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及其家属在重危患者救治期间处于一种危机状况.重危患者往往面临死亡的恐惧,而其家属则经历可能失去亲人的悲伤.患者不可预测的病情变化对家属造成了重大的影响.但医护人员在救治患者的同时往往忽视家属的不适应状态,疏忽对其家属的照护.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分析ICU危重症患者救治早期家属需求状况。方法:应用中文版CCFNI对112名危重症患者家属进行需求调查,对其需求排序并与一般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ICU危重症患者救治早期最重要的需求是患者得到最佳救治,家属得到及时的救治信息;家属基本情况与CCFNI各因子间基本不相关。结论:在确保患者得到最佳救治的基础上,医护人员应给予家属及时准确的救治信息;成立照护小组,实现医患双方的有效沟通;建立人性化的探视制度,满足家属不同的探视需求;改善家属等候环境,从而缓解其心理压力,改善医患、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3.
重危患者家属需求与护士对家属需求认知的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ICU患者的病情不可预知,医疗费用昂贵,患者家属常承受着巨大的压力[1~4]。了解重危患者家属的需求,并给予适当支持,可以提高其危机应对能力[5],也间接地促进了患者的康复[6]。重危患者家属需求量表(CCFNI)可以帮助护士准确了解重危患者家属需求[1~3]。为更好地掌握护士对家属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重危患者家属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深化优质护理服务,提高家属满意度。方法建立PDCA循环法家属管理模式,根据重危患者家属管理的现状分析,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及影响因素,制定计划并实施,评价效果,跟进检查,提高计划落实的有效性,分析结果,对未解决的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结果与传统家属管理模式比较,PDCA循环法家属管理模式患者家属滞留和投诉显著减少,表扬显著增加(均P<0.01)。结论 PDCA循环法家属管理模式将管理与人文关怀相结合,深化了优质护理服务,提高了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粤北地区某三级甲等医院医护人员、恶性肿瘤患者及家属对实施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态度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本院210名医护人员、105名恶性肿瘤患者家属及103例恶性肿瘤患者对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态度及影响因素。结果医护人员、家属及患者对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认知率分别为16.7%、9.5%及6.8%;赞同实施率分别为85.7%、51.4%及88.3%。不同文化程度、宗教信仰、住院经历及丧亲原因的家属对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态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护人员、家属及患者支持实施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原因不一,其中选择较多原因为疾病长期折磨、临终时应减轻痛苦等;不支持实施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原因医护人员选择较多为没有法律支持、应救死扶伤,家属选择较多为伦理道德问题,患者选择较多为有事未了。结论不同地区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对预立医疗照护计划认知程度可能不同,医护人员及患者对实施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态度较家属更认可和支持,多因素影响实施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态度,实施时需综合考虑社会道德观念及法律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重危患者家属需求与护士对家属需求认知的差异及其关系。方法用重危患者家属需求量表测量重危患者家属需求和ICU护士对患者家属需求的认知。结果45条需求中有26条需求家属与护士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19条差异显著(P〈0.05)。不同年龄的家属对于获取信息、被接纳的需求存在差异(P〈0.05)。不同教育程度和有无ICU经历的家属对病情保证需求的强烈程度上存在差异(P〈0.01)。其他因素各需求因子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ICU护士教育层次越高,对家属的需求越敏感。但年龄、工作经历、职称等因素与其认知家属需求的能力之间无显著关联(P〉0.05)。结论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对患者家属需求大部分能给予满足,但仍有家属急待解决的需求被护士忽视。建议在护理课程中设置对家属需求认知和满足的相关内容,以达到更好满足患者家属需求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中文版重危患者家属满意度量表信效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引入重危患者家属满意度量表(critical care family satisfaction survey,CCFSS),并分析其在重危患者家属满意度测量中的信、效度。方法通过正向翻译、综合、回译、专家小组评议和文化调试,修订形成中文版重危患者家属满意度量表中文修订版(Chinese version of CCFSS,C-CCFSS)量表。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预调查抽取23人、临床正式调查120人,以检验C-CCFSS的效度和信度。结果 C-CCFSS的信度分析显示同质性信度Cronbachα系数为0.929;折半信度系数为0.891;内容效度为0.902;结构效度KMO(MSA)值为0.894;前7个因子的累积百分比为68.862%;27个条目均在相应主成分载荷0.4。结论 C-CCFSS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做为临床上重危患者家属满意度的测评工具。  相似文献   

8.
简易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装置在救治重危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简易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装置在重危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方法1991年11月~1998年12月,用简易CRRT装置救治了95例重危患者,观察其对毒素的清除效果、患者预后和相关不良反应。结果95例患者中38例(40.0%)在急性期死亡;57例(60.0%)渡过疾病的急性期,停止CRRT时血尿素氮(17.3±3.1)mmol/L,血肌酐(313.7±33.1)μmol/L,其中9例(9.5%)需依赖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其他48例(50.5%)肾功能恢复,未发生与简易CRRT装置相关的并发症。结论简易CRRT装置用于重危患者救治安全而且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在NICU早产儿照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4月1日~2019年12月1日收治的84例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早产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家属内在照护需求满足程度[采用重危患者家属需求量表(CCFNI)]及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家属CCFNI评分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NICU早产儿导入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能有效提高家属内在照护需求满足程度,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曹梅娟  郭小璐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7):1547-1549
在我国老龄化问题和深厚的死亡文化背景下,居家临终在我国实行较为广泛.居家临终关怀指临终患者住在自己家中,由患者家属提供基本的日常照护,并由临终关怀机构常规地提供病人和家属所需要的各种临终关怀服务[1].1990年,WHO强调以家庭作为临终护理的基本单位[2],目前居家临终是世界上最普及的类型[3].对居家临终患者进行长期照顾的主要照护力量是家属照顾者[4],同时,临终患者家属又是临终关怀照护的重要对象.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 回顾性分析和评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46例住院终末期癌症患者进行舒缓照护的护理工作。方法 选择四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舒缓照护病区自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病区收住的46例癌症晚期疼痛患者,观察舒缓照护护理前后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指标的改变。结果 病区舒缓照护可以明显改善终末期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并且能舒缓患者家属的不良情绪。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舒缓照护护理模式对舒缓终末期癌症患者及家属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深入了解老年临终患者家属的照护需求,为更好地开展临终关怀服务提供依据。方法 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8名老年临终患者的家属照护者进行半结构式回顾性访谈,用现象学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老年临终患者家属的照护需求可归纳为6个主题:(1)满足患者生理需要的需求;(2)极度虚弱状态下的沟通技术需求;(3)减轻患者恐惧与痛苦的灵性需求;(4)弥留之际的善终需求;(5)高度专业个案管理的医疗需求;(6)身心疲惫,渴望喘息支持。结论应关注临终患者家属的照护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对患者及其家属的临终关怀服务。  相似文献   

