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杜长生 《山东医药》2008,48(21):112-113
完整切除颅眶沟通性肿瘤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但如术后出现脑脊液漏、搏动性突眼、眼球突出未复位、眼位不正等情况,将给患者及家人身心带来伤害.在目前手术技巧越来越精细的今天,术中完美的颅底重建将减少这些并发症的发生.颅底重建术包括硬脑膜修补成形和颅底骨缺损修补成形术.  相似文献   

2.
周增俊  徐宏  彭涛  李政  吴小明 《山东医药》2010,50(46):75-76
目的观察小骨窗颅后凹减压及人工硬脑膜修补术治疗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伴脊髓空洞的疗效。方法对18例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患者采用小骨窗颅后凹减压及人工硬脑膜修补术治疗。结果术后1个月按GOS,18例中恢复良好14例、中残或重残4例、死亡0例。随访2个月~58,按Tator评价标准,症状明显改善15例,部分改善2例,无变化1例。未见脑膨出及脑脊液漏等并发症。结论小骨窗颅后凹减压及人工硬脑膜修补术治疗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伴脊髓空洞症疗效好、安全。既能完成颅后凹减压,又能重建硬膜,保持脑脊液畅通。  相似文献   

3.
1996~1998年,我们收治4例颅脑外伤脑脊液鼻漏(下称鼻漏)合并张力性气颅(下称气颅)患者,现报告并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本组均为男性,年龄21~35岁。3例为车祸致伤,1例为高处坠落伤。2例由外院转入时已合并鼻漏及气颅;1例入院后行硬膜下血肿清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脑膜中动脉入路使用Onyx栓塞前颅窝底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经脑膜中动脉入路使用Onyx栓塞治疗的7例前颅窝底DAVF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7例经脑膜中动脉入路栓塞的前颅窝底DAVF患者,术后即刻造影显示均获得一次性完全栓塞,影像学达到完全治愈,瘘口及引流静脉全部消失。患者术中、术后均未出现血管痉挛及破裂出血或神经功能障碍等并发症。患者出院前临床症状均明显好转。术后3~12个月的随访造影显示,瘘口完全栓塞无复发,临床症状全部治愈。结论经脑膜中动脉入路使用Onyx栓塞前颅窝底DAVF是一种安全、有效和首选的治疗方法,具有治愈率高和并发症少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脑脊液(CSF)鼻漏是因为颅底骨折的同时撕破了硬脑膜和蛛网膜,以致脑脊液由骨折缝经鼻腔流出,使颅腔与外界交通形成漏孔,同时空气亦可逆行逸入颅腔形成气颅。如对本病认识不足,治疗不及时,处理不得当,极易引起严重后果,如颅内感染、严重气颅、严重低颅压综合征等,甚至危及患者生命。近年我院收治颅底骨折合并脑脊液鼻漏患者34例,效果满意,现就治疗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宁肖蓉  劳英业 《内科》2012,7(3):321-322
重型颅脑损伤是指广泛颅骨骨折、脑挫裂伤,脑干损伤或颅内血肿,深昏迷12 h以上,意识障碍逐渐加重或出现再昏迷,有明显的阳性体征,GCS 3~8分,体温、呼吸、脉搏、血压有显著改变。由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处于昏迷状态,常伴有舌后坠、吞咽及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口腔分泌物、呕吐物及外伤出血误吸,脑脊液漏等均可造成呼吸道阻塞,易窒息,而且部分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及肺部损伤,  相似文献   

