街区使用者的集体潜意识以进行景观创作;城市街区景观美学的营造方式包括街区景观的肌理之美营造、街区景观的色彩内涵之美营造、街区景观的体验之美营造、街区景观的历史之美营造、街区景观的文化之美营造和街区景观的艺术之美营造。  相似文献   

14.
以健康为前提,进行了社区美学的探索.首先从疾病预防、康复促进、心理疗愈角度分析了社区景观的健康作用;其次从空间、植物配植、生态、艺术文化角度分析了社区景观的美学;又结合国内外优秀的参与性公共空间设计案例进行分析,并从空间营造、植物搭配以及群众的参与的体验与心理感受方面归纳此类景观美的特性.  相似文献   

15.
信息建筑美学的哲学内涵与理论拓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哲学内涵、审美原则等层面,建构信息美学的理论框架,提出知识创新和效益优先、交互性与平等性以及多元与个性化,是信息建筑美学重要的审美价值原则,并从形式美学的维度拓展、空间美学的类型变异和技术美学的内涵延伸三方面,分析了信息建筑美学的内容演变。  相似文献   

16.
尚勇 《安徽建筑》2007,14(6):154-155
建筑美在层次上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建筑的审美,古已有之。建筑之美是一个多轴的坐标系。建筑之美在于其根植于自然环境,又服从于自然环境,建筑师的职责就是要奉献出最优秀的建筑。  相似文献   

17.
何汛 《中外建筑》2011,(6):70-71
技术美学在当下城市景观营造的过程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首先对技术美学的概念和特征进行解读,继而结合现代建筑和后工业景观两个实例分析了技术美学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旨在为技术美学在未来城市景观中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沈洁 《风景园林》2017,24(9):91-98
通过对西方美学发展史的研究,系统地梳理了西方园林美学演进的历程,主要包括4个阶段:"西方规则式园林与美学‘形式’之滥觞","理想化的自然:英国自然风景园的产生与发展","美与艺术的分野:反叛背景下‘抽象’的风景园林"以及"当代风景园林美学范式的转向:环境科学影响下的风景园林"。在这个过程中,西方人对于"自然"观念的认知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9.
梁媛 《中外建筑》2009,(6):152-154
阐述了技术美学的来源及拓展,探讨了技术美学与当代景观设计的关系。同时从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和新设备等4个方面的运用来论述技术美在当代景观设计中的渗透和体现。并总结了技术美学在当代景观设计中的三个发展趋向,即情感化、乡土化、生态化的审美趋向。  相似文献   

20.
黄鹄 《福建建筑》2011,(4):29-32
城市环境景观是一个城市形象的代表,美好的城市形象是促进城市全方位发展的重要资源.论文通过对城市环境美的美学特征及美学价值进行分析,并结合实例指出了城市环境景观美学的定位问题,旨在为我国城市环境景观美的发展和设计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