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萎胃散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血清EGF、GH的影响,探讨萎胃散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及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的阻断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选择经胃镜加病理检查确诊的CAG患者140例进行分组对照治疗,其中萎胃散治疗组70例,胃复春对照组70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EGF、GH水平。结果:CAG萎胃散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7.14%,胃复春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85%,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对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治疗组也有改善作用,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萎胃散治疗CAG有明显的效果,对胃癌前病变也有改善作用,并可能通过影响CAG患者血清EGF、GH的水平而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萎胃散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血清EGF、GH的影响,探讨萎胃散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及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的阻断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选择经胃镜加病理捡查确诊的CAG患者140例进行分组对照治疗,其中萎胃散治疗组70例,胃复春对照组70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EGF、GH水平。结果:CAG萎胃散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7.14%,胃复春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85%,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对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治疗组也有改善作用,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萎胃散治疗CAG有明显的效果,对胃癌前病变也有改善作用,并可能通过影响CAG患者血清EGF、GH的水平而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萎胃散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模型大鼠血清及胃粘膜生长激素(GH)的影响,探讨萎胃散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及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的阻断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甲基硝基亚硝基胍、雷尼替丁和吐温联合喂饲造成慢性萎缩性胃炎动物模型,用萎胃散和对照药物胃复春进行干预治疗,免疫组化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胃粘膜和血清GH水平,观察对胃粘膜萎缩和不典型增生的预防治疗作用及对GH的影响。结果:高、低剂量组及胃复春组胃粘膜GH表达较模型对照组均有增加,尤其高剂量组更为明显(P<0.05);高剂量组胃粘膜GH表达高于胃复春组和低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及胃复春组血清GH水平较模型对照组均有升高,尤其高剂量组更为明显(P<0.05);高剂量组血清GH水平高于低剂量组(P<0.05)。结论:萎胃散可能通过影响CAG模型大鼠GH水平而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萎胃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萎胃散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GA)及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实验研究,方法:选择经胃镜加病理检查确诊的CAG患者200例,其中萎胃散治疗组135例,胃复春对照组65例。通过患者分别服用萎胃散与胃复春前后,以全国统一的疗效评定标准判定其疗效。同时制造大鼠CAG模型,分别以萎胃散治疗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灌胃观察,以胃粘膜固有腺体萎缩程度为观察指标。结果:萎胃散治疗组对CAG有明显疗效,与胃复春对照组,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对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也有改善作用,但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另实验研究表明胃萎散治疗组的CAG病明显养活,病理检查可见恢复正常,结论:萎胃散治疗CAG有明显的效果,对胃癌前病变也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观察萎胃散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及肠上皮化生(IM)、异型增生(ATP)的临床疗效,选择经胃镜加病理检查确诊的CAG患者200例进行分组对照治疗,其中萎胃散治疗组135例,胃复春对照组65例。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对IM、ATP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7.0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15%,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对IM、ATP也有改善作用,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萎胃散治疗CAG有明显的效果,可改善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研究萎胃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癌前病变的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2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萎胃颗粒治疗组与胃复春对照组,分别给予治疗两个疗程后进行观察研究其疗效。结果:治疗组的近期临床治愈率为51.11%,总有效率为77.04%;对照组分别为15.38%与66.15%(P<0.05,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对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治疗组近期临床治愈率38.89%,总有效率69.44%,对照组分别为17.07%与60.97%(P<0.01),治疗组疗效仍然优于对照组。结论:萎胃颗粒有良好的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与胃癌前病变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通润治萎化异汤治疗胃癌前病变42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国际卫生组织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异型性增生和(ATP)或肠上皮化生(IM)列为胃癌前病变.笔者自拟通润治萎化异汤治疗42例,并与服胃复春33例作对照,获得良效.  相似文献   

8.
《陕西中医》2015,(8):952-953
目的:观察萎胃安煎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异型增生的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我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异型增生患者119例,萎胃安煎剂治疗组59例,对照组60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胃镜检查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1.4%和65.0%,病理检查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78.0%(72/79)和60.0%(46/60)。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萎胃安煎剂能够逆转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异型增生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消痞愈萎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肠上皮化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CAG伴肠上皮化生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服用消痞愈萎汤,对照组服用胃复春片,两组均4周为1个疗程,连续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胃镜、病理组织复查。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7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症状比较,除胃中嘈杂外,治疗组其他症状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痞愈萎汤治疗CAG伴肠上皮化生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养正散结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肠上皮化生(IM)和/或异型增生(Dys)胃黏膜EGF、EGFR的影响。方法:将108例CAG伴肠上皮化生(IM)和/或异型增生(Dys)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53例,分别给予养正散结汤和胃复春片治疗。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治疗前后胃黏膜EGF、EGFR的表达。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5%,对照组为79.3%,两组总体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黏膜萎缩、IM、Dys均改善(P<0.05),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黏膜EGF、EGFR蛋白表达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胃黏膜EGF、EGFR蛋白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正散结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并且能降低胃黏膜EGF、EGFR的蛋白表达,这可能是其发挥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萎胃颗粒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临床症状、病理检查、胃黏膜组织及血清环氧化酶-2(COX-2)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标准的8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萎胃颗粒组)和对照组(胃复春组)各41例,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病理检查变化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外周血及胃黏膜组织中COX-2蛋白表达量变化。