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近几年呈爆炸性增长,它不仅成为二十一世纪信息产业新的增长点,而且为交易环节中起关键作用的银行业的发展带来千载难逢的机遇。电子商务以其特有的竞争优势吸引着各国银行和企业。是现代银行业寻求创新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在介绍电子商务运作特点的基础上,分析电子商务给银行带来得影响和机遇,并进而探析我国如何发展电子商务。 一、电子商务简介  相似文献   

2.
电子商务悄然地在中国兴起,冲击着银行传统的业务,也给银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又推动了银行经营模式和经营理念的改变与创新。本文简要论及了电子商务与银行业的相互依存以及为银行带来的发展机遇,并着重论述了新的环境下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电子商务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数据集中的工程广泛应用于我国银行业,通过依靠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把处理银行会计的业务作为基础的一种新型的银行业务综合的处理系统,促进了我国银行业实现信息化建设的历史性飞跃。我国银行会计管理模式采用数据集中,主要是受到西方银行的影响,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西方银行经历了两次合并数据中心的高潮,使那些国家的很多大银行,在世界各地都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数据集中的处理中心。  相似文献   

4.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网络经济时代。我国已经加入WTO,金融业面临严峻的挑战和空前的发展机遇。我们将加快金融一体化进程,在世界范围的激烈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早在三年前,我国的银行业就开始作准备,其中包括加快银行的信息化建设,掀起了第二次信息化建设的高潮,其特征之一是围绕互联网应用的  相似文献   

5.
浅谈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邸伟力 《软件》2011,32(4):122-125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电子商务随之产生,经过十几年的崛起与发展,电子商务现已成为各个国家和各大公司争夺的焦点。本文从电子商务的特性、优势及我国电子商务所经历的历程及现状,探讨了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6.
电子商务理念的出现已经为银行业带来了三次重大的变革,银行业因而经历了三个重要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银行引进阶段”,此时电子商务主要是引入和模仿,只有简单的上网,发布和交易,第二个阶段是“银行内部整合阶段”,此时的电子商务址其实的商务,银行开始了从内部整台到外部整合的转变。当今银行业的电子商务已经逐步进化到“随需应变”的阶段,通过联网互补,建立开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2001,(2)
银行业,由于其地位和服务的特殊性及重要性,其电子商务的进展状况更是受到各界的注目。事实上,随着中国向WTO步伐的迈近,中国的银行业也正在感受到巨大的竞争压力。采用高可用性系统和先进的应用方案,顺利实现电子商务时代的业务转型,早已列入他们的日程。而无论是金融电子化,还是电子商务,其核心问题之一就是网上支付,安全的网上支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保证中国的电子化支付手段顺利发展,一方面需要完善网上交易的法律规范,另一方面需要尽快吸收这个领域的运营经验,加快我国国内电子商务——这项世纪工程的建设。广东银行…  相似文献   

8.
林园 《计算机》2001,(9):12-13
由于我国金融深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银行业即将融入世界金融一体化浪潮、面临来自国外信息化发展较成熟的同行业的竞争,加快我国银行业信息化建设进程,对于提高整个银行体系监管、运作、管理和服务的现代化水平、加强商业银行综合竞争实力、保障我国全面实现银行现代化、金融信息化和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银行业信息化将朝着央行管理信息化、网点虚拟化、支付手段电子化、服务个性化、金融产品多样化等方向发展,尤其要注重支持电子商务的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积极地处理好网络的安全问题、法律环境的配套问题、以及相关行业电子化水平的适应性问题是我国银行业信息化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2000,(27)
互联网正在改变传统产业,促使传统产业的运作模式电子商务化。银行也不例外,近些年来,国内外银行纷纷在开发网上银行业务,将其作为未来竞争的主要手段。 金融行业的现状 一、银行业 目前,世界各国银行都清醒地认识到电子商务对银行业的深刻影响,纷纷采取不同策略加快推进银行的电子商务进程。到1997年3月,“世界银行100强”中的银行,有70%在互联网上建立网站,提供金融服务。预计2000年,网上银行的利润将占全新银行利润的30%。 网上银行目前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完全依赖于互联网发展起来的全新电子银行,这类银行…  相似文献   