7.
<正>意大利维罗纳University and City Hospital的Meneghelli等和贝加莫Papa Giovanni XX Ⅲ Hospital的Lanterna评估了前颅窝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s)患者外科治疗的经验,介绍了术前栓塞的作用以及手术技术。该研究连续纳入1999年至2015年接受手术治疗的前颅窝DAVF患者14例,其平均年龄为63岁,其中9例DAVFs引起颅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3例,脑内出血6例)。患者均选择翼点入路,充分暴露额底,以便获得前颅窝底较大的空间,尤其是嗅沟区域的暴露。为进入对侧供血血管,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前颅窝底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的临床特点及显微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外科2008年5月至2018年5月连续收治的21例行经翼点或单侧额下入路前颅窝底DAVF切除术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CT、CT血管成像、MRI、MR血管成像、DSA),其中出血患者8例,非出血患者13例。根据Cognard分型法对21例患者进行Cognard分型。DAVF位于一侧的患者采用翼点入路显微手术,DAVF靠近中线的患者采用单侧额下入路显微手术。采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评估出血患者术前及术后的意识状态。术后定期进行临床及影像学随访。结果 8例出血患者中,脑内出血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脑内出血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均以自发性颅内出血引起的头痛伴意识不清为首发症状;CognardⅢ型3例,Ⅳ型5例。13例非出血患者中,1例有明确的眼部外伤史并以突眼为首发症状,8例以头晕为首发症状,3例以头痛为首发症状,1例以突眼为首发症状。3例术前头部CT检查仅表现为前颅窝底占位性病变;9例术前头部MRI或MR血管成像检查表现为前颅窝底杂乱增粗的异常血管流空影;6例术前头部CT血管成像检查表现为前颅窝底硬脑膜起源的扩张静脉;17例术前DSA检查示瘘口均位于筛板处,供血动脉为眼动脉发出的筛动脉或颌内动脉的终末支,7例有脑膜中动脉的分支参与供血,引流静脉均为皮质静脉并汇入上矢状窦。4例初期仅完善头部CT检查并误诊,2例误诊为前颅窝底肿瘤,2例误诊为动脉瘤,均在DSA检查后确诊。所有患者术后无明显并发症,临床症状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术后复查DSA均未发现异常的瘘口及迂曲扩张的引流静脉。8例出血患者术后(11±3)d GCS评分示患者的意识状态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前、术后分别为:(7±2)、(9±1)分,t=-4.646,P0.05],其中4例患者术后定期随访无不适主诉及复发。13例非出血患者中5例术后定期随访无不适主诉及复发。结论前颅窝底DAVF有较高的出血倾向和特殊的血管构建形式。显微手术是治疗前颅窝底DAVF安全、有效的方法,对出血患者意识状态的改善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自发性低颅压是一种罕见的疾病,通常认为是由脑脊液漏所致,具体病因还不完全清楚.直立性搏动性头痛及头部MR增强扫描显示后颅窝结构下垂、硬脑膜弥漫性强化是自发性低颅压的特征性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作者报道1例35岁女性头痛患者,在坐位或直立位时头痛加重,平卧位减轻.MR增强扫描发现广泛弥漫性硬脑膜强化,静脉窦扩大,后颅窝拥...  相似文献   

10.
硬脑膜修补34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一种生物型人工硬脑膜在神经外科临床应用中的疗效。方法对分别应用生物型人工硬脑膜修补和自体颞肌筋膜修补的349例硬脑膜缺损与不足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349例患者除重型颅脑损伤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外,无脑脊液漏、感染及皮下积液。术中及愈后情况均满意。结论生物型人工硬脑膜安全、术后恢复良好、并发症少、无排异反应,是一种较好的脑膜修补材料。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不同动脉途径栓塞前颅窝底硬脑膜动静脉瘘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5月—2012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介入放射诊断治疗科使用Onyx18栓塞治疗的前颅窝底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6例,其中男14例,女2例,年龄33~71岁,平均50岁。分析栓塞所选用的不同动脉入路、栓塞的治愈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①血管造影显示所有患者的硬脑膜动静脉瘘均由眼动脉的筛前动脉和筛后动脉供血,9例另由脑膜中动脉和蝶腭动脉参与供血,其中2例还伴有额极动脉供血;3例另由蝶腭动脉参与供血。②在16例患者中,1例经蝶腭动脉、8例经脑膜中动脉分支、7例经眼动脉供血的筛前动脉分支进行超选择置管栓塞。所有患者均得到影像学治愈,术后恢复良好。无任何相关并发症的发生。③术后半年门诊随访7例,无任何相关症状;半年影像学随访3例,无影像学复发表现。结论经动脉途径使用Onyx18栓塞前颅窝底硬脑膜动静脉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根据供血情况选择合适的供血动脉进行栓塞,可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43岁,农民,因车祸致开放性颅脑损伤并左眼外伤、创伤性休克,于1999年2月28日入院。深度昏迷。左额颞部见8cm×15cm粉碎性骨折,骨折碎片嵌插脑内,破碎脑组织外溢。左眶周粉碎性骨折,眼球破裂,眼内容物流失。左上下肢瘫痪,肌张力增高,左侧病理征阳性。急行抗休克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颅前窝底联合入路治疗延迟外伤性脑脊液鼻漏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经颅前窝底联合入路治疗延迟外伤性脑脊液鼻漏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薄层CT平扫及颅底三维重建进行漏口定位,且术后随访一年均未有复发,治愈率达97%。结论经颅前窝底联合入路内外兼顾,疗效确切,是治疗延迟外伤性脑脊液鼻漏安全、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腰大池持续脑脊液引流术(CLCFD)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脑脊液漏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2016年东莞市大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脑脊液漏患者7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39例和CLCFD组36例。常规组患者在开颅术后第2天行腰椎穿刺术以释放脑脊液,CLCFD组患者在开颅术后第2天行CLCFD。比较两组患者脑脊液漏停止时间、治愈率及颅内感染发生率。结果 CLCFD组患者脑脊液漏停止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CLCFD组患者治愈率高于常规组(P<0.05)。CLCFD组患者颅内感染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CLCFD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脑脊液漏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有效缩短脑脊液漏停止时间并降低患者颅内感染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5.
硬脑膜外血肿是颅脑损伤中的一种急性严重的继发病症,一般多见于闭合性颅脑损伤。山东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组在近一年内,经手术证实的急性硬脑膜外血肿共有13例(其中不包括后颅凹硬脑膜外血肿)。根据莫斯科боткин氏临床医院(1954—1957年)提出的1995例颅脑损伤中,经外科手术证实为硬脑膜外血肿的有18例,占1%;而Мансуи与леквира二氏报告的3110例急性颅脑损伤中,硬脑膜外血肿有49例,占1.2%;peet氏的材料占1—2%;Bruns氏的材料占8.3%,РусаНоВ氏统计占8.7%:Rowboth-am氏统计占3%,Whattly氏统计占3.3%。国内薛庆澄氏报告13例,占同时期住院颅脑损伤总数的2.4%;北京同仁医院在521例急性颅脑损伤病人中,硬脑膜外血肿经手术证实者34例,占6.5%。硬脑膜外血肿的好发部位:硬脑膜外血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是指脑损伤后,在硬脑膜下间隙出现脑脊液聚积.其占颅脑损伤的3.7%~10%,绝大多数发生在伤后72小时或1周之内.  相似文献   

