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低电阻率油气层测井评价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低电阻率油气层的电阻率低于或接近邻近水层的电阻率,使得在电性上难以区分油气层与水层,给测井评价带来很大难度。低电阻率油气层的成因非常复杂,成因类型多,而且不同油气田的低电阻率油气层成因存在差异,因此,系统了解低电阻率油气层的成因,对利用测井等资料评价低电阻率油气层是很有意义的,为此,结合国内外油气田低电阻率油气层,对成因作了细致的分类和论述,并结合国内外油气田如新疆塔北、白水头、吉林高台子、大庆长垣以西地区、新疆塔河油田三叠系、胜利、渤海、南阳、五里湾地区、大港油田板桥地区等油田的低阻油气层测井评价实例,综述低电阻率油气层测井评价思路。  相似文献   

2.
由于低电阻率油气层的电阻率低于或接近邻近水层的电阻率,降低了利用电阻率识别油气层和水层的分辨率,给测井解释带来较大的难度。新疆塔北地区中新生界的泥质砂岩油气储层主要为灰色细、中-粗泥质砂岩,其孔隙性和渗透性好,并且储层厚度大,是值得重点研究的层段。该层段有二类油气储层(一般油气层和特殊油气层),基本上都属于低电阻率油气层,尤其是特殊油气层,电阻率(0.4~1.5 Ω·m)低于或接近邻近水层的电阻率。为了利用测井等资料评价新疆塔北三叠系低阻油气层,文章在分析和研究测井曲线、岩心分析资料的基础上, 提取水层、油气层测井曲线以及储层物性特征,剖析了低阻油气层成因是高矿化度地层水、高束缚水饱和度、微孔隙发育,而泥质导致油气层电阻率减小是前三个成因的综合反映。利用建立的泥质砂岩储层导电模型,通过导电模型计算含水饱和度以及相关的储层参数来区分油气层与水层,其研究成果与试油结论相符。  相似文献   

3.
低阻油气层与邻近水层相比,岩性和孔隙度测井特征相似,电阻率测井差异小,甚至基本一致,造成油气层和水层区分困难。随着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国内陆上和海域主要含油气盆地中均已发现低阻油气层,为勘探开发带来可观的储量产量和经济效益,因此迫切需要总结其成因及测井识别评价方法。地质成因包括岩性因素、储层因素、地层水矿化度、低幅度圈闭和油气性质等;工程成因包括钻井液侵入、测井仪器和钻井工艺等。双电阻率法、视地层水电阻率法、自然电位减小系数法和测井曲线特征集法等7种实用低阻油气层测井识别方法大大提高了测井解释准确度。开展以饱和度为核心的低阻油气层定量评价,建立W-S和三水饱和度模型。  相似文献   

