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互联网研究与发展中心(CⅡ,www.cii.net.cn)8月8日在京发布《CⅡ中国电子商务指数报告》。这是我国第一份独立于政府和企业的第三方电子商务指数报告。《报告》显示,2000年CⅡ中国电子商务总指数为51.91,目前中国电子商务尚处于起步阶  相似文献   

2.
对互联网赢利大背景进行数字刻画。 全面实证中国新经济的微观基础。 电子商务的效益只发挥了15%,花费的成本却高了15倍。 这倾斜的赢利天平背后是实质性的问题:国民经济的信息化程度低;互联网有待成为新的生产方式。 赢利,一个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被错误地提出的正确问题。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互联网行业自1997开始起步,发展到今天的状态,可以说与资本市场的刺激密切相关。CⅡ总裁调查表明,在中国的互联网行业,55%的企业接受了风险投资,大多数企业将获得风险投资作为企业经营良好的标志。但是自从NASDAQ下跌以后,互联网行业面临严峻的考验,人们对中国现阶段大力提倡电子商务的必要性产生了怀疑和不同的看法。 作为互联网的研究机构,CⅡ致力于通过与企业进行交流并向企业界学习,对企业的实践和经验进行总结和分析,然后提供给企业,以期对这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4.
2007年是中国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的一年。2008年1月初,由中国互联网协会指导,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发布了《Netguide2008中国互联网调查报告》。报告显示,2007年中国C2C电子商务市场保持腱康增长,交易规模为410.4亿元人民币,较2006年增长90%。预计未来两年我国C2C电子商务网站的总营收规模将继续迅速增加。2008年C2C电子商务网站交易规模将达到678亿元人民币,增长率为65.2%,2009年交易规模将达到约1023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5.
梅林正广和由送水网络建设到电话购物网络再到电子商务,水到渠成地走上e大道,有声有色地做起B2C,为国内互联网企业开拓电子商务商机提供了新的思路。互联网是一项高端技术,如何与传统产业结合,相互提升产业价值,业界内外一直在思考。梅林正广和在整体市场还待成熟的时候闯出的“鼠标”加“水泥”模式,一开始就进入电子商务B2C领域,以实实在在的业绩撩开了电子商务赢利的迷雾。  相似文献   

6.
2000年5月16日,在纳斯达克崩盘、电子商务受到重挫之时,由《互联网周刊》资助的互联网研究与发展中心(CII),在国家统计局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发布了我国第一个电子商务指标体系及其测算指数。两个月后,CII根据这一测算结果,做出了一个如今已被人们遗忘的重要预言。 据当年报载:“按现行资费政策,中国电子商务距赢利至少还有4年零2个月。这是根据CII中国电子商务指数得出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当B2C网站开始宣布赢利,或者已经看到一丝赢利曙光之时,中国C2C的一面旗帜——易趣,传出的消息仍然是不断地融资与投入。C2C在中国究竟是否可行?经历了4年电子商务的发展,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模式”问题。众所周知,零售电子商务的三个基本要素是信息流、物流与资金流,B2C模式已经基本解决。信息流无须多言,中国特色的“脚踏车”送货方式也算做物流体系欠发达的替代解决办法;在支付方面,银行卡网上支付已逐渐成熟;8000万网民的巨大底盘也足以营造出足够的交易规模。可以看到,B2C的赢利已经不是梦想,成功地复制亚玛逊已经近在眼前,接下来…  相似文献   

8.
当互联网、电子商务成为中国企业家们挂在嘴边的口头禅,.COM成为企业在互联网时代迈向世界的标志时,大家可曾想过.COM到底是什么,电子商务能够给中国企业的未来之路掀开新的一页吗? 有人说,电子商务是服务,构建.COM实际  相似文献   

9.
中国互联网发展高潮的来临需要两个条件:资本市场信心的恢复与互联网赢利能力的形成。 中国互联网赢利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广告收入:互联网已经吸引了相当一批忠实的参与者。可以预计,随着互联网发展的加快,互联网的广告收入也将出现较高的增长率。 电子商务收入:在这方面,中国的互联网公司还有很大的欠缺。无论是做B2B还是B2C,网站通过整合网上网下业务(物流配送等),提供配套服务(ASP等),尚可以对网  相似文献   

10.
在国内互联网消费者眼中.比较熟悉的电子商务模式是B2B、B2C与C2C,这是国际国内电子商务网站中最为流行的几种商业模式。所谓B2B,是指企业与企业之间通过互联网进行产品、服务及信息交换的电子商务,在中国目前主要B2B网站以阿里巴巴为代表:所谓B2C,是指商家直接将商品或者服务售卖给消费者的电子商务.  相似文献   

11.
拍拍、淘宝、eBay易趣:在C2C中赛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互联网确实是个神奇的地方.在这里什么奇迹都会发生。据最近CNNIC发布的“第十七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上网用户总数为1.11亿人,位居世界第二。而在这个庞大的基数下.一年中通过网站购买过商品或服务的网民.却只占12%。虽然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一片光明.但是目前国内C2C发展仍然面临阻碍.这阻碍并不是互联网普及程度低,而是习惯网络购物的用户比例还比较小。  相似文献   