13.
ICU收治的患者大多病情重、变化快、预后差,家属在ICU患者支持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1].而ICU患者家属常因担心患者病情产生焦虑、危机感、压力感,使其潜在的应对能力下降,影响其正确判断,导致产生各种生理和心理问题,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和家庭生活的正常秩序[2].为了更好地了解重危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探讨恰当的护理干预措施,我们就ICU患者家属的心理问题和目前国内外的护理干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脑卒中发病率逐年上升,存活者的致残率超过80%[1]。部分急性脑卒中患者出于经济和人力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往往不能长期住院康复,而更多患者则是带着残疾返家康复。因此,家属所承担的照护任务较重。家属赋能模式是一个在医护人员的帮  相似文献   

15.
器官移植术是救治多种终末期器官病变的重要手段,有效提高了病体存活率和个体生活质量。但与一般手术相比,由于器官短缺、风险大、费用昂贵、后续康复照护要求特殊等因素,也给患者及家属带来许多担忧。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家庭中的任何一个成员生病住院,都将其他家庭成员带入一种危机状态。器官移植患者作为一类特殊的人群,他们的家属承受着比一般患者家属更为巨大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压力。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对象由单纯的个体扩展到家庭和社区,家庭作为患者的主要支持系统,对患者的康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属的生活质量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对国内外器官移植患者家属的生活质量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姑息照护是患者所患疾病不能治愈、生存期受限、无救治希望的情况下,由多学科专业团队为患者及家属提供身体、心理、社会和精神全方位的、积极的照顾和支持,尽最大可能地控制疼痛和缓解其他躯体症状,解决心理、社会和精神问题,旨在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准确评估症状和功能是姑息照护症状控制中重要的一环,对制定针对性的照护计划和实施干预有重要的意义。选择的评估工具  相似文献   

17.
重症监护室患者家属需求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家属需求。方法采用重危患者家属需求量表(CCFIN)调查80名ICU患者家属需求情况。结果家属需求排名前10的条目中有6条是对患者病情的保证;不同教育程度、ICU经历、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对家属需求的侧重有一定影响;有ICU经历的家属对于获取信息和病情保证的需求比无ICU经历家属的需求强烈(P〈0.01);自费患者家属对自身的舒适需求高于公费和医保患者家属(P〈0.01)。结论 ICU患者家属存在不同程度的需求,ICU护士应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建立合作、信任的交流渠道,采取人性化管理,最大程度地满足患者家属的需求,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ICU重危患者救治早期家属心理压力的状况。方法方便性抽样选取上海市五所三级甲等医院99例重危患者家属,在患者进入ICU 48~72h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 list-90,SCL-90)对其进行心理压力测定,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本组患者家属的躯体化、焦虑和偏执因子得分高于常模,人际关系得分低于常模;不同居住环境家属SCL-90强迫因子和精神病性因子得分存在差异(P=0.028);文化程度不同的家属在敌对因子得分上存在差异(P=0.043)。ICU感受压力>7分的患者家属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和恐怖7个因子上得分高于感受压力为3~7分的患者家属(P<0.05)。结论在同样遭受应激的情况下,ICU危重患者家属中城市居民比农村居民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医护人员需要重视文化程度低的患者家属,采用他们容易理解的方法进行沟通,以降低其敌对情绪和行为的发生率;同时,ICU患者家属对感受压力的评价与实际测得结果高度一致,医护人员应主动询问并相信患者家属对自身压力的感知,对心理压力超过7分的患者家属须采取积极的心理疏导措施,以降低其心理问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急诊科是抢救危重病患者的重要场所,病种多,病情复杂,并具有急、险、重、危四大特点。患者心理变化剧烈,加之个体差异和就诊目的等与普通患者不尽相同。因此,患者及家属心理变化多种多样,错综复杂,作为护理人员,要针对患者的不同心理特点,做好心理护理工作,使患者处于接受救治的最佳心理和生理状态,为危重病患者的救治提供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骶骨肿瘤住院患者家属照护者对压疮的认知现状,探讨其压疮认知程度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期间在上海长征医院骨肿瘤科住院的12例骶骨肿瘤患者家属(均为其主要照护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对资料予以整理分析。结果 (1)骶骨肿瘤住院患者家属对压疮的知晓认知普遍欠缺,家属认知程度与所照护患者压疮的发生率的高低有关。(2)医疗护理服务提供人员方面、患者家属照护者自身因素影响照护者压疮认知程度。结论应深入评估患者家属照护者对压疮及其相关因素的认知水平,重视家属照护者对压疮知识认知程度的影响因素,进一步强化家属照护者对压疮知识的宣教与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