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喹诺酮类药物对新生大鼠关节软骨的损伤作用及其损伤机制.方法 将60只日龄2天的新生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各20只,每组又根据处死动物的时间随机分为7天、14天两个亚组,每个亚组10只.对照组不注射任何药物,小剂量组、大剂量组自实验开始第1天腹腔分别注射左氧氟沙星(商品名:左克)10 mg/(kg·d)、20 mg/(kg·d),每天1次,连用7天.各组动物分别在实验第7、14天取血清及关节软骨组织标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关节软骨左氧氟沙星药物浓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Ⅱ型胶原(COLⅡ)、Ⅰ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PICP)及金属蛋白酶-3(MMP-3)水平.结果 7天时对照组血清和关节软骨组织中均未检测出左氧氟沙星,小剂量组血清和关节软骨组织左氧氟沙星含量均低于大剂量组[血清:(0.99±0.33) mg/L比(2.22±0.96) mg/L,关节软骨:(0.77±0.30)tμg/g比(1.82±0.30) μg/g,P均<0.01];14天时各组血清和关节软骨组织均未检测出左氧氟沙星.血清、关节软骨左氧氟沙星药物浓度与血清COLII含量呈负相关(P<0.05),与血清PICP、MMP-3含量无相关性(P>0.05).结论 血清和关节软骨组织喹诺酮类药物浓度与血清COLII含量呈负相关,血清和软骨组织高浓度喹诺酮类药物对新生大鼠关节软骨有明显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高氧性肺损伤新生未成熟大鼠肺纤维化过程中Ⅰ、Ⅲ型胶原的沉积情况,并观察N-乙酰半胱氨酸(NAC)的干预效果,以期为临床防治高氧性肺损伤后肺纤维化提供一条新的有效途径.方法 将200只孕21 d(足月为22~23 d)剖宫产出生的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空气组(Ⅰ组)、高氧组(Ⅱ组)、高氧+生理盐水(NS)组(Ⅲ组)、高氧+小剂量NAC组(Ⅳ组)、高氧+大剂量NAC组(Ⅴ组)共5个组,每组40只.每组又随机分为3 d、7 d、14 d和21 d共4个亚组,每个亚组10只.Ⅰ组在空气中饲养;Ⅱ、Ⅲ、Ⅳ、Ⅴ组置于同一室的高浓度氧(﹥95%)箱中饲养;Ⅳ、Ⅴ组大鼠以灌胃方式给予NAC(大剂量组每天给予6.25×10-5 g NAC/g体重,小剂量组是大剂量的1/4);Ⅲ组给予相同容量的NS.光镜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形态学;应用图像分析方法检测肺组织Ⅰ、Ⅲ型胶原的含量,并比较各组大鼠肺组织Ⅰ、Ⅲ型胶原含量的差别.结果 3、7 d时各组大鼠肺组织Ⅰ型胶原免疫组化PU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14、21 d时Ⅱ组较Ⅰ组明显增高(P均﹤0.01),Ⅴ组则较Ⅱ组明显降低(P分别为0.015、0.001).3 d时各组大鼠肺组织Ⅲ型胶原免疫组化PU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14、21 d Ⅱ组较Ⅰ组显著增加(P均<0.01),Ⅴ组则显著低于Ⅱ组(P均<0.01).对各时间点Ⅳ组与Ⅱ组Ⅰ、Ⅲ型胶原的表达量之间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氧性肺损伤新生未成熟大鼠肺纤维化过程中Ⅰ、Ⅲ型胶原沉积增加,NAC对高氧性肺损伤后肺纤维化具有抑制作用,其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丹参对高体积分数氧(高氧)致新生大鼠慢性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影响.方法 出生2 d的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空气加9 g/L盐水组(Ⅰ组)、空气加丹参组(Ⅱ组)、高氧加9 g/L盐水组(Ⅲ组)、高氧加丹参组(Ⅳ组).Ⅲ和Ⅳ组持续暴露于高氧中,Ⅱ和Ⅳ组予腹腔注射丹参10 mg/(kg·d),Ⅰ和Ⅲ组腹腔注射同等体积的9 g/L盐水,生后14 d对各组大鼠行肺组织病理学检查,分别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亚硝酸盐法、二硝基苯甲酸法检测辐射状肺泡计数(RAC),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组间t检验.