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调查冠心病患者中医体质,研究体质与证素的关系。方法中医师专人定式问卷调查症状和体质,按照王琦分型法分析诊断体质,并进行体质和证素的相关分析。结果平和体质者5例,占总病例数的1.0%;病理体质者495例,占总病例数的99.0%。结论病理体质患者中,瘀血质出现频率最高,其他依次为气虚质、痰湿质、阳虚质、湿热质、阴虚质、气郁质、平和质;气虚、瘀血和痰浊等证素为冠心病患者的主要病性证素特点;瘀血质与瘀血、痰浊和阳虚证素呈显著相关;气虚质与气虚、阳虚和阴虚证素呈显著相关;痰湿质与痰浊和阳虚证素呈显著性相关;阳虚质与气虚和阳虚证素显著相关;阴虚质与气虚和阴虚证素显著相关;气郁质与气滞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HIV/AIDS患者中医体质类型特点。方法:对80例HIV感染者采用中医体质问卷进行中医体质调查,并对其进行体质分型。结果:平和质4例,占总病例数的5%,病理体质者76例,占总病例数的95%。病理体质患者中,气虚质出现频率最高,其他依次为阴虚质、阳虚质、气郁质、血瘀质、痰湿质和湿热质。结论:兼杂体质是HIV/AIDS患者的病理体质特点,常见体质类型为气虚质、阴虚质和阳虚质。  相似文献   

3.
660例新疆冠心病患者中医体质特点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新疆冠心病患者中医体质的特点,从而为冠心病的临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09年10月—2010年10月运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在新疆阿克苏等5个地区10家医院收集生长于新疆或在在新疆居住20年以上且经西医确诊第一诊断为冠心病和(或)中医辨病为胸痹的住院患者660例,采用标准化的9种中医体质量表对冠心病患者实施中医体质辨识,分析冠心病患者中医体质的特征。结果:1)不同性别、年龄冠心病患者的体质分布特点不同,男女体质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660例冠心病患者中平和质60例占总病例数9.09%,偏颇体质600例占总病例数的90.91%。偏颇体质中占据前3位的依次是气虚质281例占22.34%、痰湿质217例占17.25%、血瘀质202例占16.06%;单一体质类型223例占总病例数33.79%,其中平和质60例占9.09%,兼夹体质437例占66.21%,按照虚实体质分类,虚性体质148例占24.71%,实性体质104例占17.36%,虚实夹杂体质347例占57.93%。结论:本研究发现新疆冠心病患者中医体质类型以气虚质、痰湿质、血瘀质在各型体质类型中所占比例较高,是冠心病患者主要体质类型,且兼夹体质、虚实夹杂体质现象普遍存在;不同性别、年龄冠心病患者体质特点不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中医体质类型特点。方法对328例冠心病患者采用中医体质问卷进行中医体质调查,并采用聚类分析对其进行体质分型。结果正常体质者(即协调质)24例,占总病例数的7.3%;病理体质者304例,占总病例数的92.7%。328例患者中,单一体质83例,占总病例数的25.3%;兼杂体质245例,占总病例数的74.7%。结论兼杂体质是冠心病患者的主要病理体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医体质类型,研究体质类型与证候分型的关系,为支气管哮喘的中医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中医体质问卷进行中医体质调查,并按照王琦分型法分析诊断体质,以进行体质和证候的相关分析.结果 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体质分布多属于偏颇体质,其中痰湿质占25.0%、气虚质占22.5%、特禀质占17.5%、湿热质占11.2%,为其主要体质类型;肺虚证、脾虚证、兼痰浊证为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主要证候特点,肺虚证与痰湿质、气虚质、特禀质显著相关;脾虚证痰湿质、气虚质、特禀质显著相关;肾虚证与痰湿质、特禀质显著相关;兼痰浊证与痰湿质、气虚质显著相关;兼瘀血证与血瘀质显著性相关.结论 痰湿质、气虚质和特禀质为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常见体质类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体质类型与中医证候相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500例冠心病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特点及其与证候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冠心病患者中医体质类型,研究体质与证候的关系,为冠心病的中医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500例冠心病患者采用中医体质问卷进行中医体质调查,并按照王琦分型法分析诊断体质,以进行体质和证候的相关分析。结果患者病理体质中,瘀血质出现频率最高,其他依次为气虚质、痰湿质、阳虚质、湿热质、阴虚质、气郁质、平和质、特禀质;心血瘀阻证、痰阻心脉证和心阴亏虚证等证候为冠心病患者的主要证候特点。瘀血质与心血瘀阻证、痰阻心脉证和心阳亏虚证显著相关,气虚质与心阴亏虚证、心气亏虚证和心阳亏虚证显著相关,痰湿质与痰阻心脉证和心阳亏虚证显著相关,阳虚质与寒滞心脉证、心气亏虚证和心阳亏虚证显著相关,阴虚质与心阴亏虚证、心气亏虚证显著相关,气郁质与气滞心脉证显著相关。