10.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电子商务的普及,给银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网络安全问题。从银行业面临的新风险出发,分析了银行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防范措施和手段。  相似文献   

11.
基于J2EE的网上定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当前农资销售市场的业务需求,结合国内实施电子商务的具体环境,设计了一个基于J2EE的农资电子商务系统的网上定货子系统。系统以网上调拨配送为分析重点,建立了一种基于J2EE的崭新软件平台体系,以Java应用服务器JRun为核心,给中小型企业建立电子商务系统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一种多维度的O2O电子商务声誉计算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动通信技术与可信支付技术的成熟,使得近年来O2O商务飞速发展。声誉管理是交易双方建立信任关系的坚实基础,但目前针对O2O商务特点的声誉研究却几近于无,已有的P2P、B2C、C2C商务的声誉研究又无法反映O2O商务模式的特点,不适用于O2O商家的声誉计算。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O2O商家声誉计算模型ESRep。模型根据O2O本地服务业的特点进行多维度思考,对商家的运营时间、客流量等因素进行分析,同时也考虑客户的评价、交易价格偏离度、交易双方空间距离等因素,充分体现了O2O商务线上和线下的特点。仿真结果表明,模型能够有效反映O2O商家的真实声誉,降低恶意节点的评价作用,遏制节点的声誉共谋行为。对比实验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性能和精度。  相似文献   

13.
基于Model/View/Controller的电子商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传统电子商务系统的缺陷 ,电子商务发展趋势 ,分析了M/V/C(Model/View/Controller)技术 ,提出了基于M/V/C电子商务并且分析了其体系结构及框架结构 ,以及在此框架之上构建电子商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一个基于Agent的电子商务系统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商务是信息技术、因特网技术在商务活动中的运用 ,而基于分布式人工智能的Agent技术为电子商务系统提供了一种新的计算和问题求解方法。以Agent以及多Agent技术为背景 ,对电子商务系统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一个基于Agent的电子商务原型系统AODEEC ,并简介了系统中若干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5.
工作流系统在电子商务活动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电子商务活动中每个过程是在计算机支持下的多方协同工作,本文在分析了电子商务中的一些普遍规律后,从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的技术角度出发,给出了电子商务的层次化协作模型和工作流系统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形式,讨论了工作流技术在电子商务应用中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Linux作为免费软件问世以来,已经成长为一极具活力的、健壮的操作系统。它为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提供强力有的支持。本文构造了一种基于Linux的电子商务实现平台,企业可以在此平台上快速实现自己的电子商务系统。  相似文献   

17.
基于PKI的安全代理软件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了PKI的体系结构、基本技术以及其支持的B 2B网上购物安全模式 ,并结合笔者设计安全代理软件的经验介绍了安全代理软件设计的方法及工具  相似文献   

18.
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主要从技术和管理等层面上考察和总结了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阐述了电子商务发展的阶段性和商务模式特征 ,分析和总结了企业电子商务发展和应用的制约因素 ,刻画了电子商务的核心和本质 ;最后 ,展望了电子商务研究和应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社区型电子商务应用系统总体设计与架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型电子商务应用系统是国家九五科研项目《上海市城市流通领域电子商务试点工程》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该系统根据我国电子商务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提出了社区型电子商务的概念,并着重研究和建立了一套适应我国国情的社区型电子商务应用服务模式和试点运行系统。  相似文献   

20.
Social commerce has rapidly developed as a new area in electronic commerce field and has risen the attention of both researchers and practitioners. This paper investigated the intellectual structur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social commerce quantitatively to provide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current state of the social commerce literature. We used a visualization tool called CiteSpace and mapped our result into the I-model for classification. According to 503 articles focusing on social commerce with associated 12,089 references, we have identified the most influential authors, institutions, publications, keywords, and references in this field, as well as the hot topics and future trends. In addition, we have developed the visual network of these research elements through CiteSpace for a deep level analysis, especially for future research trends prediction. Finally, our combination of bibliometric methods and a systematic review makes for a better understand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commerce for both researchers and practition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