结果 1.Ⅲ、Ⅳ组显示明显的肺泡发育受阻,肺纤维化明显,RAC值较Ⅰ、Ⅱ组均减少(Pa<0.05),但Ⅳ组RAC(8.6±0.2)较Ⅲ组(7.2±0.5)显著增加(P<0.05).2.Ⅲ、Ⅳ组肺湿质量/干质量重(W/D)均高于Ⅰ、Ⅱ组(Pa<0.05),提示高氧组肺纤维化、肺水肿均较空气组严重,使用丹参后肺W/D显著下降(P<0.05).3.Ⅲ、Ⅳ组MDA水平显著高于Ⅰ、Ⅱ组(Pa<0.05),Ⅳ组MDA水平较Ⅲ组明显下降(P<0.05),Ⅰ、Ⅱ、Ⅲ组SOD、GSH-Px比较无明显差异,使用丹参后其水平上升,与Ⅲ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丹参可部分抑制高氧所致的慢性BPD,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抗氧自由基、减轻肺部炎性反应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高体积分数氧(高氧)暴露早产新生大鼠肺组织超微结构变化与氧化应激反应的关系.方法 将160只新生SD大鼠(孕21d)随机分为空气组(Ⅰ组)、高氧组(Ⅱ组)、高氧加大剂量N-乙酰半胱氨酸(NAC)组(Ⅲ组)和高氧加小剂量NAC组(Ⅳ组),每组各40只.Ⅰ组在空气中饲养,Ⅱ、Ⅲ、Ⅳ组置于高氧箱(保持氧体积分数>950 mL/L)中饲养,Ⅲ、Ⅳ组大鼠以灌胃方式予NAC[Ⅲ组予NAC 6.25×10-2g/(kg·d),Ⅳ组剂量是Ⅲ组剂量的1/4,给药时间为出生第1-7天].每组又随机分为第3、7、14、21天4个亚组,每组各10只,分别在第3、7、14、21天处死动物,收集其血浆和肺组织标本.采用ELISA方法检测各亚组大鼠血浆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水平,并应用透射电镜观察其肺组织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Ⅱ组第3天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ECⅡ)胞质中板层小体出现排空现象,AEC Ⅰ、AEC Ⅱ线粒体肿胀;肺组织中可见中性粒细胞浸润.第7天各种细胞超微结构改变较第3天更加明显,AEC Ⅱ胞质中板层小体排空现象增加,各种细胞线粒体肿胀更加明显,呈气球样变;部分AECⅡ出现坏死;第14、21天,AEC基底膜及气血屏障明显增厚;成纤维细胞增殖,肺间质可见大量胶原原纤维.Ⅲ组第3、7天时肺组织各类细胞线粒体肿胀明显减轻,AEC Ⅱ板层小体排空明显减少,未见AEC Ⅱ坏死或凋亡;第14、21天肺间质中胶原纤维未见明显增加.Ⅳ组肺组织超微结构在各时间点的变化较Ⅱ组稍减轻.Ⅱ组早产新生大鼠血浆8-iso-PGF2α水平从第3天即开始升高,第14天最高,第21天虽较前明显下降,但仍显著高于Ⅰ组;Ⅲ组各时间点血浆8-iso-PGF2α水平较Ⅱ组明显降低,但仍高于Ⅰ组;Ⅳ组血浆8-iso-PGF2α水平较Ⅱ组降低不明显.结论 高氧暴露诱导的肺损伤早期以AEC,尤其是AEC Ⅱ损伤为特征,继之导致AEC基底膜及气血屏障明显增厚,晚期出现肺间质胶原纤维沉积形成肺纤维化.早期积极予抗氧化治疗可减轻高氧性肺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氧性肺损伤新生未成熟大鼠肺纤维化过程中Ⅰ、Ⅲ型胶原的沉积情况,并观察N-乙酰半胱氨酸(NAC)的干预效果,以期为临床防治高氧性肺损伤后肺纤维化提供一条新的有效途径。方法将200只孕21d(足月为22~23d)剖宫产出生的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空气组(Ⅰ组)、高氧组(Ⅱ组)、高氧 生理盐水(NS)组(Ⅲ组)、高氧 小剂量NAC组(Ⅳ组)、高氧 大剂量NAC组(Ⅴ组)共5个组,每组40只。每组又随机分为3d、7d、14d和21d共4个亚组,每个亚组10只。Ⅰ组在空气中饲养;Ⅱ、Ⅲ、Ⅳ、Ⅴ组置于同一室的高浓度氧(>95%)箱中饲养;Ⅳ、Ⅴ组大鼠以灌胃方式给予NAC(大剂量组每天给予6·25×10-5gNAC/g体重,小剂量组是大剂量的1/4);Ⅲ组给予相同容量的NS。光镜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形态学;应用图像分析方法检测肺组织Ⅰ、Ⅲ型胶原的含量,并比较各组大鼠肺组织Ⅰ、Ⅲ型胶原含量的差别。结果3、7d时各组大鼠肺组织Ⅰ型胶原免疫组化PU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14、21d时Ⅱ组较Ⅰ组明显增高(P均<0·01),Ⅴ组则较Ⅱ组明显降低(P分别为0·015、0·001)。3d时各组大鼠肺组织Ⅲ型胶原免疫组化PU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14、21dⅡ组较Ⅰ组显著增加(P均<0·01),Ⅴ组则显著低于Ⅱ组(P均<0·01)。对各时间点Ⅳ组与Ⅱ组Ⅰ、Ⅲ型胶原的表达量之间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氧性肺损伤新生未成熟大鼠肺纤维化过程中Ⅰ、Ⅲ型胶原沉积增加,NAC对高氧性肺损伤后肺纤维化具有抑制作用,其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6.