4.
准噶尔盆地白垩系低阻油气藏测井系列选择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准噶尔盆地白晋系油气藏具有孔隙度,渗透率高,地层水矿化度,压力系数和电阻率低等低电阻率油气藏的基本特征,对典型储集层测井资料的分析和电阻率测井响应理论模拟表明,白晋系低阻油气藏钻井液侵入主要发生在打开油气层的初期,并以钻井液的“喷失”侵入为主,及时测井对于改善油气,水层的识别效果不明显,感应测井与侧向测井的对比测量结果表明,油气层,水层的深,浅感应测井电阻率差异特征显著,油气层感应测井电阻率高于侧向测井电阻率,水层感应测井电阻率则小于侧向测井电阻率,在快速识别白晋系低阻油气层和水层的效果上,感应测井明显优于侧向测井,根据新疆油田公司测井技术装备现状,分别制订并实施了低阻油气藏预探井,评价井和生产井三种测井系列,提高了勘探开发效果,地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低电阻率油气层宏观地质影响因素与微观机理的匹配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电阻率油气层的电阻率低于或接近邻近水层的电阻率,使得在电性上难以区分油气层与水层,给测井评价带来很大难度.低电阻率油气层的成因非常复杂,成因类型多,而且不同油气田的低电阻率油气层成因存在差异,因此,系统了解低电阻率油气层的成因,对利用测井等资料评价低阻油气层是很有意义的.目前对其微观机理研究已经比较成熟,但是对宏观地质规律缺乏研究.根据胜利油区已发现的具有典型意义低电阻油气层,从地质角度分析了低阻油气层存在的原因,并首次重点分析研究了低阻多种微观导电机理与宏观地质因素之间的匹配关系.该研究对认清低电阻油藏形成的地质背景、分布规律甚为重要,并且对今后该类油藏的勘探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低阻油层测井评价技术目前已成为测井工作者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准噶尔盆地低阻油层的特征是油层电阻率与水层电阻率相近,同时深,浅电阻率测井值差别不明显且较低,利用测井资料识别油气层难度较大,针对上述问题,主要分两方面进行研究:1)低阻油层的成因分析及测井系列的优化,包括(1)低阻油层的成因分析。(2)泥浆性能参数(泥浆密度,泥浆电阻率)的研究。针对研究区块在有利于发现油气层的原则下研究分析出合适的泥浆参数。(3)测井系列的选择,针对开发目的不同按地质特征选择不同的测井项目。2)低阻油层测井响应研究,包括(1)感应测井的几何因子理论研究。(2)感应测井的正演计算-时间的推移测井,包括侵入时间,侵入半径,孔隙流体分布与感应测井响应的关系计算。(3)径向及纵向的感应测井响应反演,解决了侵入与层深的影响校正,获得原状地层,冲洗带及侵入带电阻率变化规律。保证了油气层定性与定量评价的正确性。(4)完成的多井测井标准化方法与软件研究。(5)时间推移测井及多井测井标准化软件独立自成系统,使用方便可靠,反演软件挂接在FORWARD平台上,便于现场处理。(6)对陆梁地区低电阻率油气层测井进行了现场处理并与阵列感应测井及其它实际资料进行交叉对比,评价结果可以看出,确定的原状地层真电阻率与冲洗带电阻率可靠,侵入特性更明显,油气水层识别较可靠。  相似文献   

7.
低电阻率油气层的测井解释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赵文杰,白全胜,金秀珍等.低电阻率油气层的测井解释.测井技术,1998,22(增刊):33~36由于低电阻率油气层的测井响应特征不明显,其电阻率数值非常低,给利用测井资料识别油气水层带来困难。通过对胜利油区常见低电阻率油气层的岩性、物性和电性特征的描述,综合分析了低电阻率油气层的成因,并探讨了依据测井资料定性判别和定量解释低电阻率油气层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低电阻率油气储集层特征和评价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低电阻率油气储集层是指油气层电阻率与邻近水层电阻率反差较小的一类油气储层,这种油气储层给测井精细解释、油气层的识别与评价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介绍了低电阻率油气储集层的概念及特征,造成低电阻率油气储集层的主要和次要矿物成分,以及由于蒙脱石等粘土矿物的附加导电性、钻井液侵入储层形成电阻率的基本岩石物理成因,总结出了低电阻率油气层的地质成因和工程成因2大类成因机制;还介绍了目前常用的地质录井参数解释、测井解释、气测参数和地化参数以及核磁共振测井技术评价低电阻率油层的方法,列举了通过分析试油层的岩心、测井、录井资料建立模型和运用测井、完井资料综合评价低电阻率油气储集层的实例。  相似文献   

