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2.
目的 探索胃癌单克隆抗体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用国内胃癌细胞株免疫小鼠,通过杂交瘤技术,获得一系列单克隆抗体。结果 经免疫荧光染色,按抗原分布特性可分为三种不同类型;①1D1-1:只与胃癌细胞株反应,不与其它组织细胞反应。②1A2、5B10、4D6:不但与胃癌细胞株反应,也与所有正常、异常组织反应。③1D1-2:与胃癌细胞株反应,还与某些癌瘤等组织细胞反应,但是不与绝大多数正常组织细胞反应。结论 1D1-2是一种有研究价值和肿瘤相关抗体。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癌干细胞抗原负载树突细胞(DC)联合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IK)对胃癌细胞的影响。方法分离人胃癌干细胞,冻融法制备抗原,将胃癌干细胞负载DC-CIK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胃癌干细胞和DC、CIK细胞表型;将胃癌细胞与DC组、DC-CIK组、胃癌细胞抗原组、负载胃癌干细胞抗原组联合培养,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MTT)检测不同组别对胃癌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经胃癌干细胞抗原刺激的DC细胞,DC表面成熟标志CD83和CD86表达明显增加,CD83和CD86表达率为80.4%,高于DC组、DC-CIK组、胃癌细胞抗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TT检测结果显示:负载胃癌干细胞抗原组、胃癌细胞抗原组、DC-CIK组、DC组对胃癌细胞杀伤率分别为(80.6±0.8)%、(72.3±0.6)%、(58.4±0.2)%和(49.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胃癌干细胞作为抗原刺激DC细胞,可增强树突状细胞免疫原形表达,促进细胞增殖,提高对胃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4.
胃癌单克隆抗体MGb1相应抗原的纯化和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积仁  张学庸 《医学争鸣》1990,11(3):165-167
  相似文献   

5.
6.
胃癌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裘华森  张成武 《浙江医学》1999,21(7):385-386,391
为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与胃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采用SP免疫组化技术对99例胃癌组织中的PCNA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胃癌组织PCNA标记指数显著高于异型增生胃粘膜;PCNA标记指数与胃癌淋巴结转移,淋巴管及血管侵犯,肿瘤浸润深度,肿瘤分期呈正相关,PCNA标记指数〈50%的患者术后1,3,5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PCAN标记指数≥50%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胃癌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表达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CNA在 98例胃癌标本中的表达。结果 在 98例胃癌标本中 ,PCNA标记指数 (PCNALI)在 15 85 %~ 82 12 %之间 ,平均为5 2 17%± 11 4 6%。PCNALI在低分化胃癌 (直径 >5cm ,有淋巴结和其他脏器转移 )中的表达远高于高分化胃癌 (直径 <5cm ,无淋巴转移 )。以 5 0 %为界限 ,PCNALI>5 0 %者生存期短 ,5年生存率低。结论 PCNA对胃癌的诊断、分期、预后及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一组胃癌及其引流区淋巴结转移癌采用组织形态学及ABH血型抗原免疫组化(ABC法)进行观察。结果发现,从胃原发癌至转移癌,有些生物学特性发生了较显的变化。包括组织类型,核分级玫ABH敌国型抗原表达的变迁。其中生长方式与组织类型的变迁与患术后存活时间的长短明显相关,而ABH血型抗原表达的变迁不能单独表示胃癌的恶性度。  相似文献   

9.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胃癌的诊断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癌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占第一位 ,因早期缺乏明显的症状和体征而致诊断困难。作者采用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 (TSGF)、胃癌抗原 (MG7 Ag)及血清消化道癌糖类抗原 (CA19 9) 3项标志物联合检测 ,以提高胃癌诊断阳性率。1 材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胃癌 62例中 ,男 4 1例 ,女 2 1例 ,平均年龄 5 1岁。均经内窥镜及病理确诊。正常对照组2 0 0例中 ,男 112例 ,女 88例 ,平均年龄 5 7岁。1.2 试剂及方法 MG7 Ag(Biocheck公司产品 )和CA19 9采用酶免法 (CanAg公司产品 ) ,TSGF采用福建新大陆生物技术有限…  相似文献   