维A酸对新生大鼠高体积分数氧性肺纤维化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维A酸(RA)对新生大鼠高体积分数氧(高氧)性肺组织纤维化的影响,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在高氧肺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 将出生12 h内SD大鼠随机分为空气对照组(Ⅰ组),空气加RA组(Ⅱ组),高氧组(Ⅲ组),高氧加BA组(Ⅳ组),每组各20只.Ⅲ、Ⅳ组持续暴露于850mL/L氧气中,余2组暴露于空气中.Ⅱ、Ⅳ组腹腔注射RA(溶于亚麻油)500μg/(kg·d),Ⅰ、Ⅲ组腹腔注射等量亚麻油.暴露后14 d,用HE染色法观察各组肺组织病理改变及放射状肺泡计数(RAC),应用Masson三色染色、纤维化评分判断各组肺纤维化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各组肺组织TGF-β1、α-SMA表达.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光镜观察Ⅰ、Ⅱ组大鼠14 d时肺泡无纤维化表现;Ⅲ组肺组织纤维增生;Ⅳ组病理改变明显减轻,未见成纤维细胞及胶原沉积.高氧14 d时,Ⅲ组大鼠肺组织肺纤维化评分、TGF-β1及α-SMA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与Ⅰ、Ⅱ及Ⅳ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a<0.05),RAC值明显低于各组(Pa<0.05).Ⅳ组病理改变减轻,肺纤维化评分、TGF-β1及α-SMA表达水平Ⅳ组与Ⅰ、Ⅱ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a>0.05).结论 TGF-β1、α-SMA在高氧性肺纤维化中可能起重要作用.RA早期干预高氧性肺纤维化可明显减轻肺纤维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新生大鼠高体积分数氧(高氧)肺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 新生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空气加9 g/L盐水组(Ⅰ组),空气加rhEPO组(Ⅱ组),高氧加9 g/L盐水组(Ⅲ组),高氧加rhEPO组(Ⅳ组).Ⅲ、Ⅳ组新生大鼠暴露于950 mL/L氧气中,Ⅱ、Ⅳ组新生大鼠于暴露第2、4、6天予rhEPO 800 U/kg腹部皮下注射.在暴露第3、7、14天,各组分别取8只处死,HE染色观察其肺组织结构变化,双抗体夹心法测定其肺组织IL-8.Western blot检测其核因子-κB(NF-κB)p65蛋白水平.结果 与Ⅰ组比较,随高氧暴露时间延长,Ⅲ组第3天出现肺泡炎性反应渗出,第7天更为明显,第14天肺泡数量减少,大小不均,肺大泡形成;Ⅳ组病理改变减轻,炎性反应细胞浸润减少.Ⅳ组第7、14天肺组织核因子-κB(NF-κB)p65水平较Ⅲ组显著减少[(0.28±0.07)%vs(0.35±0.07)%,(0.27±0.05)%vs(0.33±0.06)% Pa<0.05],其肺组织匀浆中IL-8水平较Ⅲ组有所减少[(112.38±32.08)ng/L vs (158.0±37.33)ng/L,(98.78±29.66)ns/L vs (170.88±42.26)ng/L Pa<0.05].结论 rhEPO对新生大鼠高氧肺损伤有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活化、减少IL-8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外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高体积分数氧(高氧)肺损伤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的影响,探讨外源性EPO对高氧肺损伤的干预作用。