9.
东濮凹陷低电阻率油层测井解释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东濮凹陷发现了一大批电阻率相对较低的油气层 ,经试油证明可以获得较高的油气产量 ,但用常规测井解释方法容易得出错误的解释结论。在分析东濮凹陷油气层低电阻率成因的基础之上 ,提出了测井评价方法。分析研究认为 ,地层水的矿化度高与束缚水含量高是形成东濮凹陷低阻油气层的主要原因。提出了适合于低电阻率油层的含水饱和度计算模型 ,该模型具有简单实用的特点 ;由实验分析资料 ,得到了计算束缚水饱和度、油水相对渗透率的方法 ;提出了将孔隙度与油水相对渗透率相结合划分油水层的方法。通过 2 0口井试油结果证实 ,这种低阻油层测井解释方法 ,利用油水相对渗透率来识别油水层 ,不仅具有解释更简单、更客观的优点 ,而且能大大提高低阻油层识别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低电阻率油气层在我国各油田普遍存在,其识别与评价一直是测井解释领域关注的难题,随着吐哈盆地勘探程度的进一步深入,油气层电性特征明显,丰度较高的大、中型油气田的发现将越来越难,在测井解释领域将越来越多面临的是低孔、低渗、高阻水层、致密砂岩储层和低电阻油气层。面对复杂的储层类型,油气层定量识别、评价和解释难度越来越大,尽快总结识别复杂油气层,特别是对低电阻率油气层的解释和评价配套方法,有效提高测井解释成功率,不漏失油气层,并在老井复查工作中有所作为,是勘探生产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寻找这类复杂和隐蔽油气层对于油田增储上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导致油气层电阻率过低的原因有多种,主要有地层水高矿化度、高束缚水含量、泥质的附加导电性、特殊导电性矿物富集等.由于油层和水层的电阻率相近,而且受储层物性的影响很维建立起广泛适用的解释模型.为了解决上述难题,采用了过套管电阻率与常规测井结合定量识别低阻油气层和RMT测井与常规测井结合定性识别低阻油气层这两种方法建立起了储层岩性、物性、电性与含油的关系,达到了综合评价储层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低电阻率油气层评价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综合分析低电阻率油气层5方面的地质特征与储集层电阻率变化的机理,以及低电阻率油气层的沉积特征,指出常规电法测井识别低电阻率油气层的局限性,提出应用薄层测井、核磁共振测井与地球化学分析方法来识别低阻油气层,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徐向阳 《录井工程》2009,20(2):42-46
低电阻率油气层因其储集层电阻率低于或接近邻近水层的电阻率,致使油层测井电阻率响应特征不明显,常规方法识别油水层难度增大。通过概述新疆塔北地区中生界、新生界低电阻率油层的成因,从高矿化度地层水、高束缚水饱和度、微孔隙发育、高泥质含量、轻质油气、半封闭断层及低幅度构造7个方面剖析了导致油层电阻率减小的机理。针对低电阻率油气层的特点,筒述了现场综合录井过程中利用气测录井、定量荧光、岩石热解、热解气相色谱及核磁共振技术进行低电阻率油气层的识别。应用实例表明,录井资料在识别与评价低电阻率油气层中能起到较好的作用,是识别低电阻率油气层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淡水钻井液侵入低幅度-低电阻率油层评价方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长庆油田A区块三叠系长2油层组发育古地貌控制的低幅度-低电阻率油藏,含油面积较大,可形成规模低电阻率油藏。经岩石物理成因机理研究发现,该区低电阻率油层的主要成因在于低幅度油藏背景造成其含油饱和度较低及淡水钻井液侵入对油层、水层双感应测井的不同影响。在此基础上,分别建立了淡水钻井液条件下分步骤的测井识别与定量评价方法。通过常规测井交会、基于侵入原理的侵入因子分析、多井对比等3个步骤对油、水层进行识别,提高了测井识别低电阻率油层的能力;通过淡水钻井液侵入影响正演建模、地质和油藏工程参数等约束的反演解释、定量评价结果检验等3个步骤开展油层定量评价,提高了低幅度油藏背景下低电阻率油层测井识别与定量评价的精度和可信度。此测井解释模式对低电阻率油气层勘探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图9表2参19  相似文献   

15.
摘要:由于低阻油气层电阻率和水层电阻率接近,给应用常规测井资料识别低阻油气层油水层、确定油水界面位置带来了困难。对低阻层和非低阻层样品进行的完全含水电导率(Co)和溶液电导率(Cw)关系的实验证实,在低阻层由于粘土矿物附加导电作用是形成吉拉克地区三叠系第二油组低阻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该类低电阻油层被钻穿后,粘土表面阴离子将吸附溶液中的阳离子,被吸附到粘土矿物表面的阳离子又会进一步牵制溶液中阴离子的迁移,使低阻油气层内出现离子滞留现象,形成电荷屏蔽。造成低阻油气层段自然电位测井曲线与非低阻层相比,负差异下降,通过建立一条非低阻状态下的拟自然电位曲线SPrt,将其与SP曲线进行对比,根据叠合特征可识别低阻油气层。实际资料应用表明,该方法在吉拉克地区应用效果明显,能较好地识别低电阻油气层。  相似文献   