结果:萎胃颗粒组患者临床症状、病理检查较胃复春组有明显改善(P0.05),萎胃颗粒组降低COX-2表达量优于胃复春组(P0.05)。结论:萎胃颗粒能够降低外周血及胃黏膜组织中COX-2的表达量,增强胃黏膜屏障能力,从而发挥其对CAG的治疗和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萎胃通调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癌前病变大鼠胃黏膜病理及IκB激酶β(IKKβ),B淋巴细胞瘤-2(Bcl-2)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胃复春组、萎胃通调汤高、中、低剂量组。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复合造模法制备CAG癌前病变大鼠模型。萎胃通调汤高、中、低剂量组、胃复春组分别灌胃给予24,12,6 g·kg-1萎胃通调汤及0.45 g·kg-1胃复春混悬液,1次/d,连续12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胃黏膜组织病理学变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免疫组织化学法(IHC)及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胃黏膜组织IKKβ,Bcl-2 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黏膜组织镜下可见100%固有腺体萎缩及轻-重度肠上皮化生,25%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胃复春、萎胃通调汤均能改善模型大鼠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中、重度肠上皮化生及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病理损伤,其中高剂量效果明显;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黏膜IKKβ,Bcl-2 mRNA和蛋白表达均上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胃复春组与萎胃通调汤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胃黏膜IKKβ,Bcl-2 mRNA和蛋白表达均下调(P<0.05,P<0.01),呈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其中萎胃通调汤高剂量组IKKβ,Bcl-2 mRNA和蛋白呈现与正常组相似的表达水平。结论:萎胃通调汤能改善甚至逆转大鼠CAG癌前病变胃黏膜,其干预机制可能与通过下调胃黏膜IKKβ,Bcl-2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寇媛  闻新丽  薛峰 《陕西中医》2021,(9):1233-1235,1298
目的:观察养胃清热化瘀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病理表现的影响。方法:将200例CAG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103例,给予养胃清热化瘀汤加减治疗,对照组97例,给予胃复春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胃黏膜病理表现。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1.26%高于对照组8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萎缩、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的病理表现改善方面,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养胃清热化瘀汤治疗CAG疗效较好,可改善患者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的病理表现。  相似文献   

14.
胃舒胶囊治疗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胃舒胶囊对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治疗作用及机理。方法:75例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给予胃舒胶囊口服,对照组(30例)给予胃宁冲剂冲服,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疗效,治疗前后萎缩,肠化,异型增生,肠化亚型和癌胚抗原(CEA),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积分值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对萎缩,肠化,异型增生的有效率分别为64%、6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加味七方胃痛颗粒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C)模型大鼠胃黏膜组织中胃蛋白酶含量及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化学致癌物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建立CAG动物模型,以胃复春为对照组,观察加味七方胃痛颗粒对大鼠CAG相关指标的作用.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加味七方胃痛颗粒高、中剂量组和胃复春组的胃黏膜萎缩程度、胃黏膜肠化生程度明显减轻(P<0.01);加味七方胃痛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和胃复春组胃蛋白酶的含量、HSP70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与胃复春组比较,加味七方胃痛颗粒高剂量组胃蛋白酶的含量、HSP70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结论 加味七方胃痛颗粒防治CAG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升高胃蛋白酶的含量及促进HSP70的表达,从而发挥对黏膜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胃镜征象及病理变化。方法将10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1例,采用穴位埋线(穴位取脾俞、胃俞、足三里)治疗;对照组51例,给予胃复春片口服治疗。疗程为3个月。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对CAG患者的胃镜征象、胃黏膜多种病变均有显著的疗效,对胃黏膜萎缩、肠化及异型增生皆有改善和控制作用。结论穴位埋线法能有效地防治胃黏膜病变,阻断其向癌发展,是预防胃癌、减少其发病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萎胃舒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诊治的CAG患者260例,所有病例均经过电子胃镜及胃黏膜活检病理确诊,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30例。治疗组给予萎胃舒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胃复春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6.15%,对照组有效率15.38%,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胃黏膜炎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HP转阴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各证型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萎胃舒颗粒治疗CAG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胃炎系列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伴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IM)和(或)异型增生(dysplasia,Dys)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逆转胃癌前期病变的分子机制。方法将确诊为CAG伴IM和(或)轻度Dys的患者1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2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分为肝胃不和型(32例)、脾胃虚弱型(35例)、胃阴不足型(28例)及胃络瘀阻型(25例)4个证型,分别给予胃炎系列方Ⅰ~Ⅳ号方口服;对照组给予胃复春片口服,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胃镜下改变、病理改变以及胃黏膜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蛋白表达。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86.7%)及胃镜改善总有效率(78.3%)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6.7%、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及病理学变化总有效率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HIF-1α及VEGF蛋白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HIF-1α及VEGF蛋白表达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且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胃炎系列方治疗胃癌前病变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能显著改善萎缩、IM及Dys,促进病变胃黏膜的逆转,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胃癌前期病变时胃黏膜HIF-1α和VEGF的过度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仁术健胃颗粒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癌前病变的治疗作用及机理。方法:190例CAG癌前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8例)给予仁术健胃颗粒口服,对照组(62例)给予胃复春片13服,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内镜、病理疗效及治疗前后p53、Bcl-2表达积分值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4%,胃镜总有效率70.3%,对胃黏膜萎缩、肠化、异型增生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4.1%、66.4%、67.9%。并能降低其病理积分值。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仁术健胃颗粒能显著抑制p53、Bcl-2的表达(P〈20.05)。结论:仁术健胃颗粒对CAG癌前病变的临床症状、胃镜征象、病理变化有显著改善作用。其机理可能与抑制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促进胃癌前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