结论瘀血质、气虚质和痰湿质为冠心病患者的常见体质类型,冠心病患者的体质类型与中医证候相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特点,从而分析乳腺癌患者中医体质特征及其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横断面调查,通过问卷调查法对乳腺癌患者进行中医体质判别分析,并对乳腺癌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和中医证候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32例乳腺癌患者中,气郁质占40.9%、气虚质占25.8%、瘀血质占15.2%、痰湿质占9.1%、湿热质占6.1%、阴虚质占3.0%。气郁质与肝气郁结型呈显著性正相关(P<0.01);气虚质与气虚型呈显著性正相关(P<0.01);瘀血质与冲任失调型呈正相关(P<0.05),阴虚质与阴虚型呈正相关(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多为气郁质、气虚质。气郁质与肝气郁结型、气虚质与气虚型、瘀血质与冲任失调型、阴虚质与阴虚型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低血压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研究低血压与中医体质分型之间的关系,为防治该病提供依据。方法:对经血压检测符合低血压诊断的210例患者进行体质问卷调查,采用聚类分析对其进行体质分型。结果:单一体质类型74例,占35.24%;兼夹体质类型136例,占64.76%。平和质8例,占总比例数12.02%,病理体质202例,占总比例数的96.18%。与低血压相关度较高的前三种体质类型分别是气虚质,占33.68%;阳虚质占26.61%;痰湿质占11.85%。结论:体质性低血压患者体质类型多为兼夹质,气虚质、阳虚质以及痰湿质在本病发病中占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9.
李东海  李勇  齐庆  肖红丽 《陕西中医》2012,33(8):1048-1050
目的:探讨斑秃患者中医体质类型特点;方法:对103例斑秃患者采用中医体质问卷进行中医体质调查,采用聚类分析对其进行体质分型;结果:103例患者中,单一体质32例,占总病例数的31.07%,兼杂体质71例,占总病例数的68.93%;平和质(正常体质)16例,占总病例数的6.22%;病理体质者87例,占总病例数的93.78%,气郁质出现频率最高(31.91%)。结论:兼杂体质是斑秃患者的主要病理体质,气郁质在本病发生发展中占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
何焯根  戴韵峰 《新中医》2015,47(8):35-37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与血脂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标准化的9种中医体质调查问卷对718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患者进行体质辨识,分析中医体质类型与血脂指标的相关性。结果:718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患者,共发现34类体质,其中单体质273例,2种体质兼夹的366例,3种体质兼夹的79例。痰湿质185例(25.77%),气虚兼痰湿质107例(14.90%),气虚兼瘀血质76例(10.58%)。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常见体质中,平和质、气虚质、气虚兼瘀血质以TC升高的较多;痰湿质以混合型高脂血症及高TG血症多见;气虚兼痰湿质、阳虚兼瘀血质则以混合型高脂血症及高TC血症多见(P<0.05)。各常见中医体质间TG、TC、LDL-C、Apo-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DL-C、Apo-A1、LP(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患者主要的中医体质类型是痰湿质、气虚兼痰湿质、气虚兼瘀血质;HDL-C、Apo-A1、LP(a)水平高低与痰湿类或瘀血类体质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采用现况调查方法,探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医体质的分布情况.方法 选取2014-2015年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咸阳市中心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150例高血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2组,合并糖尿病者为观察组(62例);未合并糖尿病者为对照组(88例).比较2组的中医体质分布情况.结果 观察组阴虚质、痰湿质患者分布较高,对照组气虚质、阴虚质患者分布较高.与女性患者比较,男性患者阴虚质、痰湿质、血瘀质分布较高,而气郁质、特禀质分布较低(χ2值分别为4.408、3.723、3.723、3.964、3.893,P值分别为0.036、0.044、0.044、0.046、0.039).在影响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中医体质因素中,性别、年龄、BMI、是否饮酒、是否有冠心病史、饮食口味与体质类型有关(B值分别为1.967、0.089、0.017、-0.871、-0.959、-0.014,P<0.01或P<0.05),而口味类型及有无冠心病史与体质类型为负相关(B值分别为-0.871、-0.959、-0.014,P值均<0.01).