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推拿手法治疗腕管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82例腕管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局部激素封闭和药物治疗,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率为92.86%,对照组为67.50%,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中医药传统方法治疗腕管综合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针刺配合电脑中频中药离子导入治疗腕管综合征4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燕军  曾启龙 《四川中医》2006,24(12):103-103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电脑中频中药离子导入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1例腕管综合征患者采用针刺配合电脑中频中药离子导入进行一疗程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显效19例,有效20例,无效2例。结论:针刺配合电脑中频中药离子导入能有效治疗腕管综合征。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比较毫针针刺循经筋阿是穴、经穴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腕管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经筋组与经穴组各40例,经筋组患者于腕管、臂中、肘内侧、肱二头肌尺侧等处触诊,采用毫针针刺常见结筋病灶点(大陵次、臂中次、泽下次、肱骨内髁、曲泽次、极泉次等),留针30min;经穴组取传统经穴进行常规针刺,留针30min。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PRWE分值,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与功能障碍均得到有效缓解,经筋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经穴组,且经筋组患者的PRWE分值改善情况更显著(P0.05)。结论:毫针针刺循经筋阿是穴治疗腕管综合征疗效明显,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推拿手法治疗腕管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82例腕管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局部激素封闭和药物治疗,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率为92.86%,对照组为67.50%,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中医药传统方法治疗腕管综合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超短波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电针加TDP治疗的同时配合超短波局部治疗48例腕管综合征患者,每日1次,10天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48例患者显效27例,有效1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达93.7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腕管综合征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麦粒灸配合针刺治疗轻中度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轻中度腕管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取患侧手三里、内关、大陵、合谷进行针刺治疗,观察组于针后麦粒灸大陵,均隔日治疗1次,共治疗10次。观察治疗前后整体症状评分表(GSS)评分,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GSS评分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愈显率为70.0%(21/30),高于对照组的53.3%(16/30,P0.05)。结论:麦粒灸配合针刺治疗轻中度腕管综合征优于单纯针刺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腕管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轻、中度腕管综合征病人30例,给予针刺治疗,进行疗效评价,治疗前后进行诱发电位波幅、潜伏期、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结果:30例患者治愈16例,显效6例,有效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67%。治疗前、后正中神经指3-腕感觉、运动诱发电位波幅、潜伏期、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查及临床疗效评定均证实针刺治疗腕管综合征有效,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以电针为主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电针疗法。结果经Ridit分析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4%和81%,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以电针疗法治疗腕管综合征具有良好疗效,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法。  相似文献   

9.
胡亚男 《光明中医》2006,21(8):I0001-I0001
目的:腕管综合征综合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57例患者给予腕管封闭治疗,中药熏洗治疗,红外线灯治疗;对照组48例患者给予腕管封闭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均以一个疗程评定,以下同).结论:腕管综合征的综合疗法提高了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腕管综合征患者按入组先后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予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予普通针刺治疗,共治疗1个疗程。经治疗后,从症状和体征上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8%和77.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腕管综合征操作简单、疗效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温针灸与超短波物理疗法相结合治疗轻、中度腕管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轻、中度腕管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单一针刺治疗。观察组先行超短波物理治疗,再行温针灸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观察组降低比对照组更明显(P 0. 05)。观察组总有效率90. 00%,高于对照组的66. 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温针灸结合超短波物理疗法治疗腕管综合征能取得良好治疗效果,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一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有效方法。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采用针刺、点穴并用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口服VitB1片、地巴唑片、肌注VitB1 2等西药常规治疗。治疗2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2组愈显率比较,经X2检验,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点穴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较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补阳还五汤配合冲击波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腕管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采用补阳还五汤配合冲击波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腕管综合征功能状态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腕管综合征功能状态评分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配合冲击波治疗腕管综合征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腕关节穿刺联合中药熏洗疗法治疗中度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中度腕管综合征患者60例,根据就诊次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单纯腕关节穿刺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运用中药熏洗治疗。单纯腕关节穿刺术治疗,每周1次,连续治疗2周;中药熏洗治疗,每日2次,连续治疗14日。治疗后,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自身前后比较,两组对中度腕管综合征均可改善中度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及功能障碍(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腕关节穿刺联合中药熏洗治疗中度腕管综合征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壮医经筋针刺联合壮药贴敷治疗腕管综合征并给予合理护理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6月在广西国际壮医医院明秀分院就诊的腕管综合征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50例、治疗组50例。对照组应用壮药贴敷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壮医经筋针刺治疗,两组给予相同的护理措施,对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GSS评分、BCTQ评分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GSS评分、BCTQ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VAS评分、GSS评分、BCTQ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6%,48/50)高于对照组(80%,4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壮医经筋针刺联合壮药贴敷治疗腕管综合征疗效理想、操作简单、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正>腕管综合征是由于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卡压,导致桡侧三个半手指疼痛麻木、感觉异常,支配区功能障碍的一组临床症状和体征,失治误治时甚至会出现局部肌肉萎缩和肌无力,严重影响患者正常工作生活。笔者于2013年11月至2014年9月采用针刺治疗腕管综合征患者21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21例患者均来自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其中男9例,女12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25  相似文献   

17.
<正>腕管综合征指腕管内压力增高时,正中神经受压,产生患手挠侧三个半手指麻木、刺痛或烧灼样痛,常向手或肘、肩部放射的一组临床症状。自2007年7月-2009年7月,笔者应用针刺配合中药外敷治疗腕管综合征5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其治疗观察58例,均来自本院针灸推拿康复科门诊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远道巨刺结合局部针刺与单纯局部针刺治疗轻、中度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轻、中度腕管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针刺同取患侧劳宫、大陵、内关、鱼际、合谷;观察组先刺对侧太冲、中封,行提插泻法,再取患侧所选穴位;对照组仅针刺患侧所选穴位,两组患侧穴位均施平补平泻手法,每日治疗1次,每次30min,10d为一疗程,3个疗程后行疗效评价。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正中神经的神经电生理改变、Levine腕管综合征问卷调查表及腕关节患者评估量表(patient-rated wrist evaluation,PRWE)评分变化并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27/30),优于对照组的70.0%(21/30,P0.05);两组治疗后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和波幅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增高明显(均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严重程度(SSS)评分和功能状态(FSS)评分均明显下降(均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SSS、F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后PRWE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远道巨刺结合局部针刺治疗轻、中度腕管综合征疗效确切,明显优于常规局部针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中药熏洗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8例轻中度腕管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口服维生素B1及甲钴胺片治疗,治疗组采取针刺结合中药熏洗治疗,观察2组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NRS评分、GSS评分比较,P 0. 05;治疗后,2组NRS评分、GSS评分比较,P 0. 01; 2组治疗前后NRS评分、GSS评分比较,P 0. 05。结论针刺结合中药熏洗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效果优于口服维生素B1及甲钴胺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针灸》2009,29(9):708
目的:探寻治疗早期腕管综合征的有效疗法.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1组(21例)、观察2组(22例)和基础治疗组(17例).3组患者均予口服维生素B_1、维生素B_(12)和复合维生素B及小夹板腕部保护作为基础治疗,观察1组再予针刺局部穴(劳宫、鱼际、合谷、外关等)配合局部TDP照射,观察2组再予红花、透骨草等中药熏洗患部.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肌电图、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临床疗效.结果:3组治疗前后肌电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VAS评分两个观察组优于基础治疗组(均P%0.05).观察1组、观察2组的优良率分别为90.5 9,6、86.4%,均高于基础治疗组的64.7%.结论:针刺加TDP照射和中药熏洗法治疗早期腕管综合征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