方法将96只出生12h内新生大鼠随机分为4组。Ⅰ组:空气对照;Ⅱ组:空气+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Ⅲ组:高氧对照;Ⅳ组:高氧+rhEPO。Ⅲ组、Ⅳ组新生大鼠高氧暴露(吸氧体积分数850mL·L-1),Ⅱ组、Ⅳ组于出生0d和2d予rhEPO1200IU·kg-1背部皮下注射,Ⅰ组、Ⅲ组予等量9g·L-1盐水注射。在实验3d、7d和14d每组随机选取8只处死,取其肺组织,采用HE染色观察其肺组织病理改变,生化法检测其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其肺组织MCP-1蛋白的变化。结果Ⅲ组新生大鼠出生3d时肺组织可见炎症反应,7d时最为显著,14d时肺泡结构简化,间质呈不同程度纤维化。Ⅳ组新生大鼠出生7d时炎性渗出和浸润较Ⅲ组减轻,14d时肺泡发育改善。Ⅳ组各时点MPO水平较Ⅲ组明显降低[(0.58±0.06)U·L-1vs(0.68±0.08)U·L-1,P<0.05;(0.77±0.06)U·L-...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肺出血新生大鼠肺组织组胺水平的动态变化,以探讨新生儿肺出血的发病机制.方法 新生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即实验1组、2组、3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实验1、2、3组大鼠背部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5 ml/kg后放4℃冷室.1组大鼠1 h取出,断头处死;2组4 h取出,断头处死;3组4 h取出后复温,同时注射肾上腺素1次,剂量不变,间隔1 h再注射1次,剂量加倍,出冷室2 h断头处死.肉眼观察肺组织大体病理情况将结果分为5级:Ⅰ级正常肺,Ⅱ级肺水肿,Ⅲ级点状肺出血,Ⅳ级局灶性肺出血,Ⅴ级弥漫性肺出血.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肺组织组胺水平.结果 肺大体病理改变:1组Ⅱ级肺9例,Ⅴ级肺1例;2组Ⅱ级肺7例,Ⅲ级肺2例,Ⅴ级肺1例;3组Ⅲ级肺2例,Ⅳ级肺1例,Ⅴ级肺7例.组间平均RIDIT分析,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3组肺组织组胺水平分别与实验1组、2组及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结论 在新生大鼠肺出血的形成过程中,肺组织组胺水平明显升高,组胺能使血管通透性增加,与肺出血的发生可能有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新生大鼠持续吸入高体积分数氧(高氧)后肺组织病理学变化,以及肺组织Ⅰ型和Ⅳ型胶原mRNg表达的动态改变和在高氧致慢性肺疾病(CLD)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足月新生大鼠出生12 h内,依据吸入氧体积分数的不同随机分为高氧组和空气对照组.分别于实验1、3、7、14、21 d,从2组中抽取5只,水合氯醛麻醉后取肺组织制备石蜡切片;行HE染色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应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其肺组织Ⅰ型和Ⅳ型胶原mRNA的动态表达和定位.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高氧组早期出现炎性反应,7 d出现肺泡发育阻滞,最终形成纤维化.原位杂交光镜下可见,Ⅰ型胶原在新生大鼠肺组织中主要表达于肺泡上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与对照组比较7 d时在高氧组Ⅰ型胶原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14 d时差异更为显著(P<0.01);Ⅳ型胶原在新生大鼠肺组织中主要表达在血管内皮细胞,各时间点上2组Ⅳ型胶原mRNA表达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a>0.05).结论 持续吸入高氧可引起新生大鼠肺发育受阻和肺间质纤维化等,与CLD相似改变,而Ⅰ型和Ⅳ型胶原mRNA表达水平与其蛋白的沉积不平行,提示此2型胶原的调节可能不是以转录水平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