17.
再次脑脊液漏病人的治疗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脊液漏是脑脊液经破裂的脑膜经耳、鼻或咽部流出,所以分别被称为脑脊液耳漏、脑脊液鼻漏及脑脊液口漏。一般由头颅外伤造成颅底骨折而引起,一旦发生脑脊液漏,颅脑就与外界相通,极易造成颅内感染进而造成严重的脑组织损害,给病人及家属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严重者可危及病人的生命。初次发生脑脊液漏,经脱水、抗炎、绝对卧床休息等治疗护理,一般7d左右可治愈。有少数脑脊液漏病人治愈后麻痹大意,过早用力,如:用力抬重物,用力排便等,再次造成脑脊液漏,再次脑脊液漏愈合比较困难,以往采取保守疗法,  相似文献   

18.
重型颅脑伤后颅内压增高可迅速导致脑组织坏死,当常规方法不能缓解颅脑损伤造成的高颅压时,大骨瓣减压仍是重要治疗手段,1997年7月至2002年5月,我院施行大骨瓣减压术160例患者,根据术中是否行硬脑膜修补进行分组比较,以探讨硬脑膜减张缝合在大骨瓣减压术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腰大池持续脑脊液引流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手术后脑脊液漏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手术后发生脑脊液漏的老年病人68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腰大池持续脑脊液引流术)和对照组(常规引流术),每组34例,比较2组病人的治疗效果、预后和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病人的脑脊液漏停止时间、脑脊液压力恢复正常时间、脑脊液转清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预后良好27例,中、重残5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例;对照组预后良好20例,中、重残11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2例。观察组并发脑积水1例,迟发性脑出血1例,颅内感染1例,癫痫1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1. 76%;对照组脑积水4例,迟发性脑出血3例,颅内感染4例,癫痫3例,总发生率为41. 18%。结论腰大池持续脑脊液引流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手术后脑脊液漏老年病人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脑脊液漏,优化老年病人预后,降低术后不良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前颅窝底脑膜瘤显微外科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行显微手术治疗的前颅窝底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效果。结果 36例全切、4例次全切,无手术致残及死亡病例。随访3~60个月,2例复发,1例选择再次手术,1例选择放射治疗。失访2例。结论对有手术指征的前颅窝底脑膜瘤患者,应积极选择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显微外科手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