结论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以阴虚质、痰湿质为主,气虚质、阴虚质多见于单纯高血压病患者中;性别、年龄、BMI、是否饮酒、是否有冠心病史、饮食口味可影响研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体质类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初步探讨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与中医体质的关系。方法:采用《中医体质量表》记录60例成人原发ITP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体质类型,分析不同性别、不同病程患者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0例成人原发ITP患者,统计体质频次98例次,气虚质所占的比例最大,为22例次(22.45%),其后分别为阴虚质>痰湿质>阳虚质/平和质>血瘀质>特禀质>湿热质>气郁质;不同性别体质类型的比较,无显著差异;平和质在不同病程中的构成比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气虚、阴虚角度调理ITP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3.
通过阐述体质因素的内涵及其在中医辨证中的意义,提出冠心病辨体质与辨证相结合的思路与方法,即促进和规范体质分类研究,改进体质辨证研究方法;挖掘体质与证候关系内涵,探究冠心病同病异证的实质;运用藏象理论及证素辨证理论将辨体质与辨病及辨证融为一体;利用差异蛋白质组学技术为手段,揭示不同体质冠心病同病异证的病理基础,并积极开展冠心病中医体质理论与临床的多学科交叉研究,从而更好地指导冠心病的临床科研实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女性早发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116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根据年龄分为早发冠心病组65例和非早发冠心病组51例。对2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比较2组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吸烟史、血脂水平、冠心病家族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饮酒史等。结果早发冠心病组的冠心病家族史阳性率及三酰甘油水平均高于非早发冠心病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而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发生率均低于非早发冠心病组,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早发冠心病组患者常以急性冠脉综合征起病(66%),冠状动脉病变多为单支病变(44%),非早发冠心病组以多支病变为主。结论冠心病阳性家族史、高三酰甘油均在女性早发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痰湿质患者脏腑辨证的分型,进一步探讨其与相关检测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COPD稳定期痰湿质患者186例,基于模糊数学中的"择近原则"识别其脏腑证型并确定主要病位后,进一步统计与相关检测指标[呼吸困难指数(mMRC)、肺功能、BMI、吸烟指数、急性发作次数)的相关性.结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胸痹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及其与中医体质分类的关系。方珐选择89例临床确诊的具有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胸痹病患者,根据《中医体质分类和判定》中的有关标准判别中医体质类型;进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判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并分析其与中医体质类型的关系。结果①89例患者中,正常体质者(即平和质)4例次,占总例次的3.51%;病理体质者110例次,占总例次的96.49%。病理体质中,血瘀质出现频率最高(26.32%),其他依次为痰湿质、气虚质、湿热质、阳虚质、阴虚质、气郁质和特禀质。②89例(114例次)患者中51例(72例次)出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38例(42例次)未出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③所有72例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软斑块多出现在湿热体质(18.18%),钙化斑块多出现在阳虚体质(40.00%),而复合斑块多出现在血瘀体质(60.00%);不同性质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在此三类体质中呈现出的差异比较明显(P=0.002),其中软斑块与钙化斑块的体质分布差异比较明显(P=0.003);软斑块与复合斑块在体质分布上也具有很大差异(P=0.003),而钙化斑块与复合斑块的体质分布差异不明显(P=0.874)。结论冠状动脉软斑块与非软斑块在胸痹病患者体质分布上有显著差异,软斑块最常见于湿热质、痰湿质和气虚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