10.
11.
细胞因子对人胃癌细胞胃癌相关抗原MG7Ag表达的调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细胞因子对人胃癌细胞胃癌相关抗原MG7Ag表达的调节作用。用基因重组干扰素α(IFN-α),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2(IL-2)和肿瘤坏死因子γ(TNF-γ)体外诱导三株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MGC803和MKN45胃癌相关抗原MG7Ag表达。IFN-α和IFN-γ对胃癌细胞MG7Ag有促表达作用。IL-2对三株细胞MG7Ag无调节作用;TFN-α对细胞MG7Ag表达调节是随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胃癌相关抗原MG7Ag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143例胃癌组织中MG7Ag的表达,同时随机选取3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3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作为对照研究。结果MG7Ag阳性表达在胃癌、慢性浅表眭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分别为91.3%、14.9%、30.0%。胃癌MG7Ag阳性表达与胃癌有无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0.05),胃癌MG7Ag阳性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亦无相关性(P〉0.05)。结论从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MG7Ag阳性表达率显著递增,与胃癌的浸润转移无明显相关性,MG7Ag有望成为临床上诊断胃癌可靠的肿瘤标记物。  相似文献   

13.
胃癌是世界上第二常见的癌症,每年有约100万例新发病例.肿瘤疫苗因可诱导机体产生主动特异性免疫反应而在肿瘤的免疫治疗和防御中显示广阔的应用前景.而胃癌特异性抗原分子的寻找以及成功的免疫呈递更是设计胃癌疫苗的关键环节[1-2].  相似文献   

14.
一种新的胃癌相关糖脂糖蛋白抗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张积仁  张学庸 《医学争鸣》1989,10(5):302-305
报告一株鼠抗人胃癌单克隆抗体(单抗)MG7相应抗原的纯化及鉴定。单抗MG7经盐析沉淀,DEAE-52纤维素柱层析纯化后,与溴化氰活化的Sepharose 4B偶联,制备免疫吸附剂,用免疫亲和层析的方法从胃癌组织可溶性抗原提取液中纯化出MG7相应抗原。经高效薄层色谱,TLC放射免疫自显影,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免疫印渍等实验分析,证实MG7相应抗原含有中性糖脂和糖蛋白,抗原决定簇存在于糖链上,是一种新的胃癌相关抗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PS)检测在胃癌中的意义。方法ELISA方法检测50例胃癌患者(胃癌组)及2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TPS水平。结果胃癌组血清TPS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手术前后胃癌患者血清TPS水平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淋巴结转移组与无淋巴结转移组血清TPS水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血清TPS表达与胃癌发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6.
钱萍  陆宁 《嘉兴医学》2000,16(1):45-46
应用免疫酶标技术对43例胃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检测。结果表明:胃癌的ER阳性率为30.2%,PCNA阳性率为51.1%。表达多见于低分化癌,阳性具有较高的增殖活性,并较易出现淋巴结转移。提示:胃癌组织中进行ER、PCNA检测对预后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JC病毒(JCV)是一种在人群中广泛存在的多瘤病毒,对于免疫缺陷患者,可导致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PML)。在没有PML情况下,JCV可使细胞不受控制地快速生长,导致癌症。本文就JCV的分子生物学特性、致瘤机制及其与人类胃癌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不同组织学类型胃癌细胞PCNA表达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免疫化法检测了45例不同病理类型胃癌细胞的PCNA,结果表明:PCNA在低分化细胞癌中的检出率及检出指数最高。腺癌及粘液细胞癌中的PCNA检出率及指数接近,无统计学意义。结果提示:在不同病理学类型的胃癌中,癌细胞的分裂增殖状态有明显不同,以低分化癌的细胞分裂增殖最明显,反映了癌细胞形态学的不同,表现出细胞增殖状态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搪塞增殖细胞核抗原与不同类型的胃癌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出不同类型的胃癌170例,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查肿瘤细胞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不同类型胃癌PCNA的表达情况有非常显著差异。结论:PCNA的表达表明肿瘤细胞在某一时期的增殖情况,与组织学类型有明显关系,可根据肿瘤细胞的增殖情况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人类红细胞Lewis表型的不同是否与胃癌的发生有关。方法:应用微柱凝胶技术对63例胃癌患者及120名健康供血者的血液标本进行Lewis表型检测,比较分析两组人群红细胞Lewis表型的表达频率。结果:胃癌患者红细胞kwis(a-b+)表型频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79.4%VS 61.7%,P<0.05)。而其Lewis(a+b-)表型频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9.5%VS 22.5%,P<0.05)。结论:Lewis(a-b+)表型可能是胃癌易发的一个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