16.
低电阻率油气层在我国各油田普遍存在,其识别与评价一直是测井解释领域关注的难题,随着吐哈盆地勘探程度的进一步深入,油气层电性特征明显,丰度较高的大、中型油气田的发现将越来越难,在测井解释领域将越来越多面临的是低孔、低渗、高阻水层、致密砂岩储层和低电阻油气层.面对复杂的储层类型,油气层定量识别、评价和解释难度越来越大,尽快总结识别复杂油气层,特别是对低电阻率油气层的解释和评价配套方法,有效提高测井解释成功率,不漏失油气层,并在老井复查工作中有所作为,是勘探生产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寻找这类复杂和隐蔽油气层对于油田增储上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低电阻率油气层在我国各油气田均有分布 ,而且形成的原因也各有不同 ,原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准南勘探区块的吐谷鲁构造安集海河组油气层属低电阻率油气层 ,其电阻率值普遍小于 10Ω·m ,与水层的电阻率差异很小。常规测井储层参数解释计算的含水饱和度往往偏大 ,很容易将油气层解释为水层。文章立足于测井资料 ,充分挖掘测井资料对低阻油气层识别的能力 ,对该地区吐谷 1、吐谷 2井砂岩储层的油气水性质采用电阻率特征判别法、三孔隙度重叠法、阵列声波能量法、纵横波时差法、声阻抗与声波时差重叠法、交会图法以及神经网络识别技术的合理组合进行了有效识别 ,提高了该地区低阻油气层解释准确性 ,就低电阻率油气层的测井识别方法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同时还为准确地进行低电阻率砂岩储集层的流体性质判别提出了相应的测井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18.
综合识别方法在低阻油气层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近年来, 吐哈油田在岩性油气藏的勘探中做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目前油气勘探正处在由构造油气藏向岩性油气藏勘探转变的转折时期, 但由于岩性油气藏固有的特性, 对其储层预测、油水层识别存在诸多困难, 在测井资料上反映为油层电阻率低与水层电性差异小和含油饱和度低等特点。该文以吐哈盆地台北西部的低电阻率油气层为例, 从低电阻率油层的成因分析出发, 在系统总结低电阻率油藏地质特征、形成机理的基础上, 详细研究了低电阻率油气层地质录井、测井资料响应特征, 并结合地震资料探索出一套能有效识别低电阻率油层的综合方法, 对今后该类油气层的解释评价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西部低电阻率油气层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吐哈盆地不仅油气藏类型丰富,而且油气层电阻率显示特征也纷繁复杂,既有高电阻率水层,也有低电阻率油气层,同时也有正常的高电阻率油气层。其中,低电阻率油气层因其电性特征与水层及其围岩差别甚小,最难识别,往往容易忽视而被漏失掉。通过近几年对台北凹陷西部老井复查解释,不仅发现了一批低电阻率油气层,而且对此类油气层的识别也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技术,系统总结低电阻率油气层的特征、形成机理及其测井评价方法,对今后这种类型油气层的解释、评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低阻油气来自淡水泥质砂岩储层当中,与常规电阻率油气层相比,整体油气的辨识难度比较大,所形成的原因有多种多样。低阻油气大致上可以分为五种,分别是水层矿化度、盐水泥浆侵入、砂泥岩间互和油层、高束缚水和高阳离子交换量。在进行整体分类的过程当中,根据不同油气的组成特点来选择不同的技术分离形式。低阻油气在进行识别的过程当中,需要采用到交汇图和测井新技术,低阻油气层识别评价是一种经济、实用、可靠的勘探开发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