12.
王慈明 《计算机》2001,(52):22-22
一年多来,中国有不少企业很热衷下开展电子商务活动,相关报道不时,可见,笔者留意到,整体素质高过内资企业的在华外企们对此却相对冷淡,难道它们的理念老土到水能理解以电子商务为内核的新经济么?难道它们有意放弃在华的业务拓展吗?难道这里头的障碍仅仅是中国现行的互联网法规?(请注意,笔者这儿所谓的“外资企业”指的是,外资控股或参股。“电子商务”主要指在线购物、在线支付、网上客户关系管理等。)  相似文献   

13.
B2C、C2C、B2B…… 在一片繁忙的景象之中,谁也不会否认中国电子商务的巨大发展潜力。不过潜力毕竟是潜力,它只是我们拥有光明未来的一种可能性而已。当我们稍微停下脚步,审视现状,却发现:我们的诸多模式仿佛都是为未来而设计。调查显示在我国,只有三成左右的企业已经开始实施电子商务,16%的企业有长期的发展规划。在有自己的网站与独立域  相似文献   

14.
《电子商务世界》2005,(2):29-29
据易观国际《互联网研究系列报告——电子商务(2004)》显示,中国电子商务的交易总额在2004年达到4400亿元人民币,预计2005年将激增至6200亿元人民币,这其中B2C市场占有很重要的份额。  相似文献   

15.
电子商务市场和电子商务的应用在中国刚刚起步,还没有足够的历史数据能够准确地反映它未来的发展状况。但作为21世纪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地区,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和由此带动新经济的成长也必将把中国经济引入全球经济的同步轨道,这也是由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引入的新经济特点。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公众对互联网“泡沫”问题的争论此起彼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新经济持怀疑态度,但毕竟互联网是未来的方向,它的发展步伐一刻也未停歇。 从国内互联网的发展历程来看,互联网经济大体上已经走过了三个发展阶段。首先是接入时期,各早期的互联网企业致力于网络环境的某些基础性建设,在有限的接入费用上进行惨烈的争夺,呈现了IAP繁荣的景观。在这一时期,尽管互联网获得了启蒙式的普及,但互联网服务则表现为单一化的倾向。 第二阶段堪称内容时期,ICP大量涌现,信息量急剧膨胀,技术上也呈现加速推进的态势,对“注意力”的争夺迅速成为互联网业发展的焦点。这一时期,可谓“内容为王”,然而信息的重复建设成为突出问题,互联网本质究竟如何、赢利点何在成为探究的重点,从而显示出在网站发展方向上的迷茫。 第三阶段最为切近,资本运作风起云涌,电子商务大行其道,IBP甚嚣尘上,最令人眼花缭乱的是互联网商务模式的花样翻新,B2C、C2C、B2B乃至B2B2C,不一而足。这一阶段,网站服务受到更多关注,对于互联网发展的探索手段蔚为壮观,但诸种瓶颈的制约,以及某种盲目性的膨胀,都使得网站及电子商务的发展具有某些表层特性,如简单的  相似文献   

17.
日前,数字方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宣布,它将专门为传统企业跨入互联网新经济时代提供全程服务,尤其是帮助那些想开展电子商务的机构和企业,实现成本低廉的全套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计算机与网络》2014,(8):10-11
4月21日,国内知名第三方电子商务研究机构——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联合专业电子商务人力资源服务商——赢动教育发布《2013年度中国电子商务人才状况调查报告》。报告显示,调查企业中,属于业务规模扩大,人才流失率高,人才需求强烈,招聘工作压力大的企业占41.07%。而处于招聘常态化,每个月都有招聘需求的企业占28.57%。  相似文献   

19.
根据EnfoDesk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电子商务领域中,企业对企业(B2B)市场的总商品价值已达人民币7.1万亿元,比企业对顾客(B2C)市场的总商品价值高十倍。此外,由于移动设备在中国极为普及,使得B2B公司与客户交流的方式正在产生变化。  相似文献   

20.
《软件世界》2002,(2):100-103
编者按:2000年12月,国家经贸委委托北京大学网络经济研究中心开展“中国企业互联网与电子商务应用”综合调研项目,该项目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以企业为考察对象,专门针对企业ERP系统实施、互联网应用、电子商务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测的国家级大型项目。 2001年12月,该项目宣告顺利完成,取得了一系列极富意义的成果。本刊呈现给您的报告摘要是诸多成果中的重要一项。 该报告是在以经济学家张维迎、学者曾铭、沈懿等组成的顾问团领导下,由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网络经济研究中心(简称网研)历时近一年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后完成的。 在网研的支持和帮助下,本栏目推出《中国企业互联网与电子商务应用》摘要版,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